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宁酶处理提高茶梗儿茶素含量及茶梗提取液生物活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玉凤 肖安风 +1 位作者 倪辉 蔡慧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77-285,共9页
为综合利用茶叶加工副产物茶叶梗,试验设计利用固态发酵得到的单宁酶处理茶梗,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茶梗提取液中儿茶素组成的差异及还原力、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胰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变化,探讨单宁酶处理提高茶梗提取物中... 为综合利用茶叶加工副产物茶叶梗,试验设计利用固态发酵得到的单宁酶处理茶梗,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茶梗提取液中儿茶素组成的差异及还原力、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胰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变化,探讨单宁酶处理提高茶梗提取物中儿茶素含量和生物活性可行性。研究发现:在50℃条件下,利用2U/mL单宁酶溶液作用于茶梗粉末60min,茶梗提取液中酯型儿茶素(EGCG、ECG、GCG)基本被水解生成非酯型儿茶素(EGC、EC、GC)和没食子酸(GA),从而减少单宁-蛋白质聚合物和茶乳的形成量;此外,经单宁酶处理的茶梗提取液抗氧化活性与对照比较明显增强,表现为OH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分别降低了74%和26%;酶解茶梗提取液质量浓度为5000mg/L时,胰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抑制率分别提高了89%和107%。研究结果表明单宁酶可高效水解茶梗提取液中酯型儿茶素,提高茶梗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以及体外抑制胰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 生物活性 茶梗 儿茶素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渣中岩藻黄素的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斌 吴永沛 +5 位作者 刘翼翔 蔡慧农 凌绍梅 闫相勇 苏永裕 张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92-196,共5页
岩藻黄素是海洋藻类特有的一种叶黄素物质,具有强抗氧化活性,在缓解视疲劳、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以海带加工企业提取海藻胶后的海带渣为原料,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及其组成的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 岩藻黄素是海洋藻类特有的一种叶黄素物质,具有强抗氧化活性,在缓解视疲劳、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以海带加工企业提取海藻胶后的海带渣为原料,以纤维素酶、果胶酶及其组成的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为工具酶,采用生物酶法破壁技术,研究加酶量、p H、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岩藻黄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得率为0.034%),经酶法破壁处理,纤维素酶处理组的岩藻黄素得率为0.046%,果胶酶处理组得率为0.124%,复合酶处理组得率为0.137%。最终选定果胶酶法为岩藻黄素提取的最佳方法,工艺条件为:果胶酶加酶量20000U·kg-1,酶解p H5.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90min,得率为0.124%。该提取方法具有得率高、绿色环保等优势,为利用海藻岩藻黄素开发高附加值药物、功能食品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果胶酶 海带 岩藻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梗固态生料发酵产单宁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昌正 蔡慧农 +3 位作者 倪辉 朱艳冰 杨远帆 肖安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促进茶梗的高效利用,对黑曲霉利用茶梗固态生料发酵生产单宁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生料发酵产酶量是熟料发酵方式的3.2倍;茶梗中外加单宁酸对产酶没有明显影响,同时添加无机盐和碳氮源对产酶具有协同效应;蔗糖为产酶最佳碳源,但... 为促进茶梗的高效利用,对黑曲霉利用茶梗固态生料发酵生产单宁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生料发酵产酶量是熟料发酵方式的3.2倍;茶梗中外加单宁酸对产酶没有明显影响,同时添加无机盐和碳氮源对产酶具有协同效应;蔗糖为产酶最佳碳源,但在产酶初期会对单宁酶的合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氯化铵为产酶最佳氮源,在培养基中添加氯化铵既可提前单宁酶合成的时间,又可显著提高酶产量。添加质量分数为7%的蔗糖和氯化铵获得最高酶产量23.6 U·g-1。试验结果为茶梗固态生料发酵产单宁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有助于促进对茶梗的规模化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茶梗 单宁酶 生料固态发酵 黑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生长初期与成体期食品原料学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倪辉 王晓林 +3 位作者 姜泽东 朱艳冰 郑明静 刘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34-40,共7页
