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特色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数字化建设路径研究——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兆敏 刘萌 +4 位作者 李颖 吴正英 余蕾 龚菲菲 阎光宇 《福建轻纺》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随着食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传统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文章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为例,通过进行专业调研,在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训条件,改革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 随着食品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传统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求。文章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为例,通过进行专业调研,在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训条件,改革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了适应海洋食品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及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 数字化 专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多糖基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烨琳 郭洪辉 +4 位作者 洪专 陈晖 谢全灵 张怡评 张铭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1-360,共10页
益生菌具有多种益生功效,但其在加工、贮存或消化等过程中易受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活性,利用微胶囊技术可以对益生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减少或避免不利环境的影响。海洋多糖作为益生菌微胶囊壁材不仅能够提高益生菌的抗胁迫能力... 益生菌具有多种益生功效,但其在加工、贮存或消化等过程中易受外界不利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活性,利用微胶囊技术可以对益生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减少或避免不利环境的影响。海洋多糖作为益生菌微胶囊壁材不仅能够提高益生菌的抗胁迫能力和稳定性,改善益生菌产品的感官特性,还能与益生菌产生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本文分析了不同来源海洋多糖的种类和特性,并概述了海洋多糖基益生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同时阐述了海洋多糖基益生菌微胶囊在食品工业、生物医药、养殖饲料等领域的应用,以期为益生菌微胶囊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多糖 海洋动物多糖 海洋微生物多糖 微胶囊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煮制加工降低拟穴青蟹基质的免疫结合活性
3
作者 刘萌 李颖 +7 位作者 龚菲菲 刘庆梅 孙兆敏 刘红 顾懿 戴雅萱 陈桂霞 刘光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3,共11页
致敏原是甲壳类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加工处理可有效降低致敏原致敏性,但基于食物基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结合模拟胃肠液连续消化和人结肠Cac o-2细胞模型转运,构建了仿生消化转运体系;基于拟穴青蟹基质,系统性评估了煮制加工后青蟹基质... 致敏原是甲壳类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加工处理可有效降低致敏原致敏性,但基于食物基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结合模拟胃肠液连续消化和人结肠Cac o-2细胞模型转运,构建了仿生消化转运体系;基于拟穴青蟹基质,系统性评估了煮制加工后青蟹基质的消化性及消化产物的转运情况;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明确了煮制加工对青蟹基质及其消化转运产物免疫结合活性的影响;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探究青蟹基质及其消化转运产物免疫结合活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煮制加工后青蟹基质的消化率升高,更容易通过Cac o-2细胞屏障;青蟹基质及仿生消化转运产物的免疫球蛋白E结合能力分别降低了38.85%±0.94%和14.82%±0.24%,耐热性致敏原原肌球蛋白和肌质钙结合蛋白的免疫球蛋白G结合能力也显著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煮制加工改变了青蟹基质的纤维束排列,提高了其可消化性,降低了青蟹基质的免疫结合能力;基质中蛋白质组分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仿生消化转运产物及热稳定性致敏原的免疫结合活性的降低。从食物基质的角度,解析了煮制加工处理对青蟹基质免疫结合活性的影响,完善了加工处理对水产品基质致敏性影响的研究,为低致敏性水产品加工方式的探究及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食物基质 煮制加工 消化转运 免疫结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芸香糖苷酶的底物特异性和酶学特征
4
作者 肖枫伟 孙江 +2 位作者 叶家影 李利君 倪辉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4,共10页
