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健康教育 被引量:33
1
作者 崔轶男 孟朝琳 +3 位作者 王媛媛 吴小彬 程婵婵 张锦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5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住院的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干预组(85例)和对照组(98例)。干预组采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按照...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住院的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成干预组(85例)和对照组(98例)。干预组采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空腹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得分比较,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和加强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专科护士 系统化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个案管理在血糖控制欠佳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孟朝琳 王媛媛 +3 位作者 吴小彬 崔轶男 程婵婵 张锦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个案管理在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进行包括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长期个案管理,评估患者自我管理知识、自护行为、心理健康状况及血糖水平等指标...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个案管理在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进行包括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长期个案管理,评估患者自我管理知识、自护行为、心理健康状况及血糖水平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自我管理知识得分出院时(15.0±3.6)及干预后(13.5±3.9)较干预前(10.4±4.0)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干预后患者饮食控制、血糖监测及高低血糖处理自护行为改善(均P<0.01),抑郁情况有所缓解,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个案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健康状况,应大力发挥专科护士在糖尿病长期照护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控制 糖尿病专科护士 个案管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工作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程俊亚 张锦辉 孟朝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现况,为优化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对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进行调查;对4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现场观察与访谈了解工作现况。结果患者满意度总体均分为(... 目的了解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现况,为优化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患者满意度问卷对在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的200例患者进行调查;对4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现场观察与访谈了解工作现况。结果患者满意度总体均分为(4.21±0.49)分,6个维度评分(3.45±0.78)^(4.36±0.64)分;专科门诊护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胰岛素笔使用、检测血糖等13项,每个工作日实施0~48.00次;患者等待就诊时间(14.69±8.00)min。专科护理访谈提炼出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时间未建立预约制、门诊导诊护士配合欠佳及患者健康档案登记欠全面4个主题。结论患者对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就诊流程和就诊时间等方面满意度较低,专科护士健康教育工作受到影响,应改进流程,以促进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专科护理门诊 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黄延玲 张素真 +2 位作者 黄群 马红 林志青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5-557,共13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对现已发表的利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和CNKI等数据库,并追查所有纳...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对现已发表的利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和CNKI等数据库,并追查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863个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治疗结束后[OR=1.98,95%CI(1.32,2.98),P=0.001]及随访结束后[OR=1.34,95%CI(1.01,1.76),P=0.04]利奈唑胺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而在意向性治疗患者中,随访结束后利奈唑胺其临床治愈率亦优于万古霉素[OR=1.20,95%CI(1.01,1.43),P=0.04]。同时,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1.39,95%CI(1.12,1.73),P=0.003]、金黄色葡萄球菌清除率[OR=1.84,95%CI(1.39,2.42),P<0.0001]及肠球菌清除率[OR=5.42,95%CI(1.49,19.71),P=0.01]方面,利奈唑胺亦优于万古霉素,而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清除率[OR=1.54,95%CI(0.97,2.45),P=0.07]、链球菌清除率[OR=0.89,95%CI(0.31,2.54),P=0.82]方面,利奈唑胺相当于万古霉素。另外,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在病死率[OR=1.07,95%CI(0.89,1.28),P=0.50]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OR=1.10,95%CI(0.83,1.44),P=0.52]等方面亦相当。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万古霉素。但还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革兰阳性球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5
作者 孟朝琳 程婵婵 +3 位作者 崔轶男 王媛媛 吴小彬 沈兴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在医院糖尿病教育门诊就诊的200例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入组后按常规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教育及门...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将在医院糖尿病教育门诊就诊的200例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入组后按常规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教育及门诊随访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网络支持干预。观察两组自我管理知识、心理状态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自我管理知识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开展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有利于提高初发中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减轻抑郁症状,控制血糖水平,是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支持 网络管理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氧化应激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 被引量:23