海带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及食品原料。但目前人们主要以成体海带作为食品原料,对不同生长期海带的食品原料学特性缺乏系统研究。为探明生长初期海带(以下称为海带苗)与成体海带的食品原料学特性,本实验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 海带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及食品原料。但目前人们主要以成体海带作为食品原料,对不同生长期海带的食品原料学特性缺乏系统研究。为探明生长初期海带(以下称为海带苗)与成体海带的食品原料学特性,本实验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矿物质元素、脂肪酸、呈味游离氨基酸和烹饪质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带苗的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高于成体海带。海带苗和成体海带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分别为0.36和0.3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分别为0.57和0.53。海带苗与成体海带钾元素的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NRV)分别为70.40%和41.25%,铁元素的NRV分别为54.60%和16.00%。海带苗的棕榈酸、豆蔻酸和反油酸含量高于成体海带。海带苗与成体海带的鲜味氨基酸滋味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分别为3.46和0.64,甜味氨基酸TAV分别为0.27和0.80,苦味氨基酸TAV分别0.26和0.00。热烫后海带苗硬度、黏性、咀嚼性、胶着性、黏聚性和回复性小于热烫后的成体海带,而二者的弹性基本相当。综上,海带苗比成体海带具有更高的蛋白质营养效价、矿质元素含量、反油酸含量以及更好的滋味及质构特征。本研究可为海带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高值化利用提供食品原料特性数据,对于现代食品工业及海带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营养成分 必需氨基酸 呈味氨基酸 矿质元素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乙酰胆碱酯酶和氧化应激研究海胆酮对阿尔茨海默症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涛 陈艳红 +5 位作者 常高萍 杨远帆 杜希萍 姜泽东 倪辉 李清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112,共8页
海胆酮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主要从海胆及藻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本文研究海胆酮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作用,应用酶动力学、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海胆酮对AChE的抑制机理,并用淀粉样β蛋... 海胆酮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主要从海胆及藻类等海洋生物中提取。本文研究海胆酮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作用,应用酶动力学、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海胆酮对AChE的抑制机理,并用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myloid beta-peptide 25-35,Aβ_(25-35))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建立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研究海胆酮对AD细胞模型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海胆酮有很强的AChE抑制活性,其半抑制质量浓度为(16.29±0.97)μg/mL,抑制常数K_(i)为3.82μg/mL,表现为竞争性抑制;海胆酮可诱导AChE二级结构改变,更容易与AChE活性中心氨基酸Ser200、His440、Trp84和Tyr121结合,阻碍底物碘代硫代乙酰胆碱(acetylthiocholine iodide,ATCI)与酶结合,从而引起酶活力降低。海胆酮能有效抑制Aβ_(25-35)诱导PC12细胞的AChE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减轻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本研究基于AChE和氧化应激阐明了海胆酮对AD的潜在作用机制,为海胆酮在功能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胆酮 阿尔茨海默症 乙酰胆碱酯酶 分子对接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枯草芽胞杆菌的鉴定及其弹性蛋白酶结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超 陈启和 +3 位作者 倪辉 李利君 蔡慧农 苏文金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3-20,共8页
鉴定弹性蛋白酶产生菌株EL32,确定该酶的基本结构。采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性质对菌株EL32进行鉴定;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酶蛋白;借助肽指纹图谱及酶基因克隆技术研究该酶的一级结构;利用同源建模的方... 鉴定弹性蛋白酶产生菌株EL32,确定该酶的基本结构。采用分子生物学、形态学及生理生化性质对菌株EL32进行鉴定;用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纯化酶蛋白;借助肽指纹图谱及酶基因克隆技术研究该酶的一级结构;利用同源建模的方法研究该酶的空间结构。菌株EL32的16S rDNA与枯草芽胞杆菌16S rDNA的同源性达到99%,其菌落呈乳白色,其细胞革兰染色阳性,具有芽胞;发酵葡萄糖试验产酸不产气,明胶水解试验呈阳性,能够水解淀粉,V-P反应呈阳性,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从菌株BL32发酵液中纯化得到了弹性蛋白酶,SDS-PAGE分析显示其分子量为31 ku。用LTQ-MS测定肽指纹图谱表明该弹性蛋白酶是枯草芽胞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该酶的基因和蛋白质序列与枯草芽胞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的同源性都高达99%。菌株EL32弹性蛋白酶的三维结构含有6个α-螺旋,7个扭曲的平行β-折叠以及2个反平行的β-折叠,His、Asp和Ser是其活性中心的关键基团。鉴定了1株产弹性蛋白酶的枯草芽胞杆菌,确定了其弹性蛋白酶是蛋白酶subtilisin,为该枯草芽胞杆菌蛋白酶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鉴定 枯草芽胞杆菌 弹性蛋白酶 纯化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坛紫菜多酚工艺优化及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晨 杜希萍 +3 位作者 周莉鹃 伍菱 李志朋 杨远帆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开发天然降血糖食品。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评价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的降血糖活性,并基于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ORAC值评价其抗氧... 