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社区居民对听力保健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谢石荣 吴晓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社区居民对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推进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9个社区的9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 目的了解厦门市社区居民对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推进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9个社区的9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耳及听力健康知识态度、耳及听力健康行为,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签约服务意愿的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900份,实际回收887份,有效回收率98.6%,其中487例(54.9%)社区居民有意愿接受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耳及听力健康知识水平(OR=0.395,P<0.05)、是否经常掏耳(OR=3.026,P<0.001)和耳鼻咽喉科就医频率(OR=0.399、0.024,P<0.001)是社区居民对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厦门市社区居民对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较高的意愿,具备耳及听力健康知识、有良好用耳行为和就医习惯的居民更愿意签约听力保健家庭医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服务 听力保健 签约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某医院高危儿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史俊霞 曾国章 陈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危儿随访依从性相关因素,以期为建立一套适合、行之有效的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018年在厦门市某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3岁以下292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影响高危儿随访依从性相关因素,以期为建立一套适合、行之有效的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018年在厦门市某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3岁以下292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危儿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2018年厦门市某医院立案高危儿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3岁以下高危儿随访依从性好者826人(2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因素种类越多、首次就诊年龄越小、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父亲年龄越大、家庭平均月收入越高、主要看护人为父母之一的高危儿随访依从性较好。结论高危儿随访依从性与多种因素有关,今后工作中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提高高危儿随访依从性,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随访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12443例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谢石荣 吴晓军 +3 位作者 张国旺 阳海林 陈嘉菲 张丽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分析厦门市部分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结果,了解近年来该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听力情况,并评估筛查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2016~2018年应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声导抗对厦门市36所幼儿园中班学龄前儿童12 443例进行听力筛查,筛查... 目的分析厦门市部分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结果,了解近年来该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听力情况,并评估筛查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2016~2018年应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声导抗对厦门市36所幼儿园中班学龄前儿童12 443例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未通过者转诊进行诊断型耳声发射、声导抗、行为测听或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必要时行颞骨CT、核磁共振(MRI)检查,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 12 443例学龄前儿童中11 726例(94.2%,11 726/12 443)接受听力筛查,未通过1 307例(11.1%,1 307/11 726);1 069例(81.8%,1 069/1 307)接受转诊,确诊听力异常414例,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53%(414/11 726),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373例(34.9%,373/1 069),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41例(3.8%,41/1 069)。比较2016~2018年听力筛查率、未通过转诊率、家长对耳及听力保健相关知识掌握率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组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53%,其中分泌性中耳炎检出率最高;筛查型DPOAE和声导抗联合筛查模式用于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可行且有效,有利于提高转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表型不孕患者AFC、AMH、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叶雅萍 王龙梅 李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762,共6页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表型不孕患者年龄、窦卵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特点,以改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结局。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11 660例不孕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OCS患者3 110例,...