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种猪群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丹英 杨涛 +5 位作者 陈琼 温亚萍 王建宗 徐丽 陈永锋 何扬州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通过对厦门市种猪群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感染状况进行摸底调查,为指导猪场防控和净化猪伪狂犬病(PR)提供参考依据。2023年9月采集厦门市40个规模化猪场1350份种猪群猪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PRV-gE、PRV-gB抗体检测... 通过对厦门市种猪群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感染状况进行摸底调查,为指导猪场防控和净化猪伪狂犬病(PR)提供参考依据。2023年9月采集厦门市40个规模化猪场1350份种猪群猪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PRV-gE、PRV-gB抗体检测,并对不同区域、猪群种类、不同规模及种猪群免疫次数的PR抗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厦门市养殖场PRV-gE抗体场阳性率为20.00%,个体阳性率为12.00%;PRV-gB抗体场合格率为87.50%,个体合格率为90.22%。与同安区相比,翔安区猪场PRV-gE抗体阳性率较高,PRV-gB抗体合格率较低。母猪的gE抗体阳性率最高(13.11%),公猪gE抗体阳性率最低(4.08%,P=0.013);后备母猪PRV-gB抗体水平最高(97.69%)。不同规模猪场比较,存栏2000头以下、2000~4000头、4000头以上养殖场PRV-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9%、22.99%和11.07%(P<0.001),PRV-gB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0.52%、87.20%和94.30%,且均差异显著(P=0.005)。种猪免疫接种2次,其PRV-gE抗体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免疫3次(P<0.001)。厦门市种猪群猪伪狂犬病总体控制良好,部分养殖场仍存在野毒感染,还需加强免疫接种,提升管理水平,持续做好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血清学调查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规模禽场新城疫群流行率横断面研究估计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涛 韦欣捷 +2 位作者 陈琼 赵冉 许淑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11期26-28,32,共4页
[目的 ]估计厦门市规模禽场新城疫病原学流行率。[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在厦门市允许禽类养殖的4个区,共计450个规模禽场开展了新城疫病原学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概率抽样,随机抽取129个禽场,共采集了5160份咽喉-泄殖腔拭子,采用荧光RT-... [目的 ]估计厦门市规模禽场新城疫病原学流行率。[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在厦门市允许禽类养殖的4个区,共计450个规模禽场开展了新城疫病原学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概率抽样,随机抽取129个禽场,共采集了5160份咽喉-泄殖腔拭子,采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新城疫病毒。[结果 ]厦门市规模禽场新城疫病原学群流行率为0.8%(95%CI 0.0–2.1),规模鸡群、鸭群和鹅群的病原学流行率分别为1.9%(95%CI 0.0–4.4)、0%和0%。[结论 ]这个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厦门市规模禽场的新城疫已经达到国家中长期防治规划中达到控制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新城疫 群流行率 规模禽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宠物犬猫中布鲁氏菌、弓形虫、A型流感病毒及巴尔通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冉 蔡振鸿 +4 位作者 陈琼 陈永锋 连玉华 夏馥丽 徐丽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7期39-43,共5页
为初步了解厦门市宠物犬猫中布鲁氏菌、弓形虫、A型流感病毒及巴尔通体的流行情况,采用荧光PCR、ELISA及血凝抑制等检测方法,对2021年从厦门市32家动物诊疗机构中采集的304份宠物犬猫血清及对应的全血样品进行抗体及核酸检测。结果显示... 为初步了解厦门市宠物犬猫中布鲁氏菌、弓形虫、A型流感病毒及巴尔通体的流行情况,采用荧光PCR、ELISA及血凝抑制等检测方法,对2021年从厦门市32家动物诊疗机构中采集的304份宠物犬猫血清及对应的全血样品进行抗体及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宠物犬猫中,布鲁氏菌(光滑型及粗糙型)表观流行率为2.0%,真实流行率为0.5%(95%CI:0~1.3%);弓形虫表观流行率为3.3%,真实流行率为0.8%(95%CI:0~1.8%);A型流感病毒表观流行率为8.6%,真实流行率为7.7%(95%CI:4.7%~10.7%),检出H9亚型抗体阳性样品19份(抗体滴度为4log2~6log2),未检出H5亚型及H7亚型抗体阳性样品(抗体滴度<1log2)。未检出布鲁氏菌、弓形虫、巴尔通体及A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品。结果表明,厦门市宠物犬猫中存在一定的A型低致病性流感病毒传播风险,其他病原流行风险较低,但这些病原均具有感染人和其他动物的潜在风险,需要继续加强监测,做好个人防护。本研究为本地犬猫人兽共患病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 布鲁氏菌 弓形虫 巴尔通体 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厦门市猪伪狂犬病血清学流行率估计与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涛 何扬州 李谓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5期8-11,共4页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要求猪场开展净化的病种。为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对厦门市猪群伪狂犬病感染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从而估计其血清学流行率。本研究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了2 402份血清样品;另外实地...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要求猪场开展净化的病种。为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对厦门市猪群伪狂犬病感染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从而估计其血清学流行率。本研究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了2 402份血清样品;另外实地调查了40个猪场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等情况,分析伪狂犬病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显示,厦门市猪伪狂犬病血清学的场真实流行率为71.8%(95%CI:62.3%~81.2%),个体真实流行率为59.0%(95%CI:57.3%~60.7%);外购种猪是猪场感染伪狂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流行率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厦门市某猪场一起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暴发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11期12-15,共4页
