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细胞免疫和细胞凋亡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邓冠红 陈作良 +1 位作者 陈宏柏 程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细胞凋亡情况及CD4+、CD8+T细胞和CD4/CD8比例的变化分析细胞免疫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了解OLP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例OLP组织中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 目的通过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细胞凋亡情况及CD4+、CD8+T细胞和CD4/CD8比例的变化分析细胞免疫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进一步了解OLP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7例OLP组织中CD4+、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定位检测17例OLP中细胞凋亡情况。结果OLP组固有层中CD4+、CD8+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值降低。OLP组中上皮内细胞凋亡指数高于对照组,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OLP组固有层中CD4+、CD8+T细胞浸润的增加、CD4/CD8比值的变化及OLP中上皮细胞和固有层淋巴细胞凋亡异常,说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细胞凋亡异常在OL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细胞凋亡 CD4+T细胞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仓鼠颊囊白斑样损害与人口腔白斑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作良 宫玉芹 +1 位作者 陈汉正 李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5,T002,共5页
用SEM技术,对仓鼠颊囊的实验性白斑样损害和人口腔白斑的表面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定量观察了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皱襞的改变情况,结果显示正常的仓鼠颊囊粘膜与正常人的舌背及颊囊粘膜均有相似之处;仓鼠单纯增生性白斑和人... 用SEM技术,对仓鼠颊囊的实验性白斑样损害和人口腔白斑的表面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定量观察了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皱襞的改变情况,结果显示正常的仓鼠颊囊粘膜与正常人的舌背及颊囊粘膜均有相似之处;仓鼠单纯增生性白斑和人舌背的单纯增生性白斑的表面超微结构极其一致,都以微皱襞间宽增宽为特征;仓鼠颊囊不典型增生性白斑的表面细胞微皱襞和人舌背不典型增生性白斑的表面细胞微皱襞进一步发生改变,前者以微皱襞宽增宽为主,后者以微皱襞间宽增宽更为显著。这些改变说明仓鼠颊囊白斑模型的可用性,也说明上皮细胞微皱襞会随着组织学上的改变而改变,暗示SEM可用于口腔白斑癌变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细胞微皱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差公式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陶娴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78-380,共3页
为了使颜色的视觉评价与色差公式的计算结果更好地吻合,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l’Eclairage,CIE)与各国颜色科学家不断地对色差公式进行了修正,其中主要应用于牙科的色差公式有:CIELAB、CMC(l:c)、DIN99、C... 为了使颜色的视觉评价与色差公式的计算结果更好地吻合,国际照明委员会(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l’Eclairage,CIE)与各国颜色科学家不断地对色差公式进行了修正,其中主要应用于牙科的色差公式有:CIELAB、CMC(l:c)、DIN99、CIEDE2000[1]等。本文通过回顾色差公式的发展,介绍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和应用。1 CIELAB1931~197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色差 视觉评价 委员会 DEL 科学家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碱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微丝骨架及胶原吞噬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辉莉 方厂云 苏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体外培养的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oral mucous fibroblasts,OMFbs)胶原吞噬能力及微丝骨架(filament action,F-actin)的影响,探讨槟榔碱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槟榔碱(0、5、10...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体外培养的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oral mucous fibroblasts,OMFbs)胶原吞噬能力及微丝骨架(filament action,F-actin)的影响,探讨槟榔碱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槟榔碱(0、5、10、20、40、80μg/ml)培养基孵育OMFbs 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胶原吞噬率的变化,同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槟榔碱对各组细胞吞噬胶原时F-actin形态变化。结果:5μg/ml和10μg/ml的槟榔碱促进OMFbs的胶原吞噬功能及F-actin聚合;20、40、80μg/ml的槟榔碱抑制OMFbs的胶原吞噬功能,F-actin解聚明显。结论:槟榔碱通过影响OMFbs、F-actin的形态及分布,从而导致成纤维细胞胶原吞噬能力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微丝 吞噬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人口腔鳞癌细胞整合素β6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谷胤征 邓小玲 +3 位作者 李祺福 石松林 陈锡和 许铭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4-687,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是否参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口腔鳞癌细胞(SAS)整合素β6表达。