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抛物线拟合的TOFD图像缺陷检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林乃昌 杨晓翔 +1 位作者 林文剑 朱志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108,118,共5页
针对TOFD(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检测的D扫描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缺陷检测方法.采用基于能量分布的杂波抑制算法去除直通波及底面反射波,通过二值化处理、边缘检测、腐蚀以及去除小聚类等预处理方法去除背景杂波,然后,提出改... 针对TOFD(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检测的D扫描图像,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缺陷检测方法.采用基于能量分布的杂波抑制算法去除直通波及底面反射波,通过二值化处理、边缘检测、腐蚀以及去除小聚类等预处理方法去除背景杂波,然后,提出改进的最小二乘法提取缺陷的两端分段拟合抛物线,并对特征点及其拟合点的纵坐标向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根据缺陷特征点与抛物线拟合的相关系数检测图像缺陷.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FD 最小二乘法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时差衍射法图像近表面缺陷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林乃昌 杨晓翔 +2 位作者 林文剑 林挺翔 詹叶玉生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4年第2期184-188,共5页
针对超声波时差衍射法(TOFD)图像近表面盲区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声波TOFD图像近表面缺陷检测新方法.首先根据超声波传播时间和深度的关系,提出了通过超声波TOFD图像重构新方法将超声波TOFD图像中深度与时间的非线性关系转换为线性关系,以... 针对超声波时差衍射法(TOFD)图像近表面盲区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声波TOFD图像近表面缺陷检测新方法.首先根据超声波传播时间和深度的关系,提出了通过超声波TOFD图像重构新方法将超声波TOFD图像中深度与时间的非线性关系转换为线性关系,以减小测量误差.然后,为了有效提取混叠直通波中的缺陷信号,提出了基于峰值捕捉和阈值处理相结合的直通波拉直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近表面盲区问题,提取混叠在直通波中的缺陷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时差衍射法(TOFD) 图像重构 峰值捕捉 阈值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系对城镇燃气埋地聚乙烯管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范成龙 徐火力 +2 位作者 陈国培 伏喜斌 汤彬坤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98,共4页
在城镇燃气埋地聚乙烯管道定期检验中发现,植物根系缠绕导致管道表面出现细小密集黑丝痕迹,从外观难以判断植物根系分泌物对管道本体造成的伤害。对问题管道取样测量壁厚,对痕迹部位进行渗透检测,对管道内外表面进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 在城镇燃气埋地聚乙烯管道定期检验中发现,植物根系缠绕导致管道表面出现细小密集黑丝痕迹,从外观难以判断植物根系分泌物对管道本体造成的伤害。对问题管道取样测量壁厚,对痕迹部位进行渗透检测,对管道内外表面进行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植物根系分泌物虽然影响了管道本体的颜色,但管道的壁厚、致密性以及成分等都没有变化,因此植物根系分泌物对管道的安全性影响不大,但在后续定检中还应关注根系缠绕导致的管道拉伸变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燃气管道 聚乙烯 植物根系 缠绕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林隆荣 伏喜斌 +3 位作者 黄学斌 陈伟强 张秋坤 钟舜聪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8-632,共5页
针对复合材料内部缺陷检测的问题,采用两个并排五根半镀白卤素管灯阵列对样品进行对称式热流加热,并采用高灵敏度红外热像仪作为检测设备,搭建了反射式主动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碳纤维树脂和玻璃纤维树脂层合板孔洞及夹杂... 针对复合材料内部缺陷检测的问题,采用两个并排五根半镀白卤素管灯阵列对样品进行对称式热流加热,并采用高灵敏度红外热像仪作为检测设备,搭建了反射式主动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碳纤维树脂和玻璃纤维树脂层合板孔洞及夹杂缺陷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两种材质样品表面温度曲线差异的原因,讨论了孔洞几何尺寸对样品表面温差变化的影响,以及缺陷表面出现峰值温差时刻不成比例的原因。实验及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可以对缺陷样品进行检测;缺陷深度和孔径大小对样品表面温差的影响可为后续通过温差曲线判断缺陷特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检测 复合材料 缺陷检测与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滤波的超声TOFD的近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5
5
作者 汪俊 伏喜斌 +4 位作者 张金梅 黄学斌 钟舜聪 范学腾 林起本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18-622,共5页
