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高海杰 周丽端 +1 位作者 逯晓辉 张世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587,共2页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尿酸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科门诊的65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IR组41例和非胰岛素抵抗(NIR)...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尿酸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科门诊的65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为IR组41例和非胰岛素抵抗(NIR)组24例.分别于月经周期第2~4天上午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测定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并计算体质指数(BMI),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 IR组BMI及FBG、FINS、UA水平高于NIR组(P<0.05);BMI、FINS、FBG、UA与HOMA-I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8、0.95、0.25、0.42,P<0.05).结论 UA与 IR 关系密切,二者在PCOS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共同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尿酸 代谢综合征X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瘦素基因小干扰RNA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被引量:5
2
作者 薛秀兰 林菊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瘦素(leptin)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leptin表达,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intracellular Ca2+concentration,[Ca2+]i)的影响,为肝纤维化基因治疗提... 目的探讨靶向瘦素(leptin)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leptin表达,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intracellular Ca2+concentration,[Ca2+]i)的影响,为肝纤维化基因治疗提供可行的方案。方法 HSC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siRNA对照组、leptin-siRNA组。依分组要求分别转染HSC后,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Western blot法检测leptin蛋白的表达;Fura-2/AM负载检测[Ca2+]i变化。结果与HSC的正常对照组、空载体组及siRNA对照组相比,leptin-siRNA组可以有效抑制leptin基因的表达和细胞增殖(P<0.05),且不同时段(24、48、72h)细胞抑制率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leptin-siRNA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1);[Ca2+]i显著降低(P<0.05)。结论leptin-siRNA可以通过沉默leptin基因表达而抑制HSC的增殖、促进凋亡和减少[Ca2+]i。leptin在肝纤维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望成为肝纤维化一个新的预测和预后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小干扰RNA 细胞凋亡 肝星状细胞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瓶变速培养对微胶囊肝细胞聚集体形成及活性的影响
3
作者 陈滟珊 喻成波 +1 位作者 曹红翠 李兰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3-409,共7页
目的:观察匀速与变速旋转培养对微胶囊HepLL永生化人肝细胞、HepG2肝细胞聚集体形成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一步法海藻酸钠—壳聚糖( AC)微胶囊包裹HepG2及HepLL细胞,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按转速分3小组。动态观察并测量各组聚集体大... 目的:观察匀速与变速旋转培养对微胶囊HepLL永生化人肝细胞、HepG2肝细胞聚集体形成和活性的影响。方法:一步法海藻酸钠—壳聚糖( AC)微胶囊包裹HepG2及HepLL细胞,随机分为两大组,每组按转速分3小组。动态观察并测量各组聚集体大小、数目变化,ELISA动态检测各组白蛋白合成量,比色法检测氨的清除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安定转化功能。结果:与匀速旋转培养组相比,变速旋转培养组微胶囊细胞第6、8、10、12、14、16天聚集体平均个数、平均最大径、白蛋白合成量、氨清除量以及安定转化量均明显提高(均P<0.01),微胶囊HepLL各组在各个时间点的白蛋白合成量、氨清除量及安定转化功能均优于HepG2(均P<0.01)。结论:微胶囊转瓶变速培养显著加快微胶囊HepLL、HepG2细胞聚集体形成并提高细胞活性,未来HepLL有可能代替HepG2用于人工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胶囊 肝细胞/细胞学 培养基 细胞 培养的/细胞学 细胞培养技术/方法 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