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松 陈琼 +1 位作者 陈永峰 钱永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282-283,287,共3页
介绍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发展现状,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总体框架及主要做法,分析了追溯模式的特点,并提出了几点经验启示。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追溯 模式 福建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售蔬菜重金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研究及评价 被引量:19
2
作者 汤惠华 陈细香 +2 位作者 杨涛 黄汉水 卢昌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27-332,共6页
为了解厦门市蔬菜中有害重金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情况,于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从厦门市各超市、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菜产地上采集46个品种532份蔬菜样品,用国标法(GB/T5009.11-17-1996、GB/T5009.33-2003)分别分析蔬菜... 为了解厦门市蔬菜中有害重金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情况,于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从厦门市各超市、农贸市场、蔬菜批发市场和蔬菜产地上采集46个品种532份蔬菜样品,用国标法(GB/T5009.11-17-1996、GB/T5009.33-2003)分别分析蔬菜中的重金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检测样品中Pb、Cd、As、Hg、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平均值分别为0.0099、0.083、0.056、0.003、1090.3、0.59mg/kg;根据国家标准1-2,仅部分品种如菠菜、甘蓝、花菜、萝卜的铅超标,有潜在污染风险;大部分蔬菜中砷、汞、镉三种重金属的含量都较低,潜在的污染风险不大。硝酸盐污染程度严重的占36.5%;中、重度污染的占20.2%;轻度的占43.3%,硝酸盐含量依次为嫩茎叶菜类>根茎类>花菜类>瓜菜类>鲜豆菜>茄果类>水生蔬菜类,各样品间含量差别较大;而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重金属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厦门市翔安区甜玉米新品种区试总结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瑞君 叶明鑫 +3 位作者 陈艺婷 颜慧莹 陈龙杰 黄和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2年第2期73-77,共5页
2011年10个甜玉米新品种在厦门市翔安区的区域试验表明,区试表现比粤甜3号(CK)增产5%以上,产量达显著差异水平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金黄甜一号、榕甜2号和SBS901;表现比CK增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SBS902、黄甜168和华宝甜8号;永珍... 2011年10个甜玉米新品种在厦门市翔安区的区域试验表明,区试表现比粤甜3号(CK)增产5%以上,产量达显著差异水平且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金黄甜一号、榕甜2号和SBS901;表现比CK增产、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有SBS902、黄甜168和华宝甜8号;永珍一号、甜2021、金珍珠和世诚甜26表现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新品种 厦门市翔安区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和勇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4期257-260,共4页
对2006-2009年厦门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年份、不同抽样地点、不同蔬菜品种农残检测合格率,探讨蔬菜农残超标原因及相关对策。
关键词 蔬菜 农药残留 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耕地动态变化与蔬菜生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瑞铭 王克全 +3 位作者 林春煌 刘锦章 许清云 蔡绍鑫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62-65,共4页
根据厦门市1996 ~2010年社会经济统计和调查数据,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对引起蔬菜总量变化的耕地面积、蔬菜播种面积、蔬菜单产等诸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提出提高蔬菜生产总量和自给率水平的对策与建议:制定更为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加... 根据厦门市1996 ~2010年社会经济统计和调查数据,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分别对引起蔬菜总量变化的耕地面积、蔬菜播种面积、蔬菜单产等诸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提出提高蔬菜生产总量和自给率水平的对策与建议:制定更为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加强高标准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调整蔬菜种植结构,优化蔬菜生产区域布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生产 耕地资源 播种面积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福建茶叶质量安全评价与风险评估的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春森 《中国茶叶》 2007年第4期20-21,共2页
