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ARCA4缺失型子宫未分化肉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微环境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樊蕊蕊 高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47-849,共3页
SMARCA4缺失型子宫未分化肉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uterine sarcoma,SDUS)是由SMARCA4缺失突变引起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SDUS罕见,诊断较难,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关于SDUS免疫微环境的相关研究。因此,该文从组织形态学... SMARCA4缺失型子宫未分化肉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uterine sarcoma,SDUS)是由SMARCA4缺失突变引起的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SDUS罕见,诊断较难,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关于SDUS免疫微环境的相关研究。因此,该文从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改变等方面对SDUS进行阐述,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分析免疫微环境在SDUS中的意义为将来对SDUS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未分化肉瘤 SDUS SMARCA4 免疫微环境 免疫治疗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lipocalin 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2
作者 孟晓乐 李慧 +2 位作者 张书铭 王桂梅 唐华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83-886,892,共5页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Lcn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配对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样本,分别采用q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Lcn2的mRNA和蛋白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检测Lcn2蛋白并分析其与临...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Lcn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配对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样本,分别采用qRT-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Lcn2的mRNA和蛋白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检测Lcn2蛋白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qRT-PCR结果显示Lcn2的mRNA水平升高(P=0.006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cn2的蛋白水平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癌细胞胞质和胞膜中Lcn2呈强阳性,癌旁组织Lcn2呈阴性,且Lcn2强阳性与肿瘤直径(P=0.014)、分化程度(P=0.017)、T分期(P=0.042)及淋巴结转移(P=0.025)密切相关。结论Lcn2在结直肠癌中呈强阳性,且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Lcn2 QRT-PCR Western blot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误诊为T细胞淋巴瘤的增生型Kikuchi病1例
3
作者 范思斯 魏宇靖 路名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9-890,共2页
患者男性,36岁,咽痛、发热半个月余,伴头晕乏力,外院就诊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穿刺活检可见大量增生性淋巴细胞,考虑淋巴瘤,为进一步诊治遂于2020年12月16日就诊于我院。体检:双侧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EBV等病毒... 患者男性,36岁,咽痛、发热半个月余,伴头晕乏力,外院就诊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穿刺活检可见大量增生性淋巴细胞,考虑淋巴瘤,为进一步诊治遂于2020年12月16日就诊于我院。体检:双侧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血象正常,EBV等病毒载量无升高,自身抗体免疫学检查未见异常。18日在局部麻醉下行深部颈淋巴结切除术。患者既往发现肾功能不全5年余,有动静脉造瘘手术史,行规律血液透析。影像学检查:彩超示双侧颌下、颈部、腋下、左侧锁骨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胸部CT示纵隔、双侧腋窝及右侧心膈角区多发稍增大淋巴结影。PET-CT示右侧颈部(Ⅱ、Ⅴ区)见多个肿大淋巴结影,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为3.7,考虑淋巴瘤;双侧颌下(ⅠB区)及左侧颈部(Ⅱ~Ⅴ区)、双侧腋窝、纵隔(2R、4R、5、7区)、右侧心隔角区、腹膜后、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区见多个大小不等淋巴结影,未见放射性摄取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肿大 免疫学检查 肿大淋巴结 双侧腹股沟 左侧颈部 右侧颈部 双侧颈部 心膈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春红 何平 高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7-318,共2页
患者女,32岁,因“发现双侧乳腺肿块2年,哺乳后明显增大6月余”就诊。专科查体:左侧乳腺上象限触及多个肿物,3点钟方向触及4.0 cm×3.5 cm肿物,右侧乳腺9点钟方向触及4.0 cm×4.5 cm肿物,均质地坚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良... 患者女,32岁,因“发现双侧乳腺肿块2年,哺乳后明显增大6月余”就诊。专科查体:左侧乳腺上象限触及多个肿物,3点钟方向触及4.0 cm×3.5 cm肿物,右侧乳腺9点钟方向触及4.0 cm×4.5 cm肿物,均质地坚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良好,与皮肤无粘连,深压痛(+);局部皮温正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乳腺钼靶片示双侧乳头无下陷,双乳多发大小不等肿块,最大者约5.6 cm×4.8 cm,位于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边缘分叶状,部分边界清楚,部分被周围腺体遮挡,并见散在、多发、粗大颗粒样钙化,部分与肿块重叠;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瘤 T细胞 乳房X线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