[目的]2013年11月底至12月上旬,厦门市某猪场的一间产房兼保育猪舍出现了大规模的仔猪发病和死亡情况,为了找出引起病症暴发的可能病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特点进行描述,对发病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断奶仔猪袭... [目的]2013年11月底至12月上旬,厦门市某猪场的一间产房兼保育猪舍出现了大规模的仔猪发病和死亡情况,为了找出引起病症暴发的可能病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特点进行描述,对发病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断奶仔猪袭击率为85.7%,病死率为66.5%;哺乳仔猪袭击率为60.3%,病死率为54.9%,断奶仔猪的发病风险是哺乳仔猪的1.4倍(95%CI:1.3~1.6);从饲养密度看,高床上每栏饲养15只以上的断奶仔猪的发病风险是每栏饲养15只及以下的断奶仔猪的1.6倍(95%CI:1.4~1.8);从母猪每窝产子数看,产床上母猪1胎产子8只以上的哺乳仔猪的发病风险是1胎8只及以下的哺乳仔猪的1.2倍(95%CI:1.04~1.4)。[结论]结合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这可能是一起仔猪应激反应引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暴发事件。最后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建议场主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猪群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副猪嗜血杆菌病 暴发调查 流行病学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宠物医院犬猫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丹英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第5期10-12,共3页
为了解厦门市宠物医院犬猫弓形虫感染情况,2019-2020年采集犬血清235份、猫血清191份,进行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经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发现,厦门地区犬弓形虫抗原和IgG抗体阳性率为4.68%,猫弓形虫抗原阳性率为5.24%,IgG抗体阳性率为4.71%... 为了解厦门市宠物医院犬猫弓形虫感染情况,2019-2020年采集犬血清235份、猫血清191份,进行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经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发现,厦门地区犬弓形虫抗原和IgG抗体阳性率为4.68%,猫弓形虫抗原阳性率为5.24%,IgG抗体阳性率为4.71%。对不同健康状态、生活环境、性别和年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犬猫弓形虫感染与性别、年龄差异不显著,不同健康状态下虽差异不显著,但不健康状态下带虫率较高。宠物关养与放养或流浪这两种生活环境对犬猫弓形虫抗原和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调查表明:厦门地区存在一定的犬猫弓形虫病流行,犬猫弓形虫感染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要定期做弓形虫检查和驱虫工作。本研究初步了解厦门地区犬猫弓形虫感染情况,为今后弓形虫病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级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扬州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第1期35-37,共3页
我国动物疫病流行日趋复杂,而传统防控工作方式效率亟待提高。信息化能有效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工作效率,有利于对动物疫情的快速预警、反应、控制和溯源。本文介绍市级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重点分析基础信息数据库... 我国动物疫病流行日趋复杂,而传统防控工作方式效率亟待提高。信息化能有效提高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工作效率,有利于对动物疫情的快速预警、反应、控制和溯源。本文介绍市级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重点分析基础信息数据库、物资管理系统、动物疫病监测、疫情预警、疫情调查处置等功能模块,形成市级动物疫病防控大数据和网络化管理平台,实现动物防疫场点、人员、疫苗、物资和工作抽查等网络化管理,为动物疫病防控行政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切实提高基层防疫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疫病防控 信息化 管理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宠物犬狂犬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涛 陈琼 +1 位作者 赵冉 许淑娟 《福建畜牧兽医》 2014年第6期15-16,共2页
为掌握厦门市宠物犬狂犬病感染和免疫情况,厦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8月对厦门市宠物犬进行了狂犬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抽检的145份犬血清样品中,检出疑似狂犬病阳性犬4只,同时在流浪犬中也检测到抗体阳性犬4只;在已免疫... 为掌握厦门市宠物犬狂犬病感染和免疫情况,厦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3年8月对厦门市宠物犬进行了狂犬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抽检的145份犬血清样品中,检出疑似狂犬病阳性犬4只,同时在流浪犬中也检测到抗体阳性犬4只;在已免疫狂犬病疫苗的86只犬中,有3只是新办证免疫的宠物犬,免疫率为82.7%,免疫抗体合格率为56.6%,疫苗接种频率与抗体保护水平显著关联,免疫接种超过1次的犬只,抗体保护水平是免疫接种1次的犬只的3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血清学调查 宠物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翔安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扬州 杨涛 +1 位作者 陈清次 方俊华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第2期11-13,共3页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优先防治的16种动物疫病之一,到2020年要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为了有效控制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对厦门市翔安区猪伪狂犬病感染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估计翔安区猪伪狂犬...