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药效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当归补血汤不同提取物对溶血性贫血大鼠的作用
1
作者 樊秦 王雅琼 +5 位作者 赵彩霞 张志瑞 张宏美 宋冰 阎教科 戚欢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2,共10页
运用动物模型和血浆代谢组学,探讨当归补血汤抗溶血性贫血作用的有效部位及其分子机制。将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模型组(model group,MOD)、阳性对照组(positive control group,PC),... 运用动物模型和血浆代谢组学,探讨当归补血汤抗溶血性贫血作用的有效部位及其分子机制。将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模型组(model group,MOD)、阳性对照组(positive control group,PC),4个当归补血汤提取物给药组包括水提物组(water extract group,WE)、70%醇提物组(70%alcohol extract group,AE)、水提醇沉上清提取物组(water extraction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supernatant extract group,WASE)和水提醇沉组(water extraction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group,WEAP)。模型组和各给药组皮下注射2%乙酰苯肼(acetylphenylhydrazine,APH)建立溶血性贫血模型,通过测定血常规指标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含量评价不同给药组抗溶血性贫血效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鉴定代谢物,比较分析各给药组代谢轮廓及差异生物标志物,并构建其代谢通路;采用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与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和造血调控相关因子的水平,对代谢通路的生物学功能进行验证。通过比较分析血常规指标和EPO含量,证明模型制备成功,综合评价表明WASE组抗溶血性贫血效果最好。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代谢轮廓明显分离,WASE组代谢轮廓更趋向于正常对照组代谢轮廓。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溶血性贫血大鼠模型中涉及能量、氨基酸、糖和脂肪酸代谢有关的6条代谢通路受到影响,而WASE组可调节此6条代谢通路。与模型组比较,除PC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性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P<0.01或P<0.0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P<0.01或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P<0.01或P<0.05)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含量(P<0.01或P<0.05),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P<0.01或P<0.05)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P<0.01或P<0.05),并且WASE组大鼠血清中MDA(P<0.01)和TNF-α含量较其他给药组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由上可知WASE组治疗溶血性贫血效果最好,主要通过影响6条代谢通路调节机体能量代谢、抗氧化、抗炎和造血细胞功能作用,改善溶血性贫血模型大鼠代谢紊乱,达到治疗溶血性贫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提取物 溶血性贫血 代谢通路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虾青素逆转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2
作者 李玲燕 李明 +4 位作者 杨辉 蓝燕珊 陈沫良 张嘉媛 许光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3-219,共7页
目的:阐明虾青素逆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热量饲料喂养小鼠建立T2DM为模型,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观察虾青素对T2DM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通过酶联... 目的:阐明虾青素逆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热量饲料喂养小鼠建立T2DM为模型,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耐量实验观察虾青素对T2DM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果糖胺(fructosamine,FRA)的含量。在此基础上,以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为指导,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的表达,观察炎症信号在虾青素逆转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结果:虾青素可显著降低T2DM小鼠的血糖、TNF-α和FRA水平,改善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抵抗;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虾青素显著抑制了JAK、STAT3、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虾青素可通过抑制JAK2/STAT3和NF-κB信号通路发挥降糖、逆转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2型糖尿病 Janus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核因子ΚB 炎症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伟锋 欧阳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分析评估胃肠起搏器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9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下垂患者,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胃肠起搏器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刺激,通过临床症状、EGG、X线钡餐造影和胃排空试验综合判断... 目的:分析评估胃肠起搏器治疗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疗效。方法:收集9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胃下垂患者,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胃肠起搏器进行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刺激,通过临床症状、EGG、X线钡餐造影和胃排空试验综合判断疗效。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胃肠起搏器治疗后,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超过8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远低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EGG明显改善(P<0.05 vs治疗前),部分患者行胃排空试验,结果明显改善,而对照组EG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下垂患者经胃肠起搏器治疗后,胃的体位显著上升。