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下肢助行器的设计与初步试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桂峰 马军 +2 位作者 黄鹭强 杨镔 王耀宗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2期214-217,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下肢助行器,通过分散受力点,以减小腋部及手臂的承受力,减小压力感,减少并发症,同时易于使用,避免违反操作规程而致无效助行,提高助行器使用时的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随机分组进入试验,采用...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下肢助行器,通过分散受力点,以减小腋部及手臂的承受力,减小压力感,减少并发症,同时易于使用,避免违反操作规程而致无效助行,提高助行器使用时的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随机分组进入试验,采用交叉设计,第一组先用普通助行器,然后休息3h,再使用新型助行器,第二组先用新型助行器,然后休息3h,再使用普通助行器。使用后按对腋窝和手臂受力大小及患肢疲劳感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对评分结果应用SPSS进行统计运算。结果方差分析结果,P<0.001,说明模型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助行器测试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新型助行器,可通过分散受力点,减小腋部及手臂的承受力,减小压力感,减少患侧下肢疲劳感,同时易于使用,不易发生违反操作规程而致无效助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行器 小腿支撑 穿戴式支具 交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微结构金属干式电极制造及细菌粘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韶宇 周伟 +4 位作者 李瑶瑶 方家畅 张陈应 陆荣华 叶桂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87-1193,共7页
为开发出高性能生物医用干式电极,提出了利用激光微铣-重铸加工方法,实现了表面具有微结构阵列特征的新型金属干式电极的制造成形。在分析电极表面微观形貌的基础上,研究了电极表面的润湿性能,并重点研究了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和扫描次... 为开发出高性能生物医用干式电极,提出了利用激光微铣-重铸加工方法,实现了表面具有微结构阵列特征的新型金属干式电极的制造成形。在分析电极表面微观形貌的基础上,研究了电极表面的润湿性能,并重点研究了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和扫描次数等加工参数对大肠杆菌粘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参数条件下所加工出具有微结构阵列特征的电极的接触角可达150°以上,表现出超疏水的特性。在不同扫描间隙和扫描次数条件下加工出的电极对大肠杆菌的粘附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在选择0.1 mm扫描间隙时,电极表面粘附的大肠杆菌数量最少,适当增加扫描次数,也能够有效地减少电极表面大肠杆菌的粘结,从而发挥较好的抗菌效果。通过改变扫描速度加工出的电极则对大肠杆菌的粘附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干式电极 表面微结构 粘附性能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