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某医院高危儿随访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史俊霞 曾国章 陈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危儿随访依从性相关因素,以期为建立一套适合、行之有效的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018年在厦门市某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3岁以下292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影响高危儿随访依从性相关因素,以期为建立一套适合、行之有效的高危儿早期综合干预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018年在厦门市某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3岁以下2920例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危儿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年~2018年厦门市某医院立案高危儿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3岁以下高危儿随访依从性好者826人(28.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因素种类越多、首次就诊年龄越小、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父亲年龄越大、家庭平均月收入越高、主要看护人为父母之一的高危儿随访依从性较好。结论高危儿随访依从性与多种因素有关,今后工作中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提高高危儿随访依从性,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随访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12443例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谢石荣 吴晓军 +3 位作者 张国旺 阳海林 陈嘉菲 张丽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7-390,共4页
目的分析厦门市部分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结果,了解近年来该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听力情况,并评估筛查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2016~2018年应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声导抗对厦门市36所幼儿园中班学龄前儿童12 443例进行听力筛查,筛查... 目的分析厦门市部分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结果,了解近年来该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听力情况,并评估筛查模式的有效性。方法 2016~2018年应用筛查型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声导抗对厦门市36所幼儿园中班学龄前儿童12 443例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未通过者转诊进行诊断型耳声发射、声导抗、行为测听或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必要时行颞骨CT、核磁共振(MRI)检查,进行听力学诊断。结果 12 443例学龄前儿童中11 726例(94.2%,11 726/12 443)接受听力筛查,未通过1 307例(11.1%,1 307/11 726);1 069例(81.8%,1 069/1 307)接受转诊,确诊听力异常414例,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53%(414/11 726),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373例(34.9%,373/1 069),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41例(3.8%,41/1 069)。比较2016~2018年听力筛查率、未通过转诊率、家长对耳及听力保健相关知识掌握率逐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本组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53%,其中分泌性中耳炎检出率最高;筛查型DPOAE和声导抗联合筛查模式用于学龄前儿童听力筛查可行且有效,有利于提高转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社区居民对听力保健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谢石荣 吴晓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了解厦门市社区居民对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推进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9个社区的9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 目的了解厦门市社区居民对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后续推进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于2022年6~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9个社区的9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耳及听力健康知识态度、耳及听力健康行为,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签约服务意愿的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900份,实际回收887份,有效回收率98.6%,其中487例(54.9%)社区居民有意愿接受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耳及听力健康知识水平(OR=0.395,P<0.05)、是否经常掏耳(OR=3.026,P<0.001)和耳鼻咽喉科就医频率(OR=0.399、0.024,P<0.001)是社区居民对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厦门市社区居民对听力保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较高的意愿,具备耳及听力健康知识、有良好用耳行为和就医习惯的居民更愿意签约听力保健家庭医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医生服务 听力保健 签约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煮制加工降低拟穴青蟹基质的免疫结合活性
4
作者 刘萌 李颖 +7 位作者 龚菲菲 刘庆梅 孙兆敏 刘红 顾懿 戴雅萱 陈桂霞 刘光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3,共11页