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表型不孕患者年龄、窦卵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特点,以改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结局。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11 660例不孕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OCS患者3 110例,非PCOS患者8 550例,根据Rotterdam标准以及纳入和排除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PCOS组(2 261例PCOS患者)和对照组(1 871例非PCOS患者),PCOS组分为4种表型,A型(345例)为稀发排卵或无排卵(OA)+高雄激素血症或高雄临床表现(HA)+卵巢多囊样改变(PCO),B型(204例)为OA+HA,C型(102例)为HA+PCO,D型(1 610例)为OA+PCO,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AMH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和生物化学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基础性激素水平,阴道超声检测各组研究对象AF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PCOS表型组患者年龄和血清中bF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AFC和血清中AMH、总睾酮(TESTO)及基础促黄体生成素(bL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A型PCOS组比较,B、C和D型PCOS组患者AFC及血清中AMH和bL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A和D型PCOS组患者血清中TG、TCHO、FBG和FINS水平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升高(P<0.01),B型PCOS组患者血清中FBG和FINS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0.01),C型PCOS组患者血清中TG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A型PCOS组比较,B、C和D型PCOS组患者血清中TG和FINS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不同表型PCOS患者基础性激素水平和糖脂代谢特征不同,对PCOS不孕患者进行表型划分有助于预测PCO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表型PCOS患者ART助孕前应进行个性化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管激素 窦卵泡数 糖脂代谢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碳酸氢钠片质量标准完善
5
作者 陈景海 黄华花 +2 位作者 杨娅俪 王莹莹 何雪姿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7-2144,共8页
目的完善大黄碳酸氢钠片质量标准。方法TLC法对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土大黄苷进行定性鉴别,建立UPLC指纹图谱,测定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目的完善大黄碳酸氢钠片质量标准。方法TLC法对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土大黄苷进行定性鉴别,建立UPLC指纹图谱,测定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8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535。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0),平均加样回收率98.7%~104.1%,RSD 0.59%~2.13%,含量范围分别为0.2741~2.0059、0.5478~5.1922、1.2092~3.9363、1.0393~3.3302、0.3070~1.2481、0.1182~0.6747、0.1151~0.9703、0.2245~1.7893、0.8814~4.8826、0.8014~5.0991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有效控制大黄碳酸氢钠片中大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碳酸氢钠片 质量标准 TLC UPLC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奥尔波特综合征伴弥漫性食管平滑肌瘤1例
6
作者 张杰 郭俊男 +1 位作者 董鸿捌 马小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0-640,共1页
患儿男,2岁6个月,家属发现其茶色尿、疑伴间断性尿痛2个月;3个月前接受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体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1576/μl,幽门螺杆菌(-),肺炎支原体抗体1 ∶ 640。胸部正位片显示右纵... 患儿男,2岁6个月,家属发现其茶色尿、疑伴间断性尿痛2个月;3个月前接受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体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1576/μl,幽门螺杆菌(-),肺炎支原体抗体1 ∶ 640。胸部正位片显示右纵隔脊柱旁见梭形低密度影,考虑食管扩张。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管腔明显扩张(图1A)。CT:食管管壁弥漫性环形增厚,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管腔扩张(图1B)。影像学诊断:考虑食管平滑肌瘤?胃镜活检病理:光镜下见大量平滑肌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细胞(图1C)。病理诊断:食管平滑肌瘤。免疫组织化学:SMMHC(+)。因患儿存在肾脏、眼及食管多系统病变,考虑遗传性疾病,行基因检测,发现Xq22.3区域 297 kb 片段缺失,涉及 COL4A6 、 COL4A5 基因。基因诊断:X连锁奥尔波特综合征(Alport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遗传性 食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儿童良恶性肝肿瘤
7
作者 丁雅玲 曹代荣 +3 位作者 马小敏 张杰 黄新发 陈春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儿童良恶性肝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肿瘤患儿资料,经病理和影像征象确诊良性(良性组)、恶性(恶性组)各16例,观察并比较2组肿瘤DWI信号特征、最大ADC值(ADC_(max))、最小ADC值(ADC_(min))...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儿童良恶性肝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肿瘤患儿资料,经病理和影像征象确诊良性(良性组)、恶性(恶性组)各16例,观察并比较2组肿瘤DWI信号特征、最大ADC值(ADC_(max))、最小ADC值(ADC_(min))和平均ADC值(ADC_(av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鉴别诊断儿童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良性组8例病灶DWI呈T2穿透效应,2例弥散增加,6例中等弥散;恶性组13例病灶DWI呈弥散受限,2例T2穿透效应,1例中等弥散。恶性组81.25%(13/16)DWI呈弥散受限,显著高于良性组(0)(P<0.001)。恶性组肿瘤ADC_(max)、ADC_(min)和ADC_(ave)均小于良性组(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DC_(max)、ADC_(min)、ADC_(ave)均可用于鉴别儿童良恶性肝肿瘤(P均<0.05),ADC_(min)阈值为1.31×10^(-3)mm^(2)/s时,其鉴别儿童良恶性肝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41)。结论DWI有助于鉴别诊断儿童良恶性肝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的致病因子及其防治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岱 韩锦萍 +3 位作者 郭颖竹 祝垚 薛云新 林新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2-453,共12页
