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废旧电器回收处理处置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焦卫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524-526,共3页
通过对厦门市膳民的废旧家电和废旧电池抽样问卷调查,阐述了厦门市居民废旧电池和废旧家电的产生量、主要的处置方式,同时调查了废旧家电回收单位的回收量和处理方式。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抽样调查 废旧家电 废旧电池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14号台风对厦门岛东南部岸滩的环境效应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顺良 欧寿铭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5-122,共8页
1999年 1 4号台风于 1 0月 9日正面袭击厦门 ,最大风力达 1 2级以上 ( 4 7.1m/s) ,台风中心在厦门滞留 5~ 6h ,全市经济损失十几亿元 .本文依据台风前后对厦门岛东南部海岸、沙滩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以及 5条固定沙滩剖面多次测量比较进... 1999年 1 4号台风于 1 0月 9日正面袭击厦门 ,最大风力达 1 2级以上 ( 4 7.1m/s) ,台风中心在厦门滞留 5~ 6h ,全市经济损失十几亿元 .本文依据台风前后对厦门岛东南部海岸、沙滩的第一手调查资料以及 5条固定沙滩剖面多次测量比较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人工护岸毁坏 1 /1 0以上、岸线后退 ,沙滩冲淤剧烈、沙源流失严重 ,海岸与沙滩环境恶化 .文中还进一步探讨各种影响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岸滩 环境影响 厦门市 环境效应 防灾措施 人工护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滨浴场的环境质量及容量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欧寿铭 杨顺良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71-477,共7页
本文依据现场调查及测验结果 ,综合分析、评估厦门市海滨浴场的资源与质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依据现有沙滩资源估算海滨浴场的客容量 .结合厦门作为国际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发展趋势 ,提出采用人工造滩的方法来增添新的海滨浴场 ,不仅... 本文依据现场调查及测验结果 ,综合分析、评估厦门市海滨浴场的资源与质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并依据现有沙滩资源估算海滨浴场的客容量 .结合厦门作为国际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发展趋势 ,提出采用人工造滩的方法来增添新的海滨浴场 ,不仅可以改善海滨浴场的布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浴场 环境质量 人工造滩 厦门 环境容量 沙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型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国强 陈鹏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0,共5页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以厦门市1989年,1997年LandsatTM影像以及2004年SPOT影像解译数据基本信息源,结合遥感影像和区域特点,确定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厦门土地利用数据...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以厦门市1989年,1997年LandsatTM影像以及2004年SPOT影像解译数据基本信息源,结合遥感影像和区域特点,确定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厦门土地利用数据库,并处理各种属性数据、图形数据等信息。对厦门市过去16 a间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土地利用动态表现为耕地面积大量减少,而村镇及建设用地等持续增大,并趋向集中。目前厦门土地利用类型中以林业和耕地为主,其中同安和翔安区拥有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诸如生物栖息地的丧失、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环境容量降低等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湾型城市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滨海自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陈国强 陈鹏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95,126,共6页
根据厦门1986年和2004年遥感图像湿地类型解译数据,分析了厦门滨海自然湿地在18 a间的动态变化,并采用Costanza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单位价值研究成果,对厦门滨海自然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厦门1986年和2004年遥感图像湿地类型解译数据,分析了厦门滨海自然湿地在18 a间的动态变化,并采用Costanza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单位价值研究成果,对厦门滨海自然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进行了初步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的18 a间,厦门滨海自然湿地面积呈较明显下降趋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从1986年的183 100.804万元下降到2004年的161 296.066万元,损失幅度为11.9%。在各类型的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中,滩涂和浅海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占到了94%以上,而红树林和河流的服务价值下降幅度最大。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而言,废物处理、水分调节和干扰调节服务功能价值量损失最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筼筜湖纳潮排污能力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欧寿铭 潘荔卿 +2 位作者 魏育 郑金树 黄美珍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自 1 971年围垦后 ,厦门港成为内湖 ,没有海水进出交换 ,从而积蓄多种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但自从 1 984年采取纳潮排污后 ,该湖水质有所改善 .本研究于1 999年主要对湖水质进行调查和评价 .结果显示污染物含量虽然有所降低 ,... 自 1 971年围垦后 ,厦门港成为内湖 ,没有海水进出交换 ,从而积蓄多种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但自从 1 984年采取纳潮排污后 ,该湖水质有所改善 .本研究于1 999年主要对湖水质进行调查和评价 .结果显示污染物含量虽然有所降低 ,但仍属于污染状态 .其纳潮排污 ,每天可排放出 :石油烃 40 .8kg ,有机氯农药 0 .0 1 1kg ,铜 4.54kg ,铅 0 .2 84kg ,锌 1 1 .97kg ,镉 0 .3 6kg ,汞 0 .0 1 1kg .由于湖水水质仍未完全改善 ,非常有必要继续进行监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潮 石油烃 重金属 有机氯农药 YunDang湖 排污能力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陈鹏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359-363,共5页