致敏原是甲壳类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加工处理可有效降低致敏原致敏性,但基于食物基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结合模拟胃肠液连续消化和人结肠Cac o-2细胞模型转运,构建了仿生消化转运体系;基于拟穴青蟹基质,系统性评估了煮制加工后青蟹基质... 致敏原是甲壳类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加工处理可有效降低致敏原致敏性,但基于食物基质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结合模拟胃肠液连续消化和人结肠Cac o-2细胞模型转运,构建了仿生消化转运体系;基于拟穴青蟹基质,系统性评估了煮制加工后青蟹基质的消化性及消化产物的转运情况;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明确了煮制加工对青蟹基质及其消化转运产物免疫结合活性的影响;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探究青蟹基质及其消化转运产物免疫结合活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煮制加工后青蟹基质的消化率升高,更容易通过Cac o-2细胞屏障;青蟹基质及仿生消化转运产物的免疫球蛋白E结合能力分别降低了38.85%±0.94%和14.82%±0.24%,耐热性致敏原原肌球蛋白和肌质钙结合蛋白的免疫球蛋白G结合能力也显著降低;其主要原因是煮制加工改变了青蟹基质的纤维束排列,提高了其可消化性,降低了青蟹基质的免疫结合能力;基质中蛋白质组分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仿生消化转运产物及热稳定性致敏原的免疫结合活性的降低。从食物基质的角度,解析了煮制加工处理对青蟹基质免疫结合活性的影响,完善了加工处理对水产品基质致敏性影响的研究,为低致敏性水产品加工方式的探究及评估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食物基质 煮制加工 消化转运 免疫结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表型不孕患者AFC、AMH、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叶雅萍 王龙梅 李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762,共6页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表型不孕患者年龄、窦卵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特点,以改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结局。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11 660例不孕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OCS患者3 110例,...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同表型不孕患者年龄、窦卵泡数(AFC)、抗苗勒管激素(AMH)、性激素和糖脂代谢特点,以改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结局。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11 660例不孕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OCS患者3 110例,非PCOS患者8 550例,根据Rotterdam标准以及纳入和排除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PCOS组(2 261例PCOS患者)和对照组(1 871例非PCOS患者),PCOS组分为4种表型,A型(345例)为稀发排卵或无排卵(OA)+高雄激素血症或高雄临床表现(HA)+卵巢多囊样改变(PCO),B型(204例)为OA+HA,C型(102例)为HA+PCO,D型(1 610例)为OA+PCO,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AMH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和生物化学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O)、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血清中基础性激素水平,阴道超声检测各组研究对象AF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PCOS表型组患者年龄和血清中bF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AFC和血清中AMH、总睾酮(TESTO)及基础促黄体生成素(bL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A型PCOS组比较,B、C和D型PCOS组患者AFC及血清中AMH和bL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A和D型PCOS组患者血清中TG、TCHO、FBG和FINS水平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升高(P<0.01),B型PCOS组患者血清中FBG和FINS水平及HOMA-IR均明显升高(P<0.01),C型PCOS组患者血清中TG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A型PCOS组比较,B、C和D型PCOS组患者血清中TG和FINS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不同表型PCOS患者基础性激素水平和糖脂代谢特征不同,对PCOS不孕患者进行表型划分有助于预测PCO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表型PCOS患者ART助孕前应进行个性化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抗苗勒管激素 窦卵泡数 糖脂代谢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其遗传学分析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6
作者 蔡美娇 陈佳燕 +3 位作者 马小敏 黄燕茹 张剑 葛运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1-507,共7页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dL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其典型特征包括生长受限、智力迟钝、颅面异常和多毛症等。本研究报道2例CdLS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1,女性,5岁,因生长发育...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CdLS)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其典型特征包括生长受限、智力迟钝、颅面异常和多毛症等。本研究报道2例CdLS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特点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1,女性,5岁,因生长发育缓慢就诊。查体多毛,一字眉,牙齿小、稀疏,前胸、后背可见血管瘤(约2 cm×2 cm),语言发育迟缓,智力落后;身高98 cm [≤-2标准差(SD)],体质量15 kg (-2SD~-1SD),头围46 cm (-3SD~-2SD);脑核磁共振成像(MRI)平扫显示左侧侧脑室侧后角和双侧侧脑室三角略扩大,双侧上颌窦和筛窦黏膜轻度增厚,心脏彩超显示二、三尖瓣轻度反流。患者2,女性,1个月,生后气促,软腭裂,吞咽困难及三凹征阳性,双手小、左手通贯掌、右手第5指短小,右侧髋关节外展受限,双足内翻,右眼底白斑。1个月时超声显示三尖瓣轻度反流,房间隔卵圆孔未闭。2d时脑MRI平扫显示纵裂池及天幕可见少许斑片状低信号影,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双侧上颌窦、筛窦和中耳乳突少量积液。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明显结构及数目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患者1存在NIPBL基因c.6653_6655del杂合变异,患者2存在NIPBL基因c.337C>T杂合变异,父母均未检测到该变异。NIPBL基因变异是CdLS患者的主要遗传学病因,基因变异c.337C>T的鉴定扩展了NIPBL基因的变异谱系,为研究CdLS患者致病性基因变异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nelia de Lange综合征 NIPBL基因 基因变异 变异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倒转术成功的影响因素和列线图模型构建