6
作者 沈兴平 邹森彪 +1 位作者 吴豪杰 张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21-723,726,共4页
目的:研究男性单纯肥胖患者氧化应激(OS)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测定42例男性肥胖患者和32例健康非肥胖男性个体的血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脂联素、瘦素、抵抗素、... 目的:研究男性单纯肥胖患者氧化应激(OS)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测定42例男性肥胖患者和32例健康非肥胖男性个体的血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脂联素、瘦素、抵抗素、人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受体1(TNF-R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结果:肥胖患者8-iso-PGF2α、MDA、瘦素、TNF-RI、IL-1β和IL-6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脂联素和SO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2组抵抗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相关分析:8-iso-PGF2α与BMI(r=0.54,P<0.05)呈正相关,与脂联素(r=-0.56,P<0.05)呈负相关,瘦素与体脂(r=-0.53,P<0.05)呈负相关,脂联素与LDL(r=-0.54,P<0.05)和IL-6(r=-0.41,P<0.05)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脂联素和IL-6是影响肥胖患者OS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男性单纯肥胖患者存在OS和脂肪细胞因子变化,脂肪细胞因子与OS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氧化应激 脂肪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志青 黄延玲 +1 位作者 黄萍 陈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8-866,880,共10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已发表的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利奈唑胺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优于万古霉素。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并查阅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纳入用英文或中文发表的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评价质量和提取资料。采用Jadad量表及随机分配方案隐藏方法评估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采用2检验鉴定研究间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研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探讨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656例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临床可评估患者中,利奈唑胺组治疗结束后[OR 3.78,95%CI(1.18,12.08),P=0.02]及随访结束后[OR 2.15,95%CI(1.46,3.17),P=0.0001]的临床治愈率优于万古霉素组,而在意向性治疗患者中,利奈唑胺组随访结束后[OR 1.37,95%CI(0.98,1.92),P=0.07]的临床治愈率相当于万古霉素;同时,在微生物学可评估患者中,其随访结束后的微生物学总治愈率[OR 2.32,95%CI(1.42,3.79),P=0.0008]、金葡菌清除率[OR=2.73,95%CI(1.82,4.09),P<0.00001]、MRSA清除率[OR=4.00,95%CI(2.31,6.93),P<0.00001]方面,利奈唑胺组亦优于万古霉素组,而在链球菌清除率[OR=1.17,95%CI(0.23,5.97),P=0.85]及肠球菌清除率[OR=6.43,95%CI(0.23,181.82),P=0.28]方面,利奈唑胺相当于万古霉素。结论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利奈唑胺疗效优于或相当于万古霉素。但还需要更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革兰阳性球菌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家庭支持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程婵婵 冯紫静 +1 位作者 吴小彬 陈小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2-34,共3页
目的深入了解子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态度、行为支持等,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2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共提... 目的深入了解子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认知、态度、行为支持等,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2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共提炼出认知方面、态度方面、物质方面、行为方面、沟通方面5个主题。结论子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家庭支持受到认知、态度、物质、行为等方面的影响,需提高子女对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知信行水平,促进子女对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多维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子女 自我血糖监测 认知 态度 行为 家庭支持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娟 沈兴平 +2 位作者 邹森彪 吴豪杰 张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对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CAM)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男性T2DM患者,其中吸烟T2DM患者63例,非吸烟T2DM患者49例,另选择30例男性非吸烟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 