目的: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开发天然降血糖食品。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坛紫菜多酚的提取工艺,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评价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的降血糖活性,并基于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ORAC值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坛紫菜多酚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液料比(V乙醇溶液∶m坛紫菜)51∶1 (mL/g),乙醇体积分数56%,超声时间51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坛紫菜多酚含量为5.027 mg/g。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中四水坛紫菜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强;不同采收期坛紫菜多酚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四水坛紫菜多酚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四水坛紫菜多酚含量高、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强、抗氧化能力强,是开发天然降血糖食品和抗氧化剂的优良食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多酚 降血糖 Α-葡萄糖苷酶 抗氧化 采收期 提取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酶处理对乌龙茶水浸出液抗氧化活性及澄清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许雨石 蔡明瑛 +2 位作者 倪辉 肖安风 黄高凌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0,共4页
通过DPPH^*、ABTS^*和OH^*自由基清除率试验测定了单宁酶处理乌龙茶水浸出液的抗氧化活性,并以透光率为指标评价浸出液的澄清度,研究了单宁酶处理对乌龙茶水浸出液抗氧化活性和澄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龙茶的水浸出液经单宁酶... 通过DPPH^*、ABTS^*和OH^*自由基清除率试验测定了单宁酶处理乌龙茶水浸出液的抗氧化活性,并以透光率为指标评价浸出液的澄清度,研究了单宁酶处理对乌龙茶水浸出液抗氧化活性和澄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龙茶的水浸出液经单宁酶作用后,对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有增强,其中IC50分别降低了14.5%、15.4%和44.5%;保存4周后,经单宁酶解的水浸出液透光率基本不变(T640为81.10),而未经酶解的水浸出液透光率明显下降(T640由82.67降至33.37),说明茶水浸出液经单宁酶酶解处理后,其贮存稳定性显著提高。因此,单宁酶可有效提高乌龙茶水浸出液的抗氧化活性以及荼汤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酶 乌龙茶水浸出物 抗氧化活性 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子精油提取、成分、贮藏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峰 孙浩 +4 位作者 倪辉 洪鹏 李丽君 杨远帆 姜泽东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0,共10页
柚子是柑橘属植物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果皮的油包层含有丰富的芳香类成分,可通过冷磨法、水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溶剂辅助萃取法(SAFE)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FECO2)等制备得到精油产品,其中冷磨法制备的精油香味最接近原柚... 柚子是柑橘属植物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果皮的油包层含有丰富的芳香类成分,可通过冷磨法、水蒸馏法、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溶剂辅助萃取法(SAFE)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FECO2)等制备得到精油产品,其中冷磨法制备的精油香味最接近原柚皮香味。相关研究已经采用感官评价、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气相色谱嗅闻仪联用(GC-O)、电子鼻(ENose)等方法分析了柚皮精油的成分,而高分辨率的质谱(HRMS)、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等方法在柚皮精油分析中较少。柚皮精油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同时也存在着醇类、醛类、酯类等其他成分,其中月桂烯在柚皮精油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柑橘类水果。不同品种柚子精油的香味特征及香气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琯溪蜜柚精油以清香、柠檬和果香为主,梁平柚精油以花香为主,沙田柚精油以薄荷味为主。贮藏温度、光照及氧气会引起精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其中紫外线对精油风味影响最大,是精油香味和成分不可逆变质的重要原因。柚皮精油在医药、食品添加剂以及化妆品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对柚皮精油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 精油 提取 成分 贮藏 香味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协同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涛 邓思 +1 位作者 陈艳红 杜希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5,共8页