[背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条件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致病甚至死亡,对其致病因子的研究可提供新的防治思路.[进展]无乳链球菌能产生毒素、胞外多糖、黏附蛋白等来帮助自身在宿主中定植... [背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条件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致病甚至死亡,对其致病因子的研究可提供新的防治思路.[进展]无乳链球菌能产生毒素、胞外多糖、黏附蛋白等来帮助自身在宿主中定植,逃避免疫杀伤,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针对无乳链球菌的防治主要是抗生素干预,但滥用抗生素带来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对该菌的检测方法也受到检测速度、灵敏度、成本等限制,因此目前针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防治方法依然有限.现阶段针对无乳链球菌致病因子及其耐药性的研究已被大量报道,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无乳链球菌防治方法的新探索及其进展.[展望]上述进展为科研人员后续深入研究无乳链球菌并开发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目前对无乳链球菌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在检测手段上还缺乏高效、灵敏的方法.未来对无乳链球菌与宿主的作用靶点、检测方法开展深入研究,有望找到特异性防治无乳链球菌感染的药物,降低无乳链球菌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致病因子 耐药性 临床检测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及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建立
9
作者 何杰 花宝金 张兴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2-1259,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及淋巴结转移模型,模拟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淋巴结转移,进行肺癌转移前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研究。方法培养小鼠Lewis肺癌细胞,经胸壁细胞注射法构建小鼠肺原位移植瘤模型,分别于肿瘤移植后第7、14、21和28天...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及淋巴结转移模型,模拟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淋巴结转移,进行肺癌转移前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研究。方法培养小鼠Lewis肺癌细胞,经胸壁细胞注射法构建小鼠肺原位移植瘤模型,分别于肿瘤移植后第7、14、21和28天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immunocytochemistry,IHC)观察原位移植瘤、淋巴结组织结构及B细胞变化。结果HE染色观察到随着肺癌的发展,淋巴结内生发中心、淋巴管及血管增多,发生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增大变形并有肿瘤细胞浸润。IHC结果同样表明原位肺癌模型小鼠淋巴结B细胞密度增加。结论成功构建C57BL/6J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今后肺癌淋巴结转移前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模型 原位移植 淋巴结转移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身心共病与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的关联性研究
10
作者 张艺旋 冯天元 +1 位作者 高一飞 郭璐怡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0-826,共7页
目的 调查及分析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现状,识别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身心共患疾病的人群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与生存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关联。方法 对深圳市坪山区2个街道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 目的 调查及分析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现状,识别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身心共患疾病的人群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与生存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关联。方法 对深圳市坪山区2个街道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建档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编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氏抑郁量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抑郁症状与生存质量及家庭支持的关联。结果 抑郁症状筛查率为42.6%。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HbA1c≥7 mmol/L、FPG≥8.6 mmol/L、职业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及≥4000元、吸烟、糖尿病病程10~20年的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抑郁症状。生存质量好(DSQL评分,OR=0.832)及社会支持得分较高(SSRS评分,OR=0.848)的患者不易出现抑郁症状。结论 社区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且低收入及高收入两个不同社会阶层人群更易患有抑郁障碍;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等身心共病疾病的防治要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防治观,识别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相关风险,将疾病的监测诊疗、心理指导、社会支持贯穿到主动健康管理的全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抑郁 生存质量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与药时曲线下面积预测新生儿肾毒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作者 万隽 赖昕 +2 位作者 陈权耀 黄志毅 李云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5-651,共7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24 h曲线下面积(AUC_(24h))与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相关性,确定最佳药物暴露阈值,为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住院新生儿信息,包括血清谷...