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项护理模式在胸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周丽莹 周丽香 黄定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在行胸外科全身麻醉手术(简称“全麻”)患者麻醉苏醒中应用专项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全麻手术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纳入患者分成2组。对... 目的探讨在行胸外科全身麻醉手术(简称“全麻”)患者麻醉苏醒中应用专项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行全麻手术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纳入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53例)在其基础上采用专项护理模式。比较2组的生命体征指标、麻醉后恢复时间、苏醒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同组麻醉前,2组在麻醉苏醒3 min后及出麻醉苏醒室时的心率均变慢,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变低(P均<0.05);相比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较优(P均<0.05)。相比于同组拔管前,2组在拔管后即刻及拔管10 min后的Aldrete苏醒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均升高(P均<0.05);相比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评分均较优(P均<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自由呼吸时间及握拳时间均较早,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P均<0.05)。结论在行胸外科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护理中应用专项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苏醒质量,缩短麻醉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手术 专项护理模式 麻醉苏醒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置入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致中央气道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2
作者 占丰富 曾惠清 +3 位作者 邱少钊 黄茂宏 林益丽 张孝斌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 探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或硅酮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侵犯气管致中央气道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0月-2021年7月诊治的13例食管癌侵犯气管致中央气道中重度狭窄患... 目的 探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置入金属或硅酮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侵犯气管致中央气道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9年10月-2021年7月诊治的13例食管癌侵犯气管致中央气道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肌松下插入硬质支气管镜,在电子支气管镜实时引导下行金属支架或硅酮支架置入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13例患者成功置入金属支架7枚,硅酮支架6枚(1枚直筒型,5枚Y型)。支架置入后,患者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经皮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明显高于支架置入前(P <0.05);气管狭窄程度较支架置入前明显改善,气促分级、呼吸困难博格评分和二氧化碳分压(PCO_(2))明显低于支架置入前(P <0.05);金属支架组和硅酮支架组术后近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3个月生存率和6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硬质支气管镜联合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置入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所致的中央气道狭窄,安全可行,能迅速解除气管狭窄,近期效果显著,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支气管镜 电子支气管镜 食管癌 气管狭窄 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护理管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学慧 许淑镇 蔡建春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33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及护理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29例采用自制套管器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腹、大出血... 目的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及护理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29例采用自制套管器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腹、大出血、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和复发病例。随访4~20个月,除1例术后24 d、72 d分别出现2次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和护理管理后好转。结论采用自制套管器经肛门取标本的腹腔镜左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术中良好的护理管理实施对手术顺利进行具有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腔道 左结肠癌根治术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指导的多维护理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陈纯清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指导的多维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指导的多维护理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指导的多维护理,2组均持续护理2周。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肠鸣音恢复、拔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负面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生活质量(躯体疼痛、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肠鸣音恢复、拔管、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5.63±2.11)h、(3.29±0.25)d、(2.40±0.46)d、(2.83±0.45)d、(24.23±2.08)h、(8.05±0.85)d,均短于对照组的(27.05±2.19)h、(3.43±0.28)d、(2.69±0.52)d、(3.09±0.53)d、(25.67±2.23)h、(8.71±1.08)d,术后48 h VAS评分为(2.77±0.45)分,低于对照组的(3.06±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分别为(44.25±1.27)分、(41.45±1.55)分,低于对照组的(45.16±1.39)分、(42.57±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疼痛、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循证医学理论指导的多维护理应用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中,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轻负面情绪,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循证医学理论 多维护理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