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菲律宾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1
作者 蒋细定 朱云贞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52-59,共8页
发展相互经济往来是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方面,并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上世纪50年代以来菲律宾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状况及今后几年的发展前景作一初步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 菲律宾 对外经济关系 现状与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与话语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潘飞南 李春茂 冷华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6-161,共6页
话语隐含着权利,话语权的不公不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我们需要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使利益表达诉求的渠道畅通,实现所有社会成员权利资源的平等分配,促进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 话语隐含着权利,话语权的不公不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我们需要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弱势群体的话语权,使利益表达诉求的渠道畅通,实现所有社会成员权利资源的平等分配,促进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集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即"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话语权 公平正义 弱势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内古特对后现代生态环境的思考——《猫的摇篮》新解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育烽 陈智淦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67-71,84,共6页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名作《猫的摇篮》,指出冯内古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他在小说中运用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透过一个"世界末日"的故事,深刻地描绘了后现代背景下科技、...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美国当代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名作《猫的摇篮》,指出冯内古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忧患意识的作家。他在小说中运用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透过一个"世界末日"的故事,深刻地描绘了后现代背景下科技、人性、自然的异化与失衡及其导致的各种生态危机与灾难,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后现代生态环境的关注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内古特 《猫的摇篮》 后现代 生态批评 生态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英语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十个指标 被引量:19
4
作者 赖铮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8-132,共5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准确的听说读写能力、良好的英美文学基础、一定的文科入门知识、比较扎实的商务英语以及比较好的翻译能力。根据形势的变化,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在此基础上提升到... 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准确的听说读写能力、良好的英美文学基础、一定的文科入门知识、比较扎实的商务英语以及比较好的翻译能力。根据形势的变化,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在此基础上提升到更高的五个方面:把传统的听说读提升到演讲与辩论、把传统的读写提升到学术论文写作、把传统的翻译提升到计算机辅助下的职业翻译,在英美文学基础上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表达以及在传统人文社科和商务英语基础上加强科技英语的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 核心竞争力 翻译 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典话语与社会互动:《新英汉词典》例证的历时对比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文革 吴建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5,共7页
文章将词典话语视为语境重构的过程,以Fairclough的话语与社会互动观以及van Dijk的社会认知观为分析视角,对《新英汉词典》不同版本的例证进行历时对比分析,揭示了语言使用和社会共变的事实,反映了词典话语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关系,由此... 文章将词典话语视为语境重构的过程,以Fairclough的话语与社会互动观以及van Dijk的社会认知观为分析视角,对《新英汉词典》不同版本的例证进行历时对比分析,揭示了语言使用和社会共变的事实,反映了词典话语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将词典作为话语并置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展并完善词典批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话语 《新英汉词典》 例证 历时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演示演讲——研究生高级口语课的新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赖铮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介绍了英语演示演讲的四个特点,认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产出”量,强化英语口头表达的规范性和思想性,避免一般口头表达中表现出的逻辑紊乱、内容空洞等缺点,并且提高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最后还具体介绍了演示英语演讲课的... 介绍了英语演示演讲的四个特点,认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产出”量,强化英语口头表达的规范性和思想性,避免一般口头表达中表现出的逻辑紊乱、内容空洞等缺点,并且提高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最后还具体介绍了演示英语演讲课的具体实践过程和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演示演讲 英语表达能力 本土文化 研究生 高级口语课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游山野,隐于人世——加里·斯奈德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联姻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智淦 王育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8期55-62,共8页
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早期的农庄生活经验、森林探险、攀登高山等亲近土地的户外旅行活动构筑了他与自然的地缘关系,他在国内外长期的游历求学中有选择性地汲取了中国文化古代生态智慧的文化营养,融入自己的生态马赛克伦理思想中,并... 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早期的农庄生活经验、森林探险、攀登高山等亲近土地的户外旅行活动构筑了他与自然的地缘关系,他在国内外长期的游历求学中有选择性地汲取了中国文化古代生态智慧的文化营养,融入自己的生态马赛克伦理思想中,并以身作则地穿梭于全球各地宣扬深层生态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奈德 生态智慧 游历 道家思想 禅宗哲学 儒家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象征主题 被引量:4
8
作者 高照成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8-62,共5页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一般被认为是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最为重要的小说作品之一,同时该作也是为作家本人极为看重的。这篇"狄更斯式"的现实主义小说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作家通过毕司沃斯先生这一形象缅怀...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一般被认为是2001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最为重要的小说作品之一,同时该作也是为作家本人极为看重的。这篇"狄更斯式"的现实主义小说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作家通过毕司沃斯先生这一形象缅怀了自己父亲卑微的一生,而且通过主人公对于"房子"的孜孜追求表现了后殖民时代的印裔特立尼达人对于家园和身份认同的强烈渴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司沃斯 父亲 房子 后殖民 追寻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视野中的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海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52,共6页