选取了厦门市1986年,1993年和2003年三个时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作为基本信息源。在ArcGIS支持下,应用GIS技术获取滨海湿地基本数据,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对过去17年间厦门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 选取了厦门市1986年,1993年和2003年三个时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作为基本信息源。在ArcGIS支持下,应用GIS技术获取滨海湿地基本数据,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对过去17年间厦门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由1986年的419.764 km2下降至2003年的394.237 km2,湿地斑块数量由1986年的810块增加至2003年的1 092块。湿地景观破碎度不断增加,而研究区域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景观格局 变化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酸沉降现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欧寿铭 潘荔卿 +1 位作者 庄马展 杨红斌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51-56,共6页
在1992~1994年,厦门地区进行了降水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厦门地区降水已呈酸性,其年均pH值范围为4.48~5.09,酸雨的频率为46%~92%;降水酸化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四季的降水酸化程度顺序为春季>冬季>夏... 在1992~1994年,厦门地区进行了降水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厦门地区降水已呈酸性,其年均pH值范围为4.48~5.09,酸雨的频率为46%~92%;降水酸化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四季的降水酸化程度顺序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降水中的主要阴离子为SO2-4,表明厦门地区的酸雨为硫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PH值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酸沉降造成的影响及经济损失估算 被引量:3
9
作者 欧寿铭 潘荔卿 庄马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57-59,共3页
厦门地区的酸沉降主要为SO2和酸雨,而酸雨对该地区的农作物、森林乃至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危害。综合厦门地区酸沉降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每年5292.8万元,占厦门地区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98%。
关键词 酸沉降 经济损失 厦门市 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工业废物管理之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龙生 沈召鸣 林文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97-99,共3页
根据厦门工业废物及管理现状,探讨了以工业废物和危险废物全过程的监控管理为主线,以废物的首端控制为起点,以许可证、转移联单和收费为手段,以地方法规、管理机构的完善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为保障的工业废物管理框架设想。
关键词 工业废物 管理 首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型城市湿地的动态变化及其退化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国强 刘影 陈鹏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7-330,共4页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厦门市1986和1997年landsat TM影像以及2004年SPOT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对厦门市过去18年间湿地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导致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厦门市湿地类型中以浅... 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厦门市1986和1997年landsat TM影像以及2004年SPOT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对厦门市过去18年间湿地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导致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厦门市湿地类型中以浅海、滩涂和养殖为主,翔安区拥有丰富的湿地土地资源.湿地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滩涂、河流、水塘、红树林等自然湿地的减少以及人工湿地-养殖区面积的增加,红树林、养殖区变化最显著,而大多数湿地类型在1986-1997年这个时期变化最显著.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自然湿地破碎严重化、不断萎缩,而养殖区沿着海岸线快速扩展和蔓延.海岸湿地是厦门独特的风景,但是18年来湿地质量总体处于不断退化之中.污染、资源过度利用、海岸工程、围海造地等是造成厦门湿地退化的主要因素,湿地退化导致生物栖息地恶化以及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海湾型城市 动态变化 退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脸鹭在中国的新记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小麟 陈志鸿 +1 位作者 方文珍 吕良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24-727,共4页
1999年 7月 2 9日至 8月 2 5日 ,于福建省厦门市 员竹 当竹 湖内侧的湖心岛边缘浅水处发现白脸鹭 (Egretta novaehollandiea) .该白脸鹭混杂于白鹭 (Egretta garzetta)等鹭类群体内 ,涉水觅食或栖息于岸上 .白脸鹭在中国属于迷鸟 ,其主... 1999年 7月 2 9日至 8月 2 5日 ,于福建省厦门市 员竹 当竹 湖内侧的湖心岛边缘浅水处发现白脸鹭 (Egretta novaehollandiea) .该白脸鹭混杂于白鹭 (Egretta garzetta)等鹭类群体内 ,涉水觅食或栖息于岸上 .白脸鹭在中国属于迷鸟 ,其主要分布地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以及新客里多尼亚 ,属于非迁徙鸟类 .中国境内尚未见有白脸鹭的记录 ,本次发现是国内的首次 .该记录使白鹭属鸟类在中国的总物种数增加到 7种 .介绍了白脸鹭的考查方法、外形特征及生态习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脸鹭 白鹭 中国 外形特征 生态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景观水体混凝除藻过程对氮元素协同去除特性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焦卫东 刘瑜 +4 位作者 陈强 龚春明 曹英兰 罗专溪 魏群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97-903,共7页
以城市景观水体净化为目标,考察混凝除藻同时去除氮元素的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水体内较高的DOC(溶解性有机质)含量会阻碍藻浊度的去除.聚合氯化铝(PACl)以及PACl与硫酸铝(Alum)的复合剂(PACl+Alum)对藻浊度的去除效果均相对单独使... 以城市景观水体净化为目标,考察混凝除藻同时去除氮元素的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水体内较高的DOC(溶解性有机质)含量会阻碍藻浊度的去除.聚合氯化铝(PACl)以及PACl与硫酸铝(Alum)的复合剂(PACl+Alum)对藻浊度的去除效果均相对单独使用PACl或Alum较好,其中PACl+Alum对其他物质(如氮、DOC等)的去除效果也相对单独使用PACl或Alum更佳;在同样的最佳投药量时,低pH条件能获得更好的藻浊度去除率;对氮元素去除的进一步研究发现,DON(溶解性有机氮)的去除特征和过程与TN(总氮)非常一致,表明该水体TN的去除主体上是通过DON的去除实现的;低pH条件同样有利于氮和DOC的去除;但DOC与DON去除的不同步性,说明DOC中的DON成分和性质是非均一性的,是未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观水体 混凝 溶解性有机氮 溶解性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 MBR组合工艺处理活性染料废水 被引量:16