方法:人口腔鳞癌细胞SAS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经TGF-β诱导后,裂解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蛋白...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是否参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口腔鳞癌细胞(SAS)整合素β6表达。方法:人口腔鳞癌细胞SAS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经TGF-β诱导后,裂解细胞提取总RNA和蛋白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蛋白印迹方法分别检测整合素β6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利用PKC阻断剂研究PKC对整合素β6表达的影响。结果:TGF-β诱导人口腔鳞癌SAS细胞整合素β6mRNA及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广谱型PKC抑制剂RO-31-8220呈剂量依赖性阻断TGF-β诱导的SAS细胞整合素β6mRNA和蛋白表达,而Ca2+依赖型PKC抑制剂G6976则没有阻断作用。结论:非Ca2+依赖途径的PKC介导TGF-β诱导人口腔鳞癌细胞SAS细胞整合素β6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蛋白激酶 C抑制剂 整合素β6 人口腔鳞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参与溶血磷脂酸诱导口腔鳞癌细胞整合素β6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殷豪 邓小玲 +3 位作者 李国阳 石松林 李祺福 许铭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7-770,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溶血磷脂酸(LPA)诱导口腔鳞癌细胞整合素β6(ITGB6)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口腔鳞癌细胞SAS接种到6孔板中,经LPA诱导后,收集细胞,用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TGB6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利用EGFR抑制...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溶血磷脂酸(LPA)诱导口腔鳞癌细胞整合素β6(ITGB6)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口腔鳞癌细胞SAS接种到6孔板中,经LPA诱导后,收集细胞,用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TGB6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利用EGFR抑制剂AG1478检测EGFR对LPA诱导ITGB6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经10μmol/L LPA诱导2h后,SAS细胞ITGB6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性增加;而ITGB6的蛋白水平则在诱导4h后有显著性升高。2)LPA诱导促进SAS细胞EGFR磷酸化水平增加。3)EGFR抑制剂AG1478抑制LPA诱导SAS细胞ITGB6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LPA能诱导SAS口腔鳞癌细胞ITGB6mRNA和蛋白表达,EGFR参与LPA诱导的ITGB6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整合素β6 口腔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上气道影响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韶华 刘月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7-781,共5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MRI)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观察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形态的影响。方法:对12例男性OSAHS患者进行静态MRI扫描,使用咬蜡块的下颌前伸定位方法,在牙尖交错位与口腔矫治器测定的下颌前... 目的:采用磁共振(MRI)结合三维重建技术观察口腔矫治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形态的影响。方法:对12例男性OSAHS患者进行静态MRI扫描,使用咬蜡块的下颌前伸定位方法,在牙尖交错位与口腔矫治器测定的下颌前伸位获得MRI图像。利用三维重建软件重现患者上气道立体形态影像,计算分析患者上气道在戴入口腔矫治器后的整体形态变化以及上气道各段容积、截面积、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结果:OSAHS患者戴用口腔矫治器后,上气道腭咽部、舌咽部的平均截面积、最小截面积明显增大,口咽及总咽容积亦明显增大(P<0.05)。腭咽部截面形态由戴用前的近似圆形变为以左右径为长轴的椭圆形,整个上气道立体形态也趋向于以左右径为长轴的椭圆柱形。结论:口腔矫治器影响上气道可通过改变气道大小和气道形状2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磁共振成像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导致口腔收敛性感觉的红外和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苏艳君 陈国洋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01-804,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红外和荧光光谱,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结合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计算Stern-Volmer(KSV)、双分子猝灭(Kq)、静态猝...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红外和荧光光谱,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结合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计算Stern-Volmer(KSV)、双分子猝灭(Kq)、静态猝灭(KS)和表观静态猝灭常数(K)。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WS和PS修饰的石英晶体表面吸附EGCG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KS大于K表明猝灭类型以静态猝灭为主,并形成了EGCG/唾液基态复合物。WS的KS大于PS提示WS的猝灭程度高于PS。红外光谱表明EGCG吸附唾液的驱动力来源于氢键。