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差公式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陶娴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78-380,共3页
为了使颜色的视觉评价与色差公式的计算结果更好地吻合,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l’Eclairage,CIE)与各国颜色科学家不断地对色差公式进行了修正,其中主要应用于牙科的色差公式有:CIELAB、CMC(l:c)、DIN99、C... 为了使颜色的视觉评价与色差公式的计算结果更好地吻合,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l’Eclairage,CIE)与各国颜色科学家不断地对色差公式进行了修正,其中主要应用于牙科的色差公式有:CIELAB、CMC(l:c)、DIN99、CIEDE2000[1]等。本文通过回顾色差公式的发展,介绍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和应用。1 CIELAB1931~197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色差 视觉评价 委员会 DEL 科学家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弯曲强度Weibull分析和循环载荷下亚临界裂纹扩展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志升 徐勇 +3 位作者 肖云 苏剑生 刘伟才 陈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研究牙科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IA,In-Ceram Alumina)弯曲强度(σ)Weibull分析意义和循环载荷下亚临界裂纹扩展(SCG)情况。方法:分别采用三点弯曲强度测量方法(3p)和循环疲劳(F)测试方法测得15个条形IA样本的弯曲强度以及15个条形IA... 目的:研究牙科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IA,In-Ceram Alumina)弯曲强度(σ)Weibull分析意义和循环载荷下亚临界裂纹扩展(SCG)情况。方法:分别采用三点弯曲强度测量方法(3p)和循环疲劳(F)测试方法测得15个条形IA样本的弯曲强度以及15个条形IA样本的循环疲劳断裂循环次数,数据采用Weibull方法分析;亚临界裂纹扩展(SCG)行为通过裂纹扩展速度和最大应力强度因子(KImax)的函数关系来描述。结果:IA的Weibull模数为7.9,特征强度(σ63.21)为438.3MPa。IA在循环载荷下发生亚临界裂纹扩展后导致材料断裂,在应力强度因子K1为临界应力因子KIC的55%时发生裂纹传播。结论:牙科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循环载荷下存在亚临界裂纹扩展;采用弯曲强度测试法并结合使用Weibull分析方法能加深对口腔陶瓷修复失败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 弯曲强度 循环疲劳 Weibul分析 亚临界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次数对牙科全瓷微结构和色差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庞莉苹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44-346,349,共4页
目的:评价烧结次数对牙科全瓷微结构和色差的影响。方法:样本由3种品牌的全瓷材料制作,即:热压全瓷(IPS EmpressⅡ)、氧化铝全瓷(In-Cream alumina)和氧化锆全瓷(Cercon CAD/CAM zirconia)。通过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r,XRD)和... 目的:评价烧结次数对牙科全瓷微结构和色差的影响。方法:样本由3种品牌的全瓷材料制作,即:热压全瓷(IPS EmpressⅡ)、氧化铝全瓷(In-Cream alumina)和氧化锆全瓷(Cercon CAD/CAM zirconia)。通过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r,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表征烧结后全瓷样本,分光光谱仪上测量和计算烧结后全瓷样本的色差(ΔE*ab)。结果:XRD和SEM结果显示5次烧结后热压全瓷基底冠和饰面瓷均发生由无定形玻璃相向晶相的转变,而氧化铝全瓷和氧化锆全瓷的转变则相反。烧结次数与全瓷品牌和ΔE*ab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氧化铝全瓷5次烧结后的色差最大(1.9),已接近临床可接受色差的域值。结论:烧结次数因玻璃相与晶相之间的相互转变对色差造成影响,5次烧结后热压全瓷发生了玻璃相向晶相的转化,氧化锆全瓷几乎不受影响。但5次烧结后的3种全瓷的色差变化仍在视觉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全瓷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导致口腔收敛性感觉的红外和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艳君 陈国洋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1-804,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红外和荧光光谱,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结合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计算Stern-Volmer(KSV)、双分子猝灭(Kq)、静态猝...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红外和荧光光谱,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结合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计算Stern-Volmer(KSV)、双分子猝灭(Kq)、静态猝灭(KS)和表观静态猝灭常数(K)。