为了解决超声衍射时差法图像近表面盲区直通波与缺陷信号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近表面缺陷信号处理方法。采用Comsol软件建立了TOFD近表面缺陷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根据超声波传播过程及A扫描信号分析了近表面盲区产生的原... 为了解决超声衍射时差法图像近表面盲区直通波与缺陷信号混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的近表面缺陷信号处理方法。采用Comsol软件建立了TOFD近表面缺陷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根据超声波传播过程及A扫描信号分析了近表面盲区产生的原因;通过RLS自适应滤波算法分别对距离上表面3 mm和10 mm的仿真信号进行了处理,有效分离出了一维混叠信号中的缺陷信号,经过数值计算得到了误差较小的缺陷长度信息;利用自适应滤波技术对TOFD图像进行了处理,完整地将隐藏在直通波下的缺陷信号提取了出来。研究结果表明:RLS自适应滤波能够有效解决近表面盲区问题,提取混叠在直通波下的近表面缺陷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衍射时差法 Comsol 自适应滤波 近表面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持续激励红外热像技术的聚乙烯管热熔接头缺陷检测 被引量:19
6
作者 朱志彬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48,88,130,131,共7页
针对热熔连接聚乙烯管道的接头结构特点和材料热特性,建立了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内部缺陷的红外检测模型,首次提出了基于持续激励双面透射检测的聚乙烯管红外热像检测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聚乙烯管热熔接头内部... 针对热熔连接聚乙烯管道的接头结构特点和材料热特性,建立了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内部缺陷的红外检测模型,首次提出了基于持续激励双面透射检测的聚乙烯管红外热像检测方法.采用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聚乙烯管热熔接头内部孔洞缺陷进行检测对比,验证了检测方法和研究手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孔洞缺陷的红外识别方法.结果表明,试验和模拟获得的接头外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缺陷热像图形基本相同,缺陷检测特征参数指标良好;从红外检测热像序列图中可以清晰地识别出缺陷位置和相对大小,持续激励红外热像透射检测法可作为一种对聚乙烯管进行无损检测评价和健康监测的新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红外热成像 持续热激励 缺陷检测 聚乙烯管 热熔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型波的超声TOFD近表面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林乃昌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8期967-970,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技术(TOFD)法对埋藏在近表面的缺陷波无法辨识及近表面区域的测量误差大、深度分辨力差等近表面盲区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近表面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变型波波速较慢的特点,通过计算变型波、直通波及底面... 为了解决传统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技术(TOFD)法对埋藏在近表面的缺陷波无法辨识及近表面区域的测量误差大、深度分辨力差等近表面盲区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近表面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变型波波速较慢的特点,通过计算变型波、直通波及底面反射波,得出了变型波在纵波检测窗口出现的条件,并利用变型波对缺陷进行检测,以减小测量误差并提高检测分辨力,有效地解决了TOFD近表面盲区问题。在10个不同深度的人工缺陷中,对采用基于变型波的检测方法和传统检测方法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分别计算了其测量误差及检测分辨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传统方法无法辨识的近表面缺陷,可有效检测到埋藏深度2.0 mm的人工缺陷,同时,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分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技术 盲区 变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汉宁窗变密度条纹的储罐沉降视觉测量方法
8
作者 伏喜斌 魏崴 +5 位作者 黄学斌 刘东明 钟剑锋 王东 钟舜聪 张焱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5,共8页
针对储罐沉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汉宁窗变密度条纹和二维视觉的储罐沉降测量系统。将设计的汉宁窗变密度条纹附于被测储罐的表面,在一定距离处通过远焦成像相机对表面的条纹进行实时采集,再通过特定的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提取... 针对储罐沉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汉宁窗变密度条纹和二维视觉的储罐沉降测量系统。将设计的汉宁窗变密度条纹附于被测储罐的表面,在一定距离处通过远焦成像相机对表面的条纹进行实时采集,再通过特定的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提取储罐的沉降位移。通过SOLIDWORKS三维建模、运动仿真和图像成像模块模拟了不同条件下储罐沉降的图像序列,对主要的测量性能影响因素、测量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搭建了储罐沉降模拟实验测量系统,对系统的测量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测量方法可实现储罐沉降位移的实时监测,在7.5 m距离外沉降位移测量精度优于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宁窗变密度条纹 远焦成像相机 储罐沉降 视觉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对7050铝合金FSW接头耐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邓呈敏 张华 +2 位作者 程东海 盖晓东 王非凡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1,共5页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7050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SW)接头表面进行纯Al涂层的制备,研究冷喷涂对FSW接头耐应力腐蚀性能的改善作用,并对其改善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冷喷涂后的FSW接头的耐应力腐蚀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应力腐蚀断裂时间从24 h内... 