14
作者 洪俊明 洪华生 +1 位作者 熊小京 申茜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8-10,共3页
印染废水组分复杂,含乙烯砜基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为生物难降解染料。采用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A/O MBR)处理含活性染料的废水,研究A/O MBR对三种活性染料模拟废水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不同结构活性染料色度的去除... 印染废水组分复杂,含乙烯砜基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为生物难降解染料。采用厌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A/O MBR)处理含活性染料的废水,研究A/O MBR对三种活性染料模拟废水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不同结构活性染料色度的去除效率为:偶氮类>酞菁类>蒽醌类;组合工艺对不同染料的CODCr去除率影响不大;偶氮类染料主要在厌氧条件下脱色;铜酞菁类染料的降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好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活性染料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肥中大肠菌群等粪便污染指标菌的残留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春明 王晓丹 +1 位作者 顾卫兵 染谷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95-1600,共6页
从日本九州地区23处堆肥化设施采集了以牛粪、鸡粪、污泥和餐厨垃圾为原料的堆肥试样29个,调查了大肠菌群等粪便污染指标菌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使用DESO培养基有11个试样被检出大肠菌群,检出率达38%,菌数在102~106 cfu.g-1的范围。使... 从日本九州地区23处堆肥化设施采集了以牛粪、鸡粪、污泥和餐厨垃圾为原料的堆肥试样29个,调查了大肠菌群等粪便污染指标菌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使用DESO培养基有11个试样被检出大肠菌群,检出率达38%,菌数在102~106 cfu.g-1的范围。使用API 20E鉴定系统对4个试样中的21个分离纯化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发现有大肠菌群属的Escherichia coli、Escherichiavulneris、Pantoea sp.和Buttiauxella agrestis,以及非大肠菌群属的Serratia marcescens等肠内细菌科细菌。采用血清凝集试验对5株E.coli的病原性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进一步针对6处堆肥设施的堆肥发酵过程中大肠菌群的消长追踪发现,大肠菌群数从原料到成品出现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暂时消失、未完全消失、完全未检出4种走势,显示即使堆肥发酵温度在60℃以上,大肠菌群也有可能通过交叉污染等途径残留在堆肥成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大肠菌群 大肠菌 沙门氏菌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和降水中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俞绍才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9-52,共4页
一、大气中气态H_2O_2的测定方法 大气中微量气态H_2O_2的测量,目前已采用了吸光光度法、付立叶红外、化学发光法和自动荧光分析等。在湿化学的分析方法中,人们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采样。由分析需要吸收液吸收过程,难以避免O_3等物质的干... 一、大气中气态H_2O_2的测定方法 大气中微量气态H_2O_2的测量,目前已采用了吸光光度法、付立叶红外、化学发光法和自动荧光分析等。在湿化学的分析方法中,人们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是采样。由分析需要吸收液吸收过程,难以避免O_3等物质的干扰,化学发光法及Lazrus等的自动荧光法均遇到此问题,Tanner试图用H_2O_2还原去除管来发展一种无干扰气相H_2O_2测定法、但结果是失败的。其它方法具体内容如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大气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渗滤处理技术在海岛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焦卫东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4-309,共6页
土壤渗滤处理系统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净化效果良好,在处理海岛生活污水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鼓浪屿目前污水水质、水量的特点,采用土壤渗滤高度水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染物经过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 土壤渗滤处理系统设备简单、投资少、操作管理方便、能耗低,净化效果良好,在处理海岛生活污水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鼓浪屿目前污水水质、水量的特点,采用土壤渗滤高度水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染物经过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具有不产生污泥,运行简单,氮磷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土壤渗滤处理技术 循环经济 海岛生活污水 鼓浪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塑料制品污染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5
18
作者 欧寿铭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6年第3期141-142,共2页
农用地膜、快餐包装盒等塑料制品的废弃物会污染地面、水体和生存环境,造成“白色公害”。本文简述采用使用“双降解地膜”、“绿色快餐盒”以及塑料回收利用等措施,以减轻这种“白色污染”。
关键词 塑料制品 污染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用新型杀菌剂ClO_2的制备与应用
19
作者 郑建华 韩舞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8-21,共4页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杀菌剂 CIO2 应用 二氧化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养猪模式典型案例的综合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龚春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3期3923-3925,共3页
以典型的"猪-沼-草-猪"的生态养殖模式为例,结合该模式的工艺流程,分析其技术特点和关键工程的主要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其物质能量流、工艺技术、效益、风险和环境敏感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养猪模式 案例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