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化剂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德筠 廖良忠 杨维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无水乙醇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总结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71例静脉畸形患者共82病灶,分为A组(n=40,接受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和B组(n=42,接... 目的探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无水乙醇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总结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治疗的71例静脉畸形患者共82病灶,分为A组(n=40,接受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和B组(n=42,接受无水乙醇注射治疗)。A组中高回流型病灶23个(A1组),低回流型病灶17个(A2组);B组中高回流型病灶25个(B1组),低回流型病灶17个(B2组)。对比分析A、B两组以及A1、A2组,B1、B2组,A1、B1组,A2、B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5.2%(P<0.05),A1组、A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5%、88.2%(P<0.05),B1组、B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100%(P>0.05);A1组、B1组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组、B2组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较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更有效,其主要机制在于能更彻底地栓塞回流静脉;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少,对低流速型静脉畸形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聚桂醇 泡沫硬化剂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生长与无浸润生长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MRI表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鹏 丁玉芹 +2 位作者 罗荣奎 王明亮 周建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22-626,共5页
目的比较浸润与无浸润生长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生长SPTP患者20例(浸润组)和无浸润生长SPTP患者26例(无浸润组)的平扫及动态增强MRI特点。结果浸润与无浸润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 目的比较浸润与无浸润生长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生长SPTP患者20例(浸润组)和无浸润生长SPTP患者26例(无浸润组)的平扫及动态增强MRI特点。结果浸润与无浸润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灶位置、病灶大小、类型、延迟期强化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病灶形态、周围侵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PTP形态不规则及侵犯周围组织时,提示恶性可能。即使病灶<30mm且无周围侵犯征象,也不能排除肿瘤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腱鞘巨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丽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81-1181,共1页
关键词 腱鞘巨细胞瘤 膝关节内侧 关节内游离体 膝关节腔积液 自行缓解 病例资料 反复发作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肝细胞腺瘤CT误诊1例
4
作者 张鹏 李振龙 +1 位作者 赵英杰 陈爱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肝细胞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人工气胸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心脏血管旁或纵隔内病灶 被引量:1
5
作者 廖健 李春海 +2 位作者 廖良忠 陈曦 郑明贵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3-765,共3页
穿刺活检术在肿瘤微创介入诊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穿刺复杂部位肿瘤仍存在潜在风险[1-2],如误中附近重要结构,可能带来重大危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人工气胸是指通过针管将空气、氧气或其他气体注入胸膜腔而人为形成的气胸,随着胸部肿... 穿刺活检术在肿瘤微创介入诊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穿刺复杂部位肿瘤仍存在潜在风险[1-2],如误中附近重要结构,可能带来重大危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人工气胸是指通过针管将空气、氧气或其他气体注入胸膜腔而人为形成的气胸,随着胸部肿瘤微创介入诊疗技术不断发展,近年来已逐渐用于近心脏大血管及纵隔的肺转移瘤及近膈顶肝肿瘤等高风险部位病灶活检。本研究观察建立人工气胸后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心脏血管旁或纵隔内病灶的效果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肿瘤 气胸 人工 穿刺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ERCP的X线征象分析
6
作者 李振龙 张鹏 +1 位作者 薛胜利 黄惠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S1期67-69,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的疗效及失败原因,以提高胆胰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患者52例,男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2岁,全部接受治疗性ERCP。结果:44例治疗成功,其中胆道恶性梗阻8例,3例支架置入,经内镜乳头肌切开32例(合并取石24例),胆道取...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的疗效及失败原因,以提高胆胰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患者52例,男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57.2岁,全部接受治疗性ERCP。结果:44例治疗成功,其中胆道恶性梗阻8例,3例支架置入,经内镜乳头肌切开32例(合并取石24例),胆道取蛔虫4例,共有12例行鼻胆管引流术,8例治疗失败。结论:治疗性ERCP治疗胆胰疾病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但在ERCP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要重视影像学的诊断分析,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