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指标参照式发展:实践表征、功能效用及风险防范
1
作者 刘振天 商一杰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174,共11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以及竞争加剧背景下,规模、数量及发展速度等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催生了指标参照式发展态势。一般地,高等教育参照式发展表征包括理论性指标、引导性指标、规定性和选优性指...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以及竞争加剧背景下,规模、数量及发展速度等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催生了指标参照式发展态势。一般地,高等教育参照式发展表征包括理论性指标、引导性指标、规定性和选优性指标、随机性指标四项。尽管参照指标能够促进高等教育实现跨跃式发展,但也极易因简单机械照搬指标产生按图索骥式的盲从发展,造成高等教育脱离实际需要,进而出现结构失调、重量轻质、教育过度、资源浪费等弊端。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高等教育发展应正确认识指标参照功用,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实际出发,走多样化办学和特色化发展道路,确立“适合”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参照式发展 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 特色化发展 “适合”的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035: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供给力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振天 廖月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6,共11页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为此,本文分别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和内部选取若干指标,探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即供给力。研究发现,无论外部供给力还是内...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为此,本文分别从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和内部选取若干指标,探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即供给力。研究发现,无论外部供给力还是内部供给力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现在开始,我国应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加强自主科技体系建设,超前布局未来技术,夯实高等教育强国外部供给力;深入推进高等院校分类发展和梯度发展,形成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集聚区,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宽度和深度,持续增强高等教育强国内部供给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强国 供给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特性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8
3
作者 别敦荣 邵剑耀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3,共10页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经济与教育的同频共振为“三教”协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教”由分离发展走向协同创新发展是...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经济与教育的同频共振为“三教”协同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三教”由分离发展走向协同创新发展是经济社会累积发展和教育体系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是国家教育体系升级扩能、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要求以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需要,其目标指向于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三教”协同创新,需要加强“立交桥”教育制度立法,为“三教”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构筑跨界办学体系,推进“三教”从合作到交叉融合与一体化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和待遇,营造“三教”协同创新发展的社会条件;消除刻板印象,建构“三教”协同创新发展的社会认知和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继续教育 协同创新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对战后美国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发展的压制--基于公共政策外部性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璞 杨忠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207,共12页
1944年颁布的《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在美国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共政策之一,不仅顺利达成政策目标,而且还产生了惊人的非预期的外部收益。然而,这一公共政策所产生的负向外部性却被忽略,即对弱势群体高... 1944年颁布的《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在美国教育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是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公共政策之一,不仅顺利达成政策目标,而且还产生了惊人的非预期的外部收益。然而,这一公共政策所产生的负向外部性却被忽略,即对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和发展空间的阻碍和挤压,由此所带来的社会不公和群体裂痕持续影响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后续发展。公共政策的负向外部性如果不能得到及时与有效地纾解和治理,会诱发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和民众对社会不公的愤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伍军人权利法案》 黑人高等教育 女子高等教育 公共政策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重塑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潜在风险及范式创新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振天 商一杰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8,共10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延伸着人类能力的边界,同时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深层变革和转型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加速演进和变革,构建起认知逻辑、主体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框架,为生命个体高...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延伸着人类能力的边界,同时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深层变革和转型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加速演进和变革,构建起认知逻辑、主体逻辑和实践逻辑三重逻辑框架,为生命个体高质量充分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同时,高等教育也面临诸如知识编码局限引发育人目标的价值危机、数字化身依赖造成师生关系的伦理困境、代码治理主导致使高等教育生态体制僵化等问题。为此,超越技术工具理性,追寻教育的人文关怀,亟需瞄准人文性育人目标,构建“人文智能+”教研模式,营造关怀导向的高等教育生态,进而确保高等教育在智能时代浪潮中保持正确航向,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富人性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技术理性 人文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排序竞争:内涵、成因与省思 被引量:1
6
作者 肖瑜 刘振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0,共12页
我国高等教育在政策层面存在激烈的排序竞争之势,主要表现为资源驱动下的平行竞争和发展驱动下的自我竞争,前者反映的是追赶,后者反映的是超越。同时,下级决策者对上级政策的超常响应则进一步加速了竞争。多重政策逻辑共同形塑了排序竞... 我国高等教育在政策层面存在激烈的排序竞争之势,主要表现为资源驱动下的平行竞争和发展驱动下的自我竞争,前者反映的是追赶,后者反映的是超越。同时,下级决策者对上级政策的超常响应则进一步加速了竞争。多重政策逻辑共同形塑了排序竞争:决策上,后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亟需推动了赶超型政策议程;响应上,政绩观转型重塑的高等教育竞赛新地标激发了底层积极性;次级决策上,为缓解高等教育冲突性而具有的政策模糊性有利于底层指标值书写的自主性和自治性。排序竞争有利于促进政策的高效执行,但也应警惕“层层加码”下的政策变形和马太效应下的公平问题,避免我国高等教育低质量发展。未来,政策制定要追求实质数据增长和累积性发展,从政策竞争走向合作共赢,从工具理性走向价值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政策 排序竞争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高等教育对健康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凌宇 黄依梵 蒋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76,共11页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回报的探讨更多地围绕物质回报,对于高等教育的非物质回报关注不足。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接受高等教育产生的健康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接受大专教育与本科及以上阶段教育产生的健...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回报的探讨更多地围绕物质回报,对于高等教育的非物质回报关注不足。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接受高等教育产生的健康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接受大专教育与本科及以上阶段教育产生的健康回报异质性。研究发现,接受高等教育对提升自身自评健康及认知水平和降低超重状况及抑郁水平均有显著影响;不论接受大专教育还是接受本科及以上阶段教育,均能够获得正向健康回报;与接受大专教育相比,接受本科及以上阶段的高等教育对提升自身认知水平具有更大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健康 高等教育回报 非物质回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加拿大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1973-1992) 被引量:5
8
作者 米红 韩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2-144,共3页