7
作者 李欢喜 陈琼华 陈怡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外倒转术(ECV)成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产科由固定2名产科医生实施ECV的269例孕妇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选择215例为训练集,54例为验证集。在训... 目的:探讨外倒转术(ECV)成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产科由固定2名产科医生实施ECV的269例孕妇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选择215例为训练集,54例为验证集。在训练集中,根据ECV结局分为成功组(160例)与失败组(55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ECV成功率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并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性能和准确度并进行验证。结果:269例孕妇实施ECV,总成功率75.46%,经产妇成功率(81.11%)高于初产妇成功率(6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羊水指数(AFI)、胎盘后壁、胎头可触及、胎背侧向、胎先露未入盆是影响ECV成功的独立因素(P<0.05)。使用以上5个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ECV成功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06,该模型验证集AUC为0.831。结论:建立基于影响因素预测ECV成功率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倒转术 影响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8
作者 张云飞 燕文娟 +5 位作者 温红梅 陈伟晨 周红娟 韩琼 许娇阳 李迎风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252,共10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由两名独立的评价人员按照预设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关键数据,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样本量共计978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再灌注时间≥6 h(OR=1.52)、术前TIMI血流≤1级(OR=1.12)、血栓负荷重(OR=1.60)、高龄(OR=1.56)、糖尿病(OR=1.83)、术前Killip分级≥Ⅲ级(OR=2.52)、长靶血管病变(OR=1.95)、侧支血流≤1级(OR=1.61)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术前收缩压<90 mmHg(OR=1.17)、白细胞计数高(OR=1.27)不是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危险因素。结论再灌注时间≥6 h、术前TIMI血流≤1级、血栓负荷重、高龄、糖尿病、术前Killip分级≥Ⅲ级、长靶血管病变、侧支血流≤1级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慢血流或无复流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碳酸氢钠片质量标准完善
9
作者 陈景海 黄华花 +2 位作者 杨娅俪 王莹莹 何雪姿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7-2144,共8页
目的完善大黄碳酸氢钠片质量标准。方法TLC法对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土大黄苷进行定性鉴别,建立UPLC指纹图谱,测定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目的完善大黄碳酸氢钠片质量标准。方法TLC法对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土大黄苷进行定性鉴别,建立UPLC指纹图谱,测定芦荟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酸-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酚-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晰,专属性强。8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0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535。10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0),平均加样回收率98.7%~104.1%,RSD 0.59%~2.13%,含量范围分别为0.2741~2.0059、0.5478~5.1922、1.2092~3.9363、1.0393~3.3302、0.3070~1.2481、0.1182~0.6747、0.1151~0.9703、0.2245~1.7893、0.8814~4.8826、0.8014~5.0991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可有效控制大黄碳酸氢钠片中大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碳酸氢钠片 质量标准 TLC UPLC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奥尔波特综合征伴弥漫性食管平滑肌瘤1例
10
作者 张杰 郭俊男 +1 位作者 董鸿捌 马小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40-640,共1页