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WS和PS修饰的石英晶体表面吸附EGCG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KS大于K表明猝灭类型以静态猝灭为主,并形成了EGCG/唾液基态复合物。WS的KS大于PS提示WS的猝灭程度高于PS。红外光谱表明EGCG吸附唾液的驱动力来源于氢键。结论:EGCG可通过其结构中大量的羟基启动口腔收敛性感觉反应。全唾液较之腮腺唾液有更强的中和能力和拮抗EGCG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荧光猝灭 唾液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水解对β-酪蛋白膜的润湿性和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江武 左起亮 林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评价木瓜蛋白酶水解对牛β-酪蛋白(β-CN)膜的润湿性和构象的影响。方法:将β-CN通过自组装固定于芯片表面,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测量β-CN膜频率(ΔF)变化。β-CN膜... 目的:评价木瓜蛋白酶水解对牛β-酪蛋白(β-CN)膜的润湿性和构象的影响。方法:将β-CN通过自组装固定于芯片表面,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测量β-CN膜频率(ΔF)变化。β-CN膜水解前后的润湿性和构象变化分别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和掠角红外光谱(GA-FTIR spectra)仪测量。结果:水解后β-CN膜接触角变小,伴随酶的浓度从0.5~12.5mg/L增加,β-CN膜由疏水性向亲水性转变。FTIR测量表明β-CN膜水解后的构象发生了改变。除α-螺旋结构外,β-CN膜含有的二级结构(%)均变小,表明水解反应首先发生与β-CN分子的疏水性C端。疏水性反应和氢键结合是水解反应的主要驱动力。结论:木瓜蛋白酶水解β-酪蛋白β-CN膜导致了润湿性和构象的改变,其生物学意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 Β-酪蛋白 水解 润湿性 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巯基蛋白酶对去磷酸化牛乳β-酪蛋白和茶黄素复合膜的清除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江武 张怡 左起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采用茶黄素(theaflavin,TF)和去磷酸化牛β-酪蛋白(dephosphorylated bovineβ-casein,Dβ-CN)在芯片表面形成蛋白质/色素复合膜的模型,评估3种巯基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s,CPs),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无花果蛋白酶,对Dβ-CN... 目的:采用茶黄素(theaflavin,TF)和去磷酸化牛β-酪蛋白(dephosphorylated bovineβ-casein,Dβ-CN)在芯片表面形成蛋白质/色素复合膜的模型,评估3种巯基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s,CPs),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无花果蛋白酶,对Dβ-CN/TF复合膜的清除作用。方法:在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上建立Dβ-CN/TF复合膜,Boltzman方程评估3种CPs水解复合膜的效率,水解前后膜变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和接触角表征。结果:3种CPs水解复合膜的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无花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P<0.05)。AFM图和接触角表征结果证实,CPs能够有效地清除结合在Dβ-CN表面的TF。结论:CPs具有在牙色渍清除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开发口腔保健产品中该类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蛋白酶 去磷酸化牛乳β-酪蛋白 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对木瓜蛋白酶水解唾液膜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水根 林志明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本实验以人全唾作为唾液获得性膜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不同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条件下木瓜蛋白酶水解的动力学。方法:通过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在各种条件下观察酶水解唾液膜的频率变化。结果:在各种条件下唾液膜被木瓜蛋白酶部分水... 目的:本实验以人全唾作为唾液获得性膜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不同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条件下木瓜蛋白酶水解的动力学。方法:通过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在各种条件下观察酶水解唾液膜的频率变化。结果:在各种条件下唾液膜被木瓜蛋白酶部分水解。木瓜蛋白酶与唾液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对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的改变敏感。在选择和应用酶时,该特性应加以考虑。降低pH值,提高离子强度(1~5mmol/L范围内)和温度,木瓜蛋白酶的催化效率增强。结论:酶动力学显示木瓜蛋白酶水解唾液膜的过程具有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的依赖性特点。在牙膏、漱口水、义齿清洁剂的配方中利用木瓜蛋白酶的这一特点,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抗菌复合剂。酶的最佳化尚需更进一步理解反应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和多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全唾液pH值离子强度 温度 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对纯钛全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