采用冷喷涂技术在7050铝合金搅拌摩擦焊(FSW)接头表面进行纯Al涂层的制备,研究冷喷涂对FSW接头耐应力腐蚀性能的改善作用,并对其改善因素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冷喷涂后的FSW接头的耐应力腐蚀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应力腐蚀断裂时间从24 h内延长至480 h以上,断裂位置也从前进侧热影响区变为焊核区。纯Al涂层沉积厚度约500μm,孔隙率较低,仅0.74%,均匀分布于接头上表面,无氧化和粉末粒子堆积现象,可在海水腐蚀环境中为接头提供较好的物理防护作用,有效改善接头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及腐蚀环境对应力腐蚀的促进作用。冷喷涂层对接头产生压应力,可显著降低接头的残余拉应力,减少内外拉应力的交互作用,延缓应力腐蚀开裂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50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FSW) 应力腐蚀 纯Al涂层 残余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or小波的TOFD图像缺陷识别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乃昌 杨晓翔 +1 位作者 唐旭晟 朱志彬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12期1450-1454,共5页
针对运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法对焊缝进行检测时,图像缺陷人工定性主要受检验人员经验和专业知识影响缺乏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TOFD图像缺陷自动定性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TOFD缺陷图像的Gabor小波特征,并依据这些特征,采用主成... 针对运用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法对焊缝进行检测时,图像缺陷人工定性主要受检验人员经验和专业知识影响缺乏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TOFD图像缺陷自动定性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TOFD缺陷图像的Gabor小波特征,并依据这些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技术(PCA)对Gabor特征进行降维,然后采用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判别分析,最后完成了缺陷的自动定性分析;同时,建立了一个实际系统,并在测试样本上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在109幅人工试块缺陷及自然缺陷训练样本及25幅测试样本中进行,采用Gabor小波特征及原始图像像素特征所构建的缺陷分类器识别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abor小波特征的缺陷识别方法识别率达到72%,比原始图像特征的缺陷识别方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衍射时差法 GABOR小波 FISHER 线性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扩散焊界面的超声非线性成像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叶佳龙 刚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99,118,共6页
运用信号处理技术对扩散焊界面的超声非线性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控制焊前表面处理和焊接工艺制备了具有典型缺陷的扩散焊接头,并对其进行超声检测,获得了反映界面状态的超声信号数据.在固相连接接头超声非线性的理论分析、界面超声... 运用信号处理技术对扩散焊界面的超声非线性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控制焊前表面处理和焊接工艺制备了具有典型缺陷的扩散焊接头,并对其进行超声检测,获得了反映界面状态的超声信号数据.在固相连接接头超声非线性的理论分析、界面超声非线性图像、界面显微特征和接头抗剪强度的基础上,研究了不锈钢扩散焊接头不同界面状态的超声非线性效应.结果表明,非线性超声检测对弱结合缺陷比较敏感,可在一定程度上将超声C扫描成像和超声非线性成像结合起来实现扩散焊接头的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焊 超声非线性 弱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传感理论的重构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涛 钟舜聪 +1 位作者 朱志彬 伏喜斌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805-808,818,共5页
针对国内压缩传感理论(CS)尚处于起步以及理论研究阶段,为深入阐述该理论及对其实践应用性进行探索,将压缩传感理论从信号的稀疏表示、编码测量以及重构算法3个方面展开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深入地阐述了重构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匹配追踪... 针对国内压缩传感理论(CS)尚处于起步以及理论研究阶段,为深入阐述该理论及对其实践应用性进行探索,将压缩传感理论从信号的稀疏表示、编码测量以及重构算法3个方面展开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深入地阐述了重构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匹配追踪、正交匹配追踪、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并进一步介绍了最小均方差线性估计(MMSE)算法,通过与常用重构算法的仿真对比,突出了MMSE算法在低采样率下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实践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传感 稀疏性 信号处理 信号重构 重构算法 MM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的血压测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育东 钟舜聪 伏喜斌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8期865-869,共5页