结论:EGCG可通过其结构中大量的羟基启动口腔收敛性感觉反应。全唾液较之腮腺唾液有更强的中和能力和拮抗EGCG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荧光猝灭 唾液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6例口腔颌面外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海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6-796,799,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伤 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部外伤 住院患者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基因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尹丽琴 许铭炎 +3 位作者 陈锡和 舒申友 傅玉才 邓小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399,共6页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整合素β6(integrinβ6,ITGB6)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布在ITGB6启动子区域的转录因子YY1潜在的结合位点,构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整合素β6(integrinβ6,ITGB6)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布在ITGB6启动子区域的转录因子YY1潜在的结合位点,构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TGB6启动子片段的转录活性;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检测在天然染色质条件下转录因子YY1与ITGB6启动子的结合情况;采用定点突变方法检测YY1结合位点对ITGB6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利用RT-PCR方法检测过表达转录因子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ITGB6启动子-421^-150 nt区域存在多个转录因子YY1潜在的结合位点。在口腔鳞癌细胞的天然染色质中,转录因子YY1结合于ITGB6启动子-421^-150 nt区域;定点突变YY1潜在结合位点对口腔鳞癌细胞中ITGB6启动子活性无显著影响。另外,过表达的YY1对口腔鳞癌细胞ITGB6 mRNA的表达水平也无影响。结论:转录因子YY1在口腔鳞癌细胞中结合于ITGB6基因启动子-421^-150 nt区域,但对ITGB6基因的基础转录水平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Y1转录因子 整合素136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导致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国洋 姚江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利用吸附动力学原理和模型,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测量EGCG吸附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表面的质量、厚度、弹性和黏度,考察E... 目的:利用吸附动力学原理和模型,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测量EGCG吸附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表面的质量、厚度、弹性和黏度,考察EGCG单层膜的特性;计算Langmuir和Fruendlich模型的吸附常数,比较EGCG与WS和PS的亲合性及EGCG对温度的依赖性。结果:在EGCG低浓度的PS表面和在EGCG高浓度的WS表面,EGCG单层膜较硬和紧凑。EGCG对WS的亲合性高于PS(P<0.05),且吸附量对温度有依赖性。结论:EGCG结合于口腔黏膜表面的特性是造成口腔黏膜收敛性感觉的原因。全唾液比腮腺唾液有更强的中和和拮抗EGCG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散因子石英晶体微天平 唾液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氏Ⅱ类下颌后缩儿童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变化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史建陆 董丽玲 +1 位作者 李芸 贺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下颌后缩儿童患者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的三维变化。方法: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儿童患者,拍摄其矫治前后的锥形束CT,应用Dolphin 11.5软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功能矫治前后...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下颌后缩儿童患者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的三维变化。方法: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儿童患者,拍摄其矫治前后的锥形束CT,应用Dolphin 11.5软件进行三维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对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功能矫治前后上气道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患者上气道的总体积、腭咽、舌咽、喉咽、口咽体积,软腭尖平面(SP)、会厌顶平面(TE)上气道的截面积,口咽段最小截面积,SP矢状径、横径,TE横径均显著增大(P<0.05);气道形态在SP趋于圆形,而在TE趋于扁平(P<0.05)。结论:Twin-block功能矫治能使下颌后缩儿童上气道增大,改善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CBCT) 上气道 下颌后缩 功能矫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牙周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血清炎性因子与早产低体重儿的关系 被引量:15
13
