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永安溪河流水文健康响应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铠峰 赵超 +3 位作者 李文彧 邓淇耘 刘涵 李宜润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0,61,共7页
为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流水文健康响应,采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和Pettitt法分析永安溪径流变化,并基于气象和径流数据构建流域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还原天然流量序列,通过对多种方法计算的最适宜生态流量... 为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河流水文健康响应,采用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和Pettitt法分析永安溪径流变化,并基于气象和径流数据构建流域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还原天然流量序列,通过对多种方法计算的最适宜生态流量进行对比和筛选,揭示了永安溪河流水文健康度(R_(HD))变化,定量评估了各驱动因子的贡献度。结果表明:永安溪径流的突变时间为2003年,与下岸水库运行时间一致;与5种概率密度函数法相比,Q50法计算的永安溪流域最适宜生态流量是可靠且合理的;与人类活动的贡献(34.74%)相比,气候变化(65.26%)是永安溪河流水文健康下降的主要因素;对比还原流量的R_(HD),下岸水库运行后实测流量的R_(HD)在3月、4月、10月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文健康 LSTM 最适生态流量 永安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生长及品质影响
2
作者 陈国元 叶凡 +1 位作者 姜子涵 李青松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6-2054,共9页
以水雍菜(Ipomoea aquatica)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环境相关浓度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慢性暴露30 d后水雍菜的生长特性、营养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μg/L和4μg/L MC-LR暴露条件下水雍... 以水雍菜(Ipomoea aquatica)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环境相关浓度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LR,MC-LR)慢性暴露30 d后水雍菜的生长特性、营养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μg/L和4μg/L MC-LR暴露条件下水雍菜的株高、根长、根系活力、地上部及根鲜重均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量比、游离氨基酸质量摩尔浓度及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活性均显著上升,而NO_(3)^(-)-N质量比显著下降;6~10μg/L MC-LR暴露条件下水雍菜的株高、根系活力、地上部及根鲜重、可溶性蛋白质量比和游离氨基酸质量摩尔浓度及NR和GS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MC-LR暴露浓度越高,其下降幅度越大,而可溶性糖和NO_(3)^(-)-N质量比均显著上升,维生素C质量比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均显著下降。MC-LR在水雍菜中的富集系数随培养液中MC-LR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转运系数和食用风险系数则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食用风险系数均小于1。因此,2μg/L和4μg/L MC-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6~10μg/L MC-LR慢性暴露对水雍菜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营养品质也有相应的下降,MC-LR暴露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水雍菜营养品质下降越明显。在试验设置的MC-LR质量浓度范围内,水雍菜的食用处于安全范围内。研究可以为富营养化水体中水雍菜的种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微囊藻毒素 水雍菜 生长特性 营养品质 食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流域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水分来源对比研究
3
作者 牛岩岩 刘光生 +2 位作者 邓国江 施雨卿 陈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1,共6页