8
作者 洪乐观 郭丽萍 尹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观察在离体牙表面涂覆新型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后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变化,并研究其对纯钛全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分别在离体磨牙牙本质表面涂覆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K-nH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Gluma脱敏剂后观察接触角的变... 目的:观察在离体牙表面涂覆新型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后的牙本质表面接触角变化,并研究其对纯钛全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分别在离体磨牙牙本质表面涂覆掺钾纳米羟基磷灰石(K-nH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Gluma脱敏剂后观察接触角的变化;采用银染法检测K-nHA、nHA、Gluma脱敏剂对用聚羧酸锌水门汀(ZPCC)粘接后纯钛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结果用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K-nHA接触角值与其余3组对照相比均有降低,且相互间都具有统计学差异。K-nHA降低了ZPCC粘接的纯钛冠的边缘微渗漏值(0.839±0.08)mm,与空白组(0.966±0.09)mm有统计学差异。nHA组的微渗漏值(0.920±0.11)mm降低,Gluma脱敏剂组的微渗漏值(0.977±0.09)mm增加,两组均与空白组无统计学差异。K-nHA组的微渗漏值比nHA组低,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K-nHA在牙本质表面的接触角最小,是一种具有良好亲水性的材料;K-nHA具有较好的封闭效果,能显著减少微渗漏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脱敏 纯钛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天然牙表面着色沉积物的理化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姚江武 苏艳君 林昌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56-1058,1061,共4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表征天然牙表面着色沉积物表面和内部的微结构及着色物粉末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着色物表面形态结构和厚度进行观察。利用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着色物粉末的化学元素。借助于... 目的:本实验旨在表征天然牙表面着色沉积物表面和内部的微结构及着色物粉末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着色物表面形态结构和厚度进行观察。利用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着色物粉末的化学元素。借助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色物粉末的官能团和晶体结构。结果:着色沉积物中除含有高度钙化的成分外,还含有C、O和N等有机成分及以磷酸钙盐的形式存在的P、Ca和Fe微量元素。着色沉积物在牙表面成片层样结构。结论:结果提示:着色物可能是以磷酸钙盐和大分子有机成份的混合形式沉积在天然牙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沉积物 天然牙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水解对β-酪蛋白膜的形态和黏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怡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评价木瓜蛋白酶水解对牛β-酪蛋白(β-CN)膜表面形态和黏弹性的影响。方法:将β-CN通过自组装固定于芯片表面,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测量β-CN膜能量消散因子(ΔD)和频... 目的:评价木瓜蛋白酶水解对牛β-酪蛋白(β-CN)膜表面形态和黏弹性的影响。方法:将β-CN通过自组装固定于芯片表面,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测量β-CN膜能量消散因子(ΔD)和频率(ΔF)和黏弹性变化。β-CN膜水解前后的表面形态变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表征。结果:伴随着酶浓度提高,残余的β-CN膜的黏弹性增加(P<0.05)。AFM图像显示水解后残余的β-CN膜的厚度和粗糙度均降低。