作者 林垚 田宗蕊 +3 位作者 陈宏柏 台保军 江汉 杜民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牙周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检出情况、血清炎性因子与早产低体重(PLBW)的关系。方法通过严格筛查分别选取分娩出早产低体重儿的产妇(PLBW组)和正常分娩的产妇各30例(对照组),对其牙周状况进行检查,记录菌斑指数(... 目的探讨孕妇牙周病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检出情况、血清炎性因子与早产低体重(PLBW)的关系。方法通过严格筛查分别选取分娩出早产低体重儿的产妇(PLBW组)和正常分娩的产妇各30例(对照组),对其牙周状况进行检查,记录菌斑指数(P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水平(CAL),并采集产妇龈下菌斑、静脉血和脐带血,采用16SrRNAPCR法检测菌斑中P.gingivalis,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PLBW组牙周状况较差,P.gingivalis在PLBW组和对照组中检出率分别为56.7%和3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病变程度、P.gingivalis检出率与胎儿孕周和出生体重均呈弱负相关(P<0.05)。PLBW组静脉血和脐带血中IL-1β、IL-6、PGE2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LBW组内患有牙周病者静脉血中IL-1β、PGE2含量高于牙周健康者(P<0.01)。结论孕妇牙周感染可能是导致早产低体重儿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牙龈卟啉单胞菌 早产低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法及常规水浴法处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托材料的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映荷 邓红颖 +2 位作者 巢永烈 李思毅 王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加热法处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托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分别采用热水浴法及微波加热法处理的PMMA基托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挠度、冲击强度)。结果:微波法可获得与热水浴法处理的基托材料... 目的:探讨微波加热法处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托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分别采用热水浴法及微波加热法处理的PMMA基托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挠度、冲击强度)。结果:微波法可获得与热水浴法处理的基托材料相似,甚至更好的力学性能。结论:经微波处理所获得的PMMA具有能满足临床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力学性能 牙科材料 微波加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攻/助攻支抗微植体骨界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史建陆 魏小平 +2 位作者 林艺翚 张敏 任继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植入方式对支抗微植体与骨组织间界面改建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青紫蓝兔为实验对象建立动物实验模型,8周后处死动物截取带微植体的胫骨组织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及BMP-2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采用析因分析的方法... 目的:探讨2种不同的植入方式对支抗微植体与骨组织间界面改建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青紫蓝兔为实验对象建立动物实验模型,8周后处死动物截取带微植体的胫骨组织标本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及BMP-2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采用析因分析的方法以BMP-2的平均灰度值以及阳性细胞个数为指标,对BMP-2染色强度进行分析。结果:在HE染色切片上,加载及未加载的自攻钉骨界面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但在经过同样处理的助攻钉周围,较多地观察到炎症、破骨细胞以及骨痂。即刻加载及自攻植入的微植体骨界面均有显著增强的BMP-2平均灰度值和阳性表达的细胞,相对于助攻方式,两者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植入方式和加载与否这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对2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其差别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攻型微植体比助攻型微植体更容易诱导成骨,对组织的损伤也相对较小。即刻加载1.96 N的力不会对微植体的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反而更加促进微植体与骨组织间骨整合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植体 支抗 BMP-2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不锈钢微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史建陆 王智军 +5 位作者 任继业 林艺翚 许志强 林奕真 魏小平 张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3-385,共3页
目的:评估钛合金和不锈钢两种不同材质微植体支抗即刻负载后的稳定性。方法:选用8只本地成年雄性犬,每只犬任选一侧上颌骨和对侧下颌骨植入钛合金和不锈钢微植体各1枚,共32枚。同颌两对应微植体间即刻加载200 g力。4周和12周时各随机处... 目的:评估钛合金和不锈钢两种不同材质微植体支抗即刻负载后的稳定性。方法:选用8只本地成年雄性犬,每只犬任选一侧上颌骨和对侧下颌骨植入钛合金和不锈钢微植体各1枚,共32枚。同颌两对应微植体间即刻加载200 g力。4周和12周时各随机处死4只实验犬,截取带微植体的骨组织块16枚,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检测微植体-骨界面剪切力。结果:各组微植体无松动、脱落、无炎症;植入微植体后的生长时间对剪切力有显著性影响,比较均数后得知12周组大于4周组(P<0.05);植入微植体的类型对剪切力有显著性影响,比较均数后得知钛合金组微植体大于不锈钢微植体组(P<0.05);微植体生长时间和类型的两因素交互作用对剪切力无显著性影响。结论:本实验钛合金微植体较不锈钢微植体更为稳定可靠,但两者作为正畸支抗均可正常行使支抗载荷功能,且随着时间延长,其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抗 微植体 稳定性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Vita markⅡ可切削陶瓷赫兹触压循环疲劳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伟才 张志升 +2 位作者 黄承敏 巢永烈 万乾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研究VitamarkⅡ可切削陶瓷在赫兹触压循环加载下的疲劳模式。方法应用半径为3.18mm的碳化钨球对VitamarkⅡ可切削陶瓷标准试件进行循环加载,然后测试加载后试件残余三点的弯曲强度,观测试件表面及次表面的损伤情况。