高寒植被生长和分布与其潜在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特征密切相关。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长江源区植被覆盖迅速提升,大量高寒草甸演化为沼泽草甸,对区域生态水文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采集2021年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流域典型高寒草甸和... 高寒植被生长和分布与其潜在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特征密切相关。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长江源区植被覆盖迅速提升,大量高寒草甸演化为沼泽草甸,对区域生态水文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此,采集2021年长江源多年冻土区流域典型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坡面上坡、中坡、下坡的土壤、植物样品,获取氢氧稳定同位素监测数据,探究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的水分利用策略差异。结果表明,叶片水δ^(18)O变幅最大,降水次之,土壤水、根系水变幅最小,叶片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受蒸发分馏效应影响最大,此外,植物水线的斜率和截距均远小于地区大气降水线,也反映出蒸腾作用下同位素富集现象;相比沼泽草甸,高寒草甸叶片水更加富集δ^(18)O,高寒草甸蒸腾作用更强烈;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对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策略较为接近,无显著性差异,其中,0~5 cm深度土壤水的贡献比例最大,均超过22%;坡位因素对高寒草甸和沼泽草甸不同深度土壤水的利用策略无显著性影响,其中,不同坡位草甸0~5 cm土壤水的用水贡献均为最大,可见浅层土壤水为植物根系水的主要来源,当浅层土壤水无法满足植物需水时,植物根系会吸收较深层的土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源 氢氧稳定同位素 土壤水 植物水 用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氮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姜子涵 马腾 +2 位作者 叶凡 陈国元 李青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9,共13页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根系中氮素分配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生菜灌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方法,以灌溉超纯水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微囊藻毒素-LR(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根系中氮素分配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生菜灌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方法,以灌溉超纯水为对照组,用不同质量浓度(2,4,6,8和10μg/L)MC-LR的水溶液灌溉生菜45 d,测定不同处理生菜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及胞间CO 2浓度(C_(i))、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活性)、土壤全氮和叶片NO-3-N、NH_(4)^(+)-N含量及叶片、根系中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并测定与氮代谢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酸脱氢酶(GDH)、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变化,分析P_(n)与氮含量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结果】随着MC-LR质量浓度的增加,生菜叶片P_(n)、G_(s)和Rubisco活性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生菜叶片C_(i)呈降低趋势;土壤中氮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生菜叶片中NO-3-N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NH_(4)^(+)-N含量呈升高趋势;生菜叶片及根系中GSH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GSSG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生菜叶片、根系中的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NR、GS、GOGAT、GDH、GOT、GPT活性总体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对照组相比,2~6μg/L MC-LR处理生菜叶片P_(n)和叶片、根系中的氨基酸、可溶性蛋白、GSSG含量以及NR、GDH、GOT、GPT活性均明显增加,10μg/L MC-LR处理生菜叶片P_(n)、G_(s)、C_(i)与Rubisco活性及叶片、根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GSH、GSSG含量和GOGAT、GDH、GOT、GPT活性均明显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_(n)与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NR、GOGAT、GDH、GOT、GPT活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2~8μg/L MC-LR处理生菜叶片及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一定程度上升,使GSH维持较高含量,从而提高了MC-LR胁迫生菜的抗性;虽然10μg/L MC-LR处理生菜GSH和氨基酸含量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均降低,但仍然维持较高含量可溶性蛋白。生菜叶片及根系中氮代谢的调节及含氮化合物的分配策略,对生菜应对MC-LR的慢性暴露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菜 微囊藻毒素 慢性暴露 氮代谢 含氮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与治理策略探讨——以厦门农村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徐佩林 朱木兰 张志谦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4-60,共7页