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优先防治的16种动物疫病之一,到2020年要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为了有效控制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对厦门市翔安区猪伪狂犬病感染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估计翔安区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率。本研究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ELISA试剂盒,共检测1 411份血清样品,并实地调查20个猪场,了解猪场饲养管理和免疫情况。结果显示,翔安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场流行率为74.4%(95%CI:60.0%~88.7%),个体流行率为57.9%(95%CI:56.4%~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血清学 流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同安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谓娟 杨涛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第4期15-18,共4页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优先防治的16种动物疫病之一,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猪场猪伪狂犬病都要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厦门市同安区为了配合做好猪场净化工作,掌握全区猪群猪伪狂犬病的感染状况,... 猪伪狂犬病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优先防治的16种动物疫病之一,到2020年全国所有种猪场猪伪狂犬病都要达到规划设定的考核标准。厦门市同安区为了配合做好猪场净化工作,掌握全区猪群猪伪狂犬病的感染状况,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估计辖区内猪群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流行率。本研究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ELISA试剂盒,共检测991份血清样品,并实地调查20家猪场,了解猪场饲养管理和免疫情况。结果显示,同安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场流行率为65.0%,个体真实流行率为47.5%(44.5%~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血清学 流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同安区生猪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江庭 郭金堆 +5 位作者 董瑞庆 李谓娟 陈琼 杨涛 赵冉 方俊华 《福建畜牧兽医》 2013年第2期14-16,共3页
为掌握厦门市同安区生猪腹泻情况,于2013年1月7日至18日,对11个镇、街道、农场的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猪群进行了2012年12月生猪腹泻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共填写合格问卷100份。调查分析显示,全区2012年12月生猪腹泻的发病率为0... 为掌握厦门市同安区生猪腹泻情况,于2013年1月7日至18日,对11个镇、街道、农场的不同养殖规模猪场猪群进行了2012年12月生猪腹泻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共填写合格问卷100份。调查分析显示,全区2012年12月生猪腹泻的发病率为0.0417头,猪一月。根据不同养殖规模的猪场猪群进行统计,以年出栏量100~499头的规模猪场猪群发病率最高,为0.1450头,猪一月;对不同猪群进行统计,以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分别为0.0876头,猪一月和32.9%;对11个镇、街道、农场的猪群进行统计,以大同街道猪群的发病率最高,为0.1550头,猪一月。厦门市同安区2012年12月生猪腹泻主要是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腹泻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肉禽养殖场高死淘率风险因素研究
12
作者 杨涛 陈琼 +4 位作者 李谓娟 王炳清 王建宗 谢侃 许淑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6-128,共3页
死淘率(也称死亡淘汰比率)主要是指畜禽的非正常死亡率。在我国现代家禽生产中,引起家禽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疾病感染问题依然是家禽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引起家禽疫病的原因主要包括禽舍设计及建造不科学、不规范的饲... 死淘率(也称死亡淘汰比率)主要是指畜禽的非正常死亡率。在我国现代家禽生产中,引起家禽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疾病感染问题依然是家禽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最大障碍,而引起家禽疫病的原因主要包括禽舍设计及建造不科学、不规范的饲养管理、淡薄的消毒和免疫意识以及环境应激等。厦门市家禽养殖以鸡鸭为主,禽场的养殖规模普遍偏小,肉禽养殖场存栏量大多在2000-8000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淘率 养殖场 厦门市 风险因素 肉禽 家禽生产 非正常死亡 疾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系统评价指标选择
13
作者 杨涛 杨宏琳 +2 位作者 刘瀚泽 刘雨萌 沈朝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11期65-71,共7页
为选择进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系统有效阻断疫病传入的重要评价指标,采用以文献研究为主的方法,收集进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分析我国口岸检疫系统阻断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各项措施,综合口岸检疫的法定性,并参考... 为选择进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系统有效阻断疫病传入的重要评价指标,采用以文献研究为主的方法,收集进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分析我国口岸检疫系统阻断外来动物疫病传入的各项措施,综合口岸检疫的法定性,并参考国际通用的监测系统评价指标,最终选取了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涵盖了口岸检疫的准入可靠性、覆盖率、敏感性、时效性和信息交流度等5个方面,为构建进境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系统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检疫 动物及动物产品 动物疫病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厦门分离株全基因组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振鸿 陈琼 +2 位作者 赵冉 孔繁德 程小文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8年第8期69-75,共7页