1973-1992年既是日本和加拿大两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对我国未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将形成的经济与高等教育的最佳关联模式有着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的阶段。本文通过统计分析1973-1992年间日本和加拿大两国的经济... 1973-1992年既是日本和加拿大两国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对我国未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将形成的经济与高等教育的最佳关联模式有着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的阶段。本文通过统计分析1973-1992年间日本和加拿大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教育经费的投入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关系,发现加拿大的人均GDP的增长对国家教育经费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贡献要远大于日本,最后,本文通过归因对这一数学模型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 教育经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要求和战略重点 被引量:44
9
作者 别敦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7,共13页
普及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普及化发展不仅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将建构一个更加公平、协调、均衡发展的新体系。研究生教育发展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应有之义,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 普及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普及化发展不仅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将建构一个更加公平、协调、均衡发展的新体系。研究生教育发展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应有之义,伴随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既要为解决社会存量不足、刚需较大问题而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又要为解决培养模式陈旧、质量和品质提升空间大的问题而加强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还要着眼未来,谋划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强大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此,应当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填补发展洼地,构建均衡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着力开拓新发展空间,造就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生力军;创新来华留学教育模式,树立我国留学生教育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普及化 高等教育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中心观”下的社会化学习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彤 谢作栩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7年第3期22-25,共4页
本文从21世纪初的新“中国中心观”出发,剖析了中国融入全球化发展的背景,指出发展本质是全球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中国背景下各区域的发展,并最终落实到区域背景下家庭及个人的发展上。因此,中国区域高等教育需要着眼于人力资源的高效、... 本文从21世纪初的新“中国中心观”出发,剖析了中国融入全球化发展的背景,指出发展本质是全球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中国背景下各区域的发展,并最终落实到区域背景下家庭及个人的发展上。因此,中国区域高等教育需要着眼于人力资源的高效、合理、持续开发和利用,形成多元社会观和人本观,服务于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新,目标是全球竞争取胜和实现小康社会,而实现这一目标最合理的教育发展模式应该是开放式的区域社会化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开放性 社会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高等教育学科的学术研究特征分析——基于学者构成及其论文发表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赵婷婷 李文燕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11,共13页
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学科学术研究特征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现实依据。经过40多年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形成了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由多种二级学科组成的学科群。本研究以全口径的高等教育学科为研究对象,基... 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学科学术研究特征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现实依据。经过40多年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形成了以“高等教育学”为主干、由多种二级学科组成的学科群。本研究以全口径的高等教育学科为研究对象,基于性别、学术世代、职称、学科背景和学校类型等维度,刻画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学者队伍特征,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分析其学术论文发表特征,以期从学科主体和学科内涵两个方面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学术研究特征。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域下,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应充分重视学者梯队建设、加强跨学科机制建设、推动学科体系化和理论化建构以及促进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高等教育学科 学者 学术论文 学术研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洪才 刘斯琪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3,共11页
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对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校自主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质量高等教育... 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推动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加快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对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校自主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其构建原理,即必须始终以立德树人为评价根本、以师德师风为评价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为评价重点、以科研创新为评价抓手。其次是遵循这些原理确立工作原则并构建指标框架,即依照价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规范性原则与主动性原则,构建起以高等教育一般发展能力、高等教育满足社会需求能力、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为一级指标,内含整体规模等8个二级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等34个三级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估指标体系建设,为全面系统地构建我国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指引高等教育未来的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评价 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如何才是有效的——评张继明《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逻辑与实践研究》
13
作者 王洪才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近20年来,“大学治理”话题在高等教育学界颇为流行。人们之所以将“治理”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希望以此来革除传统高等教育管理的弊端。然而,现实情况是,治理常常存在“失灵”现象。基于此,张继明博士在著作《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逻... 近20年来,“大学治理”话题在高等教育学界颇为流行。人们之所以将“治理”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希望以此来革除传统高等教育管理的弊端。然而,现实情况是,治理常常存在“失灵”现象。基于此,张继明博士在著作《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逻辑与实践研究》中探讨了“大学何以实现有效治理”这一问题。探索实施大学治理,首先缘于传统的大学管理束缚了大学的创新发展。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集中表达。推动大学去行政化改革、加快知识生产模式转换等均成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传统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 中国大学 体制机制改革 知识生产模式 去行政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的升级
14
作者 别敦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共11页
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明确并升级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是引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伴随研究生教育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模式由早期的师徒制演变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形式和要求,课程教学制度在... 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明确并升级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是引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伴随研究生教育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模式由早期的师徒制演变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形式和要求,课程教学制度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一般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人本目标和社会目标。实现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准确定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教育的功能,完善分类培养目标;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加强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区域和地方导向,助力研究生教育扎根地方;充实AI能力与素质要求,全面赋能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研究生教育 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高等教育保留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反思
