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等教育指标参照式发展:实践表征、功能效用及风险防范 |
刘振天
商一杰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面向2035: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供给力分析 |
刘振天
廖月婷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3
|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特性与实现路径 |
别敦荣
邵剑耀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8
|
|
|
4
|
《退伍军人权利法案》对战后美国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发展的压制--基于公共政策外部性的考察 |
王璞
杨忠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5
|
人工智能重塑高等教育的内在逻辑、潜在风险及范式创新 |
刘振天
商一杰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6
|
政策视域下我国高等教育排序竞争:内涵、成因与省思 |
肖瑜
刘振天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7
|
接受高等教育对健康的影响效应研究 |
刘凌宇
黄依梵
蒋凯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8
|
日本、加拿大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1973-1992) |
米红
韩娟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9
|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要求和战略重点 |
别敦荣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4
|
|
|
10
|
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中国中心观”下的社会化学习视角 |
张彤
谢作栩
|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
2007 |
3
|
|
|
11
|
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高等教育学科的学术研究特征分析——基于学者构成及其论文发表的实证研究 |
赵婷婷
李文燕
|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2
|
论高质量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王洪才
刘斯琪
|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4
|
|
|
13
|
大学治理如何才是有效的——评张继明《中国大学有效治理的逻辑与实践研究》 |
王洪才
|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的升级 |
别敦荣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印度高等教育保留政策面临的挑战与反思 |
陈斌
曾嘉祺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6
|
台湾地区技职教育研究生培养的制度设计、模式特征与实践启示——基于台北科技大学的个案研究 |
徐岚
王馨然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7
|
教育强国的龙头带动:高等教育的新使命(笔会) |
张应强
王建华
李立国
王洪才
陈廷柱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8
|
笔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与分类推进 |
刘振天
李森
张铭凯
王鉴
尹弘飚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51
|
|
|
19
|
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
米红
郭书君
|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5
|
|
|
20
|
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研究——基于不同类型高校的分析 |
谢作栩
王蔚虹
陈小伟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