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24 h曲线下面积(AUC_(24h))与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相关性,确定最佳药物暴露阈值,为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住院新生儿信息,包括血清谷浓度、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等;AUC_(24h)采用贝叶斯方法计算;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谷浓度与AUC_(24h)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谷浓度与AUC_(24h)对AKI的预测效能,使用Youden指数选择最佳临界点;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谷浓度临界值、AUC_(24h)临界值与AKI的相关性;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分组后肾损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135例患儿,12例发生AKI,占8.9%。发生AKI患儿万古霉素谷浓度(16.10 mg/L对12.40 mg/L;P>0.05)及AUC_(24h)(647.53 mg·h/L对503.25 mg·h/L;P<0.01)均高于未发生AKI患儿;万古霉素谷浓度与AUC_(24h)呈弱相关(Rho=0.304);通过ROC曲线分析,AUC_(24h)高于谷浓度(0.763对0.608),Brier评分均<0.1;AKI的谷浓度暴露阈值为24.90 mg/L,AUC_(24)的暴露阈值为575.78 mg·h/L,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两者与AKI发生相关,Log-rank检验显示二分类后的万古霉素谷浓度、AUC_(24h)的AKI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及使用贝叶斯方法计算AUC_(24h)可以预测万古霉素对新生儿肾毒性,谷浓度>24.90 mg/L和AUC_(24h)>575.78 mg·h/L可作为风险预测因子,用于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新生儿 血清谷浓度 药时曲线面积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蜕膜化MRI表现2例
12
作者 郭俊男 赵丽梅 +1 位作者 黄雯暄 杨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456,共2页
病例患者1,女,30岁,发现卵巢囊肿2年,孕17周,2年前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定期随访彩超提示卵巢囊肿逐渐增大。实验室检查:CA12587.68U/mL余(-)。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囊肿 蜕膜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达标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黄桂英 李云送 +2 位作者 朱行磊 黄志毅 万隽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3,共7页
目的分析导致早产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不达标或超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2021年3月接受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早产新生儿血药谷浓度监测数据,根据《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2020更新版)... 目的分析导致早产新生儿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不达标或超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2021年3月接受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早产新生儿血药谷浓度监测数据,根据《中国万古霉素治疗药物监测指南(2020更新版)》推荐,将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5 mg/L的患儿纳入不达标组,5~15 mg/L的纳入达标组,>15 mg/L的纳入超标组。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不同分组间临床特征差异,分析各因素对血药谷浓度达标情况的影响。结果82例早产新生儿中,万古霉素的中位谷浓度为12.50(7.95,18.05)mg/L。达标患儿47例,占57.32%,谷浓度中位数为10.90(7.80,13.30)mg/L;超标患儿27例,占32.93%,中位数为21.80(18.00,23.80)mg/L;不达标患儿仅8例,占9.75%,中位数为4.10(2.48,4.60)mg/L。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不达标组与达标组患儿在矫正胎龄和当前体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标组与达标组患儿在血肌酐值和给药间隔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肌酐值(OR=1.063,95%CI:1.024~1.102,P=0.001,截断值:62μmol/L)和给药间隔(OR=6.693,95%CI:1.604~27.920,P=0.009)是导致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超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现行说明书给药方案下,仅有半数早产新生儿的血药谷浓度达到指南推荐范围,用药时应综合患儿矫正胎龄、当前体重、日剂量及血清肌酐值等情况,优化万古霉素给药方案,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新生儿 万古霉素 血药谷浓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假体植入术后鳞状细胞癌1例
14
作者 刘家猛 林伟杰 +1 位作者 毛贺辉 郭巨江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238-1239,共2页