据统计,2005年福建省茶叶栽培面积达232.9万亩,总产量18.4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0%;营销总产值160亿元,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35%。全省从事茶叶产业的人员超过30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茶区农民增收致... 据统计,2005年福建省茶叶栽培面积达232.9万亩,总产量18.4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0%;营销总产值160亿元,占全国茶叶总产值的35%。全省从事茶叶产业的人员超过30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茶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有力保障了福建省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影响福建省茶叶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开展茶叶质量安全系统评价和风险评估的主要模式及解决质量安全问题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安全评价 茶叶产业 风险评估 福建省 农村经济 栽培面积 农民增收 社会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厦门株-1的ORF2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孔繁德 徐淑菲 +2 位作者 陈琼 黄印尧 陆承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对PCV2厦门株-1(XM-1)的ORF2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清晰看见1条与设计相符的大小为729 bp的特异条带.提取该片段进行测序,并与国内外24株PCV2毒株的ORF2进... 根据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对PCV2厦门株-1(XM-1)的ORF2基因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清晰看见1条与设计相符的大小为729 bp的特异条带.提取该片段进行测序,并与国内外24株PCV2毒株的ORF2进行比较,发现得到的PCV2 XM-1的ORF2与广西PCV2分离株(AY556475)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达到100%,与其它PCV2毒株ORF2的同源性分别为91.6%-99.9%和88.9%-100%,表明厦门地区生猪已感染PCV2,PCV2的ORF2基因与其它毒株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 ORF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通用PCR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孔繁德 陈琼 +1 位作者 徐淑菲 彭海滨 《福建畜牧兽医》 2007年第S1期27-30,共4页
根据沙门氏菌fimY基因建立了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通用PCR方法。对收集的A-F群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的60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和11种非沙门氏菌进行PCR检测,采用2.0%琼脂糖电泳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沙门氏菌均扩增出526bp的特异性条带,而非沙门氏... 根据沙门氏菌fimY基因建立了用于检测沙门氏菌的通用PCR方法。对收集的A-F群标准菌株和临床分离的60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和11种非沙门氏菌进行PCR检测,采用2.0%琼脂糖电泳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沙门氏菌均扩增出526bp的特异性条带,而非沙门氏菌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通过电泳判定结果,该法可检出扩增体系中93cfu的沙门氏菌,还可检出含3cfu的样品用BP预增菌或MM增菌后的菌液。说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采用直接菌体加入法、热裂解、反复冻融、CTAB碱裂解法和柱式试剂盒提取法分别提取核酸模板,结果CTAB法效果最好,但操作烦琐,而直接菌体加入法和热裂解法可以达到和柱式试剂盒同样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快速、经济、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通用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琼 孔繁德 +2 位作者 张长弓 彭海滨 徐淑菲 《福建畜牧兽医》 2006年第5期6-8,共3页
应用提纯的兔抗沙门氏菌IgG-2包被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羊抗兔IgG包被对照线,然后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兔抗沙门氏菌IgG-1建立了检测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试纸条。该法通过胶体金标记兔抗沙门氏菌抗体直接显色,阳性者检测线出现红色线,... 应用提纯的兔抗沙门氏菌IgG-2包被硝酸纤维素膜检测线,羊抗兔IgG包被对照线,然后用胶体金标记纯化的兔抗沙门氏菌IgG-1建立了检测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试纸条。该法通过胶体金标记兔抗沙门氏菌抗体直接显色,阳性者检测线出现红色线,整个试验过程仅需10~15min即可判断结果.与大肠杆菌、枸橼酸杆菌、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等常见肠道菌不发生交叉反应.与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量为2.3×105cfu/ml。试纸条4℃或37℃存放9个月,检测结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 胶体金 检测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饲料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琼 孔繁德 +3 位作者 彭海滨 连玉华 陈永锋 徐淑菲 《福建畜牧兽医》 2006年第2期7-9,共3页
通过用常规方法、PCR方法和金标试纸条方法,同时对厦门地区饲料厂生产和养殖场使用的饲料和添加剂(200份),展开沙门氏菌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从一份乌龟配合饲料中检出一株沙门氏菌。经血清学鉴定为纳米比亚沙门氏菌(S.Namibia,血清型... 通过用常规方法、PCR方法和金标试纸条方法,同时对厦门地区饲料厂生产和养殖场使用的饲料和添加剂(200份),展开沙门氏菌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从一份乌龟配合饲料中检出一株沙门氏菌。经血清学鉴定为纳米比亚沙门氏菌(S.Namibia,血清型为6,7:c,enx),同时 PCR检出与预计相符合的产物,电泳条带大小为529bp,金标快速检测试纸检测显示阳性结果。该菌国内至今未见报道。说明厦门地区饲料总体状况良好,沙门氏菌污染轻微,但应不断加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沙门氏菌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农药残留安全评价模式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春森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09X期77-78,共2页
通过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提出开展蔬菜农药残留安全系统评价和风险评估的模式及措施,旨在探讨如何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安全性评价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氯苯氧乙酸钠对小鼠的毒性及其残留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刘红 曾志杰 +5 位作者 李传勇 张水华 孙乐常 陈琼 曹敏杰 刘光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7-204,共8页