结论:胃肠起搏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胃下垂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疾病 胃肠起搏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蓝颗粒干预大鼠舌黏膜癌变的Survivin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作良 黄文霞 +3 位作者 郑燕芬 黄亦琦 王梅兰 邓冠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观察芪蓝颗粒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的大鼠舌癌变的抑制及对生存素基因的影响。方法: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癌变模型组,低、中、高剂量中药干预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以4NQO饮水喂养诱导大鼠舌癌变,同时给予芪蓝颗粒干预癌变... 目的:观察芪蓝颗粒对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诱导的大鼠舌癌变的抑制及对生存素基因的影响。方法:SD大鼠150只,随机分为癌变模型组,低、中、高剂量中药干预组以及正常对照组,以4NQO饮水喂养诱导大鼠舌癌变,同时给予芪蓝颗粒干预癌变过程,取9、18、27、36周舌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这150例舌组织中生存素基因的表达。结果:27、36周时,不同组癌变率差异明显(P<0.05),B、C、D组的癌变率均低于A组,C组的癌变率最低。在舌异常增生和癌组织中,中药干预组中生存素基因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芪蓝颗粒有确切的抑制口腔癌变功效,对细胞凋亡的调控可能是其抑癌机制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蓝颗粒 4-硝基喹啉-1-氧化物 SD大鼠 癌变 生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果蝇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刺五加改善睡眠作用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光辉 李廷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70-2177,共8页
本研究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应用果蝇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刺五加对果蝇睡眠-觉醒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生物信息学中数据分析技术探讨刺五加改善睡眠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改善果蝇睡眠的作用是以dco、slo、Nos和DopR2等... 本研究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应用果蝇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研究刺五加对果蝇睡眠-觉醒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通过生物信息学中数据分析技术探讨刺五加改善睡眠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改善果蝇睡眠的作用是以dco、slo、Nos和DopR2等基因为主要参与者的多基因参与的过程和多基因共同调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果蝇 睡眠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对慢性睡眠剥夺小鼠免疫功能及心肌损伤的影响
6
作者 冯碧芸 李玲燕 +4 位作者 李明 张嘉媛 戚欢阳 陈娉娉 许光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50-158,共9页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慢性睡眠剥夺(chronic sleep deprivation,CSD)小鼠免疫功能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运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连续2周建立CSD小鼠模型,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虾青素干预,通过脏器系数、碳廓清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 目的:探讨虾青素对慢性睡眠剥夺(chronic sleep deprivation,CSD)小鼠免疫功能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运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连续2周建立CSD小鼠模型,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虾青素干预,通过脏器系数、碳廓清实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检测虾青素对CSD小鼠免疫功能及心肌损伤的作用,并且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虾青素改善CSD小鼠免疫功能及心肌损伤的作用靶点、生物过程及相关通路进行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虾青素能显著增加治疗组小鼠的体质量、吞噬指数和廓清指数,降低其心、脾、胰腺的脏器系数,同时,各给药组小鼠血清肌酸激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一氧化氮合酶、γ-谷氨酰转肽酶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虾青素对CSD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和心肌损伤有显著地改善作用,可能与其调控神经营养因子、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T细胞受体、细胞凋亡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慢性睡眠剥夺 免疫功能 心肌损伤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改背景下看病难与看病贵问题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潘登 陈烈平 +2 位作者 陈巧钗 徐旭亮 黄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7-70,74,共5页
目的从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角度了解福建省3个县"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状,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家庭入户健康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23.4%(72/308),未就诊的主要原因为自感病轻,... 目的从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角度了解福建省3个县"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状,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家庭入户健康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地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率为23.4%(72/308),未就诊的主要原因为自感病轻,分别占自我医疗原因的64.3%(27/42)和未治疗原因的60.0%(18/30);年内应住院未住院率为7.2%(13/180),38.2%(55/144)的住院患者自己要求出院,其中43.4%(23/53)因经济困难;门诊患者平均花费医药费用178.26元,平均自付85.5%,住院患者次均住院医药费用4 004.46元,平均自付58.5%;综合满意度调查,分别有35.9%(66/184)的门诊患者和37.8%(54/143)的住院患者对就诊机构不满意,"设备条件差"和"医疗费用高"分别为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最不满意的方面。结论 "看病难"问题有所缓解,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好,但"看病贵"问题仍较突出,经济困难和医疗费用高依然是阻碍居民利用医疗服务的重要原因。应建立医保谈判机制,推进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巩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居民合理就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病难 看病贵 农村居民 卫生服务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中6种成分 被引量:8