目的探讨吸烟对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细胞黏附分子(CAM)水平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男性T2DM患者,其中吸烟T2DM患者63例,非吸烟T2DM患者49例,另选择30例男性非吸烟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受检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E-选择素、丙二醛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吸烟T2DM组患者血清丙二醛、sICAM-1、sVCAM-1水平及SOD活性〔分别为(8.2±3.6)、(1033±201)μg/L、(2.2±1.5)μg/L、(71±10)U/ml〕与对照组〔分别为(4.2±2.4)μmol/L、(579±112)μg/L、(1.4±0.9)μg/L和(105±16)U/ml〕及非吸烟T2DM组〔分别为(6.5±4.9)μmol/L、(899±121)μg/L、(1.4±0.8)μg/L和(82±11)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T2DM患者和非吸烟T2DM患者E-选择素水平〔(62±28)μg/L和(59±19)μg/L〕与对照组〔(41±15)μ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吸烟T2DM组患者血清sICAM-1、丙二醛水平〔分别为(1119±188)μg/L、(9.5±3.4)μmol/L〕及SOD活性〔(61±10)U/ml〕与非吸烟T2DM组〔分别为(899±121)μg/L、(6.5±4.9)μmol/L和(82±11)U/ml〕、轻度吸烟T2DM组〔分别为(938±137)μg/L、(7.6±2.4)μmol/L和(77±9)U/ml〕、中度吸烟T2DM组〔分别为(986±151)μg/L、(8.3±2.5)μmol/L和(67±12)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吸烟T2DM组患者血清sICAM-1、丙二醛水平及SOD活性与非吸烟T2DM组、轻度吸烟T2DM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T2DM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与收缩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丙二醛、E-选择素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0.29、0.38、0.28,P<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r=-0.25,P<0.05);血清sVCAM-1水平与收缩压、HOMA-IR、丙二醛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5、0.28、0.32,P<0.05);E-选择素水平与HOMA-IR、sICAM-1、丙二醛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0.28、0.30,P<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r=-0.22,P<0.05)。结论吸烟可增加男性T2DM患者血清CAM水平及氧化应激,且吸烟量与sICAM-1和氧化应激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糖尿病 细胞黏附分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孟朝琳 修小芬 +3 位作者 吴小彬 崔轶男 王媛媛 张锦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5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8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方法,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情况和干预后患者对健... 目的: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98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方法,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情况和干预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糖尿病知识得分及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是一种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文式健康教育 路径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选择素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12
11
作者 沈兴平 李娟 严钟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E-选择素及氧化应激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肥胖2型DM患者血清E-选择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非肥胖和肥胖2型DM患者E-选择素...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E-选择素及氧化应激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肥胖2型DM患者血清E-选择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非肥胖和肥胖2型DM患者E-选择素、ox-LDL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HDL2-C和HDL3-C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肥胖2型DM患者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肥胖2型DM患者的E-选择素和MDA含量均明显高于非肥胖2型DM患者(P<0.05),而SOD活性明显低于2型DM患者(P<0.01)。肥胖2型DM患者E-选择素与HbA1 c、腰围、TC、ox-LDL和MDA正相关(r=0.352,P<0.05;r=0.634,P<0.05;r=0.517,P<0.05;r=0.480,P<0.05;r=0.572,P<0.05),与HDL3-C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肥胖2型DM患者血清E-选择素含量明显增加,氧化应激可能参与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E选择素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及高胰岛素对肺泡巨噬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兴平 舒昌达 何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50-1651,1659,共3页
目的:探讨高糖、高糖+高胰岛素环境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方法分离大鼠AM,高糖及高糖+高胰岛素环境下培养,用卡介苗(BCG)、干扰素α-2b(IFNα-2b)或两者联合活化,检测其丙二醛(MDA)含量... 目的:探讨高糖、高糖+高胰岛素环境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的方法分离大鼠AM,高糖及高糖+高胰岛素环境下培养,用卡介苗(BCG)、干扰素α-2b(IFNα-2b)或两者联合活化,检测其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BCG和IFNα-2b+BCG活化AM时,其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MDA含量和L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IFNα-2b活化AM时,其MDA含量、LDH活性和SOD活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高糖、高糖+高胰岛素环境可诱导AM氧化应激损伤,从而使糖尿病个体易发生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肺泡 氧化性应激 高糖 高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IL-6和氧化应激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娟 沈兴平 +1 位作者 邹森彪 吴豪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氧化应激的变化。方法:检测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前后血IL-6、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F2α,8-iso-PGF2α)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氧化应激的变化。方法:检测老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前后血IL-6、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F2α,8-iso-PGF2α)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C)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DKA患者SOD、TA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6、MDA和8-iso-PGF2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KA患者治疗后的SOD和TAC显著高于治疗前患者(P<0.05),而IL-6、MDA和8-iso-PGF2α显著低于治疗前患者(P<0.05)。DKA患者治疗前IL-6与8-iso-PGF2α呈显著性正相关(r=0.33,P<0.05),治疗后IL-6与SOD呈显著性负相关(r=-0.36,P<0.05)。DKA患者治疗前后IL-6与MDA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38,0.41,P<0.05)。结论:DKA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白细胞介素6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使用胰岛素泵患者代谢控制及其带泵护理问题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小彬 孟朝琳 +4 位作者 李明子 张锦辉 崔轶男 程婵婵 王媛媛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1期26-28,共3页
