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菌病44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青华 胡春岭 +3 位作者 张颖 齐文晶 宋宇 付宝庆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分析大庆地区44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庆油田总医院2014年2月-2018年8月44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大庆地区布鲁菌病患者以农牧民(25例,56.8%)和30岁以上患者(... 目的分析大庆地区44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庆油田总医院2014年2月-2018年8月44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大庆地区布鲁菌病患者以农牧民(25例,56.8%)和30岁以上患者(31~69岁,93.2%)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30例(68.2%)、发热23例(52.3%)、胆囊疾病9例(20.5%)、脾肿大9例(20.5%)、胃炎7例(15.9%)、关节炎关节痛6例(13.6%)、睾丸附睾炎4例(9.1%)、心包积液4例(9.1%)、全血细胞减少2例(4.5%)、胸壁脓肿1例(2.3%)。实验室相关指标中,降钙素原(PCT)升高31例(31/32,96.9%),C反应蛋白(CRP)升高33例(33/35,94.3%),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11例(11/13,84.6%),44患者中白蛋白减少37例(84.1%),肝功能异常27例(61.4%),单核细胞增多23例(52.3%),白细胞升高10例(22.7%),血小板减少7例(15.9%)。结论布鲁菌病随受累器官不同临床表现多样,除常见症状外,胆囊病变也是其可能出现的临床特征;在实验室相关指标中,可出现单核细胞增多及血小板减少,PCT普遍升高且以轻度升高为主。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以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布鲁菌 胆囊疾病 单核细胞增多 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涌泉 王厚照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8-735,共8页
多黏菌素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是目前被用于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细菌感染临床治疗的最后选择,多黏菌素主要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带负电荷的脂质A成分相互作用,并将带正电的残基(例如4-氨基-L-阿拉伯糖、磷酸乙... 多黏菌素对多种革兰阴性菌具有很强的杀菌活性,是目前被用于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细菌感染临床治疗的最后选择,多黏菌素主要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带负电荷的脂质A成分相互作用,并将带正电的残基(例如4-氨基-L-阿拉伯糖、磷酸乙醇胺和/或半乳糖胺)添加到LPS中,减少细菌表面上的负电荷,从而降低LPS的稳定性并破坏外膜的完整性,以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然而,随着多黏菌素使用频率的增加,耐药菌株正以惊人的速度出现。革兰阴性菌的大多数多黏菌素耐药机制与细菌LPS结构的变化有关,多黏菌素耐药性物种产生的LPS本质上含有这些添加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添加物的产生所需的基因大多数是染色体编码的,然而,最近已鉴定出携带磷酸乙醇胺转移酶基因(mcr-1~mcr-8)的质粒,这些质粒可能会加快多黏菌素耐药性的传播速度。独特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可以通过脂质A生物合成基因lpxA、lpxC或lpxD中的自发突变而不产生LPS或脂质A,从而对多黏菌素具有高度抗性。此外,在细菌中还发现了一系列其他非LPS依赖性多黏菌素抗性机制,但这些机制通常仅导致较低水平的抗性,如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阴离子荚膜多糖,脑膜炎奈瑟菌表达的MtrCDE外排系统,以及少数物种外膜蛋白表达的改变。鉴于多黏菌素对多重耐药和泛耐药细菌临床治疗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对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 耐药性 脂多糖 脂质A 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芬戈尔德菌合并贪婪丙酸杆菌致男性乳腺脓肿1例
3
作者 侯舒毅 李良涛 黄涓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0-222,共3页
大芬戈尔德菌是一种厌氧革兰阳性球菌,以前被归类为大消化链球菌属,1998年起被重新归类为大芬戈尔德菌属[1-2]。该菌为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可从皮肤和口腔中分离出来。作为临床上最常被分离出来的革兰阳性厌氧球菌,可单独或... 大芬戈尔德菌是一种厌氧革兰阳性球菌,以前被归类为大消化链球菌属,1998年起被重新归类为大芬戈尔德菌属[1-2]。该菌为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正常菌群,可从皮肤和口腔中分离出来。作为临床上最常被分离出来的革兰阳性厌氧球菌,可单独或者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导致一系列感染性疾病,例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骼和关节(天然和人工关节)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和人工瓣膜)、坏死性肺炎、乳腺脓肿和脑膜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芬戈尔德菌 贪婪丙酸杆菌 男性乳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