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赵霞 尤颢 +6 位作者 廖崇先 杨谦 舒涛 单忠贵 邱风 孙勇 林智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研究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 263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对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不同病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CICU入住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关系以及细菌学培养结果进... 目的研究心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ICU)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 263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对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不同病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CICU入住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关系以及细菌学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血管组及冠心组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2.3%和26.2%,明显高于风心组与先心组,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为4.9%,高于其他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体外循环术后医院感染率13.2%,高于非体外循环术后感染率6.2%(P<0.01)。手术时间长于4 h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9.3%,高于手术时间小于4 h者(P<0.01)。术后CICU中住院达1周以上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率约为58.4%,远高于术后CICU中住院日期小于1周者(P<0.001)。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手术时间大于4 h及在心外重症监护病房内时间超过1周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对此类患者注意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心脏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制作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1
2
作者 单忠贵 马春野 +2 位作者 廖崇先 范钦明 赵永祥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8-190,共3页
目的:改进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探索简捷的手术方法。方法:借鉴大鼠腹腔心脏移植Ono术式,将C57BL/6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供体、受体,20对小鼠(供体、受体各20只)采用传统Ono术式(对照组),20对小鼠(供体、受体各20只)采用改进术式(... 目的:改进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探索简捷的手术方法。方法:借鉴大鼠腹腔心脏移植Ono术式,将C57BL/6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供体、受体,20对小鼠(供体、受体各20只)采用传统Ono术式(对照组),20对小鼠(供体、受体各20只)采用改进术式(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总手术时间[(109.0±10.5)min]低于对照组[(122.0±13.6)min](P<0.05),其中实验组供心血管吻合时间[(21.7±3.1)min]低于对照组[(36.7±7.6)min](P<0.05),实验组供心冷缺血时间[(29.5±3.5)min]低于对照组[(37.1±6.9)min](P<0.05);实验组供心热缺血时间[(1.0±0.3)min]与对照组[(0.9±0.2)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心脏移植成功17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85%;对照组心脏移植成功11例,失败9例,成功率为55%,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25.67±5.47)d]高于对照组[(8.50±1.52)d](P<0.05)。结论:改进的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制作技术具有所需手术时间短、造模成功率高及模型小鼠存活时间长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心脏移植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前外侧小切口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
3
作者 单忠贵 廖崇先 +2 位作者 林智 尤颢 孙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51-851,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病手术 先天性心脏 右前外侧小切口 小儿 右胸前外侧小切口 手术死亡率 心内直视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甲素通过PPARα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焱 杨翠 +3 位作者 常贺 李刚 金鑫 邹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讨前胡甲素(Pd-I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内皮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用1mg·L-1LPS和不同浓度的Pd-Ia(10,20,40μmol·L-1)孵育24 h,采用荧光... 目的探讨前胡甲素(Pd-I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内皮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用1mg·L-1LPS和不同浓度的Pd-Ia(10,20,40μmol·L-1)孵育24 h,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IL-1β、PPARs(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的表达。进一步在HUVECs中采用siRNA干扰PPARα后观察Pd-Ia的抗炎效应的变化。结果①Pd-Ia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内皮细胞中TNF-α、IL-1β的表达。②Pd-Ia选择性上调LPS诱导的内皮细胞中PPAR-α的表达,而对PPAR-β、PPAR-γ的表达没有影响。③采用了siRNA特异性沉默PPARα后,Pd-Ia对TNF-α、IL-1β的下调作用被一定程度的逆转。结论 Pd-Ia对LPS诱导的内皮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激活PPAR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甲素 过氧化物酶体增值激活受体 细胞因子 脂多糖 内皮细胞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R Ⅱ重组质粒导入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焱 吴韦因 +3 位作者 吴梁安 李刚 苏茂龙 常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5-452,共8页
目的:评估编码Ⅱ型白细胞介素-1受体(typeⅡinterleukin-1 receptor,IL-1RⅡ)的重组质粒在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猪心室肌球蛋白与等体积完全弗氏免疫佐剂充分混匀... 目的:评估编码Ⅱ型白细胞介素-1受体(typeⅡinterleukin-1 receptor,IL-1RⅡ)的重组质粒在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myocarditis,EAM)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猪心室肌球蛋白与等体积完全弗氏免疫佐剂充分混匀后,于第0 d Lewis大鼠双后足皮下注射制作EAM模型,第6 d应用流体动力学方法进行重组质粒IL-1RⅡ的体内导入,第17 d进行大鼠心脏超声检查后,处死大鼠,检测大鼠心/体重比值、心脏病理学评估及心肌炎面积率,进一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心衰标记物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水平。同时检测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前列腺素E_2合成酶(prostaglandin E_2 synthase,PGES)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tactic protein-1,MCP-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IL-IRⅡ重组质粒导入后次日表达量最高,且升高持续实验整个过程至第17 d。IL-1RⅡ治疗组的大鼠心/体重比值、心肌炎面积率、BNP及IL-1表达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大鼠左室心功能亦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流体动力学方法进行重组质粒IL-1RⅡ的体内导入治疗,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有改善左室功能和阻止心肌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Ⅱ型白细胞介素-1受体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