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强影响2NO2(g)N2O4(g)平衡的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刘长胜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7,共2页
为让学生能直观地体验新的化学平衡建立的标志和时间节点,运用DIS数字传感器,对“压强影响2NO2(g)=N2O4(g)平衡的实验”进行了探究.介绍了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该实验教学旨在提升学生运用现... 为让学生能直观地体验新的化学平衡建立的标志和时间节点,运用DIS数字传感器,对“压强影响2NO2(g)=N2O4(g)平衡的实验”进行了探究.介绍了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该实验教学旨在提升学生运用现代化实验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数字传感器 压强 2NO2(g)=N2O4(g) 化学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物学校本作业的研发
2
作者 李新燕 徐敏华 李悦兰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厦门地区高中生物学校本作业现状调查的结果发现,当前学生校本作业题量适中,但质量不高,设计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层次性。为充分利用校本作业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发展性、层次性、多样性和情境化的作业研发原则,展示了基于... 对厦门地区高中生物学校本作业现状调查的结果发现,当前学生校本作业题量适中,但质量不高,设计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层次性。为充分利用校本作业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发展性、层次性、多样性和情境化的作业研发原则,展示了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生物学校本作业的编制使用案例,以期为校本作业的研发和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校本作业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探究教学策略纠正认知偏差——九年级“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建 李秀霞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35,共4页
学生由于经验积累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会对某些知识产生认知偏差。通过设计“燃烧与灭火”问卷,对九年级部分学生实施调查,探讨学生已有的认知偏差。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设计教学,重点运用探究教学策略对学生认知偏差... 学生由于经验积累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会对某些知识产生认知偏差。通过设计“燃烧与灭火”问卷,对九年级部分学生实施调查,探讨学生已有的认知偏差。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设计教学,重点运用探究教学策略对学生认知偏差进行纠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进一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与灭火 认知偏差 问卷调查 探究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问题情境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二轮复习策略——以“艾滋病”专题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雅婷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4,共2页
本文以艾滋病专题为例,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基点,以社会热点生物学问题解决为主线,通过创设情境、串联知识、补充材料、总结反思等策略,实现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二轮复习。
关键词 问题情境 核心素养 二轮复习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屠苏”释义兼及中小学古诗教学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72-75,共4页
本文基于诗词创作规律,特别是诗词格律对诗句“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屠苏”的释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论证了将“屠苏”解释为“酒名”的合理性,并讨论在中小学古诗教学中适当渗透诗词格律知识的意义。
关键词 “屠苏” 《元日》 释义 诗词格律 古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统编教材中《父爱之舟》删改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57,共4页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编选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立体地展现父母之爱。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新选课文《父爱之舟》塑造了一个既当爹又当妈,对孩子充满怜爱且关怀备至的柔情慈...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编选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立体地展现父母之爱。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新选课文《父爱之舟》塑造了一个既当爹又当妈,对孩子充满怜爱且关怀备至的柔情慈父形象,一改我们头脑中“父爱如山”的刻板印象,在故事的真实性、情感的细腻性、形象的丰富性等方面比原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进步许多。《父爱之舟》原文3100余字,19个自然段,选为课文时改编为1500余字,10个自然段,改动75处(含标点、词语、段落,下同),其中增加17处,删减25处,改写33处。既有对难懂词语的必要改换,如原文“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改为“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报考”在现代汉语中比“投考”常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统编教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刻板印象 《父爱之舟》 《慈母情深》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误释的“屠苏”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颖彦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80,共3页
本文以动词“入”的历时用法为切入点,旨在论证说明《元日》中“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屠苏”,应释为“茅草屋”,而非教材所注的“酒名”。
关键词 《元日》 屠苏 “入”历时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生物学二轮复习中主题情境引领的单元教学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吕嘉敏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12期23-26,共4页
针对高三二轮复习中形成生物学知识大网络、理解运用重要生物学概念、落实核心素养的需要,以“揭秘被子植物的一生”大主题情境下的“揭秘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情境为案例,探讨主题情境引领的单元教学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主题情境 单元教学 种子 二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处不该有掌声——课堂氛围的营造应与文本情感基调相和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成龙 刘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Z期11-12,共2页
前几天,笔者听一位骨干教师执教高一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位老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了解之后,指定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两段。因为这位学生对文章的感情把握得比较好,读得也比较到位,所以全班学生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教室... 前几天,笔者听一位骨干教师执教高一课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位老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了解之后,指定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前两段。因为这位学生对文章的感情把握得比较好,读得也比较到位,所以全班学生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教室里静悄悄的,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就在这时,执教老师却提议说:'此处应该有掌声,请为这位同学来一点掌声。'于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氛围 于漪老师 教学氛围 情感基调 感情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二轮复习中的主题情境教学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悦兰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11期27-31,共5页
