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石蜡切片降温组件在病理切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叶美华 方庆全 张翠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0-1282,共3页
病理切片的质量控制是病理科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3],病理切片质量会直接影响病理科医师诊断疾病的准确性[4],进而影响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常规制片步骤非常复杂和烦琐,石蜡切片步骤是常规制片的关键环节之一。切片石蜡的... 病理切片的质量控制是病理科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3],病理切片质量会直接影响病理科医师诊断疾病的准确性[4],进而影响临床医师的诊断和治疗。常规制片步骤非常复杂和烦琐,石蜡切片步骤是常规制片的关键环节之一。切片石蜡的熔点为58~60℃,石蜡在常温时的硬度不够,不利于切片,需稍加冷冻使石蜡和组织硬度适当增加后才能用于制片。许多病理科室在切片过程中采用自行制作的冰块或冷冻台冷冻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切片 冰块 冷冻台 降温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4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军 印洪林 +4 位作者 张海芳 马捷 余波 金行藻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目的探讨4例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原发于骨的EHE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分析并随访,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4例骨EHE中男性和女性各2例,中位年... 目的探讨4例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原发于骨的EHE临床资料、组织学、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分析并随访,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4例骨EHE中男性和女性各2例,中位年龄24岁,发生部位包括右肩胛骨、腰4~5椎体、胫骨下段和左足。临床症状主要为疼痛,影像学资料提示溶骨性改变;镜下示上皮样的肿瘤细胞呈巢状、索状或小梁状排列,肿瘤细胞呈圆形、多边形间或梭形,常见明显的胞质内空泡并伴有周围间质的玻璃样或黏液样变性。免疫表型:瘤细胞CD31、CD34、α-SMA均阳性(100%),CKpan有1例阳性(25%),EMA均阴性(100%),肿瘤增殖标记Ki-67呈低表达。结论原发于骨的EHE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的血管源性肿瘤,它的诊断要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依据其病理学特征及相关的免疫组化特点综合判断,需与骨转移性癌、上皮样血管瘤、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S)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病理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细针穿刺制作细胞块技术诊断腮腺区肿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宏 方庆全 +2 位作者 涂金花 蔡巧玲 张素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制作细胞块在诊断腮腺区肿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色超声仪引导下,对285个腮腺区肿块进行细针穿刺,将穿刺标本制成细胞块,以进行病理学诊断。对非肿瘤性肿块采取保守治疗,囊肿与肿瘤性肿块采取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制作细胞块在诊断腮腺区肿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彩色超声仪引导下,对285个腮腺区肿块进行细针穿刺,将穿刺标本制成细胞块,以进行病理学诊断。对非肿瘤性肿块采取保守治疗,囊肿与肿瘤性肿块采取手术治疗。对术后病理确诊为腺样囊性癌(ACC)与多形性腺瘤(PA)对应的细胞块行干细胞因子受体CD117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标本制作满意率为95.1%(271/285),诊断准确率为94.5%(256/271);诊断敏感度为87.0%(67/77),特异度为98.1%(157/160)。CD117在AC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2%(20/21),在PA中为20.3%(25/123),ACC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PA,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腮腺区肿块细针穿刺制作细胞块结合分子标志物检测,对腮腺区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肿块 细针穿刺 细胞块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海芳 李德本 +3 位作者 张新华 周军 余波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提高对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2例原发于骨的EA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均为男性,为骨组织内的多灶性、溶骨性病变,组织学上肿瘤主要由... 目的提高对骨原发性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EA)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对2例原发于骨的EA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均为男性,为骨组织内的多灶性、溶骨性病变,组织学上肿瘤主要由实性片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组成,瘤细胞核大,空泡状,含有明显核仁,可见细胞内空泡和血管腔样结构形成。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表达CD31、FⅧRAg、CK、vimentin。分别进行单纯化疗和手术治疗。1例失访,1例2个月后死亡。结论骨原发性EA是一种具有上皮样特征的高度恶性血管源性肿瘤,必须与转移癌等鉴别,CD31、CK等血管标记物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骨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组织冷冻切片速冻与回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翠霞 方庆全 傅杭州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03-1206,共4页
