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孔法胸腔镜下T_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附52例报告) 被引量:8
1
作者 许胜水 段明科 +2 位作者 吴艺根 熊伟 兰俊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6期499-500,共2页
目的总结二孔法胸腔镜下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52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1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以掌侧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1~3℃以上及干燥温暖为有效,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增加(1... 目的总结二孔法胸腔镜下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52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6年8月~2008年1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以掌侧皮肤温度较术前升高1~3℃以上及干燥温暖为有效,手掌皮肤温度较术前增加(1℃且仍为潮湿者为无效。结果 5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手掌多汗症状消失,有效率为100%,术后掌温升高(2.6±0.7)℃。50例随访1.5~24个月,平均14.5月,无一例复发及严重代偿性多汗,轻度代偿性多汗6例,占12%(6/50)。结论二孔法电视胸腔镜下T3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治疗手汗症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孔法 胸腔镜 交感神经切断术 手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熊伟 段明科 黄克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918-920,共3页
目的总结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性质、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男性12例,女性32例,年龄25~69(37.6±11.9)岁;其中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2例。所有病例均... 目的总结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性质、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44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男性12例,女性32例,年龄25~69(37.6±11.9)岁;其中良性肿瘤42例、恶性肿瘤2例。所有病例均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并在体外循环下行手术切除治疗。结果手术死亡1例,其余43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1例恶性肿瘤于术后6个月死亡,2例黏液瘤分别于术后10、20个月后复发。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良性以黏液瘤多见,彻底切除肿瘤是防止复发的关键。心脏恶性肿瘤手术近远期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诊断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外科发展史
3
作者 段明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721-723,共3页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是当今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疗效好,再手术率低,已越来越多地被冠心病患者所接受。冠状动脉外科的发展是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故事,期间有极大期望,亦有极大失望,但最终它产生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是当今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疗效好,再手术率低,已越来越多地被冠心病患者所接受。冠状动脉外科的发展是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故事,期间有极大期望,亦有极大失望,但最终它产生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分5个阶段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外科发展史 冠状动脉外科 冠心病治疗 冠心病患者 创造性思维 再手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立民 段明科 +2 位作者 郭雷 王涛 郑鸿翱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7期244-246,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对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6组:①假手术组。②单纯缺血0.5h组。③缺血-再灌注0.5h组。④缺血-再灌注2h组。⑤缺血-再灌注0.5h+U治疗组。⑥缺血-再灌注2h+...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对大鼠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6组:①假手术组。②单纯缺血0.5h组。③缺血-再灌注0.5h组。④缺血-再灌注2h组。⑤缺血-再灌注0.5h+U治疗组。⑥缺血-再灌注2h+U治疗组。测定各组肺组织中白介素-10(IL-10)及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测定肺组织的通透性(125I标记牛血清白蛋白的漏出量表示)。结果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肺组织中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缺血组(P<0.01),IL-10水平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肺组织的通透性比假手术组和缺血组明显升高(P<0.01),组织损伤明显。应用U后,血浆sICAM-1水平明显低于相应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P<0.01),而IL-10水平亦明显高于相应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P<0.01),肺组织的通透性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1)。结论 U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0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缺血-再灌注损伤 乌司他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及其受体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
5
作者 马立民 饶旭光 +2 位作者 段明科 杨伟 黎佩剑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5期24-25,共2页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UT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UⅡ及其受体UT在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段大鼠肺组织中的变化,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相应时段血浆中的UⅡ的浓度。结果 UⅡ及UT在肺组...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及其受体UT在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UⅡ及其受体UT在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段大鼠肺组织中的变化,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相应时段血浆中的UⅡ的浓度。结果 UⅡ及UT在肺组织多种细胞中广泛分布,缺血及再灌注后,UⅡ及UT在肺组织各种细胞中表达增强,相应血浆UⅡ的浓度变化与之一致。结论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可以促使肺组织中多种细胞合成、分泌、释放UⅡ,同时上调UT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 受体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