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本质 被引量:2
1
作者 曾尔曼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以《资本论》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替代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主要变量(K,L),构建了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学的数理体系框架,以得到的马克思生产函数Q、剩余价值生产函数M、成本函数Cv以及利润率函数p,结合斯密-杨格的分工理论并运用新古... 以《资本论》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替代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主要变量(K,L),构建了马克思生产力经济学的数理体系框架,以得到的马克思生产函数Q、剩余价值生产函数M、成本函数Cv以及利润率函数p,结合斯密-杨格的分工理论并运用新古典分析技术,将技术进步的本质——劳动分工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劳动力产出弹性表征作为分工系数,从而对技术进步率——索洛余值的经济学内涵赋予了马克思主义观点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洛余值 内生增长 劳动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