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质量管理到质量治理: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创新图景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5-60,共6页
进入新时代,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深入推进,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显现出愈来愈多的适应性问题,无法满足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创新需求,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模式亟需实现从质量管理向质量治理的根本转变。为此,我国高等... 进入新时代,随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深入推进,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显现出愈来愈多的适应性问题,无法满足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创新需求,高等教育质量发展模式亟需实现从质量管理向质量治理的根本转变。为此,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治理的创新实践应当始终贯彻落实以师生主体生命发展为核心的质量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师生共同成长的质量发展体系,着力构建上下协同、多元参与、民主协商的质量治理机制,积极培育开放包容、平等对话、信任合作和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从而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治理改革的深入推进,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质量治理 质量管理 质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价值理念与实践逻辑的有效建构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强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3,共9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受到愈来愈多高校的重视和青睐,但是囿于我国高校传统专业教育体制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的不足,导致高校通识教育改革陷入进退维谷的实践困境之中,如“专业本...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受到愈来愈多高校的重视和青睐,但是囿于我国高校传统专业教育体制和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的不足,导致高校通识教育改革陷入进退维谷的实践困境之中,如“专业本位”的实践逻辑削弱了通识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多学科的折衷平衡消解了通识教育的核心价值;通识教育的“课程化实践”遮蔽了文化育人的体系化建构等等。对此,我国高校亟需摆脱旧有观念和体制的禁锢,确立“文化育人”的通识教育核心理念,促进通识教育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构建起全员参与、多元协同的育人体系,进而推动通识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提升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跨学科建设的动因、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21
3
作者 黄巨臣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25,共5页
跨学科建设是学科得以不断生长、演化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通过考察研究平台、学术团队、规训制度以及学科文化这四个基本维度,发现我国高校的跨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共享的意识缺乏... 跨学科建设是学科得以不断生长、演化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通过考察研究平台、学术团队、规训制度以及学科文化这四个基本维度,发现我国高校的跨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共享的意识缺乏、不同学科背景教师的整合不足、学科制度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两种文化的对立冲突等问题与困境。基于此,应以效率和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文化融合为动力等方式来突破跨学科建设的困境,以助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双一流"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高校 跨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管理主义的平庸: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审视及其重构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34,共10页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管理主义倾向,片面强调教学质量评价的管控功能,导致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愈来愈表面化和形式化,难以发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以评促教"和"以评促学"的积极作用。更为严重的是... 当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管理主义倾向,片面强调教学质量评价的管控功能,导致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愈来愈表面化和形式化,难以发挥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以评促教"和"以评促学"的积极作用。更为严重的是,高校行政权力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过度介入,导致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涌现出愈来愈多的行政化问题。我国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急需通过贯彻落实发展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聚焦教与学互动发展过程,健全多元参与、专家主导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诸多改革举措,保障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权利,提高教师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有效支持,切实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持续改善,实现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对管理主义的实践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质量评价 以评促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