2017年以来厦门及全国其他地方正在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策略迫切且重要,而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征是探讨治理策略的前提。以厦门农村为研究对象,选取厦门岛外4个行政区的共12个采样点进行农村生活污水... 2017年以来厦门及全国其他地方正在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探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策略迫切且重要,而明确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征是探讨治理策略的前提。以厦门农村为研究对象,选取厦门岛外4个行政区的共12个采样点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农村生活污水的各项水质指标COD、BOD_(5)、TN、NH-N、TP、pH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6~408 mg/L、4.9~188 mg/L、7.30~66.7 mg/L、1.50~49.1 mg/L、0.44~3.56 mg/L、6.82~8.51;BOD_(5)/COD、BOD_(5)/TN、BOD_(5)/TP三个指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2~0.68、0.7~12.1、14.7~86.4。其中,BOD_(5)/COD比值均>0.2,一半采样点的BOD_(5)/TN<4,个别采样点的BOD_(5)/TP比值<20。研究基于该种水质特征,提出针对厦门周边的第二类农村,建议以农灌标准为处理目标。简单采用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型排水沟渠等生态措施进行生态处理后回灌于农田。该研究成果可为厦门及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污水水质特征 碳氮比 生态处理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LR对生菜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马腾 袁昭瑞 +3 位作者 姜子涵 陈国元 李青松 吴义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目的】研究低质量浓度微囊藻毒素-LR(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及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生菜灌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试验方法,设置不同质量浓... 【目的】研究低质量浓度微囊藻毒素-LR(MC-LR)慢性暴露对生菜(Lactuca sativa)叶片及根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为富营养化水体在生菜灌溉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散叶生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试验方法,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对照组),1,5,10,30μg/L)MC-LR的水溶液灌溉生菜30 d,通过分析生菜叶片及根系中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及淀粉含量、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探讨生菜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对MC-LR慢性暴露的响应。【结果】10和30μg/L MC-LR组生菜对MC-LR的富集系数较5μg/L MC-LR组分别显著上升10.85%和17.83%(P<0.05),而对MC-LR的转运系数分别显著下降17.46%和13.85%(P<0.05)。与对照组相比,1μg/L MC-LR组生菜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了9.17%(P<0.05),叶片中果糖含量及根系中葡萄糖含量和淀粉酶(AMS)活性分别显著增加了52.71%,19.13%和37.01%(P<0.05);5,10和30μg/L MC-LR组生菜净光合速率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和根系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叶片中性转化酶(NI)活性分别显著降低了27.10%,38.01%和37.29%(P<0.05),淀粉合成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20.92%,24.57%和30.28%(P<0.05),根系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AMS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1μg/L MC-LR水溶液灌溉对生菜叶片和根系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分布和代谢影响较弱;而5~30μg/L MC-LR水溶液灌溉通过促进生菜根系淀粉分解和蔗糖代谢活性,维持体内较高浓度的可溶性糖,从而提高生菜的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生菜 慢性暴露 可溶性糖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塑料和砷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
7
作者 吕敏 李国新 +2 位作者 李青松 邱陈陈 张丹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45-2356,共12页