目的:探讨毒豆芽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苯氧乙酸钠(sodium 4-chlorophenoxyacetate,4-CPANa)对小鼠的急性、蓄积性毒性及其在小鼠机体的残留规律。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4-CPANa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蓄积性毒性实验以107.4 mg/kg为起... 目的:探讨毒豆芽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4-氯苯氧乙酸钠(sodium 4-chlorophenoxyacetate,4-CPANa)对小鼠的急性、蓄积性毒性及其在小鼠机体的残留规律。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4-CPANa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蓄积性毒性实验以107.4 mg/kg为起始剂量,采用剂量递增蓄积系数法染毒,观察记录实验期间小鼠的一般生理指标,结束后测定小鼠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组织病理变化状况,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CPANa在小鼠机体内的残留量。结果:4-CPANa对小鼠经口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1 074.1 mg/kg,蓄积系数K>8;4-CPANa对小鼠的生理及血液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影响,肝脏、肾脏均发生组织病理学变化;小鼠机体中4-CPANa残留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尿液>肾脏>肝脏>血液>心脏>脑组织>肌肉。结论:4-CPANa为低毒、低等蓄积性药物,其毒性效应主要表现为对小鼠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氯苯氧乙酸钠 急性毒性 蓄积性毒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 毒豆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水域两种拟菱形藻的形态学鉴定及毒素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邢小丽 杨军霞 +3 位作者 康燕玉 高亚辉 梁君荣 林旭吟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6-582,共7页
对2005年分离自广东大亚湾的两种潜在产毒拟菱形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毒性分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确认藻种为细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cuspidata)和多纹拟菱形藻(P.multistriat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这两种藻... 对2005年分离自广东大亚湾的两种潜在产毒拟菱形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毒性分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确认藻种为细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cuspidata)和多纹拟菱形藻(P.multistriat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这两种藻的常规培养样进行软骨藻酸毒素检测,结果均未检测到软骨藻酸.鉴于以上两种拟菱形藻存在着潜在产毒特性,不同培养条件的诱导实验尚需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菱形藻 透射电子显微镜 软骨藻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家养淡水鱼暴发传染病的细菌分离鉴定与防治 被引量:7
14
作者 孔繁德 陈琼 +3 位作者 王生育 黄印尧 陈信忠 龚艳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13-218,共6页
2003年下半年福建省龙海市许多养鱼场发生一起以出血为主的家养鱼暴发性传染病,对其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通过常规细菌学鉴定和应用 ATB 全自动鉴定系统,从濒死的鲢鱼和罗非鱼的实质性脏器中各分离出1株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tella t... 2003年下半年福建省龙海市许多养鱼场发生一起以出血为主的家养鱼暴发性传染病,对其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通过常规细菌学鉴定和应用 ATB 全自动鉴定系统,从濒死的鲢鱼和罗非鱼的实质性脏器中各分离出1株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tella tarda),同时还从鲢鱼中分离出1株弗氏枸掾酸杆菌(Citrobacter freandn)。用这些菌人工感染小鼠和健康鱼,表明这些菌对小鼠有极强的毒力,对鱼表现出与自然发病鱼类似的病症,并回收到与接种菌一致的细菌。选择敏感性高的丙沙星、氟哌酸、菌必治交叉使用.同时搞好周围环境卫生,有效地控制了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缓爱德华氏菌 弗氏枸掾酸杆菌 分离鉴定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霞 应兴华 +2 位作者 段彬伍 朱智伟 黄和勇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75-57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广西地区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改良该地区的稻米品质和选育优质水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10年广西地区1713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近几年间广西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 【目的】通过对广西地区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改良该地区的稻米品质和选育优质水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4-2010年广西地区1713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近几年间广西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12项指标,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样品数据统计。【结果】广西地区水稻品种整精米率较高,有中软的胶稠度,但垩白粒率较高,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达标率偏低。【结论】培育低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品种应是今后该地区育种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质 分析 评价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钙与草莓叶果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丽璇 汤惠华 +1 位作者 陈丽虹 庄荣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720-724,共5页