结论:木瓜蛋白酶水解β-酪蛋白β-CN膜的反应具有浓度依赖性特征;水解反应使膜变得较薄而光滑,且更加紧凑和较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蛋白酶β-酪蛋白 水解 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对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亚临界裂纹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升 肖云 +3 位作者 李水根 苏剑生 刘伟才 陈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临床修复中常用的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IA,In-Ceram Alumina,IA)在干燥环境和潮湿环境下的亚临界裂纹扩展(SCG)行为的区别。方法:通过三点弯曲强度测量方法测得15个IA样本的强度数据,采用循环疲劳测试法测出干燥环境下15个I... 目的:研究口腔临床修复中常用的玻璃渗透氧化铝陶瓷(IA,In-Ceram Alumina,IA)在干燥环境和潮湿环境下的亚临界裂纹扩展(SCG)行为的区别。方法:通过三点弯曲强度测量方法测得15个IA样本的强度数据,采用循环疲劳测试法测出干燥环境下15个IA样本以及在潮湿环境下15个IA样本的循环疲劳断裂次数数据;SCG行为通过裂纹扩展速率和应力强度因子(K1)的函数关系来描述。结果:不同环境下IA在循环载荷下发生亚临界裂纹扩展后导致材料断裂,在干燥环境下应力强度因子K1为临界应力因子KIC的46%时发生裂纹传播;在潮湿环境下应力强度因子K1为临界应力因子KIC的40%时发生裂纹传播。结论:IA在循环载荷下存在SCG行为,当应力强度因子相同时,潮湿环境下样品的裂纹扩展速率较大,说明潮湿环境能加速亚临界裂纹扩展,符合口腔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陶瓷 不同环境 循环疲劳 亚临界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和绿茶与人唾液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静坤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旨在研究红茶和绿茶多酚对人唾液α-淀粉酶(human salivaryα-amylase,HSA)的抑制作用。方法:在37℃和pH6.9条件下,进行HSA催化水解淀粉的反应。在不间断540nm波长下,获得麦芽糖的吸光率。通过Lineweaver-Burk图计算催化参数(Vmax... 目的:旨在研究红茶和绿茶多酚对人唾液α-淀粉酶(human salivaryα-amylase,HSA)的抑制作用。方法:在37℃和pH6.9条件下,进行HSA催化水解淀粉的反应。在不间断540nm波长下,获得麦芽糖的吸光率。通过Lineweaver-Burk图计算催化参数(Vmax和Ks),并统计分析和判断抑制类型。结果:红茶、绿茶与无抑制剂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及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抑制剂和绿茶抑制剂的酶-底物解离常数(Ks)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茶抑制剂解离常数(Ki)值小于绿茶(P<0.05)。根据统计学分析,红茶抑制为非竞争性抑制型,绿茶抑制为反竞争性抑制型。结论:体外实验证实红茶比绿茶抑制HSA的作用强,生成的复合物也相对比较稳定。故在生活中饮用红茶者,会产生较强的黏膜收敛性的感觉,导致色素易于沉积在牙齿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绿茶 人唾液α-淀粉酶 酶促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绿茶多酚与人唾液α-淀粉酶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志明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0-653,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红/绿茶多酚与人唾液α-淀粉酶(human salivaryα-amylase,HSA)的相互作用,探讨产生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理。方法:在285nm的激发波长(λex)下,进行红茶和绿茶多酚对HSA的荧光猝灭反应。通过激发内源性荧光基团,获...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红/绿茶多酚与人唾液α-淀粉酶(human salivaryα-amylase,HSA)的相互作用,探讨产生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理。方法:在285nm的激发波长(λex)下,进行红茶和绿茶多酚对HSA的荧光猝灭反应。通过激发内源性荧光基团,获得荧光光谱,计算静态猝灭常数(KS)、表观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A)、表观静态猝灭常数(K)、结合位点(n)和发射波长变化(λem),对两组样品的各个参数行配对t检验(α=0.05)。结果:荧光猝灭的特征显示红茶和绿茶多酚与HSA均可形成复合物,而红茶(蓝移5.140nm)和绿茶(蓝移18.660nm)造成的光谱变化表明HSA分子构象改变。尽管绿茶表观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A)大于红茶,但由于HSA蛋白质分子的折叠导致了绿茶静态猝灭常数(KS)小于红茶。结论:红茶和HSA的亲和性反应表明,日常生活中红茶更容易导致口腔产生收敛性感觉以及牙面着色。本研究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口腔收敛性感觉和色素沉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绿茶 人唾液α-淀粉酶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蛋白酶水解β-酪蛋白膜的动力学研究
14
作者 左起亮 林锋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53-855,共3页
