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陈山红心杉EST-SSR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兴彬 何龙燕 +3 位作者 肖复明 娄永峰 徐海宁 孙世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127,共8页
【目的】目前杉木分子标记数量无法满足种质资源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相关研究需求,需要开发更多的杉木SSR标记十分重要。【方法】以陈山红心杉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进行EST-SSR标记的检测和开发,并对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进行遗... 【目的】目前杉木分子标记数量无法满足种质资源评价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相关研究需求,需要开发更多的杉木SSR标记十分重要。【方法】以陈山红心杉转录组测序数据为基础,进行EST-SSR标记的检测和开发,并对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9 122 394个reads片段,包含了14.87 Gb的序列数据。序列组装后,获得76 597个unigene,共计104.18 Mb数据,平均长983 bp。寻找到8 072个SSR位点,单核苷酸和三核苷酸是主要重复类型,分别占总数的66.30%和17.48%,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类型,占总数的12.31%。AT/TA和AG/TC是主要的双碱基重复序列,分别占总位点数的6.79%和1.93%。AGA/TCT和AAG/TTC是主要的三碱基重复序列,分别占总位点数的1.45%和1.44%。从随机挑选的15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引物。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SSR位点间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4个,有效等位基因为2.4个;群体平均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33 5、0.563 8、1.003 4,表明该种子园遗传多样性较高。陈山红心杉二代种子园无性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40 0~0.977 8之间,平均值为0.589 3,说明这一群体有较宽的遗传基础。在阈值0.62处可将无性系划分为6个亚群体,亚群体内个体数量差异较大。【结论】本研究基于陈山红心杉转录组数据开发出11对EST-SSR标记,丰富了杉木分子标记库,这些标记可用于杉木种质资源评价、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山红心杉 SSR 转录组 标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可培养真菌种群的生态学特性
2
作者 刘欣 肖荣凤 +6 位作者 陈燕萍 陈峥 郑雪芳 张海峰 夏江平 王阶平 刘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83-1492,共10页
【目的】评估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戈尔膜发酵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槽物料为研究对象,监测发酵过程物料的温度变化,并通过时间和... 【目的】评估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戈尔膜发酵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槽物料为研究对象,监测发酵过程物料的温度变化,并通过时间和空间格局采样,分离鉴定物料中的真菌种类及数量,分析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数量分布、空间分布型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位特征等参数。【结果】发酵物料的温度监测表明,第2~16天的平均温度为55.27~74.64℃,定义为高温期;第17~27天的平均温度为41.26~50.64℃,定义为低温期。从72份物料样本中共分离鉴定出5种真菌,分别为沃尔夫被孢霉(Mortierella walfii)、青霉菌(Peniculliumsp.)、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棘曲霉(A. spinosus)和土曲霉(A. terreus)。从空间分布上看,烟曲霉在物料浅层和深层的种群数量均较多,分别为1.13×10^(5)CFU·g^(-1)和1.47×10^(5)CFU·g^(-1);而棘曲霉在物料浅层和深层的种群数量均最少,分别为4.90×10^(3)CFU·g^(-1)和1.56×10^(3)CFU·g^(-1),说明烟曲霉适宜在该物料中生长,而棘曲霉则不适宜。从发酵时间看,发酵前期(3~12d)的总菌量在4.10×10^(4)~1.30×10^(5)CFU·g^(-1),发酵后期(17~27d)的总菌量在9.35×10^(3)~2.63×10^(4)CFU·g^(-1)。发酵过程中真菌种群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且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烟曲霉在物料中生存适应性最强,但竞争能力较弱或不存在竞争。【结论】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可培养真菌的数量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膜发酵 真菌 空间分布特性 多样性指数 生态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蛭石对肥料中养分离子的吸附与解吸研究
3
作者 林明月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24期93-95,共3页
通过在蛭石和含有蛭石的基质中添加水溶肥的试验,探究蛭石对肥料中铵态氮、硝态氮、磷及钾的吸附与解吸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蛭石对养分离子具有吸附效果,肥料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蛭石对铵态氮吸附量高于硝态氮,铵态氮吸附量随着时间... 通过在蛭石和含有蛭石的基质中添加水溶肥的试验,探究蛭石对肥料中铵态氮、硝态氮、磷及钾的吸附与解吸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蛭石对养分离子具有吸附效果,肥料浓度越高,吸附量越大;蛭石对铵态氮吸附量高于硝态氮,铵态氮吸附量随着时间下降,而硝态氮吸附量上升,磷的吸附量也提高,说明蛭石能快速吸附阳离子,而对阴离子的吸附较缓慢。另外,水溶肥加入蛭石中再混配的基质对铵态氮、硝态氮、磷、钾的吸附量比直接加入混配基质中多,且释放慢。因此,混配基质中添加蛭石及水溶肥时,水溶肥先喷于蛭石上可优选为肥料的添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 肥料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