以斑马鱼为供试生物,采用半静态实验法,将其分别暴露于5mg/L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1、10和100μg/L砷(As)单一及其复合污染中7d,探讨PS-NPs影响下As在斑马鱼肝脏、肠道、鳃和肌肉组织中的积累,肝脏和鳃中PS-NPs的荧光强度和应激响应... 以斑马鱼为供试生物,采用半静态实验法,将其分别暴露于5mg/L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1、10和100μg/L砷(As)单一及其复合污染中7d,探讨PS-NPs影响下As在斑马鱼肝脏、肠道、鳃和肌肉组织中的积累,肝脏和鳃中PS-NPs的荧光强度和应激响应.结果表明:PS-NPs能在斑马鱼的肝脏和鳃中富集,且促进As在斑马鱼各组织中的积累.在5mg/L PS-NPs和100μg/L As复合污染下,肝脏、鳃、肠道和肌肉组织的As含量较As单一暴露时分别上升了35.18%、147.33%、163.12%和66.96%.PS-NPs和As的共同暴露导致肝脏的GST和GPx活性增加,MDA含量减少,氧化胁迫减弱.而鳃的GSH含量和GST活性减少,MDA含量增加,氧化胁迫增强.高浓度(100μg/L)As叠加PS-NPs后,鳃中AChE活性显著降低.相比单一As胁迫,混合暴露导致肝脏和鳃中gpx,Mn-sod,Cu/Zn-sod和ache表达量下降,PS-NPs的存在能降低As对斑马鱼氧化应激和神经毒性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纳米塑料 氧化胁迫 复合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NaClO和UV/过碳酸钠工艺降解水杨酸的对比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晓雁 杨帆 +3 位作者 李青松 杨庆云 陈国元 李国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2-1190,共9页
采用UV/NaClO和UV/过碳酸钠(SPC)工艺降解水中水杨酸(SA),对比考察了氧化剂种类和投加量对SA去除的影响,采用淬灭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鉴定识别了2种工艺中的自由基,通过竞争动力学的方法计算了SA与•OH、CO_(3)^(•-)的二级反应... 采用UV/NaClO和UV/过碳酸钠(SPC)工艺降解水中水杨酸(SA),对比考察了氧化剂种类和投加量对SA去除的影响,采用淬灭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PR)鉴定识别了2种工艺中的自由基,通过竞争动力学的方法计算了SA与•OH、CO_(3)^(•-)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体系中不同组分的贡献,从环境水样模拟、急性毒性和经济效益等角度比较了SA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UV/NaClO工艺和UV/SPC工艺降解SA的拟一级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4378,0.3794min^(-1).UV/NaClO和UV/SPC体系中分别存在•OH、Cl•和O_(2)^(•-)、•OH及CO_(3)^(•-)等自由基.SA与•OH、CO_(3)^(•-)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3.97×10^(9),8×10^(7)L/(mol⋅s).UV/NaClO工艺中活性氯自由基(RCS)(79.91%)对SA去除起主导作用;而UV/SPC工艺中O_(2)^(•-)(51.75%)与•OH(41.42%)起主导作用.环境水样中SA在UV/NaClO和UV/SPC工艺中的降解受到抑制,其反应速率分别平均降低了67%和74%.UV/SPC工艺反应溶液的抑制率(25%)较UV/NaClO工艺反应溶液(63%)低38%.SA降解率达到97.5%以上时UV/SPC工艺的成本[37.1$/(m^(3)⋅order)]是UV/NaClO工艺成本[4.0$/(m^(3)⋅order)]的9.3倍,UV/NaClO工艺较UV/SPC工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AOPs 自由基鉴定 自由基贡献 急性毒性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LED/NaClO工艺降解尼泊金甲酯:不同活性物种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邓靖 杨庆云 +4 位作者 陈民杰 李青松 杨帆 陈国元 李国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13-4121,共9页
采用UV-LED/NaClO工艺降解水中尼泊金甲酯(MeP),通过竞争动力学的方法确定了MeP与HO·、CO_(3)^(-)·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考察了不同NaClO投加量、pH和腐殖酸(HA)浓度下不同活性物种对MeP去除的贡献,研究了共存Br^(-)对MeP矿化... 采用UV-LED/NaClO工艺降解水中尼泊金甲酯(MeP),通过竞争动力学的方法确定了MeP与HO·、CO_(3)^(-)·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考察了不同NaClO投加量、pH和腐殖酸(HA)浓度下不同活性物种对MeP去除的贡献,研究了共存Br^(-)对MeP矿化、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和急性毒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O与UV-LED的协同效果要优于其他氧化剂,UV-LED/NaClO工艺降解MeP的拟一级动力学常数为0.0854 min^(-1)。MeP与HO·、CO_(3)^(-)·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4.00×10^(9) L/(mol·s)和5.56×10^(8) L/(mol·s),UV-LED/NaClO工艺降解MeP时各活性物种的贡献率符合活性氯自由基(RCS)>HO·>NaClO>UV-LED的规律。弱酸性和中性条件有利于MeP降解,HA明显抑制了降解,NO_(3)^(-)、HCO_(3)^(-)和Br^(-)均不同程度促进了MeP降解。Br^(-)可以提高MeP的矿化,但会导致更多的DBPs生成,增加反应溶液的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金甲酯 UV-LED/NaClO 动力学 自由基 消毒副产物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s和DOM分离的荧光特征及DBPsFP研究——以南方某市水源水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力童 李青松 +5 位作者 马晓雁 李国新 陈国元 王吉苹 赖成然 梁馨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45-1753,共9页
