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体环境对冻藏牡蛎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慧斌 王梅英 +2 位作者 陈绍军 陈丽娇 陈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63-267,共5页
为了研究冻藏期间不同气体环境(CO2、N2和有氧环境)对冻藏牡蛎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成分气体对牡蛎进行气调包装,在冻藏((-20±1)℃)期间,测定牡蛎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冻藏期间气体环境是影响牡蛎蛋白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隔绝O2... 为了研究冻藏期间不同气体环境(CO2、N2和有氧环境)对冻藏牡蛎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成分气体对牡蛎进行气调包装,在冻藏((-20±1)℃)期间,测定牡蛎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冻藏期间气体环境是影响牡蛎蛋白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隔绝O2的条件下能有效地减缓蛋白质的变性及分解成氨基酸和小分子的含氮物质、pH值的变化、游离氨基酸的生成和分解,以及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增加,从而延长贮藏期。在隔绝O2的条件下,N2包装效果最好,其次是CO2处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气调包装 冷冻 冷藏 食品贮藏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岩茶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梅英 陈慧斌 陈绍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7-330,共4页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武夷岩茶总黄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固液比(X1)、乙醇浓度(X2)、提取温度(X3)和提取时间(X4),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的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回归方程... 为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武夷岩茶总黄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固液比(X1)、乙醇浓度(X2)、提取温度(X3)和提取时间(X4),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固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的提取率均有显著影响(p<0.01);回归方程为Y=1.407+0.0375X1+0.0992X2+0.153X3+0.133X4-0.0251X12-0.0439X22-0.0751X32-0.0664X42+0.0288X1X2+0.03X1X3-0.0338X2X3-0.0613X2X4;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1∶1,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0min,此工艺条件下岩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605%±0.012%,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武夷岩茶 总黄酮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与贮藏温度对草莓果实储存期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爱平 史辉 +2 位作者 王莉 王梅英 蔡彬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52,共5页
以草莓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热水和热空气处理,(20±1)℃常温和(4±1)℃低温贮藏,研究热处理与贮藏温度对草莓果实储存期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2℃热水处理15min优于42℃热空气处理30min,果实始现腐烂时间推迟,储存期延长... 以草莓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热水和热空气处理,(20±1)℃常温和(4±1)℃低温贮藏,研究热处理与贮藏温度对草莓果实储存期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2℃热水处理15min优于42℃热空气处理30min,果实始现腐烂时间推迟,储存期延长;果实经热水处理后低温贮藏优于常温贮藏,果实始现腐烂时间推迟16d,储存期由2d延长至18d;热水处理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明显缓解低温贮藏条件下果实糖酸含量的降低,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5.30%和41.38%,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热水 热空气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食品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梅英 陈慧斌 吴云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2期380-382,共3页
根据高职食品加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理论、实践和技能要求,从实际及现状出发,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培养要求、分段式食品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高职食品加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理论、实践和技能要求,从实际及现状出发,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培养要求、分段式食品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凸显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人才的培养特色,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培养行业紧缺的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食品加工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蒿子脂溶性物质的抗食物腐败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雄平 陈晓清 +2 位作者 彭彪 陈慧斌 周逢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644-2644,2647,共2页
[目的]研究海蒿子脂溶性物质的抗食物腐败菌活性。[方法]采用圆形纸片法,对海蒿子脂溶性物质及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不同洗脱组分进行抗食物腐败菌试验。[结果]海蒿子粗脂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0和1.5 mm;枯草芽孢杆菌... [目的]研究海蒿子脂溶性物质的抗食物腐败菌活性。[方法]采用圆形纸片法,对海蒿子脂溶性物质及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不同洗脱组分进行抗食物腐败菌试验。[结果]海蒿子粗脂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0和1.5 mm;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海蒿子粗脂不敏感。苯洗脱组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枯草芽孢杆菌抑菌圈均为1.0 mm;苯洗脱组分对大肠杆菌和假单胞杆菌无抑菌活性;石油醚洗脱组分对4种腐败菌亦无抑菌活性;乙醇洗脱组分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单胞杆菌的抑菌圈分别为3.0、4.5、4.0和2.5 mm,空白对照组均无抑菌活性。[结论]海蒿子乙醇洗脱组分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多数海藻脂溶性物质的抗菌活性主要体现在其强极性脂成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Tvrn)Ag) 脂溶性化合物 抗菌 圆形纸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富集净化过程综述 被引量:16
6
作者 吴云辉 叶江雷 《福建水产》 2014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环境水中农药残留量极低,远低于仪器的检出限而无法直接检测,其瓶颈在于如何富集水中的目标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环境水中农药残留检测预处理富集与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液-液萃取法中萃取溶剂的选择、振荡方式、浓缩方式、乳... 环境水中农药残留量极低,远低于仪器的检出限而无法直接检测,其瓶颈在于如何富集水中的目标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环境水中农药残留检测预处理富集与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液-液萃取法中萃取溶剂的选择、振荡方式、浓缩方式、乳化与盐析现象、pH值、提取液的净化等影响因素;固相萃取法中吸附材料的选择及活化过程、穿透体积、过水流量、水分的去除、固相萃取柱的淋洗、目标化合物的洗脱、pH与NaCl改进剂、洗脱液的净化等影响因素;简要介绍新型富集方法并探讨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展望了环境水中农药残留富集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 农药残留 富集过程 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