为了解厦门市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从而为科学防控禽流感提供依据,对2015年的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厦门分离株(A/chicken/Xiamen/09/2015分离自活禽交易市场、A/chicken/Xiamen/10/2015分离自某养殖场)进行全基因序列... 为了解厦门市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从而为科学防控禽流感提供依据,对2015年的2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厦门分离株(A/chicken/Xiamen/09/2015分离自活禽交易市场、A/chicken/Xiamen/10/2015分离自某养殖场)进行全基因序列扩增、测定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株的8个基因片段来自3个不同亚群;M、NP基因与安徽、江西、江苏(泰州)H7N9亚型禽流感分离株高度同源;6个基因出现毒力增强,以及与耐药性、哺乳动物嗜性相关的突变。研究结果提示,H9亚型与H7亚型流感病毒间存在基因重组风险,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会对公共卫生产生潜在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全基因组测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冉 陈琼 +2 位作者 蔡振鸿 杨涛 张丹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家禽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禽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的冬春季节,从厦门市几家主要活禽交易市场采集家禽棉拭子及环境样品,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和分型鉴定。结果从534份...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家禽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禽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的冬春季节,从厦门市几家主要活禽交易市场采集家禽棉拭子及环境样品,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和分型鉴定。结果从534份样品中,检测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阳性216份,检出率为40.4%。本地低致病禽流感病毒的HA亚型至少6种,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9、H6、H11、H12、H1、H3;NA亚型至少5种,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N2、N6、N3、N8、N9。结论活禽交易市场家禽中存在不同亚型混合感染情况,尤其以水禽最明显,可同时检出多种亚型。提示今后厦门的疫病防控须加大对水禽的监测及交易市场的管理和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致病性禽流感 流行病学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厦门分离株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蔡振鸿 赵冉 +4 位作者 陈琼 杨涛 张丹英 陈永锋 何扬州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71,共18页
为了解分离自厦门市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和活禽屠宰场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AIV)的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对分离到的6株H9N2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进化分析和特殊位点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6株分... 为了解分离自厦门市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和活禽屠宰场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AIV)的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对分离到的6株H9N2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进化分析和特殊位点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6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均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HA受体结合位点尤其是234位氨基酸突变为L,表现出人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性;NA存在颈部9个核苷酸缺失的高致病性分子特征;内部基因NS1基因发生P42S突变,M1基因发生N30D、T215A突变,M2基因发生S31N的突变,PB1-F2基因发生N66S突变,提示当前分离株已出现耐药性、致病性增强的变化。8个基因片段均属于欧亚谱系,内部基因与H7N9、H10N8、H10N6、H5N6亚型亲缘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为本地区禽流感生物学特性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H9N2亚型 基因分析 分子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规模猪场八种致猪腹泻病病毒感染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冉 蔡振鸿 +7 位作者 陈琼 李传勇 李兆龙 彭小莉 陈永锋 连玉华 周振宇 彭清渊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3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了解厦门辖区内规模化猪场多种致猪腹泻病病毒的流行情况,采用四重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方法对采自53家规模化猪场的265份猪腹泻粪便进行猪肠道α冠状病毒(porcine enteric alphacoronavirus,PE... 