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血白蛋白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ACE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汉城 丘昭文 +3 位作者 凌毅生 关天俊 周丽华 刘俊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50-2052,共3页
目的:研究人血白蛋白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蛋白对肾脏损害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人血白蛋白(0、1、5、10、15g/L)分别加入到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4... 目的:研究人血白蛋白对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蛋白对肾脏损害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人血白蛋白(0、1、5、10、15g/L)分别加入到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48h,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HK-2细胞ACE2和ACE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正常培养状态下HK-2细胞(空白对照组)存在ACE2mRNA和蛋白表达,加入不同浓度(5-15g/L)的人血白蛋白剂量依赖抑制HK-2细胞ACE2mRNA和蛋白表达(P<0.01)。正常培养状态下HK-2细胞ACE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随着加入白蛋白浓度的增加其表达水平逐渐升高,10g/L白蛋白显著促进了HK-2细胞ACE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在体外培养的HK-2细胞存在ACE及ACE2mRNA和蛋白表达,人血白蛋白可抑制其ACE2表达而促进ACE表达,这可能是白蛋白促肾小管间质损伤及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类 HK-2细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梦婕 白培进 +5 位作者 陈仕智 张俊 李弋南 丁鑫 何金选 张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908-2912,共5页
背景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多发于老年人,最容易累及肾脏,且多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脏受累病理特征表现为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及新月体肾炎,以往认为免疫荧光检查主要提示为寡免疫复合物沉积,但近年来有报... 背景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多发于老年人,最容易累及肾脏,且多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脏受累病理特征表现为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及新月体肾炎,以往认为免疫荧光检查主要提示为寡免疫复合物沉积,但近年来有报道,AAV肾脏免疫荧光上免疫复合物沉积并非罕见。目前,国内很少有关于伴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AAV研究,对于老年AAV合并有免疫复合物沉积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及对治疗的反应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合并有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的老年AAV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肾内科经临床病理确诊的AAV患者56例,根据免疫荧光及电镜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分为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共14例)和寡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共42例),两组均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多系统受累、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特点及疗效。结果免疫复合物沉积组和寡免疫复合物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ANCA类型、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活动评分系统(BVAS)评分、肾脏受累、肺部受累、皮疹、关节疼痛、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发生率、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新月体>50%比例、毛细血管袢坏死比例、肾小球硬化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复合物沉积组患者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水平、新月体比例、间质纤维化比例高于寡免疫复合物组(P<0.05)。免疫复合物沉积组治疗6个月后缓解率为9/14,寡免疫复合物组为76.2%(32/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3,P=0.601)。结论老年AAV患者合并有免疫复合物沉积时提示更为严重的肾损害,肾脏病理上新月体比例更多,间质纤维化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相关性血管炎 老年人 肾脏病理 免疫复合物 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间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组织穿刺活检病理特点对比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白培进 林梦婕 +4 位作者 陈建 张燕林 何金选 钟鸿斌 张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047-2051,共5页
背景老年肾脏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老年肾脏病患者在临床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均有其特殊性,并且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因不同种族、地理区域,构成差别较大,随时间的推移又有不同的演变趋势。目的了解近10年来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组织穿刺活... 背景老年肾脏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老年肾脏病患者在临床病理类型和临床表现均有其特殊性,并且肾脏病的病理类型因不同种族、地理区域,构成差别较大,随时间的推移又有不同的演变趋势。目的了解近10年来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组织穿刺活检病理特点的变化。方法收集2008-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组织穿刺活检,年龄≥60岁的老年肾脏病患者652例。根据住院的时间分为2008-2012年284例,2013-2017年368例。对比分析老年肾脏病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临床表现及病理分型。结果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性别及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45.2%(295/652)],其次为急性肾损伤[23.3%(152/652)]。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隐匿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2008-2012年升高(P<0.05)。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膜性肾病所占比例高于2008-2012年(χ^2=12.224,P<0.001)。2008-2012年与2013-2017年老年肾脏病患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肾脏病患者中,肾病综合征仍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较前升高,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为主要病理类型,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老年肾脏病患者肾脏病理构成的演变可能与实际发病率的改变及诊断水平的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老年人 活组织检查 吸针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吞噬功能及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颖颖 陈兰 +5 位作者 牟志向 胡小龙 张艺艳 翁娇青 吕佩瑜 关天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s)表型、吞噬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 MAPK)信号通路...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s)表型、吞噬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0、300、600μmol·L^(-1)IS干预人原代DC细胞24 h,分为Control组、IS-30组、IS-300组、IS-600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吞噬功能;细胞经600μmol·L^(-1)IS干预24 h后加入1 mg·L^(-1)anti-HMGB1或经1 mg·L^(-1)HMGB1单独处理后分为Control组、IS组、HMGB1组、IS^(+)anti-HMGB1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吞噬功能;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随IS浓度增加,CD83^(+)和CD86^(+)细胞数逐渐增加(P<0.01),DCs吞噬能力逐渐下降(P<0.01);与IS组相比,IS^(+)anti-HMGB1组的CD83^(+)和CD86^(+)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吞噬能力增加(P<0.01)。此外,与Control组比较,IS或HMGB1组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蛋白表达升高(均P<0.01);与IS组相比,IS^(+)anti-HMGB1组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蛋白表达降低(均P<0.01)。结论拮抗HMGB1可抑制IS诱导的DCs表型及成熟并抑制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树突状细胞 硫酸吲哚酚 表型 吞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