8
作者 罗友华 杨辉 +3 位作者 林雪晶 黄恺飞 许光辉 黄亦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35-1439,共5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板蓝根、玄参、桔梗、甘草等)水提液中腺苷、(R,S)-告依春、甘草苷、哈巴俄苷、桔梗皂苷D和甘草酸铵6种成分的HPLC法。方法 Agilent Zorbox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板蓝根、玄参、桔梗、甘草等)水提液中腺苷、(R,S)-告依春、甘草苷、哈巴俄苷、桔梗皂苷D和甘草酸铵6种成分的HPLC法。方法 Agilent Zorbox Eclipse XDB-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0~10 min)、245 nm(10~14 min)、278 nm(14~34.5 min)、210 nm(34.5~35.5 min)、250 nm(35.5~50 min);柱温30℃。结果腺苷、(R,S)-告依春、甘草苷、哈巴俄苷、桔梗皂苷D和甘草酸铵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3 7~0.276 0 mg/mL(r=0.999 6)、0.003 4~0.254 7 mg/mL(r=0.999 1)、0.004 9~0.364 4 mg/mL(r=0.999 2)、0.001 4~0.103 7 mg/mL(r=0.999 1)、0.005 5~0.411 9 mg/mL(r=0.999 1)和0.011 0~0.822 0 mg/mL(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腺苷98.8%(RSD为1.4%)、(R,S)-告依春97.1%(RSD为1.1%)、甘草苷99.0%(RSD为1.8%)、哈巴俄苷97.3%(RSD为1.1%)、桔梗皂苷D100.0%(RSD为1.7%)、甘草酸铵98.8%(RSD为1.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行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 腺苷 (R S)-告依春 甘草苷 哈巴俄苷 桔梗皂苷D 甘草酸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脂颗粒的成型处方优选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友华 杨辉 黄亦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i005-i006,共2页
关键词 颗粒剂 成型工艺 吸湿性 崩解度 辅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黄酮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世英 唐奕萍 欧阳守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41-447,共7页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染料木黄酮(GST)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木瓜蛋白酶法分离单个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应用全细胞式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结果GST(10~100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阻断...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染料木黄酮(GST)对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木瓜蛋白酶法分离单个豚鼠结肠平滑肌细胞,应用全细胞式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通道电流。结果GST(10~100μmol·L^-1)浓度依赖性地阻断L型钙通道电流,其作用可被洗脱,半数有效抑制浓度为(39.9±3.6)μmol·L^-1。GST可使L型钙通道的稳态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左移约10mV(P〈0.01),对其斜率没有影响。GST的无活性拟似物大豆异黄酮对L型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明显小于GST。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原钒酸钠可阻断GST对钙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结论GST可通过酪氨酸激酶途径抑制豚鼠结肠平滑肌L型钙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黄酮 钙通道 L-型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 膜片钳技术 结肠肌 平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加天麻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7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端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丹参 天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p65信号分子参与重组蛋白药物Kallistatin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侵袭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恺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8,共5页
通过构建NF-κB-p65真核表达质粒,研究NF-κB-p65在重组Kallistatin(rh Kal)抑制内皮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NF-κB-p65真核表达质粒载体,转染入HUVEC细胞,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变化;Transwell小室观察重... 通过构建NF-κB-p65真核表达质粒,研究NF-κB-p65在重组Kallistatin(rh Kal)抑制内皮细胞侵袭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NF-κB-p65真核表达质粒载体,转染入HUVEC细胞,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变化;Transwell小室观察重组Kallistatin对转染NF-κB-p65真核表达质粒HUVEC细胞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p65对重组Kallistatin对内皮细胞侵袭相关蛋白抑制作用的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染NF-κB-p65真核表达质粒载体后,细胞内p6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65过表达可以逆转rh Kal对HUVEC细胞体外侵袭的抑制作用;过表达p65可以明显抵抗rh Kal对NF-κB信号通路下游相关靶基因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重组Kallistatin明显抑制HUVEC细胞体外侵袭,其分子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LISTATIN HUVEC NF-ΚB 侵袭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正气方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及GC⁃MS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连益纯 张东元 +5 位作者 杨辉 段银颖 翁澄莹 李知瑾 林静 罗友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76-4080,共5页