芸香糖苷类黄酮化合物的水解产物槲皮素、柚皮素、橙皮素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为了探讨不同芸香糖苷酶水解制备槲皮素、柚皮素和橙皮素的特性,选择了Aspergillus niger CBS 513.88的芸香糖苷酶AnRut,Acremonium sp. DSM 2469... 芸香糖苷类黄酮化合物的水解产物槲皮素、柚皮素、橙皮素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为了探讨不同芸香糖苷酶水解制备槲皮素、柚皮素和橙皮素的特性,选择了Aspergillus niger CBS 513.88的芸香糖苷酶AnRut,Acremonium sp. DSM 24697的αRβD Ⅰ和αRβD Ⅱ进行底物特异性和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芸香糖苷酶均只能水解α-1,6连接的芸香糖苷类黄酮化合物,对α-1,2连接的新橙皮糖苷类黄酮化合物无作用。AnRut偏好水解3-O连接的芦丁,αRβD Ⅰ偏好水解7-O连接的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αRβD Ⅱ对两种类型底物都具有良好的水解活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三种酶与芦丁、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的结合模式不同,三种酶与底物的苷元结构的相互作用差异影响了底物特异性。AnRut最适温度50℃,最适pH4.0,10 mmol/L的β-ME和DTT对AnRut酶活有明显促进作用,相对酶活是未处理酶的223%和242%。αRβD Ⅰ最适温度70℃,最适pH4.0,在酸性条件下对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具有良好的水解活性。αRβD Ⅱ最适温度40℃,最适pH6.0,较适用于中性条件下对三种底物的水解。本研究为应用不同芸香糖苷酶制备槲皮素、柚皮素、橙皮素以及芸香糖苷酶构效关系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香糖苷酶 芸香糖苷类黄酮 底物特异性 酶学特征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检测藕粉品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燕 付琪 +2 位作者 李颖 罗芳 林振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5026-5034,共9页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不同产地的藕粉样品与检测藕粉的掺假问题。方法 采集不同产地藕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在光谱预处理后采用相关系数法提取特征波长,以提取的特征波长变量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偏最...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不同产地的藕粉样品与检测藕粉的掺假问题。方法 采集不同产地藕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在光谱预处理后采用相关系数法提取特征波长,以提取的特征波长变量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与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3种模型,实现对不同产地藕粉的鉴别分析。同时,采集掺假地瓜粉、玉米粉、木薯粉的藕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在掺假样品类别数已知情况下,运用K-means聚类分析鉴别3种掺假类型的藕粉样品,在掺假类别数未知下,运用基于局部密度判别的聚类算法进行判别。结果 以相关系数法提取的特征波长变量构建的SVM、LDA和PLS-DA 3种模型对于不同产地藕粉样品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对于不同掺假类型的藕粉检测,在掺假样品类别数已知情况下,K-means聚类分析能有效识别出掺假藕粉,识别精度为98.33%。在掺假样品类别数未知的情况下,基于局部密度判别的聚类算法可以有效识别出2%掺假率的藕粉样品。结论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无损检测的分析方法,能实现不同产地莲藕粉的快速鉴别,检测藕粉的掺假问题,为藕粉的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粉 近红外光谱 聚类算法 产地鉴别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6
作者 罗松松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年第1期228-230,共3页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其安全管理面临严峻挑战。文章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应对措施,以期为高职院校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验室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检测三七品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颖 马雨辰 +3 位作者 刘萌 孙兆敏 付才力 李占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23-3929,共7页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不同等级三七样品的快速鉴别。方法采集等级A(20头)、等级B(30头)、等级C(40头)、等级D(60头)4种不同等级三七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 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实现不同等级三七样品的快速鉴别。方法采集等级A(20头)、等级B(30头)、等级C(40头)、等级D(60头)4种不同等级三七样品的近红外光谱,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分类器模型鉴别4种等级的三七样品,同时为了减近红外光谱中的冗余波长变量,进一步优化模型的判别结果,利用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算法提取近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变量。结果所构建的PLS-DA分类器模型对等级C和等级D的三七样品,鉴别准确率达到100%,但是对于等级A和等级B的三七样品因为存在误判,鉴别准确率仅为0%和20%。经过CARS算法提取近红外光谱特征变量后,光谱变量数大幅减少,从1557个变量下降到78个变量。以优选后的特征变量构建的CARS-PLS-DA分类器模型更加简化,对4种等级三七样品的预测均方根误差均明显下降,说明模型的预测分类变量更接近真实的分类变量,鉴别结果更加准确。同时,对4种等级三七样品的鉴别准确率显著上升,其中对于等级C和等级D的鉴别准确率为100%,对于等级B的鉴别准确率从20%提升到100%,等级A鉴别准确率从0%提升到75%。结论所构建的CARS-PLS-DA分类器模型对4种等级的三七样品具有更好的鉴别效果,可以实现不同等级三七的品质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近红外光谱 品质鉴定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颖 孙兆敏 +2 位作者 刘萌 余蕾 阎光宇 《福建轻纺》 2023年第8期12-17,22,共7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等独特优点,在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水产品等方面被广泛研究。文章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物检测中应用的研...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高效、便捷、绿色环保等独特优点,在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水产品等方面被广泛研究。文章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国内外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物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发展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检测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非法添加剂 三聚氰胺 苏丹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拉德反应影响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致敏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萌 姚有容 +6 位作者 张建华 李颖 孙兆敏 卓泽晟 桓霏 刘庆梅 刘光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8,共9页
