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蔬菜废弃物堆肥对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生态质量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蔡尽忠 王理玲 邓盈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57,共7页
为了探究利用蔬菜废弃物堆肥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对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将芹菜、白菜、胡萝卜、花椰菜等蔬菜废弃物与玉米秸秆进行堆肥,并施用于不同连作年限的设施小白菜土壤。研究表明,受试的4种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 为了探究利用蔬菜废弃物堆肥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对设施蔬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将芹菜、白菜、胡萝卜、花椰菜等蔬菜废弃物与玉米秸秆进行堆肥,并施用于不同连作年限的设施小白菜土壤。研究表明,受试的4种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小白菜品质均随着堆肥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则随着堆肥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在连作5年的土壤中,高剂量施肥处理与未施肥对照相比,土壤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及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0.77、1.63、1.53、3.50、1.66、0.99及1.65倍;小白菜维生素C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88.56%和50.42%;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减少了94.55%。结果表明,利用蔬菜废弃物堆肥制备的生物有机肥能够显著改善连作土壤的生态质量,并且对连作年限长的土壤有着更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废弃物 连作 生物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酶活性 小白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不同连作年限设施黄瓜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燕云 赵龙杰 +1 位作者 郝春莉 蔡尽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1-638,共8页
以木霉菌、北虫草废弃培养基、古龙酸母液为材料制备生物有机肥,将其以低(7.5 t·hm^(-2))、中(15 t·hm^(-2))、高(30 t·hm^(-2))3种用量施于未连作以及连作3、7、11 a的设施黄瓜土壤中,测定生物有机肥对连作土壤的改良... 以木霉菌、北虫草废弃培养基、古龙酸母液为材料制备生物有机肥,将其以低(7.5 t·hm^(-2))、中(15 t·hm^(-2))、高(30 t·hm^(-2))3种用量施于未连作以及连作3、7、11 a的设施黄瓜土壤中,测定生物有机肥对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显示,在相同生物有机肥用量下,土壤细菌、放线菌、木霉菌数量,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质量隶属度,以及黄瓜产量和品质指标(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整体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土壤真菌、尖孢镰刀菌数量则随着连作年限延长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相同连作年限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黄瓜产量和品质整体随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本研究表明,该生物有机肥能够改善连作土壤的生态质量以及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用量越高对连作年限越久土壤的改良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障碍 生物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黄瓜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与污泥混合热解对生物碳特性及重金属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蔡尽忠 李火金 邓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9-245,共7页
利用热解装置开展不同质量比例玉米秸秆(0,25%,50%和75%)与污泥混合热解实验,分别得到4种生物炭(SCB0,SCB25,SCB50和SCB75),研究了生物炭性质、重金属(Cu,Zn,Pb,Ni,Cr,Mn和As)含量、BCR形态和TCLP浸出毒性特征,并开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 利用热解装置开展不同质量比例玉米秸秆(0,25%,50%和75%)与污泥混合热解实验,分别得到4种生物炭(SCB0,SCB25,SCB50和SCB75),研究了生物炭性质、重金属(Cu,Zn,Pb,Ni,Cr,Mn和As)含量、BCR形态和TCLP浸出毒性特征,并开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秸秆添加比例的增加,生物炭产率、灰分、H/C和N/C比显著降低,p H值显著增大,生物炭芳香化程度明显提高。添加玉米秸秆与污泥混合热解可以促进重金属向更稳定的形态(F4态)转化。4种生物碳中重金属浸出均未超出GB5085.3-2007浸出毒性鉴别标准规定的限值,生态风险均明显降低至轻微风险水平,在玉米秸秆添加量为50%时达到最低风险水平,该研究为污泥与玉米秸秆资源化和无害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污泥 重金属 混合热解 形态分析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江流域稻米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及食用健康风险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宇楠 林承奇 黄华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11-2220,共10页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稻米中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及其食用健康风险,运用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分析了稻米中模拟胃阶段和肠阶段可提取的重金属含量。运用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重金属对人体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 为研究九龙江流域稻米中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及其食用健康风险,运用生理原理提取法(PBET)分析了稻米中模拟胃阶段和肠阶段可提取的重金属含量。运用基于生物可给性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重金属对人体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稻米中不同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性差异较大。稻米中Ni、Zn、Cd和Pb在胃阶段的平均生物可给性高于肠阶段;而稻米中Cr、Cu、As和Hg在胃阶段的平均生物可给性低于肠阶段。稻米重金属在胃阶段和肠阶段均对人体存在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其中非致癌风险主要由As和Cd贡献;致癌风险主要由Cd和Ni贡献。稻米重金属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高于成人,而致癌风险低于成人。稻米重金属在胃阶段的非致癌风险低于肠阶段,而致癌风险高于肠阶段。稻米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在九龙江流域的中上游区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物可给性 稻米 健康风险 九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爆剂和微生物菌剂对蔬菜废弃物堆肥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蔡尽忠 林婉英 +3 位作者 何少贵 朱玲 易书营 王燕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玉米秸秆为辅料,葡萄糖为起爆剂,设置了V_0(蔬菜废弃物+玉米秸秆)、V_1(V_0+微生物菌剂)、V_2(V_0+微生物菌剂+起爆剂)、V_3(V_0+起爆剂)4个处理,所有处理的初始C/N都调节为25,含水率调节为60%左右,通过测定堆体温度、含水率、C/N、p... 以玉米秸秆为辅料,葡萄糖为起爆剂,设置了V_0(蔬菜废弃物+玉米秸秆)、V_1(V_0+微生物菌剂)、V_2(V_0+微生物菌剂+起爆剂)、V_3(V_0+起爆剂)4个处理,所有处理的初始C/N都调节为25,含水率调节为60%左右,通过测定堆体温度、含水率、C/N、pH值、电导率(EC)、发芽指数(GI)等指标,研究起爆剂和微生物菌剂对蔬菜废弃物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添加起爆剂和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在堆体升温速率、最高温度、高温天数、含水率降幅、降低C/N、提高发芽指数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且能缩短堆肥周期,提高堆肥产品品质。总体堆肥效果表现为:V_2>V_1>V_3>V_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爆剂 微生物菌剂 蔬菜废弃物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农田常用商品肥重金属含量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林承奇 王雯琦 +2 位作者 黄华斌 王燕云 王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9-155,共7页
为研究福建省农田常用商品肥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风险,采集福建省农田常用商品肥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了11种重金属(Cd、Hg、As、Pb、Cr、Tl、Ni、Co、V、Cu和Zn)含量,对比分析不同商品肥中... 为研究福建省农田常用商品肥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其风险,采集福建省农田常用商品肥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测定了11种重金属(Cd、Hg、As、Pb、Cr、Tl、Ni、Co、V、Cu和Zn)含量,对比分析不同商品肥中重金属含量分布并依据国家标准限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氮肥中Tl和Co未检出,而氮肥中其他9种重金属以及其他商品肥中11种重金属均有检出。不同商品肥中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性较大,Tl和Cr表现为中等变异,其他重金属均表现为强变异。磷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各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有机-无机复混肥中40%样品的As含量超出《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 38400—2019)规定的限值,而有机-无机复混肥中其他重金属以及其他商品肥中各重金属含量均在限值之内。不同种类商品肥受生产原料的影响使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应从源头上进行严格控制。所研究的商品肥中重金属含量整体上处于安全水平,但商品肥中重金属可能对农田系统产生的风险不可忽视。考虑到重金属的蓄积性,应从重金属含量、施肥方式及施肥时长等方面重点关注Cd、Hg、As和Pb的潜在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商品肥 评价 农田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