为了解厦门辖区内规模化猪场多种致猪腹泻病病毒的流行情况,采用四重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方法对采自53家规模化猪场的265份猪腹泻粪便进行猪肠道α冠状病毒(porcine enteric alphacoronavirus,PEAV)、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chovirus,PTV)、猪凸隆病毒(porcine torovirus,PToV)、猪嵴病毒(porcine kobuvirus,PK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从265份腹泻粪便样品中均未检出TGEV和PEAV;PKV、PTV、PoRV、PToV、PDCoV、PEDV的样品阳性率依次为67.92%、65.28%、36.60%、27.55%、6.42%、4.91%,对应的场阳性率依次为86.79%、79.25%、58.49%、41.51%、18.87%、5.66%;84.91%的猪场存在2种及以上病毒的混合感染。结果表明:目前厦门地区致猪腹泻病的主要病毒是PKV、PTV、PoRV、PToV,且混合感染现象较为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猪轮状病毒 猪δ冠状病毒 猪肠道α冠状病毒 猪捷申病毒 猪凸隆病毒 猪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6亚型禽流感病毒厦门分离株全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冉 蔡振鸿 +3 位作者 陈琼 张丹英 杨涛 连玉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为了解2017年分离自厦门市某活禽屠宰场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对分离到的4株H6N6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进化分析和特殊位点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4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均符合低... 为了解2017年分离自厦门市某活禽屠宰场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对分离到的4株H6N6亚型AIV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遗传进化分析和特殊位点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4株分离株的HA裂解位点和受体结合位点均符合低致病性AIV特征,但其中1株分离株NA存在颈部11个氨基酸的缺失。NS1发生P42S突变、M1发生N30D、T215A突变、M2发生V27I的突变。8个基因节段均属于欧亚谱系,内部基因与H5N1、H5N6、H6N1及H6N2 AIV亲缘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表明,4株H6N6分离株均表现为低致病性AIV特征,但也存在与耐药性、毒力增强等相关的突变,基因来源呈现多样性。本研究结果为本地区AIV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6N6亚型 基因分析 分子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及动物性食品中山羊源性和绵羊源性成分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永锋 《福建畜牧兽医》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饲料及动物性食品中的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应用于动物源性饲料及动物性食品的快速检验。方法分别根据山羊、绵羊线粒体种间保守序列,设计合成针对山羊和绵羊的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通过荧光...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饲料及动物性食品中的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的双重荧光PCR方法,应用于动物源性饲料及动物性食品的快速检验。方法分别根据山羊、绵羊线粒体种间保守序列,设计合成针对山羊和绵羊的特异性引物及TaqMan探针,通过荧光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筛选,建立可同时检测饲料及动物性食品中的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的双重荧光PCR方法。结果本研究所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可同时快速检测饲料及动物性食品中的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应用本方法检测山羊肉和绵羊肉模板的检出限均为10-5,与相应的单重荧光PCR方法的检出限一致,比国标法(GB/T20190-2006)的灵敏性高100倍。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强,适用于饲料、肉制品、乳制品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双重荧光PCR 山羊和绵羊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20
作者 李兆龙 孔祥瑞 +4 位作者 林锋强 王秀萍 赵冉 彭小莉 陈常颂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9-750,共12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茶中有益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并揭示该菌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初步机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冠突散囊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 本研究旨在筛选黑茶中有益的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EC)并揭示该菌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初步机制。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冠突散囊菌;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分类地位;采用生长速率法分析其增殖条件及增殖的稳定性;采用琼脂扩散抑菌试验、耐酸碱、耐热及紫外光稳定性试验、电镜观察及小鼠动物试验等以评估该Ec-12上清抑制鼠伤寒沙门菌的初步机制。结果显示:筛选到一株有较强抑制鼠伤寒沙门菌作用的冠突散囊菌Ec-12,抑菌圈分别为10.4 mm±1.5 mm。根据形态学、生长特征及IT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冠突散囊菌,并命名菌株Ec-12。粗分离的菌株Ec-12上清在pH近中性条件产生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稳定好。经电镜观察可见粗分离菌株Ec-12上清导致鼠伤寒沙门菌的菌体变形,表层粗糙等抑菌现象。并明显降低小鼠感染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率和死亡率,提高小鼠绒毛的完整度和增加黏液蛋白的分泌(P<0.05),减少结肠细胞的凋亡(P<0.05),抑制鼠伤寒沙门菌对小鼠的危害。冠突散囊菌Ec-12菌株上清作用于鼠胃肠道内的鼠伤寒沙门菌,破坏了鼠伤寒沙门菌结构完整性,同时又作用于鼠的肠道,提高肠绒毛完整性,促进结肠黏液蛋白的分泌,减少结肠细胞的凋亡,进而降低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及死亡,它具备一定益生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上清 鼠伤寒沙门菌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