以南方某市饮用水源地源水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荧光-区域积分法(3D-EEMs-FRI)和DAX-8树脂富集分离技术,研究了水样各组分的溶解性有机物(DOM)组成特征、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特征;采用生成潜能测试,考察了典型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 以南方某市饮用水源地源水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荧光-区域积分法(3D-EEMs-FRI)和DAX-8树脂富集分离技术,研究了水样各组分的溶解性有机物(DOM)组成特征、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特征;采用生成潜能测试,考察了典型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HMs)和卤代乙酰胺(HAcAms)生成势以及其与水质指标和荧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OM中疏水性有机物(以UV_(254)表征)的比例超过70%.HOB(疏水碱性物质)组分主要含有酪氨酸类蛋白质和色氨酸类蛋白质,而HOA(疏水酸性物质)和HIS(亲水性物质)组分相对于HOB组分则含有较多的紫外区类富里酸.调查水样HOA、HOB、HON和HIS组分的三卤甲烷生成势(THMsFP)分别为151.5~194.1,60.6~65,123.4~189.9和104.1~187.1μg/L,而卤代乙酰胺生成势(HAcAmsFP)分别为2.7~3.7,n.d.~0.1,1.3~3.9和2.2~8.4μg/L,THMs和HAcAms前体物在HOA、HON和HIS组分中的分布比较均匀.UV_(254)(R^(2)为0.93)、腐殖化指数(HIX)(R^(2)为0.59)与THMsFP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作为预测组分间THMsFP的指标.UV_(260)(R^(2)为0.80)、溶解性有机氮(DON)(R^(2)为0.74)与HAcAmsFP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可作为预测HAcAmsFP的参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类富里酸物质区域(III、V)与THMsFP显著相关,该类物质为组分间THMs的重要前体物.荧光的区域积分可以有效预测组分间THMs和HAcAms的生成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物 HAcAms前体物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区域积分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PMS、UV/PDS、UV/SPC工艺降解尼泊金甲酯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庆云 李青松 +5 位作者 陈泽铭 邓靖 李玉瑛 杨帆 陈国元 李国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2-1331,共10页
采用UV/过一硫酸盐(PMS)、UV/过二硫酸盐(PDS)和UV/过碳酸盐(SPC)三种工艺降解尼泊金甲酯(MeP),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技术鉴定了三种工艺中存在的自由基,考察了氧化剂投加量、pH、阴离子、NH^(+)_(4)和HA对MeP去除的影响,通过竞争动力学的... 采用UV/过一硫酸盐(PMS)、UV/过二硫酸盐(PDS)和UV/过碳酸盐(SPC)三种工艺降解尼泊金甲酯(MeP),通过电子顺磁共振技术鉴定了三种工艺中存在的自由基,考察了氧化剂投加量、pH、阴离子、NH^(+)_(4)和HA对MeP去除的影响,通过竞争动力学的方法测定了MeP与SO^(-)_(4)·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及不同自由基对MeP去除的贡献,评估了不同氧化剂投加量下工艺的经济性,研究了不同工艺中有机物的矿化率和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结果表明,三种氧化剂与UV联用都具有较好的协同效果,UV/PMS、UV/PDS和UV/SPC工艺降解MeP的拟一级动力学常数(kobs)分别为0.1615、0.3868和0.0798 min^(−1)。SO^(-)_(4)·与MeP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1.37×10^(9)L·mol^(-1)·s^(-1)。三种工艺中kobs都随氧化剂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且UV/PDS工艺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UV/PMS和UV/PDS工艺中kobs值随着pH的升高略微增加,而UV/SPC工艺中kobs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三种工艺中NO-3和HCO-3对MeP的去除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NH^(+)_(4)和HA则不同程度上抑制MeP的降解。Cl-在UV/PDS工艺中对MeP的去除有抑制作用,而在UV/PMS和UV/SPC工艺中呈现双重作用。UV/PDS工艺对MeP的矿化率最高,但也生成了更多的消毒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高级氧化 自由基 动力学 消毒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LED/NaClO工艺降解水中邻苯基苯酚的活性组分贡献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成然 李青松 +4 位作者 马晓雁 李国新 陈国元 王吉苹 蔡力童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66-774,共9页