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体系的渗入使得当代国际法律义务越来越具有多边性,并导致了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的诞生。ICJ在巴塞罗那牵引公司案中最终确认了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标志着国际法取得了重要发展。然而对于这一法律关系内涵的认识尚... 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体系的渗入使得当代国际法律义务越来越具有多边性,并导致了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的诞生。ICJ在巴塞罗那牵引公司案中最终确认了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标志着国际法取得了重要发展。然而对于这一法律关系内涵的认识尚未取得多大进展。本文从权利视角研究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对这一法律关系的不同类型进行了界定,并且对两类受害国在援引国家责任方面的不同权利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一切义务 法律关系类型 国家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型方位词在科技英语中的图式映射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聪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92-196,206,共6页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针对科技英语中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上"型方位词进行其图式映射分析,结果发现表示一个意象图式概念的"上"型方位词能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从始源域映射到非空间抽...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针对科技英语中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上"型方位词进行其图式映射分析,结果发现表示一个意象图式概念的"上"型方位词能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从始源域映射到非空间抽象目标域之上,再次佐证认知语言学关于"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的认知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英语 意象图式 图式映射 概念隐喻 “上”型方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词+の+NP”结构及其成因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玲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9-51,共3页
根据日语生成语法原理,副词修饰名词系非语法现象,能否受副词修饰也是划分谓语和名词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实际上,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在现代日语中时有所见。副词对名词的修饰,从多方面表达了说话人对事物的看法、感情和态度。本文探讨的是... 根据日语生成语法原理,副词修饰名词系非语法现象,能否受副词修饰也是划分谓语和名词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实际上,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在现代日语中时有所见。副词对名词的修饰,从多方面表达了说话人对事物的看法、感情和态度。本文探讨的是"副词+の+NP"结构的成因。文章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1、"陈述副词+の+NP"结构;2、"程度副词+の+NP"结构;3、"情态副词+の+NP"结构;4、"派生副词+の+NP"结构。文章的目的在于探讨该结构出现在现代日语中的必要性,生成有限数量的该结构表达式之标准,其独特的语用价值以及在真实会话场景中使用该结构必须顺应的主要语境因素,该结构参与语境化的方式和使用者使用该结构时的意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名词化 结构成因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英标记性前置主位的顺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艳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718-722,共5页
运用语言顺应论,寻找到形式—功能—意义之间标志性英汉前置主位的语用理据,验证了句法变异往往并不受句法因素制约,并发现标志性前置主位作为一种变异构式的形式,是言语使用者在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中与受众协商顺应的结果,语境和结构... 运用语言顺应论,寻找到形式—功能—意义之间标志性英汉前置主位的语用理据,验证了句法变异往往并不受句法因素制约,并发现标志性前置主位作为一种变异构式的形式,是言语使用者在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中与受众协商顺应的结果,语境和结构相互顺应得以发展,形成一个以语用策略为基础的选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性前置主位 变异 协商 顺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容词的自主和非自主性界定及义项提取
13
作者 程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125-128,共4页
近年来,在日语学的领域中对日语形容词的研究始终围绕着属性界定和义项提取展开。传统理论根据其客观描述和主观描述的词性特征将其划分为属性形容词和感觉形容词。在此理论基础上,文章根据形容词的词义中是否含有主体的可控成分将其划... 近年来,在日语学的领域中对日语形容词的研究始终围绕着属性界定和义项提取展开。传统理论根据其客观描述和主观描述的词性特征将其划分为属性形容词和感觉形容词。在此理论基础上,文章根据形容词的词义中是否含有主体的可控成分将其划分为自主性和非自主性形容词,通过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缜密的分析和记述,探索其中所包含的日本文化,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性 非自主性 属性 义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的操纵——以《自然》关于叶诗文的报道为例
14
作者 陈文革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3,26,共5页
本文以《自然》杂志对叶诗文的报道为语料,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和关联理论,分析并揭示《自然》杂志如何操纵读者以利于自己的方式理解话语。研究发现,《自然》报道的操纵策略包括夸大、弱化、模糊化、省略、隐含等手段。这些手段与《... 本文以《自然》杂志对叶诗文的报道为语料,结合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和关联理论,分析并揭示《自然》杂志如何操纵读者以利于自己的方式理解话语。研究发现,《自然》报道的操纵策略包括夸大、弱化、模糊化、省略、隐含等手段。这些手段与《自然》的权威声誉、作者良好的论证等叠加在一起,一方面导致读者只能在有限的语境内对信息进行粗浅加工;另一方面有效地阻止了其他语境假设的触发。因此,批评话语分析应多从语篇接收者的认知角度来分析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认知语用学 操纵 关联理论 批评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英语中的“将错就错”现象
15
作者 李传芳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0-83,共4页
英语中“将错就错”的现象广泛存在,但尚未引起外语界的充分重视。“将错就错”的现象涉及到语义学、修辞学、模糊语言学、语用学和惯用法等诸多语言学学科。从英语“将错就错”现象可以看出,语言文字的构成虽有许多规则,但往往也有例外... 英语中“将错就错”的现象广泛存在,但尚未引起外语界的充分重视。“将错就错”的现象涉及到语义学、修辞学、模糊语言学、语用学和惯用法等诸多语言学学科。从英语“将错就错”现象可以看出,语言文字的构成虽有许多规则,但往往也有例外;语言的词汇、语法、习惯用法等等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错就错”现象 惯用法 修辞手法 任意观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型方位词在科技英语中的图式映射新探
16
作者 张聪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20-27,共8页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息息相关,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紧密相连。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针对科技英语中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下"形状方位词即"DOW...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与人类语言的发展规律息息相关,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发展紧密相连。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针对科技英语中作为意象图式概念的"下"形状方位词即"DOWN/BENEATH/BELOW/UNDER"型前置词进行其图式映射分析,结果发现它们能够分别将空间域的意象图式结构从始源域映射到非空间抽象目标域之上,再次佐证了"许多抽象概念结构部分源起于意象图式结构,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是隐喻思维"的认知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形状方位词 科技英语 意象图式 图式映射 概念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及其自我认同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秀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2-164,共3页
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一所农业院校的275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及自我认同的变化。结果显示,农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有六种,其中成就动机凸显;自我认同变化中自信变化最大,生产性双语现象也存在于农... 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以一所农业院校的275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及自我认同的变化。结果显示,农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有六种,其中成就动机凸显;自我认同变化中自信变化最大,生产性双语现象也存在于农业院校的学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类型 自我认同 生产性双语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