基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 基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抗油脂过氧化能力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法研究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以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OH清除率为指标评价两者联合作用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在6种抗氧化实验中均具有抗氧化作用,且虾青素的抗氧化作用强于β-胡萝卜素。其中,虾青素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OH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 50)值分别为(29.95±3.01)、(61.21±4.17)、(26.12±5.14)μg/mL。虾青素与β-胡萝卜素组合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OH清除率具有协同作用,高浓度的虾青素与β-胡萝卜素的组合不利于两者产生抗氧化协同作用。虾青素、β-胡萝卜素从法夫酵母提取物中鉴定得出但结构相似很难分离,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应用法夫酵母开发高效的抗氧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Β-胡萝卜素 抗氧化 抗氧化剂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夫酵母虾青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前处理方法改进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春 杜希萍 +3 位作者 姜泽东 黄高凌 肖安风 倪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2-356,共5页
本文改进了法夫酵母虾青素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减轻微孔滤膜吸附对HPLC分析法夫酵母虾青素的影响。研究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滤膜材料、滤膜孔径及甲醇中二甲基亚砜(DMSO)含量对虾青素吸附的影响。结果表... 本文改进了法夫酵母虾青素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HPLC-UV)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减轻微孔滤膜吸附对HPLC分析法夫酵母虾青素的影响。研究了样品前处理过程中,滤膜材料、滤膜孔径及甲醇中二甲基亚砜(DMSO)含量对虾青素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ES和Nylon滤膜对虾青素具有显著吸附作用,但滤膜材料及孔径对虾青素吸附作用的差异不显著;在甲醇中添加DMSO可显著减少滤膜对虾青素的吸附,当DMSO为7.5%时虾青素吸附量最小,加标回收率在95.11%~100.76%之间,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该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相关产品中虾青素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虾青素 微孔滤膜 法夫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料设计优化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
12
作者 韩雪花 林美婷 +4 位作者 陈丽静 何凡 杜希萍 姜泽东 倪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1-176,共6页
红毛藻是类胡萝卜素的天然来源之一,该研究以红毛藻为原料,旨在确定其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混料设计建立提取试剂组成比例与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溶剂组合,并在此条件下研究提取... 红毛藻是类胡萝卜素的天然来源之一,该研究以红毛藻为原料,旨在确定其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佳条件。通过混料设计建立提取试剂组成比例与类胡萝卜素提取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提取的最优溶剂组合,并在此条件下研究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对红毛藻类胡萝卜素提取的影响。混料实验设计出最优溶剂组合为V(乙醇)∶V(丙酮)=1∶1,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40℃、液料比20∶1(mL/g)和提取3次。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和混料模型预测的类胡萝卜素提取量分别为2.264、2.202 mg/g,研究结果与预测值的偏差率小于5%。该研究基于混料设计建立的方法及模型真实有效,为红毛藻中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混料设计 类胡萝卜素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澄清芦柑果汁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4
13
作者 许键 蔡慧农 +2 位作者 倪辉 杜希萍 黄高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68-275,共8页
为了制备稳定的澄清芦柑果汁,该文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探讨了壳聚糖浓度、澄清温度、澄清时间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并对壳聚糖澄清芦柑果汁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 为了制备稳定的澄清芦柑果汁,该文基于Box-Behnken试验设计,探讨了壳聚糖浓度、澄清温度、澄清时间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并对壳聚糖澄清芦柑果汁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澄清芦柑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壳聚糖浓度0.80 g/L、温度59℃和时间71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果汁透光率达到97.8%,且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98.3%)相吻合,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R2=0.9886),达到设计要求。进一步对经壳聚糖澄清后的芦柑果汁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发现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及总酸含量依次从11.30±0.15%、31.33±3.25 mg/100mL、0.71±0.00 g/100mL略降为9.50±0.25%、21.8±5.28 mg/100mL、0.51±0 g/100mL,而总酚、果胶、蛋白质质量浓度依次从990.3±8.02 mg/L、366±4.70μg/mL、595.53±20.62μg/mL减少为557.87±4.67 mg/L、186.24±44.32μg/mL、26.42±0.30μg/mL有较明显下降,但澄清后的果汁非生物稳定性很好。