采用紫外发光二极管协同次氯酸钠(UV-LED/NaClO)工艺对水中邻苯基苯酚(OPP)去除进行研究,以硝基苯(NB)、苯甲酸(BA)和二甲氧基苯(DMOB)为探针物质,采用竞争动力学确定了UV-LED/NaClO工艺中HO·、Cl·和ClO·的稳态浓度及其... 采用紫外发光二极管协同次氯酸钠(UV-LED/NaClO)工艺对水中邻苯基苯酚(OPP)去除进行研究,以硝基苯(NB)、苯甲酸(BA)和二甲氧基苯(DMOB)为探针物质,采用竞争动力学确定了UV-LED/NaClO工艺中HO·、Cl·和ClO·的稳态浓度及其与OPP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研究OPP降解过程中不同组分的贡献,考察NaClO投加量和pH对OPP去除及不同组分贡献的影响。结果表明:UV-LED/NaClO可以有效降解OPP,其降解拟一级动力学常数为0.2752 min^(-1)(拟合优度R^(2)=0.9934)。当NaClO投加量为3 mg·L^(-1)时,HO·、Cl·和ClO·稳态浓度分别为1.22×10^(-13)、1.08×10^(-14)和1.38×10^(-12) mol·L^(-1),其与OPP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86×10^(9)、1.33×10^(11)和2.18×10^(8) L·mol^(-1)·s^(-1),在此条件下NaClO、UV-LED、HO·、ClO·、Cl·及其他组分对OPP去除的相对贡献分别为22.17%、19.15%、5.01%、6.44%、31.13%和16.1%。Cl·、NaClO、UV-LED和其他组分对OPP去除贡献较大。中性条件有利于OPP的降解,ClO·的贡献随pH的增加而增大,而Cl·的贡献则随pH的增加而降低,HO·贡献几乎不受pH影响。增加NaClO投加量可以增大OPP的去除和ClO·的相对贡献,但HO·和Cl·的相对贡献则随NaClO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基苯酚 紫外发光二极管/NaClO 自由基 相对贡献 二级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UV/UV/NaClO工艺降解百里香酚协同效应及活性物质贡献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习羽 李青松 +2 位作者 吴俊文 李国新 陈国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33-2241,共9页
采用VUV/UV/NaClO与UV/NaClO工艺降解百里香酚(Tml),以协同因子(R)为评价指标,探究了NaClO浓度和pH对Tml去除及协同效应的影响;以硝基苯(NB)和苯甲酸(BA)为探针化合物,确定了不同工艺中HO·和Cl·的稳态浓度及其与Tml的二级反... 采用VUV/UV/NaClO与UV/NaClO工艺降解百里香酚(Tml),以协同因子(R)为评价指标,探究了NaClO浓度和pH对Tml去除及协同效应的影响;以硝基苯(NB)和苯甲酸(BA)为探针化合物,确定了不同工艺中HO·和Cl·的稳态浓度及其与Tml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并对比了两种工艺中不同物质对Tml降解的贡献。结果表明,VUV/UV/NaClO与UV/NaClO工艺降解Tml均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其一级动力学常数k_(VUV/UV/Cl)和k_(UV/Cl)分别为0.0113 s^(-1)和0.00479 s^(-1),且均与NaClO浓度呈正相关;VUV/UV/NaClO和UV/NaClO工艺对Tml的降解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相应的协同因子(R_(VUV/UV/Cl)、R_(UV/Cl))随NaClO的浓度的增加及溶液pH的增大均先增加再降低;当NaClO浓度为0.3 mg·L^(-1)和pH=7时,R_(VUV/UV/Cl)和R_(UV/Cl)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和2.1,对应的协同增效为90%和110%。VUV/UV/NaClO和UV/NaClO工艺中HO·的贡献率分别为42.7%和37.6%,Cl·的贡献率分别为42.4%和28.5%。两种工艺中HO·和Cl·均为主要贡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香酚 VUV/UV/NaClO 协同效应 自由基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13种抗生素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优化与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廖杰 李青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8-1547,共10页
大量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和真菌性等疾病的抗生素药物未经完全代谢后最终进入自然水体,对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为快速测定饮用水源水体中的抗生素残留,保障饮水安全,本论文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3种抗... 大量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和真菌性等疾病的抗生素药物未经完全代谢后最终进入自然水体,对饮用水源水质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为快速测定饮用水源水体中的抗生素残留,保障饮水安全,本论文建立一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3种抗生素的分析方法.采用OASIS■HLB小柱对水样进行固相萃取富集和净化,以甲醇和0.5%的甲酸(含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经Kinetex■C18色谱柱分离后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分析.该方法检出限为0.05—1.66 ng·L^(-1),定量限为0.17—5.52 ng·L^(-1),回收率为70.2%—121.5%,相对标准偏差为1.1%—13.5%.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适用于饮用水源源水中痕量抗生素残留的测定.方法成功应用于厦门市饮用水源源水中抗生素残留分析,共检出7种抗生素,浓度范围为ND—32.6 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抗生素 固相萃取 饮用水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岸水库对永安溪水文情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凯琦 赵超 +1 位作者 张翔宇 黄志强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4-180,共7页