患者女性,54岁。2000年于外院行双侧乳房假体植入术,植入假体材料为硅凝胶,水滴型,体积190 cc。2022年3月因左乳假体术后积液(图1),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局麻下“双乳假体取出术+假体包膜切除术”。术后送检破碎乳腺组织(左乳... 患者女性,54岁。2000年于外院行双侧乳房假体植入术,植入假体材料为硅凝胶,水滴型,体积190 cc。2022年3月因左乳假体术后积液(图1),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局麻下“双乳假体取出术+假体包膜切除术”。术后送检破碎乳腺组织(左乳术腔组织),病理示:部分区域纤维组织增生伴胶原化,部分区域见鳞状上皮棘层增厚、假上皮瘤样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假体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26^(+3)周子宫颈扩张6 cm行紧急子宫颈环扎术成功延长孕周7周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雪燕 吴泉锋 +2 位作者 魏玮 李欢喜 张雪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63-665,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35岁,因孕26^(+3)周,发现子宫颈扩张6 cm, 于2019年10月28日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治疗。末次月经2019年4月26日,预产期2020年1月31日。孕早期建档,定期产前检查。停经12^(+1)周彩超检查提示胎儿如孕12周大小,颈项透明层(NT)... 1病历摘要患者,35岁,因孕26^(+3)周,发现子宫颈扩张6 cm, 于2019年10月28日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治疗。末次月经2019年4月26日,预产期2020年1月31日。孕早期建档,定期产前检查。停经12^(+1)周彩超检查提示胎儿如孕12周大小,颈项透明层(NT)1.6 mm。孕中期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检测均提示低风险,拒绝行产前诊断。因既往两次不明原因胚胎停育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扩张 市妇幼保健院 末次月经 定期产前检查 不明原因 胚胎停育 彩超检查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雅萍 范岩峰 +2 位作者 丁露 王龙梅 李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不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卵巢反应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的关系,阐明血清AMH水平对PCOS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为PCOS患者助孕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IVF-ET助孕...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不同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与卵巢反应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局的关系,阐明血清AMH水平对PCOS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为PCOS患者助孕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行IVF-ET助孕21~39岁患者1 837例,根据是否被诊断为PCOS分为PCOS组(n=910)和非PCOS组(n=927);PCOS组中有437例患者进行新鲜单优质囊胚移植,根据其血清AMH水平分为AMH<7μg·L^(-1)组和AMH≥7μg·L^(-1)组,并根据患者年龄分为20~24岁组、 25~29岁组、 30~34岁和35~39岁组。比较PCOS组与非PCOS组患者年龄、血清AM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值、获卵数、预防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取消移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分析PCOS组不同血清AMH水平患者Gn用量、HCG日E2值、获卵数、预防OHSS取消移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PCOS组中不同年龄段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患者血清AMH水平。结果:PCOS组患者血清AMH水平、HCG日E2值、获卵数和预防OHSS取消移植率均高于非PCOS组(P<0.05),Gn用量和临床妊娠率则低于非PCOS组(P<0.05)。PCOS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与HCG日E2值和获卵数呈正相关关系(r=0.502, P=0.001;r=0.233, P=0.001),与Gn用量呈负相关关系(r=-0.400, P=0.001)。PCOS组中AMH≥7μg·L^(-1)组患者HCG日E2值、获卵数和预防OHSS取消移植率较AMH<7μg·L^(-1)组增加(Z=-3.952,P=0.001;Z=-2.858,P=0.004;χ^(2)=23.154,P=0.001);Gn用量和临床妊娠率较AMH<7μg·L^(-1)组降低(Z=-6.727, P=0.001;χ^(2)=6.640, P=0.010)。PCOS组中妊娠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非妊娠组(Z=-4.192, P=0.001);在25~29岁组和30~34岁组中妊娠组患者血清AMH水平低于非妊娠组(Z=-2.197,P=0.028;Z=-3.700,P<0.01)。结论:对血清AMH≥7μg·L^(-1) PCOS患者应预处理以降低AMH后再行助孕,在IVF-ET助孕中应掌握好Gn用量,以降低HCG日E2值,降低预防OHSS取消移植率,争取有鲜胚移植机会并提高临床妊娠率,改善助孕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苗勒管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促性腺激素 获卵数 临床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继永 林燕燕 白海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4069-4073,4079,共6页
背景 出生后2年是小于胎龄儿(SGA)完成追赶生长的关键时期,其生长与适于胎龄儿(AGA)相比具有特殊性,但目前尚缺乏对于早期SGA随访的指南,对于早期SGA生长特点还需进一步研究。目的 探讨SGA出生后2年内的体格生长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 背景 出生后2年是小于胎龄儿(SGA)完成追赶生长的关键时期,其生长与适于胎龄儿(AGA)相比具有特殊性,但目前尚缺乏对于早期SGA随访的指南,对于早期SGA生长特点还需进一步研究。目的 探讨SGA出生后2年内的体格生长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出生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且出生后2年内定期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体检的SGA,以及同期出生的足月AGA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5年中国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曲线,结合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分为足月SGA组(n=147)、早产SGA组(n=42)、足月AGA组(n=164),分别在出生时、3月龄(±7 d)、6月龄(±7 d)、12月龄(±14 d)、18月龄(±14 d)、24月龄(±14d)测量其体质量、身长、头围,经Z值转换后分析其生长水平及生长速度。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时间对年龄别体质量Z值(WAZ)、年龄别身长Z值(LAZ)、年龄别体质指数(BMI)Z值(BMIZ)、年龄别头围Z值(HCZ)存在交互作用,且主效应显著(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3组间WAZ、LAZ、BMIZ、HCZ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间点WAZ、LAZ、BMIZ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WAZ、LAZ、HCZ小于足月AGA组,足月SGA组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BMIZ小于足月AGA组,早产SGA组3月龄、6月龄BMIZ小于足月AGA组(P<0.05)。