结果在相对均质... 目的研究VitamarkⅡ可切削陶瓷在赫兹触压循环加载下的疲劳模式。方法应用半径为3.18mm的碳化钨球对VitamarkⅡ可切削陶瓷标准试件进行循环加载,然后测试加载后试件残余三点的弯曲强度,观测试件表面及次表面的损伤情况。结果在相对均质的VitamarkⅡ可切削陶瓷赫兹触压循环疲劳中存在两种损伤模式,即经典的张应力驱动的锥状裂纹(脆性模式)及剪切应力驱动的显微损伤的累积(类塑性模式),前者以加载点周围同心圆样锥状裂纹为特征,后者产生继发性锥状裂纹和放射状裂纹。锥状裂纹的产生导致试件强度的首次下降,后继的更为严重的强度下降由放射状裂纹引起。结论牙科VitamarkⅡ可切削陶瓷赫兹触压循环疲劳包括低循环周期下的脆性模式以及高循环周期下的类塑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 MARK Ⅱ可切削陶瓷 赫兹触压 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骨水泥修复根分叉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晓玲 陈作良 +2 位作者 冯祖德 闫福华 程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研究纳米骨水泥修复犬慢性牙周组织缺损。方法:将3只成年Beagle犬形成慢性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按拉丁方设计方法分成3组,每组6颗牙,分别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纳米骨水泥(nano-calcium phosphat... 目的:研究纳米骨水泥修复犬慢性牙周组织缺损。方法:将3只成年Beagle犬形成慢性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按拉丁方设计方法分成3组,每组6颗牙,分别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纳米骨水泥(nano-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CPC)、GTR+珊瑚羟基磷灰石人造骨(coralline hydroxyapatite por-ous,CHAP)、GTR进行移植修复治疗。12周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组织学观察GTR+CPC组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组织的修复再生效果明显优于GTR组(P<0.05)。X线片显示:GTR+CPC组骨缺损处骨质生长情况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应用GTR技术结合纳米骨水泥移植可显著促进狗牙根分叉处牙周组织缺损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分叉骨缺损 纳米骨水泥 移植治疗 牙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形态结构和终末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松林 李祺福 +3 位作者 王国红 马宗源 史建陆 林昌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2-398,共7页
为了研究人参皂甙Rg1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以下简称"MG-63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及终末分化指标的影响,鉴定其对MG-63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以50μg/mL人参皂甙Rg1处理MG-63细胞,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观察MG-63细胞形态、超... 为了研究人参皂甙Rg1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以下简称"MG-63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及终末分化指标的影响,鉴定其对MG-63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以50μg/mL人参皂甙Rg1处理MG-63细胞,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观察MG-63细胞形态、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成骨细胞相关终末分化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同步以HMBA处理MG-63细胞作为阳性对照.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产生了细胞形态规则、大小一致、细胞铺展体积增大,核质比例减小、核内核仁数目减少、细胞器丰富发达等与正常细胞相似的恢复性变化.观察到MG-63细胞终末分化指标I型胶原、骨粘素、骨钙蛋白的阳性表达及钙化糖原颗粒的增多与典型骨节结的形成,其变化结果与HMBA处理细胞类似.本研究证实人参皂甙Rg1能显著改变MG-63细胞形态与超微结构恶性特征,并增强成骨细胞相关的终末分化指标的表达,从而对MG-63细胞的终末分化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1 诱导分化 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 细胞形态 细胞超微结构 细胞终末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美白剂及酸性饮料对釉质表面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晓玲 陈志群 +2 位作者 林垚 邵金铨 尹路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比较冷光牙齿美白胶贴和酸性饮料对离体牙釉质表面形貌以及Ca/P值和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冷光牙齿美白胶贴、可乐、橙汁对新鲜离体牙表面进行涂覆处理(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经过即刻、7 d、14 d后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 目的比较冷光牙齿美白胶贴和酸性饮料对离体牙釉质表面形貌以及Ca/P值和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冷光牙齿美白胶贴、可乐、橙汁对新鲜离体牙表面进行涂覆处理(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经过即刻、7 d、14 d后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前后离体牙的表面形貌和表面Ca/P值变化,用显微硬度仪检测处理前后釉质显微硬度的改变。结果处理后即刻,3个实验组的釉质表面均有脱矿现象,Ca/P值和显微硬度值均降低,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7 d后逐渐升高,14 d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齿美白剂对釉质有一过性脱矿作用,与日常饮用的酸性饮料相比,其脱矿属于正常范围,且随着时间推移,釉质可以发生再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光美白 釉质 能谱分析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