为了定量评估永安溪下岸水库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利用永安溪柏枝岙水文站1980—2020年的径流序列,采用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和集中度分析水库运行前后永安溪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并利用RVA法评估水文整体改变度。结果表明:下岸水库... 为了定量评估永安溪下岸水库对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利用永安溪柏枝岙水文站1980—2020年的径流序列,采用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和集中度分析水库运行前后永安溪径流年内分配变化,并利用RVA法评估水文整体改变度。结果表明:下岸水库的蓄丰补枯作用明显,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在取得防洪效益的同时,水库的运行也对永安溪水文情势产生了中度改变,改变度达42.82%,对流域内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形成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A法 水文情势 永安溪 下岸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浓度微囊藻毒素-LR对菖蒲无机氮吸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昭瑞 马腾 +2 位作者 陈国元 李青松 吴义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8-345,共8页
富营养化水体中存在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会对水生植物的营养吸收产生潜在威胁。为探讨MCs对水生植物无机氮吸收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LR(MC-LR)暴露15 d后挺水植物菖蒲对无机氮的吸收特性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 富营养化水体中存在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会对水生植物的营养吸收产生潜在威胁。为探讨MCs对水生植物无机氮吸收的影响,分析不同浓度微囊藻毒素-LR(MC-LR)暴露15 d后挺水植物菖蒲对无机氮的吸收特性及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0.001 mg·L^(-1) MC-LR暴露条件下,菖蒲根系活力、根系生物量及细胞质膜(PM)H+-ATP酶活性均显著增加,MC-LR暴露对菖蒲的NO-3-N和NH+4-N吸收均有促进作用;0.01 mg·L^(-1) MC-LR暴露条件下,菖蒲根系活力、根系生物量及PM H+-ATP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上升,菖蒲对NO-3-N的亲和力和吸收潜能下降,但对NH+4-N的吸收速率上升;0.03 mg·L^(-1) MC-LR暴露条件下,菖蒲根系活力、根系生物量及PM H+-ATP酶活性均显著下降,MC-LR暴露通过降低菖蒲对NO-3-N和NH+4-N的亲和力和吸收潜能来抑制其对无机氮的吸收。与NH+4-N相比,0.03 mg·L^(-1) MC-LR对NO-3-N吸收的抑制作用更强。MC-LR(0.001~0.01 mg·L^(-1))暴露对菖蒲NH+4-N吸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0.03 mg·L^(-1) MC-LR暴露对菖蒲的NH+4-N和NO-3-N吸收均产生明显抑制,对菖蒲生长及其氮的去除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菖蒲 无机氮 吸收特性 吸收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流域河水氢氧同位素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超 张翔宇 +1 位作者 沈凯琦 刘利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1,41,共4页
为深入了解东南沿海流域水文循环过程,以厦门市东西溪流域为例,采集东西溪干流上中下游枯、平、丰水期降雨、径流样品,探求河水中氢氧同位素(δD、δ^(18)O)组成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温度、降雨量的影响,河水中δD、δ^(18)O不同... 为深入了解东南沿海流域水文循环过程,以厦门市东西溪流域为例,采集东西溪干流上中下游枯、平、丰水期降雨、径流样品,探求河水中氢氧同位素(δD、δ^(18)O)组成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温度、降雨量的影响,河水中δD、δ^(18)O不同水期变化明显,枯平水期富集、丰水期贫化,δD、δ^(18)O降雨量效应大于温度效应;在不同水期,河水中δD、δ^(18)O均表现出从上游至下游富集趋势;东西溪河水δD、δ^(18)O值均落在流域大气降雨线附近,大气降雨为东西溪径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其中丰水期河水线斜率最大,分馏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循环 氢氧同位素 时空变化 东西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