目的: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位、实时和动态监测木瓜蛋白酶水解β-酪蛋白生物膜的动力学过程,比较不同浓度酶的水解效率。方法:用β-酪蛋白在QCM-D上建立体外蛋白膜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水解膜,观察频率和厚度... 目的:采用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位、实时和动态监测木瓜蛋白酶水解β-酪蛋白生物膜的动力学过程,比较不同浓度酶的水解效率。方法:用β-酪蛋白在QCM-D上建立体外蛋白膜模型,采用不同浓度的木瓜蛋白酶水解膜,观察频率和厚度的改变,运用Boltzmann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比较水解参数B、Δh、V50和C。结果:随着酶浓度增大,膜的厚度Δh减薄,ΔF上升增多,水解参数B增大,C减小,V50缩短(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水解蛋白生物膜时,酶的水解效率随浓度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散因子石英微天平 木瓜蛋白酶 Β-酪蛋白 BOLTZMANN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条件下木瓜蛋白酶对唾液/色素复合膜的清除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天来 姚江武 左起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考察3种条件(离子强度、pH值和温度)下木瓜蛋白酶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ptite,HA)表面人全唾液(whole saliva,WS)/茶黄素(theaflavin,TF)复合膜的水解效率。方法:通过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 目的:考察3种条件(离子强度、pH值和温度)下木瓜蛋白酶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ptite,HA)表面人全唾液(whole saliva,WS)/茶黄素(theaflavin,TF)复合膜的水解效率。方法:通过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在芯片HA的表面构筑WS/TF复合膜,运用玻尔兹曼方程评估不同离子强度、pH值和温度下酶水解WS/TF复合膜的水解参数。结果:木瓜蛋白酶水解复合膜效率的离子强度依次为10mmol/L>100mmol/L>70mmol/L>50mmol/L>30mmol/L(P<0.05);pH值依次为pH 7.0>pH 6.5>pH 7.5(P<0.05);温度依次为35℃>25℃>20℃(P<0.05)。结论:木瓜蛋白酶水解HA表面WS/TF复合膜的效率具有离子强度、pH值和温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唾液 茶黄素 离子强度 PH值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阿伦膦酸钠和I型胶原蛋白复合膜对成骨细胞形态和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燕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化学结合阿伦膦酸钠(alendronate sAium,ALN)和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COL I)修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涂层对成骨细胞在其表面黏附、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nHA涂层、nHA/ALN、nHA/COL I、... 目的:探讨经化学结合阿伦膦酸钠(alendronate sAium,ALN)和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COL I)修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涂层对成骨细胞在其表面黏附、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nHA涂层、nHA/ALN、nHA/COL I、nHA/ALN/COL I和nHA/COL I/ALN复合膜,将成骨细胞接种于复合膜表面,分别培养7d和14d,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在不同膜层表面的黏附形态的变化,WST-1法对各膜层表面细胞数量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成骨细胞在nHA/ALN/COL I和nHA/COL I/ALN复合膜表面的增殖活性最高(P<0.05),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在nHA/ALN/COL I和nHA/COL I/ALN复合膜表面生长状态优于其他膜层,在COL I膜直接作用下,成骨细胞伸展更为完全,并有较多伪足突起和微绒毛结构呈分化表型。结论:将ALN和COL I修饰于nHA表面能够协同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和增殖。nHA/ALN/COL I复合膜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阿伦膦酸钠 I型胶原蛋白 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天然色素与人唾液富组蛋白5亲和力的比较
17
作者 林锋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用3种天然酚式色素——茶黄素、姜黄素和矢车菊素猝灭人唾液富组蛋白5的内源性荧光,从而在分子机制水平研究不同色素与H5之间的亲和力差异。方法: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色素导致H5内源性的蛋白质荧光猝灭的效果。... 目的:本研究旨在用3种天然酚式色素——茶黄素、姜黄素和矢车菊素猝灭人唾液富组蛋白5的内源性荧光,从而在分子机制水平研究不同色素与H5之间的亲和力差异。方法: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不同色素导致H5内源性的蛋白质荧光猝灭的效果。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判断3种色素对H5的荧光猝灭类型并计算相应的荧光猝灭常数。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统计,检验水平α=0.05。结果:TF和Cur对H5的荧光猝灭类型以静态猝灭为主,同时伴随动态猝灭,而Cy对H5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猝灭能力表现为Cy>TF和Cur(P<0.05)。结论:只有Cy会导致H5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改变。在溶液环境中,色素与H5之间的亲和力为Cy>TF和Cur(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组蛋白5 色素 荧光 猝灭 亲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阿伦膦酸钠和I型胶原蛋白复合膜的制备