针对电子血压计不能实现血压的无创连续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容积传感技术和平稳小波算法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利用搭建的光电容积脉搏波采集系统采集人体指尖的脉搏波信号,并进行了分析。通过SWT对脉搏波信号进行了分解,重构... 针对电子血压计不能实现血压的无创连续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电容积传感技术和平稳小波算法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利用搭建的光电容积脉搏波采集系统采集人体指尖的脉搏波信号,并进行了分析。通过SWT对脉搏波信号进行了分解,重构了第5层高频信号,提取了该重构信号的10个特征参数作为ANN的矢量输入,脉搏波对应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作为ANN的矢量输出进行了训练拟合。实验总共分析了不同人群的10 700个脉搏波信号,利用其中的10 000个信号建立了特征参数与血压的模型,通过剩余的700个信号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测试,并且将测试误差与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AAMI)规定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可实现血压的无创连续测量,为智能穿戴等健康监护设备中进行血压的实时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光电容积脉搏波 平稳小波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式背景差分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志伟 邵明亮 王昌荣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式背景差分算法,并应用于监控系统中。针对人流量较少的监控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嵌入式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其以DSP DM642为核心处理芯片,可对3路视频视角同时处理。系统利用动态权值的改进式背景差分算法对视... 该文提出一种改进式背景差分算法,并应用于监控系统中。针对人流量较少的监控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嵌入式监控系统解决方案,其以DSP DM642为核心处理芯片,可对3路视频视角同时处理。系统利用动态权值的改进式背景差分算法对视频流进行实时监控,若发现异常事件,则自动存储一段时间的视频数据,并利用H.264压缩后保存至外存中以供事后取证。由于监控算法巧妙,普通的SD卡即可替代传统的硬盘,系统精简,使用方便。试验表明:该系统灵敏度可调,非常适用于外景和内景的库房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芯片 视频监控 背景差分法 动态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2钢锅炉管道焊接组织分析与残余应力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龚凌诸 朱猛 +2 位作者 蔡宝杰 徐火力 伏喜斌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0,共10页
对P92钢管道进行了多层多道焊接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并对焊接接头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基于SYSWELD软件开发并优化了P92钢相变耦合焊接模型,并考虑马氏体相变的Satoh试验和P92钢管道多层多道焊接模拟。焊接... 对P92钢管道进行了多层多道焊接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焊接残余应力,并对焊接接头进行金相组织分析和硬度测试。基于SYSWELD软件开发并优化了P92钢相变耦合焊接模型,并考虑马氏体相变的Satoh试验和P92钢管道多层多道焊接模拟。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焊缝为淬火马氏体组织、硬度较高,母材为回火马氏体组织、硬度较低,热影响区为混合组织、硬度呈下降趋势。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模拟所得残余应力分布与实测值吻合,证明了焊接模型的准确性。残余应力的分布与演变过程表明,马氏体相变引起的体积应变与塑性应变对残余应力的形成过程和分布影响显著,且马氏体相变效应在当前焊道作用最为明显,前道焊道的压应力会被后续的热源载荷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92钢 焊接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马氏体相变 Satoh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光学相干层析的多层薄膜结构无损定量评价
16
作者 陈丹阳 童俊海 +3 位作者 钟舜聪 张秋坤 林杰文 伏喜斌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8期847-850,共4页
为了实现对多层薄膜结构厚度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和无损定量评价,研制了二维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避免了传统一维OCT系统逐点扫描导致成像效率低下的问题。阐述了去除OCT共轭镜像理论,采用了五步相移干涉... 为了实现对多层薄膜结构厚度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和无损定量评价,研制了二维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避免了传统一维OCT系统逐点扫描导致成像效率低下的问题。阐述了去除OCT共轭镜像理论,采用了五步相移干涉法,具体由压电驱动器驱动参考镜实现,做到了对OCT共轭镜像的去除,避免出现OCT图像的混叠。所研制的OCT系统具有极高的系统分辨率和较好的信噪比,可以实现对手机钢化玻璃薄膜内部四层结构厚度(钢化玻璃、静电胶层1、防爆贴膜和静电胶层2)进行准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自研制的系统可快速高精度地对多层薄膜结构厚度进行测量,可以推荐使用在多层薄膜的无损定量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条纹 光学相干层析 多层薄膜结构 厚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的超声相控阵成像及缺陷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黄跃鑫 钟舜聪 +2 位作者 伏喜斌 黄学斌 涂善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3,134,共6页