目的调查厦门地区长期在家使用胰岛素泵患者代谢控制现状及带泵中存在的护理问题,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厦门地区常住居民中长期用泵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使用统一的胰岛素泵自我护理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 目的调查厦门地区长期在家使用胰岛素泵患者代谢控制现状及带泵中存在的护理问题,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厦门地区常住居民中长期用泵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使用统一的胰岛素泵自我护理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现场测量血压(BP),检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果患者HbA1c(7.8±1.6)%,HbA1c、BP、TG、HDL、LDL和TC达标率分别为29.2%、45.8%、95.8%、87.5%、62.5%、50.0%。长期用泵患者日常护理知识、操作、维护及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过去1个月中发生低血糖者占83.3%,出现局部皮肤硬结者占50.0%,发生注射部位感染(红肿热痛)者占45.8%。结论长期用泵患者代谢控制不够理想,自我护理存在一定问题,不良事件发生率高,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自我护理水平,从而改善其代谢控制,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泵 自我护理 代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肋间肌微量元素与氧化应激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兴平 舒昌达 何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9-601,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肋间肌微量元素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糖尿病28 d大鼠肋间肌组织中铜(Cu)、锰(Mn)、锌(Zn)、铁(Fe)、镉(Cd)、铬(Cr)、钴(Co)、钼(Mo)和锂(Li)的含量,并同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 目的:了解糖尿病肋间肌微量元素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糖尿病28 d大鼠肋间肌组织中铜(Cu)、锰(Mn)、锌(Zn)、铁(Fe)、镉(Cd)、铬(Cr)、钴(Co)、钼(Mo)和锂(Li)的含量,并同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糖尿病肋间肌Cu、Zn、Fe、Cr、Li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Cd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n、Co、Mo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糖尿病肋间肌组织S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肋间肌组织Zn和Cu含量与其SOD活性呈正相关,Cd含量与SOD活性呈负相关,Zn与MDA含量呈负相关。结论:糖尿病28 d肋间肌组织存在Cu、Zn、Fe、Cd、Cr、Li含量的变化及氧化应激增加,Zn、Cu和Cd在糖尿病肋间肌组织氧化应激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量元素 肋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低血磷性骨软化病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6
作者 卓玉凤 陈小敏 +1 位作者 段少银 王重庆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目的分析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采用病例回顾的方式,讨论低血磷性骨软化症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该患者经过详细检查,并未发现肿瘤。该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1)骨痛、骨畸形、多... 目的分析低血磷性骨软化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采用病例回顾的方式,讨论低血磷性骨软化症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结果该患者经过详细检查,并未发现肿瘤。该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1)骨痛、骨畸形、多发骨折、肌无力;(2)显著低血磷、高尿磷,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血钙正常或偏低;(3)X线表现为全身普遍性骨密度降低、骨畸形和假骨折。(4)中性磷合剂及活性D治疗效果显著,常规剂量维生素D无效。结论成人发作的低血磷性骨软化症是罕见代谢性骨病,该病容易被误诊且致残率高,临床医生应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磷性骨软化病 诊断 磷合剂 1αq 25.(OH)2-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调查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泽待 孟朝琳 吴小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并与《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比较,分析遵循指南的要求进行监测是否会带来更佳的血糖控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800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现状,并与《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比较,分析遵循指南的要求进行监测是否会带来更佳的血糖控制。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800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我血糖监测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遵循指南建议的频率和方案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者302例,未遵循指南监测者498例;遵循指南监测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均好于未遵循指南监测者。其中遵循指南监测者的糖化血红蛋白[(7.58±1.96)%]与未遵循指南监测者的糖化血红蛋白[(8.19±2.4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8,P=0.022)。对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者的血糖监测操作方法调查显示,患者存在消毒后未等酒精待干即采血、针刺后用力挤压采血、未对血糖仪进行校正等操作误区。结论:遵循指南的建议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者血糖控制更佳,应鼓励患者遵循指南的建议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同时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操作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使血糖监测做到科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 自我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