甲壳类水产品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受欢迎,但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致敏原的存在是制约甲壳类水产食品消费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美拉德反应广泛发生于水产品等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可影响食物的致敏性。本文首先对美拉... 甲壳类水产品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广受欢迎,但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致敏原的存在是制约甲壳类水产食品消费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美拉德反应广泛发生于水产品等食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可影响食物的致敏性。本文首先对美拉德反应方法进行系统介绍;同时,从结构和抗原表位的角度阐述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甲壳类水产品致敏原经美拉德反应处理后致敏性变化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旨在为美拉德反应用于甲壳类水产品致敏性控制与消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食物过敏 甲壳类水产品 致敏原 致敏原结构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精氨酸激酶的重组表达及致敏性分析
10
作者 杨阳 何欣蓉 +5 位作者 何少贵 陈锦莉 刘萌 费丹霞 毛海燕 刘光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7,共9页
为比较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重组精氨酸激酶(recombinant arginine kinase,rAK)和天然AK(native AK,nAK)的致敏性,并鉴定AK分子中的致敏优势区域,首先基于AK的抗原表位分布与空间结构,将AK分子分为AK-E1(氨基酸(amino acids,AA... 为比较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重组精氨酸激酶(recombinant arginine kinase,rAK)和天然AK(native AK,nAK)的致敏性,并鉴定AK分子中的致敏优势区域,首先基于AK的抗原表位分布与空间结构,将AK分子分为AK-E1(氨基酸(amino acids,AA)1~92)、AK-E2(AA 87~187)、AK-E3(AA 172~265)和AK-E4(AA 276~357)4个片段,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对其进行分段表达,并分别分离纯化nAK、rAK及AK的4个分段表达产物。用BALB/c小鼠模型评价重组蛋白的致敏性,结果显示,rAK致敏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脾脏淋巴细胞的Th2型细胞因子释放水平均显著升高,表明rAK可使机体致敏,但其免疫原性较nAK弱;AK的4个分段表达产物中AK-E2的免疫原性最强。同时,rAK能够刺激RBL-2H3细胞释放β-己糖苷酶,但rAK对效应细胞的刺激作用低于nAK;4个分段表达产物中AK-E2和AK-E4对效应细胞的刺激作用较强。综上,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的rAK免疫原性较nAK弱,而AK分子中免疫原性较强的区域为AA 87~187,免疫反应性较强的区域为AA 276~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精氨酸激酶 重组蛋白 致敏性 BAL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优化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
11
作者 韩雪花 林美婷 +4 位作者 陈丽静 何凡 杜希萍 姜泽东 倪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1-176,共6页
红毛藻是类胡萝卜素的天然来源之一,该研究以红毛藻为原料,旨在确定其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混料设计建立提取试剂组成比例与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溶剂组合,并在此条件下研究提取... 红毛藻是类胡萝卜素的天然来源之一,该研究以红毛藻为原料,旨在确定其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混料设计建立提取试剂组成比例与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溶剂组合,并在此条件下研究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对红毛藻类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混料实验设计出最优溶剂组合为V(乙醇)∶V(丙酮)=1∶1,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0℃、液料比20∶1(mL/g)和提取3次。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和混料模型预测的类胡萝卜素提取量分别为2.264、2.202 mg/g,研究结果与预测值的偏差率小于5%。该研究基于混料设计建立的方法及模型真实有效,为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混料设计 类胡萝卜素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对白芽奇兰茶叶香气成分转化的影响
12
作者 吴云迪 刘谢缘 +1 位作者 李利君 倪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64-172,共9页