患儿男,2岁6个月,家属发现其茶色尿、疑伴间断性尿痛2个月;3个月前接受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体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1576/μl,幽门螺杆菌(-),肺炎支原体抗体1 ∶ 640。胸部正位片显示右纵... 患儿男,2岁6个月,家属发现其茶色尿、疑伴间断性尿痛2个月;3个月前接受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体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1576/μl,幽门螺杆菌(-),肺炎支原体抗体1 ∶ 640。胸部正位片显示右纵隔脊柱旁见梭形低密度影,考虑食管扩张。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管腔明显扩张(图1A)。CT:食管管壁弥漫性环形增厚,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管腔扩张(图1B)。影像学诊断:考虑食管平滑肌瘤?胃镜活检病理:光镜下见大量平滑肌细胞,未见明显异型性细胞(图1C)。病理诊断:食管平滑肌瘤。免疫组织化学:SMMHC(+)。因患儿存在肾脏、眼及食管多系统病变,考虑遗传性疾病,行基因检测,发现Xq22.3区域 297 kb 片段缺失,涉及 COL4A6 、 COL4A5 基因。基因诊断:X连锁奥尔波特综合征(Alport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遗传性 食管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至学龄前儿童体重变化、血压与母乳喂养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桂艳 陈晶 +3 位作者 熊永强 赵旭 赖智双 钟红秀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出生至学龄前儿童体重变化与血压的关系,并评估母乳喂养在其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4~5月间,选取厦门市思明区8所幼儿园1233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血压测量、体格测量和问卷调查。依据研究对象出生体重和当前BMI状态分... 目的探讨出生至学龄前儿童体重变化与血压的关系,并评估母乳喂养在其中的作用。方法2018年4~5月间,选取厦门市思明区8所幼儿园1233名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血压测量、体格测量和问卷调查。依据研究对象出生体重和当前BMI状态分为4组:正常出生体重-正常BMI组、高出生体重-正常BMI组、正常出生体重-超重/肥胖组、高出生体重-超重/肥胖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组高血压发生风险。结果正常出生体重-超重/肥胖组和高出生体重-超重/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SBP和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以正常BMI组为参照,超重组和肥胖组发生高血压的调整后OR值分别为2.05(1.25~3.37)和2.24(1.69~2.98)。按母乳喂养时长分层后,以正常出生体重-正常BMI组为参照,在母乳喂养时长0~5月和≥6月的儿童中,正常和高出生体重-超重/肥胖组发生高血压的调整后OR值分别为2.84(1.57~5.15)和1.53(1.21~1.93)。结论无论出生体重高低,发展为超重/肥胖的学龄前儿童,其高血压检出率、SBP和DBP水平均显著高于出生至学龄前体重一直正常和高出生体重转变为正常BMI者。较长时间的母乳喂养(≥6月)可能对降低当前超重/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重变化 母乳喂养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35例临床特征和分离株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慧芬 李基明 +2 位作者 吴佳音 陈云娥 沈彤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对厦门市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儿童IPD的临床特征和细菌耐药性并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IPD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 目的对厦门市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儿童IPD的临床特征和细菌耐药性并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9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IPD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35例IPD患儿中,肺炎链球菌血流感染31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4例;婴幼儿(<3岁)26例,夏季发病率低。所有患儿均出现高热,部分出现咳嗽、贫血。所有患儿C反应蛋白(CRP)增高,绝大部分患儿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升高,部分患儿胆汁酸(TBA)、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升高。侵袭性肺炎链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100%敏感;对阿莫西林较敏感;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100%耐药;脑膜炎者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头孢噻肟及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血流感染者。治疗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以头孢曲松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结论IPD在婴幼儿中最常见,临床表现为高热等,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贫血,伴有WBC、CRP及PCT升高。肺炎链球菌血流感染者分离的64.7%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者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完全耐药。抗生素的使用应合理、规范,药敏试验结果是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链球菌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儿童良恶性肝肿瘤
13
作者 丁雅玲 曹代荣 +3 位作者 马小敏 张杰 黄新发 陈春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儿童良恶性肝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肿瘤患儿资料,经病理和影像征象确诊良性(良性组)、恶性(恶性组)各16例,观察并比较2组肿瘤DWI信号特征、最大ADC值(ADC_(max))、最小ADC值(ADC_(min))...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儿童良恶性肝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肿瘤患儿资料,经病理和影像征象确诊良性(良性组)、恶性(恶性组)各16例,观察并比较2组肿瘤DWI信号特征、最大ADC值(ADC_(max))、最小ADC值(ADC_(min))和平均ADC值(ADC_(ave));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C值鉴别诊断儿童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良性组8例病灶DWI呈T2穿透效应,2例弥散增加,6例中等弥散;恶性组13例病灶DWI呈弥散受限,2例T2穿透效应,1例中等弥散。恶性组81.25%(13/16)DWI呈弥散受限,显著高于良性组(0)(P<0.001)。恶性组肿瘤ADC_(max)、ADC_(min)和ADC_(ave)均小于良性组(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ADC_(max)、ADC_(min)、ADC_(ave)均可用于鉴别儿童良恶性肝肿瘤(P均<0.05),ADC_(min)阈值为1.31×10^(-3)mm^(2)/s时,其鉴别儿童良恶性肝肿瘤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41)。结论DWI有助于鉴别诊断儿童良恶性肝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RhD^(-)孕妇产前血型血清学联合不规则抗体筛查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符虹 江清华 林姝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40-1944,共5页