18
作者 姜燕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涂层表面制备稳定可重复的阿伦膦酸钠(ALN)和I型胶原蛋白(COL I)复合膜。方法:在纯钛(PT)表面电化学沉积nHA涂层,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为偶联剂,在... 目的: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涂层表面制备稳定可重复的阿伦膦酸钠(ALN)和I型胶原蛋白(COL I)复合膜。方法:在纯钛(PT)表面电化学沉积nHA涂层,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为偶联剂,在涂层表面结合ALN和COL I,制备nHA/ALN/COL I和nHA/COL I/ALN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nHA涂层,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复合膜。结果:ALN和COL I可通过偶联剂结合于nHA涂层,改变其结合次序,可分别形成nHA/ALN/COL I和nHA/COL I/ALN复合膜。结论:通过化学结合法形成的nHA/ALN/COL I和nHA/COL I/ALN复合膜具有不同的ALN缓释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阿伦膦酸钠 I型胶原蛋白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蛋白酶水解蛋白质/色素复合膜
19
作者 张怡 左起亮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897-899,903,共4页
目的:采用茶黄素(theaflavin,TF)和去磷酸化牛β-酪蛋白(dephosphorylated bovineβ-casein,Dβ-CN)在芯片表面形成蛋白质/色素复合膜的模型,评估3种巯基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s,CPs),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无花果蛋白酶,对Dβ-C... 目的:采用茶黄素(theaflavin,TF)和去磷酸化牛β-酪蛋白(dephosphorylated bovineβ-casein,Dβ-CN)在芯片表面形成蛋白质/色素复合膜的模型,评估3种巯基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s,CPs),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无花果蛋白酶,对Dβ-C/TF复合膜的清除作用。方法:在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上建立Dβ-C/TF复合膜,Boltzman方程评估CPs水解复合膜的质量,水解前后膜变化通过掠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razing angl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spectra,GA-FTIR)。结果:3种CPs水解复合膜的功效由大到小依次为无花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P<0.05)。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证实,CPs能够有效地清除结合在Dβ-CN表面的TF。结论:本研究表明,CPs具有在牙色渍清除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开发口腔保健产品中该类酶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蛋白酶 去磷酸化牛乳β-酪蛋白 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 掠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负载生物离子种植体涂层的抗菌学研究
20
作者 吴千驹 张志升 +3 位作者 林志明 金地 张怡 骆碧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将具有抗菌学效应的生物离子合成至种植体表面化学组分当中并研究其体外抗菌学性能。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u离子导入种植表面从而达到修饰表面化学组分的目的,同时检测样品表面离子的释放情况;并针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如下生物学... 目的:将具有抗菌学效应的生物离子合成至种植体表面化学组分当中并研究其体外抗菌学性能。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u离子导入种植表面从而达到修饰表面化学组分的目的,同时检测样品表面离子的释放情况;并针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如下生物学检测:(1)激光共聚焦检查测材料表面细菌状态;(2)计算抗菌学效率。结果:材料学检测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涂层能够以持续、缓慢的速率释放Cu等离子。抗菌学实验检测显示出负载离子活性涂层表面细菌存活率大大降低,对其抗菌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结论:通过电化学法能够在种植体表面成功制备出负载生物离子缓释涂层,且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为将来种植体周围炎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生物离子 体外释放 抗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