主题情境内容跨度大、知识融合性高、逻辑性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主题可依据知识主线、能力主线、观念主线等进行设计。本文以主题“被子植物的一生”之微主题“种子的形成和萌发”为例,从整合知识确立教学主题、明... 主题情境内容跨度大、知识融合性高、逻辑性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主题可依据知识主线、能力主线、观念主线等进行设计。本文以主题“被子植物的一生”之微主题“种子的形成和萌发”为例,从整合知识确立教学主题、明晰“五线”呈现教学目标、精选情境材料开展教学三方面探讨如何在高三二轮复习中进行主题情境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情境教学 融合性 逻辑性 二轮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地理行动力考查的高中地理作图题命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诗吉 姚培泰 +2 位作者 林华 林琛琛 张妍馨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48-54,共7页
地理行动力是面临需要解决的地理任务与问题时,能在地理视角的引领下,遵循地理思维的基本方式,秉持正确的价值观,确定合理的方向、选择合适的工具、采用合宜的方法,形成的迅速、高效的"做事"本领及其表达能力。本文根据该素... 地理行动力是面临需要解决的地理任务与问题时,能在地理视角的引领下,遵循地理思维的基本方式,秉持正确的价值观,确定合理的方向、选择合适的工具、采用合宜的方法,形成的迅速、高效的"做事"本领及其表达能力。本文根据该素养内涵与表现,采用作图题作为地理行动力考查的题型设计,依托若干原创试题映射工具运用、特征概括、差异比较、关系推理等地理学科关键能力,探索不同类型作图题及其考查层次;在此基础上,构建地理作图题设计的考查路径,即据图确定方向、作图展现技能、绘图表达结果,层层递进地考查不同素养水平层级的考生在运用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法,认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时所表现的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素养 地理行动力 作图题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今论古”思想视域下高中地理解题思路的建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琛琛 吴婧媛 姚培泰 《地理教学》 2022年第4期9-12,共4页
科学的地理解题思想和方法能搭建起地理知识和现实问题的“桥梁”,有效认识、思考与解决地理问题,适应新高考的考查要求。本文在充分解读“将今论古”思想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结合高考评价体系和新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和要求,理清“将今论... 科学的地理解题思想和方法能搭建起地理知识和现实问题的“桥梁”,有效认识、思考与解决地理问题,适应新高考的考查要求。本文在充分解读“将今论古”思想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结合高考评价体系和新高考地理试题特点和要求,理清“将今论古”思想的思维路径;再将该思维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建构典型地理试题的解题思路,提升学生有效认识、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将今论古 高中地理试题 解题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审视真语文理念
13
作者 陈成龙 刘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3,共4页
自2012年11月23日语言文字报刊开展真语文大讨论以来,包括柳斌、孙绍振、钱梦龙、贾志敏在内的语文大家都对“假大空”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声讨,并发表了许多关于语文教育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 人文性 工具性 语文教育 文理 语言文字 教学现状 大讨论 孙绍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是后记,或为前言——林海音《冬阳·童年·骆驼队》文体考辨
14
作者 刘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62,共3页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回忆儿时生活的作品,文章以孩童的口吻讲述童年趣事,使读者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为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所动容。也正因为这份童真与深情,《冬阳·童年·...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回忆儿时生活的作品,文章以孩童的口吻讲述童年趣事,使读者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为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所动容。也正因为这份童真与深情,《冬阳·童年·骆驼队》被选入人教版和西师大版等多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教材为拓宽学生知识面,还在这篇课文后面附设'资料袋',介绍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城南旧事》等相关文学常识。在'资料袋'中,编者指出'这篇课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社 林海音 《城南旧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新课的“分段分类”教学及其课型
15
作者 陈忠煜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4-76,共3页
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及其形成过程是分段分层的,学习的推进方式也是分段分层的,教师也常常是分段分层地备课。虽然每段内容相对独立,但各段知识的结构与教学推进方式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使新课“分段分类”教学成为可能。“分段分类”教学... 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及其形成过程是分段分层的,学习的推进方式也是分段分层的,教师也常常是分段分层地备课。虽然每段内容相对独立,但各段知识的结构与教学推进方式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使新课“分段分类”教学成为可能。“分段分类”教学能使教师备课与上课更有“章”可循,学生学习更有“路”可思,教师教学时更有“模”可仿,也为教材编辑人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新课教学 分段分类 课型 推进模式 实践举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滔滔黄河”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活动
16
作者 黄筱贞 林琛琛 《地理教学》 2016年第13期26-27,共2页
一、以课标和学情为基础,奠定角色扮演教学首效一节课中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依据课标,基于学情。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准绳,无论教学如何设计,角色扮演... 一、以课标和学情为基础,奠定角色扮演教学首效一节课中角色扮演教学方法运用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教师是否依据课标,基于学情。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准绳,无论教学如何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基本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否则再丰富的角色扮演活动也只能是"形"有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扮演 教学效果 国家课程标准 地理教学 医师资格考试 教材编写 地理知识 地理规律 最近发展区 问题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概念统摄下自然地理问题的重构--以高三“气温”专题复习为例
17
作者 林琛琛 陈诗吉 姚培泰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1期41-45,共5页
本文以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大概念统摄下重构“气温”为思路,从系统视角审视思维结构,进而归纳和搭建相应大概念的总体思路框架。最后再迁移应用到其他自然地理问题,尝试探索地理大概念、存量知识、思维模型及结构的相互关系,为高... 本文以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大概念统摄下重构“气温”为思路,从系统视角审视思维结构,进而归纳和搭建相应大概念的总体思路框架。最后再迁移应用到其他自然地理问题,尝试探索地理大概念、存量知识、思维模型及结构的相互关系,为高三复习备考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概念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自然地理 气温 高三复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