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光学元件高效超精密磨抛加工装备研究进展
1
作者
彭云峰
贺湘波
+7 位作者
吴东旭
黄林斌
黄沛知
石坚
李保震
庄朝锋
李俊杰
余亚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22,共12页
在大型光学工程的牵引和驱动下,国内外在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已能加工出高精度、低损伤的光学元件。而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超精密机床是获得高性能光学元件的关键装备保障。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超精密机床装备水平仍...
在大型光学工程的牵引和驱动下,国内外在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已能加工出高精度、低损伤的光学元件。而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超精密机床是获得高性能光学元件的关键装备保障。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超精密机床装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严格封锁和禁运,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性能光学元件大批量制造的重要因素。聚焦“高效磨削+确定性抛光”这一主流技术路线,系统总结国内外在光学磨床和气囊抛光两大核心装备的研究进展、技术突破及其产业化应用情况。重点分析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加工所依赖的关键单元技术。结果表明:我国在高端超精密光学磨床的产业化应用方面仍缺乏配套的关键单元部件。因此,加速国产关键单元技术的突破及整机集成,是实现我国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装备自主化与高端化的必由之路。未来,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装备将朝着多工序复合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元件
超精密加工
磨削装备
气囊进动抛光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学元件高效超精密磨抛加工装备研究进展
1
作者
彭云峰
贺湘波
吴东旭
黄林斌
黄沛知
石坚
李保震
庄朝锋
李俊杰
余亚滨
机构
厦门
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通用技术集团机床工程研究院
有限公司
厦门毫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出处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2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5463)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GK2069)
深圳自然科学基金项目(JCYJ20210324122001003)。
文摘
在大型光学工程的牵引和驱动下,国内外在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已能加工出高精度、低损伤的光学元件。而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超精密机床是获得高性能光学元件的关键装备保障。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超精密机床装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严格封锁和禁运,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性能光学元件大批量制造的重要因素。聚焦“高效磨削+确定性抛光”这一主流技术路线,系统总结国内外在光学磨床和气囊抛光两大核心装备的研究进展、技术突破及其产业化应用情况。重点分析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加工所依赖的关键单元技术。结果表明:我国在高端超精密光学磨床的产业化应用方面仍缺乏配套的关键单元部件。因此,加速国产关键单元技术的突破及整机集成,是实现我国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装备自主化与高端化的必由之路。未来,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装备将朝着多工序复合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
光学元件
超精密加工
磨削装备
气囊进动抛光装备
Keywords
optical component
ultra-precision machining
grinding equipment
bonnet precession polishing equipment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光学元件高效超精密磨抛加工装备研究进展
彭云峰
贺湘波
吴东旭
黄林斌
黄沛知
石坚
李保震
庄朝锋
李俊杰
余亚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