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内动脉狭窄对大脑动脉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蔚莘
周毅强
+1 位作者
黄学成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2-676,共5页
目的大脑动脉环血流变化常与颈内动脉狭窄相联系。本研究试用有限元方法来研究颈内动脉狭窄对大脑动脉环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以此探讨动脉环内交通动脉代偿机制。方法采用MIMICS10.0软件及ANSYS14.5软件,建立了一个包括血管和血流在内...
目的大脑动脉环血流变化常与颈内动脉狭窄相联系。本研究试用有限元方法来研究颈内动脉狭窄对大脑动脉环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以此探讨动脉环内交通动脉代偿机制。方法采用MIMICS10.0软件及ANSYS14.5软件,建立了一个包括血管和血流在内的流固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健康模型(颈内动脉无狭窄)及各种病理模型(颈内动脉狭窄率分别为15%、30%、45%,60%、70%、80%和90%)。通过监测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内的血流变化,掌握动脉环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包括血管和血流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首次得以建立。随着狭窄率增加,前交通动脉与患侧后交通动脉内血流逐渐增多,狭窄率达到90%后,两条血管内血流减少;健侧后交通动脉内血流也全程逐渐增加,但量极小,基本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以上的结果可见,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大脑动脉环通过前交通动脉与患侧后交通动脉开放达到代偿,狭窄率达到90%后代偿失效,从机制上印证了颈内动脉狭窄与颅内缺血性病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动脉环
颈内动脉狭窄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内动脉狭窄对大脑动脉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林蔚莘
周毅强
黄学成
李义凯
机构
厦门市中医院骨三科
广州
中医院
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南方医
科
大学
中医
药学院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2-67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871)
文摘
目的大脑动脉环血流变化常与颈内动脉狭窄相联系。本研究试用有限元方法来研究颈内动脉狭窄对大脑动脉环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以此探讨动脉环内交通动脉代偿机制。方法采用MIMICS10.0软件及ANSYS14.5软件,建立了一个包括血管和血流在内的流固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健康模型(颈内动脉无狭窄)及各种病理模型(颈内动脉狭窄率分别为15%、30%、45%,60%、70%、80%和90%)。通过监测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内的血流变化,掌握动脉环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包括血管和血流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首次得以建立。随着狭窄率增加,前交通动脉与患侧后交通动脉内血流逐渐增多,狭窄率达到90%后,两条血管内血流减少;健侧后交通动脉内血流也全程逐渐增加,但量极小,基本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过以上的结果可见,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大脑动脉环通过前交通动脉与患侧后交通动脉开放达到代偿,狭窄率达到90%后代偿失效,从机制上印证了颈内动脉狭窄与颅内缺血性病变相关。
关键词
大脑动脉环
颈内动脉狭窄
有限元
Keywords
Cerebral arterial circle
Carotid Stenosi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内动脉狭窄对大脑动脉环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林蔚莘
周毅强
黄学成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