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牛小青 鹿全意 +2 位作者 王昭 赵江宁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慢性粒细... 目的:观察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RAEB)1例。供受者HLA配型同胞全相合6例,同胞或亲缘不相合8例,非亲缘全相合1例。预处理方案采用氟达拉滨(Flu 30mg/m^2·d,共5d)、马利兰(Bu4mg/kg·d,共2~3d)、环磷酰胺(CTX50mg/kg·d,共2d),其中8例加用阿糖胞苷(Ara—c 1.0~2.0g/m^2·d,共2d),9例HLA不全相合及非血缘移植者加用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3.0—5.0mg/kg·d,共3d)。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均采用骁悉(MMF)+环孢素(CsA)+短程甲氨喋呤(MTX)方案。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及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5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快速完全的植入,无严重的预处理相关毒性。46.7%发生急性GVHD,85.7%发生慢性GVHD;带状疱疹7.1%。5年总生存率为53.5%,其中移植时处于第一次完全缓解(CR1)和慢性期患者11例,5年生存率为72.7%,复发率9.1%,移植时处于第二次完全缓解(CR2)、复发、加速期及急变期的患者4例,2年生存率为0,复发率7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03和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复发和GVHD.结论:对于移植时处于CR1和慢性期患者,采用含Flu并适当减低放化疗剂量的预处理方案是有效的移植预处理方案,毒副作用较少,未增加机会性感染,复发率较低;预处理中加入Flu对GVHD发生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方案 氟达拉滨 恶性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DNMT1基因对骨髓瘤细胞SOCS-1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昭 牛小青 +1 位作者 周雯雯 鹿全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3-717,共5页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1)基因沉默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靶向沉默DNMT1基因的短发卡RNA(RNA-Short...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转移酶1(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1)基因沉默对多发性骨髓瘤RPMI8226细胞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SOCS-1)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靶向沉默DNMT1基因的短发卡RNA(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转染骨髓瘤细胞RPMI8226,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DNMT1基因和蛋白表达,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转染前后骨髓瘤细胞SOCS-1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转染后骨髓瘤细胞DNMT1 mRNA表达水平(0.176±0.004)和蛋白表达水平(0.065±0.014)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0.956±0.033,0.415±0.02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后SOCS-1基因甲基化水平较转染前明显降低。结论:利用shRNA能靶向沉默DNMT1基因的表达,并可以有效逆转SOCS-1基因高甲基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RNA干扰 甲基化转移酶1 SOCS-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转化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昭 鹿全意 +5 位作者 牛小青 张鹏 赵江宁 张可杰 李蒲 胡嘉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427-1430,共4页
本研究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AML发生的关系,以及pttg基因在FAB亚型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7例AM... 本研究探讨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AML发生的关系,以及pttg基因在FAB亚型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7例AML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者骨髓中pttg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ML患者pttg基因的表达水平[(1.1323±1.3934)×1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766±1.1817)×103](p<0.05),急性早幼粒细胞细胞白血病(M3)患者中pttg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FAB亚型,其中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未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白血病(M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结论:pttg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与AML的发生发展有关,其中可能与M3发生的关系更加密切,本研究为AML的发病机制及其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转化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 基因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