研究田间喷施不同浓度醋酸钙对"丰香"草莓头茬果、二茬果和叶片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并探明喷钙浓度与草莓果实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喷钙明显增加果实和叶片钙、氮、锌、锰含量,外源钙浓度与叶、果中... 研究田间喷施不同浓度醋酸钙对"丰香"草莓头茬果、二茬果和叶片10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并探明喷钙浓度与草莓果实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喷钙明显增加果实和叶片钙、氮、锌、锰含量,外源钙浓度与叶、果中钙、氮、锌、锰含量间基本上呈较显著至极显著正相关;喷钙降低果实钾含量和头茬果期叶片的硼含量,其喷钙浓度与果实钾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头茬果期叶片硼含量间呈较显著负相关;果实和叶片的其余元素(磷、镁、铜、铁)含量基本上与喷钙浓度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性成分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淑菲 孔繁德 +3 位作者 苗丽 蔡振鸿 林振基 赵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12期94-99,共6页
根据牛cytB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运用GenieⅡ等温扩增荧光检测系统,以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荧光检测方法为基础,建立了牛源性成分LAMP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 根据牛cytB基因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运用GenieⅡ等温扩增荧光检测系统,以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荧光检测方法为基础,建立了牛源性成分LAMP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好;灵敏度比普通PCR方法高100倍,达到5.408×10^(-2)μg/μL;反应时间短,最快的10分钟内即可完成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源性成分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特异性引物 等温扩增荧光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徐淑菲 孔繁德 +3 位作者 苗丽 蔡振鸿 林振基 赵冉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1期75-80,共6页
本文从技术原理、研究进展及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对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进行了阐述。与普通PCR、荧光定量PCR相比,LAMP技术具有不需要精密仪器、肉眼即可判定、操作简单、所用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水生和陆生动物... 本文从技术原理、研究进展及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对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进行了阐述。与普通PCR、荧光定量PCR相比,LAMP技术具有不需要精密仪器、肉眼即可判定、操作简单、所用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在水生和陆生动物的细菌病、病毒病、寄生虫病的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LAMP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以及LAMP检测仪器的出现,更加促进了LAM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检测 发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检测沙门菌两种四环素耐药基因 被引量:3
19
作者 孔繁德 陆承平 +2 位作者 彭海滨 徐淑菲 陈琼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20-623,共4页
应用两对特异性引物同时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和tetC。通过对35株沙门菌分离株的四环素耐药性检测,表明所有沙门菌分离株均含tetC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阳性符合率65.7%,8株同时含有tetB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阳性符合率100%,tetB基因和t... 应用两对特异性引物同时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B和tetC。通过对35株沙门菌分离株的四环素耐药性检测,表明所有沙门菌分离株均含tetC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阳性符合率65.7%,8株同时含有tetB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阳性符合率100%,tetB基因和tetC基因双阳性的菌株与药敏试验结果阳性符合率也为100%。取其中部分菌株扩增出tetB和tetC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5株菌的tetB基因扩增产物序列完全相同,与质粒pRT11相应序列同源性达99.7%;14株菌的tetC基因扩增产物与质粒pBR322中的相应序列同源性为100%。证实沙门菌耐药基因普遍存在,且同时含有tetB和tetC基因的菌株表现耐药。多重PCR技术同时检测两种四环素耐药基因,适合大量样本的检测,对开展沙门菌四环素多种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四环素耐药基因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分离株药物敏感试验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琼 孔繁德 +1 位作者 彭海滨 徐淑菲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关键词 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药物敏感试验 临床分离株 沙门菌 多西环素 氨苄西林 麦迪霉素 新生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