该试验用响应面法优选出的澄清工艺合理可行,为芦柑果汁深加工及果汁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加工 品质调控 壳聚糖 澄清 芦柑汁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琯溪蜜柚果汁树脂吸附脱苦前后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晓婷 嵇海峰 +1 位作者 许键 黄高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琯溪蜜柚果汁酚类成分的含量,并研究了吸附脱苦对琯溪蜜柚果汁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琯溪蜜柚果汁中含有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芸香苷和柚皮苷等六种酚类物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琯溪...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琯溪蜜柚果汁酚类成分的含量,并研究了吸附脱苦对琯溪蜜柚果汁中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琯溪蜜柚果汁中含有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芸香苷和柚皮苷等六种酚类物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琯溪蜜柚果汁中酚类物质,它们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5.0%~103.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0.48%~2.9%之间。经XAD-16树脂吸附脱苦后,柚汁中的香豆酸、阿魏酸、芸香苷等三种酚类成分已检测不到,而绿原酸、柚皮苷和咖啡酸的损失率分别为97.2%、93.5%、87.9%,说明树脂吸附脱苦导致琯溪蜜柚汁中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芸香苷和柚皮苷等六种酚类物质含量严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果汁 吸附脱苦 酚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亚砜法破壁条件对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莹 王凯 +5 位作者 董丛丛 倪辉 杨远帆 黄高凌 蔡慧农 杜希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12-217,共6页
为了评价二甲亚砜(DMSO)法破壁在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了提取溶剂、DMSO用量、破壁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次数6个条件因子对破壁后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的影响,并对破壁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丙酮为最理想... 为了评价二甲亚砜(DMSO)法破壁在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了提取溶剂、DMSO用量、破壁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次数6个条件因子对破壁后法夫酵母虾青素提取的影响,并对破壁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丙酮为最理想的提取溶剂;各主要因素破壁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对虾青素的提取量影响依次减小,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得到法夫酵母中虾青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溶剂、DMSO用量1∶1.5、浸提2次、破壁温度45℃、料液比1∶20(w/v)、浸提时间40 min,优化后虾青素的提取量为4.4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夫酵母 虾青素 二甲亚砜 正交实验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琯溪蜜柚蒸馏酒香气特征及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睿 倪辉 +4 位作者 李婷 张婷 李利君 杨远帆 李清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2-236,共5页
研究由琯溪蜜柚汁所制成的蒸馏酒的品质特征,运用感官检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仪、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嗅闻(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olfactory,GC-FID-O)联用... 研究由琯溪蜜柚汁所制成的蒸馏酒的品质特征,运用感官检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仪、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嗅闻(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olfactory,GC-FID-O)联用分析琯溪蜜柚蒸馏酒的主要香气轮廓及风味成分。感官分析结果表明,琯溪蜜柚蒸馏酒的主体香气是果香和柑橘香。GC-MS结果共鉴定出40 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8 种,酯类14 种,萜烯类10 种,其他8 种。通过制定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含量较多的挥发性成分为癸酸乙酯(744.73 μg/L)、己酸乙酯(524.74 μg/L)和月桂酸乙酯(193.42 μg/L)。GC-FID-O分析显示:戊酸乙酯、D-柠檬烯、己酸乙酯是琯溪蜜柚蒸馏酒香气轮廓的主要贡献成分。本实验可为研究琯溪蜜柚蒸馏酒及其他柑橘果酒的香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柚汁 蒸馏酒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嗅闻仪 香气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盐腌大黄鱼的气味特征及形成途径 被引量:5
17
作者 关君兰 姚雨萱 +4 位作者 伍菱 王永兴 沈细冰 杜希萍 倪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35-244,共10页