目的优化藿香正气水挥发油提取工艺,并进行GC⁃MS分析。方法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提取挥发油,筛选提取时间和路线,GC⁃MS法分析挥发油成分差异。结果广藿香粉、紫苏叶粉、苍术粉、陈皮粉、白芷粉、姜厚朴粉、干姜粉挥发油含量分别... 目的优化藿香正气水挥发油提取工艺,并进行GC⁃MS分析。方法采用2020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提取挥发油,筛选提取时间和路线,GC⁃MS法分析挥发油成分差异。结果广藿香粉、紫苏叶粉、苍术粉、陈皮粉、白芷粉、姜厚朴粉、干姜粉挥发油含量分别为1􀆰58%、0.28%、2.15%、0.34%、0.16%、0.62%、1.51%,最优单提时间分别为5、6、5、5、3、7、5 h。4味饮片、4味粉末、6味饮片、6味粉末、干姜半夏饮片最佳挥发油混提工艺均为药典法,最优提取时间分别为8、8、7、8、5 h,挥发油最高得率分别为0.40%、0.98%、0.81%、1.14%、1.02%,挥发油转移率分别为53.60%、132.43%、81.82%、115.15%、67􀆰62%;4味饮片、6味饮片、干姜半夏饮片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均为药典法混提,提取时间分别为8、7、5 h。5种混提挥发油及其粗粉单提挥发油的成分种类、含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结论不同配伍或相同配伍不同粒度均会使藿香正气水挥发油成分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正气水 挥发油 提取工艺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腹海马酶解物制备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佩璐 李明 +5 位作者 张嘉媛 邱峰岩 罗友华 戚欢阳 许光辉 《肉类研究》 2023年第10期22-29,共8页
以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为原料,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优化海马酶解物提取工艺。根据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胰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 以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为原料,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优化海马酶解物提取工艺。根据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胰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中筛选出最优碱性蛋白酶进行工艺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中心复合设计数学模型,采用响应曲面对酶解时间、pH值、酶底物比例(enzyme/substrate,E/S)进行考察,筛选出最佳的酶解工艺,并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的验证。结果表明,膨腹海马最佳酶解工艺为料液比1∶20、pH 11、E/S 7.581%、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DPPH自由基清除率能达64.62%。因此,响应曲面优化膨腹海马酶解物的提取工艺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酶解得到抗氧化活性较高的活性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腹海马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试验 抗氧化活性肽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防潮制粒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东元 张青铃 +4 位作者 罗友华 杨辉 刘晓娟 许光辉 黄亦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5-549,共5页
目的 优化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的防潮制粒工艺。方法 分别以乳糖、糊精为辅料,采用干法制粒、湿法挤出制粒、流化床制粒制备6批颗粒,在温度25℃、相对湿度6.0%~100.0%下测定0、24、48、72、96、120 h含水率,每隔24 h计算平均吸湿速率。采... 目的 优化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的防潮制粒工艺。方法 分别以乳糖、糊精为辅料,采用干法制粒、湿法挤出制粒、流化床制粒制备6批颗粒,在温度25℃、相对湿度6.0%~100.0%下测定0、24、48、72、96、120 h含水率,每隔24 h计算平均吸湿速率。采用OriginPro8.0软件拟合颗粒吸湿动力学曲线和吸湿等温曲线的模型,以吸湿等温曲线下面积评价吸湿性,测定临界相对湿度、限度相对湿度。结果 颗粒初始含水率为1.44%~4.12%,120 h含水率为0.58%~39.15%。在6.0%~81.0%相对湿度之间,120 h内颗粒均达吸湿平衡。在68.9%相对湿度下120 h吸湿动力学曲线符合SWeibull2(3批)、双指数(2批)、SWeibull1(1批)模型。吸湿等温曲线均符合Peleg方程。在0.06~0.81水分活度之间,颗粒吸湿等温曲线下面积为3.33~6.66,面积较小的为流化床制粒、干法制粒,临界相对湿度为69.7%~71.5%,限度相对湿度为40.2%~68.9%。结论 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的最优防潮制粒工艺为以乳糖为辅料的流化床制粒或干法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 防潮制粒工艺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HIC法评价固体制剂辅料吸湿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东元 张青铃 +3 位作者 罗友华 许光辉 杨辉 刘晓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4-1260,共7页
目的建立吸湿等温曲线下面积(AUHIC)法评价固体制剂辅料吸湿性。方法采用静态吸附称重法,测定辅料在25℃温度、6.0%~100.0%相对湿度下0、24、48、72、96、120 h的含水率。以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赤池信息准则(AIC)为指标... 目的建立吸湿等温曲线下面积(AUHIC)法评价固体制剂辅料吸湿性。方法采用静态吸附称重法,测定辅料在25℃温度、6.0%~100.0%相对湿度下0、24、48、72、96、120 h的含水率。以相关系数(R^(2))、残差平方和(RSS)、赤池信息准则(AIC)为指标,采用originPro8.0软件优选辅料在不同相对湿度下120 h的吸湿等温曲线,计算AUHIC。将水分限度或干燥失重率代入最优吸湿等温曲线,预测限度相对湿度。以吸湿等温曲线两侧拟合的直线交点横坐标预测临界相对湿度。结果各辅料初始含水率为0.07%~13.16%,在相对湿度6.0%~100.0%下120 h内含水率为0~54.42%。在不同相对湿度下放置120 h时,吸湿等温曲线最优模型均为Peleg方程。在水分活度0.06~0.81、0.81~1.00、0.06~1.00之间的AUHIC分别为0.05~12.49、0.02~6.81、0.07~16.01,限度相对湿度为1.6%~100.0%。32个辅料的临界相对湿度为40.6%~94.4%,12个辅料无临界相对湿度。结论该方法可数字化表征和评价固体制剂辅料吸湿性,以限度相对湿度指导辅料内包材的选择比临界相对湿度更准确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制剂辅料 吸湿性 吸湿等温曲线下面积(AUH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