目的:探讨厦门市RhD^(-)孕产妇血清学表型分布特点及不规则抗体检出以及产后追踪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5月共313例RhD^(-)孕产妇样本,用试管盐水法进行Rh血清学表型鉴定,采用DiaMed低离子间接抗人球蛋白卡筛选和鉴定不规则... 目的:探讨厦门市RhD^(-)孕产妇血清学表型分布特点及不规则抗体检出以及产后追踪的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0年5月共313例RhD^(-)孕产妇样本,用试管盐水法进行Rh血清学表型鉴定,采用DiaMed低离子间接抗人球蛋白卡筛选和鉴定不规则抗体。通过查看病历,了解RhD^(-)孕妇生产过程和发生HDN的情况。结果:313例RhD^(-)孕产妇的Rh血清学表型分别为ccdee 180例(57.51%)、Ccdee 97例(30.99%)、ccdEe 10例(3.19%)、CCdee 21例(6.71%)、CcdEe 5例(1.60%),血清学表型以ccdee和Ccdee为主。313例RhD^(-)孕产妇检出不规则抗体11例,占总数的3.51%,分别为抗-D抗体8例、抗E抗体1例、抗-D合并抗-C抗体2例。追踪21例RhD^(-)孕产妇,顺产新生儿RhD^(-)2例、RhD+19例,其中2例发生RhD-HDN、1例发生RHE-HDN,其余18例未发生HDN。结论:厦门市RhD^(-)孕产妇的Rh血清学表型主要为ccdee,孕产史和输血史是导致RhD^(-)孕产妇不规则抗体产生的主要原因。建议临床对RhD^(-)血型孕产妇产前进行血清学表型联合不规则抗体筛查,以降低RhD-HDN发病风险,保障RhD^(-)稀有血型的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新生儿溶血病 孕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的致病因子及其防治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岱 韩锦萍 +3 位作者 郭颖竹 祝垚 薛云新 林新祝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2-453,共12页
[背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条件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致病甚至死亡,对其致病因子的研究可提供新的防治思路.[进展]无乳链球菌能产生毒素、胞外多糖、黏附蛋白等来帮助自身在宿主中定植... [背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作为条件致病菌,能引起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较低人群感染致病甚至死亡,对其致病因子的研究可提供新的防治思路.[进展]无乳链球菌能产生毒素、胞外多糖、黏附蛋白等来帮助自身在宿主中定植,逃避免疫杀伤,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目前针对无乳链球菌的防治主要是抗生素干预,但滥用抗生素带来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对该菌的检测方法也受到检测速度、灵敏度、成本等限制,因此目前针对无乳链球菌感染的防治方法依然有限.现阶段针对无乳链球菌致病因子及其耐药性的研究已被大量报道,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阐述无乳链球菌防治方法的新探索及其进展.[展望]上述进展为科研人员后续深入研究无乳链球菌并开发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但目前对无乳链球菌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而且在检测手段上还缺乏高效、灵敏的方法.未来对无乳链球菌与宿主的作用靶点、检测方法开展深入研究,有望找到特异性防治无乳链球菌感染的药物,降低无乳链球菌带来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致病因子 耐药性 临床检测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手足裂畸形6型家系的致病变异鉴定及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16
作者 梅利斌 张译元 +5 位作者 黄娴静 纪红 邱乒乒 丁露 何雪梅 李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0-756,共7页
手足裂畸形(split-hand/split-foot malformation,SHFM)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肢端畸形,主要临床特征为并指(趾)畸形、指(趾)骨及掌(跖)骨发育不全。本研究报道了一例手足裂畸形胎儿,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结合Sanger测序的方法筛选候选... 手足裂畸形(split-hand/split-foot malformation,SHFM)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肢端畸形,主要临床特征为并指(趾)畸形、指(趾)骨及掌(跖)骨发育不全。本研究报道了一例手足裂畸形胎儿,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结合Sanger测序的方法筛选候选基因变异位点,并为其家庭成员提供了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胎儿WNT10B基因存在c.786G>A(p.Trp262*)纯合变异,其父母均为杂合突变携带者;PGT检测结果显示家系的2枚囊胚中,1枚基因型为突变杂合子,1枚基因型为突变纯合子,所有胚胎染色体均为二倍体,移植突变杂合子胚胎后成功达到单胎妊娠。本研究表明WNT10B基因纯合突变可能是导致该家系患手足裂畸形的原因,对于单基因病家系,在明确其致病突变后,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可有效避免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裂畸形6型 WNT10B基因 基因突变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囊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及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建立
17