15
作者 陈斌 曾嘉祺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8,I0006,I0007,共13页
印度高等教育保留政策历经两次扩容,在“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基础上,新增“其他落后群体”和“经济弱势群体”。印度高等教育保留政策并未有效改善种姓制度的根本问题,也未能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不同落后群体之间分化明显,但不断攀... 印度高等教育保留政策历经两次扩容,在“表列种姓”和“表列部落”基础上,新增“其他落后群体”和“经济弱势群体”。印度高等教育保留政策并未有效改善种姓制度的根本问题,也未能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不同落后群体之间分化明显,但不断攀升的入学率和增长率掩盖了阶层分化,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印度种姓制度根深蒂固,惯性极强,对印度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政策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发展,印度高等教育保留政策亟须深化公平内涵,破除种姓壁垒,精准识别目标群体,调整政策导向,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印度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高校招生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的制度设计、模式特征与实践启示——基于台北科技大学的个案研究
16
作者 徐岚 王馨然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秉持实务创新原则,重视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台北科技大学技术导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培养目标凸显行业需求与技术导向,课程设置兼顾实践实训与理论创新,产学合作依托多元主...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秉持实务创新原则,重视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台北科技大学技术导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个特点:培养目标凸显行业需求与技术导向,课程设置兼顾实践实训与理论创新,产学合作依托多元主体和联合培养,评价考核强调成果应用与科技转化。台湾地区在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内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完善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强化职业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树立应用能力本位的培养理念;创新产学合作的培养模式,完善产学合作的配套保障措施;构建应用导向的评价体系,鼓励职业教育进行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技职教育 研究生培养 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台北科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的龙头带动:高等教育的新使命(笔会)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应强 王建华 +2 位作者 李立国 王洪才 陈廷柱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共21页
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创业型大学理念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着力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教育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要避免以排名论一流... 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必须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创业型大学理念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着力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教育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要避免以排名论一流,要凸显高等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中国建设和建成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对于改变西方文明主导的高等教育中心格局具有重要的文化与文明价值。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既要坚持文化主体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也要文明互鉴、融通中外。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承载着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转型的重要使命,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面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首选和首要场域,须统筹协调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将人才培养与人才资源积极对接新兴科技产业需求,与科研机构、科技企业之间跨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强国 世界一流大学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与分类推进 被引量:51
18
作者 刘振天 李森 +2 位作者 张铭凯 王鉴 尹弘飚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9,共16页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而如何促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持久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谋划。在宏观上,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着眼时代变局的整体视野准确把握其本质特点,即鲜...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而如何促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持久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谋划。在宏观上,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着眼时代变局的整体视野准确把握其本质特点,即鲜明的方向性、超前的引领性、协同的高效性、强劲的创新性、显著的公平性、高度的开放性等。具体而言,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和学习的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议题。从教师教育角度看,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实施价值引领战略、顶层设计战略、主体协同战略和评价改进战略中持续推进。从课程角度看,高校课程高质量发展特别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领域与系统、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把体悟高远立意、坚守质量底线、彰显发展价值作为着力点。从教学角度看,必须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路径在于建立课堂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重塑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丰富高校课堂的教学方式。从学习角度看,特别需要在课程教学、院校环境和文化氛围三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大学生学习投入以推动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高等教育 本质特征 教师教育 课程发展 教学改进 学习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米红 郭书君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4,共5页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经费总量持续增长。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启动,学生数量大量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来说又显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1991~2 0 ... 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经费总量持续增长。但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全面启动,学生数量大量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来说又显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1991~2 0 0 2年教育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的相关分析,运用SPSS软件建立了三者的线性预测模型,通过检验,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并对未来十年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量作了预测,发现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教育经费筹措工作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费 普通高校 在校生数 国民生产总值 线性预测模型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不同类型高校的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谢作栩 王蔚虹 陈小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78-82,共5页
在对陕、闽、湘、沪等10个省市区不同类型的50所高校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女大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总体差异和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差异。提出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不仅在总体上较大,而... 在对陕、闽、湘、沪等10个省市区不同类型的50所高校在校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女大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总体差异和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差异。提出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不仅在总体上较大,而且在民办各类高校中差距更大,但在公办高校中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则相对较小。在描述差异程度的同时,利用调查资料进一步分析调查对象中女性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状况,探讨形成城乡差距的部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