3组间0~3月龄、>3~6月龄、>6~12月龄?WAZ,>3~6月龄、>6~12月龄?LAZ,0~3月龄、>6~12月龄?BMIZ,>3~6月龄?HCZ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0~3月龄?WAZ高于足月AGA组,足月SGA组>3~6月龄?WAZ高于足月AGA组,足月SGA组>3~6月龄、>6~12月龄?LAZ高于足月AGA组,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0~3月龄、>6~12月龄?BMIZ高于足月AGA组,早产SGA组0~3月龄?BMIZ高于足月SGA组,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0~3月龄?HCZ高于足月AGA组(P<0.05)。3组间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质量追赶生长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3月龄、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质量追赶生长率大于足月AGA组(P<0.017)。3组间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身长量追赶生长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足月SGA组和早产SGA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身长追赶生长率大于足月AGA组(P<0.017)。结论 出生后1年SGA体质量、身长加速生长。0~3月龄以体质量追赶为主,身长发生追赶时间落后于体质量,头围追赶主要在出生后6月龄内。而早产SGA的BMI在早期增长更加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发育 婴儿发育 小于胎龄儿 适于胎龄儿 体格生长 追赶生长 早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相关性不孕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叶荣慧 何雪梅 +2 位作者 邓冰冰 马金秀(综述) 李萍(审校)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8-922,共5页
子宫腺肌病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子宫腺肌病导致不孕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解剖结构异常、病理生理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等均可能影响子宫腺肌病的生殖能力。目前临床上尚无规范的诊疗标准,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 子宫腺肌病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子宫腺肌病导致不孕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解剖结构异常、病理生理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等均可能影响子宫腺肌病的生殖能力。目前临床上尚无规范的诊疗标准,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病灶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等。单纯的药物治疗对改善妊娠结局的作用较小,手术切除病灶后发生不良产科结局的风险较高,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和/或曼月乐预联合辅助生殖技术能较为有效的改善子宫腺肌病相关性不孕患者的生殖结局。本文旨在综述影响子宫腺肌病相关性不孕的可能因素以及现有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不孕 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输卵管妊娠对后续宫腔内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赖少阳 周罗绮 +2 位作者 周璇 葛逸盟 赵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分析第1次妊娠为输卵管妊娠对后续宫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既往第1次妊娠为输卵管妊娠此次为首次宫内妊娠住院保胎后分娩或住院分娩的孕妇资料,作为实验组,以同期第1次妊娠为宫内妊娠的孕妇为对照组,观... 目的分析第1次妊娠为输卵管妊娠对后续宫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既往第1次妊娠为输卵管妊娠此次为首次宫内妊娠住院保胎后分娩或住院分娩的孕妇资料,作为实验组,以同期第1次妊娠为宫内妊娠的孕妇为对照组,观察她们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先兆子痫等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大,12.41%的患者通过辅助生育技术受孕,其中89.12%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既往生化妊娠发生率13.12%;该组的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剖宫产率和胎盘粘连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均P<0.05);治疗方式亚组比较中,药物治疗组发生再次输卵管妊娠比例为25.15%,首次输卵管妊娠到此次宫内妊娠的间隔时间为(17.89±2.78)月(95%CI:17.68~18.10),但是早产发生率较手术治疗组低。结论首次输卵管妊娠会影响患者后续宫内妊娠,增加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宫内妊娠 不良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外科全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启忠 廖艺聪 李志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84-1586,F0003,共4页
目的 探讨术中持续小剂量输注艾司氯胺酮对小儿全麻术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和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全身麻醉下小儿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50例/组;A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0... 目的 探讨术中持续小剂量输注艾司氯胺酮对小儿全麻术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和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全身麻醉下小儿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50例/组;A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0.1 mg/kg艾司氯胺酮,后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2μg/(kg·min)至术毕;B组同时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记录所有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患者拔管后15、30、60 min时VAS评分,若VAS评分≥4分,静脉注射纳布啡0.3 mg/kg,可重复使用,并记录纳布啡总用量;记录所有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使用瑞芬太尼量总量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拔管后15、30、60 min时VAS评分优于B组(P<0.05),且A组使用纳布啡总剂量低于B组(P<0.05)。结论 在小儿外科手术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有效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降低苏醒期疼痛程度,且不影响患者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瑞芬太尼 少阿片麻醉 小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