为了提高基于超声相控阵的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的图像特征识别和自动缺陷检测效率,提出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图像处理方法,实现了对超声相控阵检测图像的处理.K均值聚类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图像的整体分割,数学形态学处... 为了提高基于超声相控阵的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的图像特征识别和自动缺陷检测效率,提出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图像处理方法,实现了对超声相控阵检测图像的处理.K均值聚类算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图像的整体分割,数学形态学处理能够平滑图像边缘,得到相对完整独立的缺陷成像区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需要训练样本,只需根据数据本身的属性进行自我训练,可靠性较高.K均值聚类算法和数学形态学相结合能较完整地将多种缺陷信息从图像中分离出来,为聚乙烯管道电熔接头缺陷的自动评价提供了新方法,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相控阵 无损检测和评价 缺陷识别 聚类算法 数学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管道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邱旭 钟舜聪 +1 位作者 朱志彬 伏喜斌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2期1513-1517,共5页
针对聚乙烯(PE)管道内部缺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了有限元法模拟了PE管道的瞬态传热过程。计算模型中,在管道的内表面施加恒热流边界条件,内部缺陷会对管道表面的温度分布产生影响,从而建立起了温度分布与缺陷的大小和位置之间的关系... 针对聚乙烯(PE)管道内部缺陷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了有限元法模拟了PE管道的瞬态传热过程。计算模型中,在管道的内表面施加恒热流边界条件,内部缺陷会对管道表面的温度分布产生影响,从而建立起了温度分布与缺陷的大小和位置之间的关系。为了验证有限元模拟热像图,搭建了基于电加热棒热激励方式的聚乙烯管道红外热成像实验平台,该平台采用高灵敏度高速红外热像仪作为检测设备。通过模拟和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深度、不同直径的缺陷的温度随位置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实际试验结果和有限元模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也说明了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可以作为研究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一种手段,为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聚乙烯管道内部缺陷检测技术提供了数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管道 内部缺陷 红外热成像 有限元模拟 无损检测和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和二维最大熵的超声红外热像缺陷识别 被引量:7
19
作者 唐长明 钟剑锋 +3 位作者 钟舜聪 陈曼 伏喜斌 黄学斌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1-808,共8页
根据超声红外热像检测图像的特点,为实现图像中缺陷的识别,提出了一种结合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和二维最大熵的分割方法,以实现准确、快速地分割出目标缺陷区域。该方法首先对超声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了去噪后的图像,然后通过二维... 根据超声红外热像检测图像的特点,为实现图像中缺陷的识别,提出了一种结合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和二维最大熵的分割方法,以实现准确、快速地分割出目标缺陷区域。该方法首先对超声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了去噪后的图像,然后通过二维最大熵算法选取阈值将图像分为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并结合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提高分割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滤除图像噪声,相比于穷举法和基于简单遗传算法的二维最大熵分割,本算法具有较好的分割速度和分割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红外热像法 自适应 遗传算法 二维最大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粘接结构脱粘缺陷全聚焦成像模拟及算法优化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范学腾 伏喜斌 +4 位作者 黄学斌 钟舜聪 方波 林起本 唐长明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1-796,共6页
针对材料声学参数差异较大的复合粘接结构脱粘缺陷检测困难的问题,研究了复合粘接结构的检测原理及难点,分析了脱粘尺寸对回波幅值的影响,提出了将全聚焦算法应用于复合粘接结构的成像检测方法。分别建立了复合粘接结构的常规PA成像检... 针对材料声学参数差异较大的复合粘接结构脱粘缺陷检测困难的问题,研究了复合粘接结构的检测原理及难点,分析了脱粘尺寸对回波幅值的影响,提出了将全聚焦算法应用于复合粘接结构的成像检测方法。分别建立了复合粘接结构的常规PA成像检测和全聚焦算法成像检测的有限元检测模型,提出了基于指向性理论的分序列局部全聚焦加速算法,通过设定角度阈值筛选有效阵元序列来提高计算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复合粘接结构脱粘缺陷的检测,全聚焦算法成像检测相对常规PA成像检测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应用加速算法后,对于32阵元的相控阵探头,[-4 mm,4 mm]和[4 mm,8 mm]之间矩形目标区域的全聚焦成像检测,计算量降低了34.7%,且未降低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粘接结构 脱粘缺陷 全聚焦算法成像检测 PA成像检测 加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