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匮要略》成书新考——兼论宋以前整理者对张仲景原文的增改
1
作者 包伯航 刘辰鑫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09-818,共10页
文章通过考察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有关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发现今本《金匮要略》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开始校正之前,便已经过历代整理者的更名、增删和校改,成书过程极为复杂。提出关于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 文章通过考察唐以前史志目录及医学文献中有关张仲景著作的记载,发现今本《金匮要略》在北宋校正医书局开始校正之前,便已经过历代整理者的更名、增删和校改,成书过程极为复杂。提出关于今本《金匮要略》成书过程及成书年代的正确表述应为:北宋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是一部以张仲景著述为主体,经宋以前历代整理者增、删、校、改,成书于唐以后的医学著作;《金匮要略方》是北宋校正医书局在《金匮玉函要略方》的基础上重新整理、校订而来的,初刊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其成书年代为北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金匮玉函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王洙 北宋校正医书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Hp阴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理 黄源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Hp阴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水煎500 mL,2次/d,早晚温服。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疗效、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Hp阴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水煎500 mL,2次/d,早晚温服。连续治疗2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胃镜下糜烂面修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31/34)、(94.12%,32/34)对照组依次为(64.71%,22/34)、(70.59%,24/34),经对比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QOLI-74评分均有提升,治疗组GQOLI-74得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Hp阴性糜烂性胃炎,能进一步优化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用药过程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性胃炎 HP阴性 参苓白术散 奥美拉唑 复方铝酸铋颗粒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理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34例镇肝熄风汤(怀牛膝30g,生赭石、生牡蛎各25g,生龙骨20g,生麦芽、茵陈...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门诊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34例镇肝熄风汤(怀牛膝30g,生赭石、生牡蛎各25g,生龙骨20g,生麦芽、茵陈各15g,生龟甲、生白芍、川楝子、天冬、玄参各10g,甘草5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耳鸣加蝉蜕15g;恶心、呕吐加半夏10g;心烦燥热加茯神、山栀子、黄芩各10g;头晕、头痛加珍珠母30g,石决明20g,夏枯草10g。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压、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2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镇肝熄风汤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4
作者 李毅宁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9S期6-7,共2页
[目的]观察调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72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两组。对照组86例雷尼替丁胶囊,250mg/次,2次/d,饭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g/次,2次/d,阿莫西林过敏者除外;甲硝哇片,0.4g/次,2次/... [目的]观察调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72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为两组。对照组86例雷尼替丁胶囊,250mg/次,2次/d,饭后口服;阿莫西林胶囊,1.0g/次,2次/d,阿莫西林过敏者除外;甲硝哇片,0.4g/次,2次/d。治疗组86例调肝和胃汤(白芍、太子参、云苓各15g,柴胡12g,白术、枳壳、苏梗、延胡索、香附、吴茱萸各10g,黄芩、黄连各5g,川楝子3g,甘草5g);1剂/d,水煎200mL,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好转5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50%。对照组痊愈8例,好转6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2.1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调肝和胃汤 雷尼替丁胶囊 阿莫西林胶囊 甲硝哇片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