外科医师在甲状腺病变手术中常使用快速冷冻切片获得术中病理诊断,指导甲状腺手术方式及确定手术范围^([1])。甲状腺组织的血供及细胞极为丰富且常伴有囊肿,又由于其滤泡腔内含有黏液样胶质,这些因素在组织速冻(-25~-20℃)的条件下极易... 外科医师在甲状腺病变手术中常使用快速冷冻切片获得术中病理诊断,指导甲状腺手术方式及确定手术范围^([1])。甲状腺组织的血供及细胞极为丰富且常伴有囊肿,又由于其滤泡腔内含有黏液样胶质,这些因素在组织速冻(-25~-20℃)的条件下极易影响冷冻切片的制片质量,进而影响术中病理诊断的时限性及准确性。甲状腺组织的速冻与回暖方法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相关研究也较少。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速冻与回暖方法处理的甲状腺组织冷冻切片制片质量的差异,旨在寻找一种较佳的甲状腺组织速冻与回暖方法,以更好地为其术中病理诊断与临床手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冻 回暖 甲状腺 冷冻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O-1不同功能片段在胃癌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申发燕 张声 +4 位作者 王行富 郑珂 陈虹 陈余鹏 曾赛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22-1328,1333,共8页
目的探讨ZO-1不同功能结构域表达变化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制作模拟胃癌侵袭转移的组织芯片,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ZO-1(α-pan)、ZO-1(α+)和ZO-1(ZU5)在胃癌不同进展位点的表达。结果胃腺癌组织中ZO-1(α-pan)、ZO-1(α+)和ZO-1(... 目的探讨ZO-1不同功能结构域表达变化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制作模拟胃癌侵袭转移的组织芯片,并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ZO-1(α-pan)、ZO-1(α+)和ZO-1(ZU5)在胃癌不同进展位点的表达。结果胃腺癌组织中ZO-1(α-pan)、ZO-1(α+)和ZO-1(ZU5)出现胞膜异位至胞质的迷离表达或不表达,并随着胃癌的侵袭,迷离表达程度加剧,当胃癌转移至淋巴结时迷离表达程度反而降低。并发现胃腺癌的迷离表达程度与组织学类型相关。结论 ZO-1(α-pan)、ZO-1(α+)和ZO-1(ZU5)胞膜异位至胞质的迷离表达或不表达,提示ZO-1的PDZ3、GUK、SH3结构域、α基序和ZU5结构域可能参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组织学结构的维持,这些结构域异常表达可能是ZO-1参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或间质-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ZO-1 基序 ZU5结构域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外泌体miRNA预防骨髓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效应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骆宜茗 钟佳颖 +7 位作者 简欣怡 张礼翼 张黎 丁毅 马云瀚 陈映宇 林清如 齐忠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1-1178,共8页
目的:探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抑制骨髓干细胞移植后GVHD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构建小鼠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模型,并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aGVHD小鼠模型中观察其预防效应。同时通过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 目的:探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抑制骨髓干细胞移植后GVHD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构建小鼠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模型,并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aGVHD小鼠模型中观察其预防效应。同时通过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观察外泌体对aGVHD小鼠的预防效应。通过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外泌体进行miRNA测序、分析和验证,探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预防骨髓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分子机制。结果:成功构建了小鼠骨髓干细胞移植后aGVHD模型。与骨髓干细胞移植后aGVHD模型小鼠相比,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降低移植小鼠aGVHD评分,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注射同样具有降低aGVHD评分,延长移植小鼠生存时间的疗效。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富含miR-21等miRNA分子,主要影响细胞粘附、细胞RNA降解等信号通路。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预防骨髓干细胞移植后aGVHD的发生,该效应可能由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中miRNA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细小穿刺组织石蜡包埋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林倩 方庆全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69,共5页
目的优化细小穿刺组织石蜡包埋方法,以期提高其包埋质量。方法通过实验,分别比较不同温度的包埋模具、冷台添加水与否、不同包埋角度、不同二次注蜡角度等条件对细小穿刺组织包埋合格率、包埋时间、切片组织结构完整性、折叠、皱褶、刀... 目的优化细小穿刺组织石蜡包埋方法,以期提高其包埋质量。方法通过实验,分别比较不同温度的包埋模具、冷台添加水与否、不同包埋角度、不同二次注蜡角度等条件对细小穿刺组织包埋合格率、包埋时间、切片组织结构完整性、折叠、皱褶、刀痕、细胞显示效果、网状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 (1)使用预热至66℃的包埋模具包埋合格率显著高于常温包埋模具(χ~2=5.26,P〈0.05);切片组织结构完整性、细胞透明度、核质对比清晰度、网状纤维完整性均分别优于常温组(P均〈0.05)。(2)包埋机冷台添加少量水使包埋合格率与包埋效率均显著优于未添加水者(P均〈0.05);切片组织结构完整性、细胞透明度、核质对比清晰度、网状纤维完整性均分别优于未添加水者(P均〈0.05)。(3)包埋时穿刺组织与包埋模具长轴呈30°~45°角者无折叠、无皱褶、细胞透明度、核质对比清晰度、纤维完整性、网状纤维与胶原纤维对比度均分别优于穿刺组织与包埋模具长轴垂直者(P均〈0.05);切片组织结构完整性、无刀痕、细胞透明度、纤维完整性均分别优于穿刺组织与包埋模具长轴平行者(P均〈0.05)。(4)二次注蜡时包埋模具倾斜10°~25°角的包埋合格率显著高于未倾斜者(χ2=4.82,P〈0.05);组织结构完整性、细胞透明度、核质对比清晰度、纤维完整性均分别优于未倾斜者(P均〈0.05)。结论优化包埋模具温度、包埋机冷台、包埋组织角度、二次注蜡角度等条件,可显著提高细小穿刺组织包埋合格率、包埋效率、后续切片质量、细胞显示效果、网状纤维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细小 穿刺组织 石蜡包埋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