本研究以乌龙茶新品类白芽奇兰茶叶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等方法,探究过氧化氢酶对茶叶香气成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 本研究以乌龙茶新品类白芽奇兰茶叶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等方法,探究过氧化氢酶对茶叶香气成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处理使得白芽奇兰茶叶挥发性香气成分种类发生变化,在加酶处理前,白芽奇兰茶叶中共有17种成分OAV≥1;在过氧化氢酶处理后,共有23种成分OAV≥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处理前后的白芽奇兰茶叶香气贡献成分具有明显区别。其中,反式-2-壬烯醛、芳樟醇、反式-香叶基丙酮、β-环柠檬醛等香气成分在过氧化氢酶处理后OAV显著增加,而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在过氧化氢酶处理后OAV显著降低,这些成分变化说明过氧化氢酶对白芽奇兰茶叶香气的影响与儿茶素氧化分解、萜烯醇水解、糖苷类香气前体水解、脂质氧化、类胡萝卜素氧化降解及氨基酸氧化脱氨等转化反应有关。本研究阐释了过氧化氢酶对白芽奇兰茶叶香气影响的成分转化机制,有助于丰富对茶叶香气形成的理解,同时可为茶叶产品香气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香气 过氧化氢酶 气相色谱-质谱 成分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藻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13
作者 何袅袅 蔡树芸 +5 位作者 阎光宇 杨婷 陈伟珠 洪专 张怡 张怡评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104-110,共7页
对铜藻多酚提取工艺、稳定性及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以新鲜铜藻为原料提取铜藻多酚,以铜藻多酚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对铜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铜藻多酚的提取条... 对铜藻多酚提取工艺、稳定性及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以新鲜铜藻为原料提取铜藻多酚,以铜藻多酚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对铜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铜藻多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铜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时间53 min、液料比为60∶1(mL/g),在该条件下所制备的铜藻多酚具有较高的热和光照稳定性。以左旋酪氨酸和左旋多巴为底物,铜藻多酚浓度为700μ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92.68%和39.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藻 多酚 提取工艺 稳定性 酪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影响及管理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菲菲 阎光宇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24年第2期42-44,共3页
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在改善食品品质和延长保质期的同时,也引发了健康问题。分析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探讨有效的管理策略。通过加强监管、提倡自然食品、加强教育宣传及开展科学研究,减少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从而... 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在改善食品品质和延长保质期的同时,也引发了健康问题。分析食品添加剂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探讨有效的管理策略。通过加强监管、提倡自然食品、加强教育宣传及开展科学研究,减少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从而确保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健康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5
作者 涂传灯 林米妮 +2 位作者 黄雅瑜 蔡树芸 张怡评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在集约化养殖模式下,病害是影响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治水产动物病害的主要方式,但会造成水产品药物残留及细菌耐药等问题。复方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复方中药可促进水产动物机... 在集约化养殖模式下,病害是影响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使用抗菌药物是防治水产动物病害的主要方式,但会造成水产品药物残留及细菌耐药等问题。复方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复方中药可促进水产动物机体新陈代谢与蛋白质合成,提高饲料利用能力,显著改善生长性能;在体外可抑制嗜水气单胞菌、溶藻弧菌等病原菌,饲喂添加中药的饵料可提高患病水产动物的存活率;可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并能调节免疫相关酶活性,从而增强水产动物的机体免疫力;可调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提升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虽然复方中药在水产养殖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水环境复杂多变及水产动物生物学特性差异可影响中药制剂的使用效果,应用于水产动物的中兽药复方参考资料较少。探索适应水产动物使用的中兽药剂型,加大方剂筛选力度和作用机制研究,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难点的突破将为中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 中药 水产养殖 促生长 抑菌 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养殖对沿岸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瑞娟 陈镇铃 +1 位作者 蔡依凡 俞喆仁 《中国食品》 2021年第23期136-138,共3页