以大宗养殖海水鱼——冰鲜大黄鱼和轻度盐腌大黄鱼为对象,通过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 以大宗养殖海水鱼——冰鲜大黄鱼和轻度盐腌大黄鱼为对象,通过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检测和气味强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研究轻度盐腌对大黄鱼风味的影响。GC-MS分析表明,冰鲜大黄鱼和轻度盐腌大黄鱼中正己醛、壬醛、庚醛、1-辛烯-3-醇、茴香脑和正己醇含量高于其他挥发性化合物。GC-O和OAV分析表明,冰鲜大黄鱼中1-辛烯-3-醇、正辛醛、壬醛、正己醛、庚醛、(E,Z)-2,6-壬二烯醛、反-2-辛烯醛和茴香脑对风味有较大的影响(OAV>1);轻度盐腌大黄鱼中芳樟醇、壬醛、正己醛、正辛醛、1-辛烯-3-醇、茴香脑、(E,Z)-2,6-壬二烯醛和庚醛对风味有较大影响(OAV>1)。轻度盐腌后风味变化的原因是芳樟醇的OAV显著增加,以及1-辛烯-3-醇、正己醛、壬醛和正辛醛OAV显著降低。相关风味成分的变化可能和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降解、萜类的生物合成、芳香醇异构化、脂肪醛氧化及还原、酯化等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轻度盐腌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特征香气成分 反应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鲈鱼干加工过程中热处理及内源酶对风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夏磊 刘芯如 +3 位作者 王雨恬 魏好程 李利君 倪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0-226,共7页
分别制备内源酶转化作用+轻度热处理(S1)、内源酶转化作用+高强度热处理(S2)、轻度热处理(S3)和高强度热处理(S4)的鲈鱼干,采用感官评价、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风味分析... 分别制备内源酶转化作用+轻度热处理(S1)、内源酶转化作用+高强度热处理(S2)、轻度热处理(S3)和高强度热处理(S4)的鲈鱼干,采用感官评价、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风味分析,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成分与感官属性间的相关性。感官分析结果表明,S1、S2、S3和S4风味轮廓存在显著差异。GC-MS检测结果表明正己醛、壬醛、正辛醛、丁子香酚、1-辛烯-3-醇、2,3-辛二酮、石竹烯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等为鲈鱼干样品中主要挥发性成分;S1、S2、S3和S4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其中S1和S2挥发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S3和S4。PLSR相关性分析表明苯甲醛、癸烯醛、正辛醛、苯乙酮、庚醇和2-乙基己醇与鲈鱼干样品感官属性存在相关性。这几种物质含量在S1、S2、S3和S4中显著不同,对比发现S1和S2中己醛、苯乙酮和苯甲醛等物质由脂肪和氨基酸在内源酶作用下反应生成,提高了青草香和甜香;S3和S4中热处理促进了甘油三酯热氧化降解生成正辛醛、2-乙基己醇、癸烯醛、反-2-辛烯醛等物质,提高了橘香和脂香。此外,组织蛋白酶B在S1和S2中的酶活性远高于S3和S4。研究揭示了鲈鱼干制备过程中内源酶和不同强度热处理对风味的影响,为鲈鱼干制备工艺优化及深入了解水产食品风味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风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内源酶 热处理 感官评价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宾曲霉固态发酵产物中α-L-鼠李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庭 李利君 +3 位作者 王耸 吴喆瑜 张文静 倪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65-170,共6页
α-L-鼠李糖苷酶是一种在食品、药品中有重要用途的糖苷酶,但其结构与功能关系尚不明确,限制了优良酶制剂的设计。本文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疏水层析和亲和层析从塔宾曲霉固态发酵柚皮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α-L-鼠李糖苷酶,纯化倍... α-L-鼠李糖苷酶是一种在食品、药品中有重要用途的糖苷酶,但其结构与功能关系尚不明确,限制了优良酶制剂的设计。本文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疏水层析和亲和层析从塔宾曲霉固态发酵柚皮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α-L-鼠李糖苷酶,纯化倍数和比活力分别为34和21105 IU/mg,SDS-PAGE测得该酶的分子质量为120 ku;纯化得到的α-L-鼠李糖苷酶最适反应p H为4.0,最适反应温度为50℃,p 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Fe^(2+)对酶活有促进作用,Mn^(2+)、Ca^(2+)、Cd^(2+)对酶有抑制作用;该酶可水解柚皮苷,但对芸香苷和对硝基苯酚鼠李糖的转化率较低,不水解杨梅苷和柴胡皂苷C。以上结果表明纯化得到的α-L-鼠李糖苷酶在金属离子影响特性、底物特异性方面具有新颖性,丰富了α-L-鼠李糖苷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宾曲霉 固态发酵 α-L-鼠李糖苷酶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突变提高α-L-鼠李糖苷酶热稳定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小琴 杨岩 +5 位作者 吴喆瑜 巩建业 刘嘉男 廖辉 李文静 李利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29,共7页
为了提高α-L-鼠李糖苷酶的热稳定性,对实验室前期构建的K406R、K440R、K573V、E631F四个不同氨基酸位点的单点突变体进行联合突变,得到了K406R-K573V、K406R-E631F、K440R-K573V、K440R-E631F四个联合突变体。结果表明,相比于野生型(wi... 为了提高α-L-鼠李糖苷酶的热稳定性,对实验室前期构建的K406R、K440R、K573V、E631F四个不同氨基酸位点的单点突变体进行联合突变,得到了K406R-K573V、K406R-E631F、K440R-K573V、K440R-E631F四个联合突变体。结果表明,相比于野生型(wild type,WT),联合突变体K440R-K573V和K440R-E631F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在60℃时半衰期分别提高了1. 13倍,1. 44倍;在65℃的半衰期分别提高了1. 64倍,1. 64倍;在70℃的半衰期分别提高了1. 88倍,1. 68倍。对突变体K440R-E631F进行圆二色谱分析、分子动力学以及分析微观结构变化分析可知,K440R-E631F突变体与WT相比,内部疏水性有所提高,二级结构中α-螺旋、"-转角、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多,可能与热稳定性的提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鼠李糖苷酶 联合突变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