作者 何杰 花宝金 张兴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2-1259,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及淋巴结转移模型,模拟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淋巴结转移,进行肺癌转移前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研究。方法培养小鼠Lewis肺癌细胞,经胸壁细胞注射法构建小鼠肺原位移植瘤模型,分别于肿瘤移植后第7、14、21和28天... 目的建立一种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及淋巴结转移模型,模拟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淋巴结转移,进行肺癌转移前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研究。方法培养小鼠Lewis肺癌细胞,经胸壁细胞注射法构建小鼠肺原位移植瘤模型,分别于肿瘤移植后第7、14、21和28天取材,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immunocytochemistry,IHC)观察原位移植瘤、淋巴结组织结构及B细胞变化。结果HE染色观察到随着肺癌的发展,淋巴结内生发中心、淋巴管及血管增多,发生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增大变形并有肿瘤细胞浸润。IHC结果同样表明原位肺癌模型小鼠淋巴结B细胞密度增加。结论成功构建C57BL/6J小鼠原位肺癌模型,该模型的建立为今后肺癌淋巴结转移前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模型 原位移植 淋巴结转移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身心共病与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的关联性研究
18
作者 张艺旋 冯天元 +1 位作者 高一飞 郭璐怡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0-826,共7页
目的 调查及分析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现状,识别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身心共患疾病的人群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与生存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关联。方法 对深圳市坪山区2个街道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 目的 调查及分析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的患病现状,识别Ⅱ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身心共患疾病的人群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障碍与生存质量及社会支持的关联。方法 对深圳市坪山区2个街道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建档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编糖尿病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氏抑郁量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抑郁症状与生存质量及家庭支持的关联。结果 抑郁症状筛查率为42.6%。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HbA1c≥7 mmol/L、FPG≥8.6 mmol/L、职业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及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及≥4000元、吸烟、糖尿病病程10~20年的社区Ⅱ型糖尿病患者较易出现抑郁症状。生存质量好(DSQL评分,OR=0.832)及社会支持得分较高(SSRS评分,OR=0.848)的患者不易出现抑郁症状。结论 社区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患病率高且低收入及高收入两个不同社会阶层人群更易患有抑郁障碍;Ⅱ型糖尿病共病抑郁障碍等身心共病疾病的防治要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体防治观,识别对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相关风险,将疾病的监测诊疗、心理指导、社会支持贯穿到主动健康管理的全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抑郁 生存质量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与药时曲线下面积预测新生儿肾毒性的临床应用价值
19
作者 万隽 赖昕 +2 位作者 陈权耀 黄志毅 李云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5-651,共7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24 h曲线下面积(AUC_(24h))与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相关性,确定最佳药物暴露阈值,为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住院新生儿信息,包括血清谷...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24 h曲线下面积(AUC_(24h))与新生儿急性肾损伤(AKI)相关性,确定最佳药物暴露阈值,为新生儿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接受万古霉素静脉治疗的住院新生儿信息,包括血清谷浓度、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等;AUC_(24h)采用贝叶斯方法计算;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谷浓度与AUC_(24h)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谷浓度与AUC_(24h)对AKI的预测效能,使用Youden指数选择最佳临界点;采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谷浓度临界值、AUC_(24h)临界值与AKI的相关性;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分组后肾损伤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135例患儿,12例发生AKI,占8.9%。发生AKI患儿万古霉素谷浓度(16.10 mg/L对12.40 mg/L;P>0.05)及AUC_(24h)(647.53 mg·h/L对503.25 mg·h/L;P<0.01)均高于未发生AKI患儿;万古霉素谷浓度与AUC_(24h)呈弱相关(Rho=0.304);通过ROC曲线分析,AUC_(24h)高于谷浓度(0.763对0.608),Brier评分均<0.1;AKI的谷浓度暴露阈值为24.90 mg/L,AUC_(24)的暴露阈值为575.78 mg·h/L,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两者与AKI发生相关,Log-rank检验显示二分类后的万古霉素谷浓度、AUC_(24h)的AKI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及使用贝叶斯方法计算AUC_(24h)可以预测万古霉素对新生儿肾毒性,谷浓度>24.90 mg/L和AUC_(24h)>575.78 mg·h/L可作为风险预测因子,用于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新生儿 血清谷浓度 药时曲线面积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蜕膜化MRI表现2例
20
作者 郭俊男 赵丽梅 +1 位作者 黄雯暄 杨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55-456,共2页
病例患者1,女,30岁,发现卵巢囊肿2年,孕17周,2年前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定期随访彩超提示卵巢囊肿逐渐增大。实验室检查:CA12587.68U/mL余(-)。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囊肿 蜕膜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