在世界范围内,海水养殖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沿岸各种经济活动,包括航运、旅游、排废、捕捞等,但也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海水养殖生产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未污染、清洁水域加强保护,避免对人类... 在世界范围内,海水养殖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沿岸各种经济活动,包括航运、旅游、排废、捕捞等,但也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海水养殖生产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未污染、清洁水域加强保护,避免对人类正常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要对海水养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大研究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策略,使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环境 治理策略 研究力度 发展过程中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17
作者 罗松松 卓泽晟 +1 位作者 刘梦迪 杨康 《福建轻纺》 2025年第5期3-11,共9页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对食品中潜在有害物质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需求变得愈发迫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凭借其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破坏性小以及能提供独特的“指纹信息”等特点...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对食品中潜在有害物质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需求变得愈发迫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凭借其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破坏性小以及能提供独特的“指纹信息”等特点,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文章介绍了SERS技术的原理、基底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综述了SERS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离子检测、生物毒素分析、致病菌识别、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食品安全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鱼及其制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萌 桓霏 +6 位作者 张建华 郜帅 姚有容 李颖 孙兆敏 谢家铭 刘光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7-54,共8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鲍鱼出产国,鲍鱼作为传统的海产“八珍”之一,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于鲍鱼及其制品的加工利用研究,简要阐述各制品加工单元操作,并简略分析各加工方式优缺点。随后,介绍了即食鲍鱼...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鲍鱼出产国,鲍鱼作为传统的海产“八珍”之一,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于鲍鱼及其制品的加工利用研究,简要阐述各制品加工单元操作,并简略分析各加工方式优缺点。随后,介绍了即食鲍鱼和鲍鱼预制品等新型鲍鱼制品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见鲍鱼制品的加工局限性,但新型鲍鱼制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此外,综述了基于鲍鱼蛋白、鲍鱼多糖等鲍鱼活性成分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目前研究多集中在活性成分的功效验证上,相关的市场化规模化制品仍有较大的空缺。本文通过对鲍鱼及其制品加工利用研究进展的系统性介绍,旨在为鲍鱼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 加工技术 加工制品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来源、毒性及减控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兆敏 黄水木 +3 位作者 阎光宇 李颖 刘萌 余蕾 《福建轻纺》 2023年第7期18-21,31,共5页
丙烯酰胺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高温加工食品中的有机物,可对人体产生多种健康危害。文章综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来源、产生机制及其对动物和人体的毒性作用,并进一步介绍了在食品加工中丙烯酰胺的减控措施,以期为提升高温加工食品的安全水... 丙烯酰胺是一种普遍存在于高温加工食品中的有机物,可对人体产生多种健康危害。文章综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来源、产生机制及其对动物和人体的毒性作用,并进一步介绍了在食品加工中丙烯酰胺的减控措施,以期为提升高温加工食品的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美拉德反应 神经毒性 减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莉文 《福建轻纺》 2023年第2期67-69,共3页
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与全面覆盖对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保障安全实验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洋生物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现状,研究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全面覆盖的可操作性,构建了多元化安全教育... 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与全面覆盖对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保障安全实验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洋生物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现状,研究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全面覆盖的可操作性,构建了多元化安全教育手段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新模式,新模式为增强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促进实验室安全,为学校和实验室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安全教育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