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水肿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滕娟 陈小红 +2 位作者 陈梅珠 王云鹏 余海跃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观察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伴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clinically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的情况,探讨糖... 目的观察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伴临床有意义的黄斑水肿(clinically significant macular edema,CSME)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的情况,探讨糖尿病患者SFCT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按2014年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分期标准将NPDR患者分为伴CSME(NPDR CSME+)组15例(21眼),不伴CSME(NPDR CSME-)组21例(36眼)。比较两组之间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及SFCT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NPDR CSME+组与NP-DR CSME-组间性别、眼别、年龄、眼轴长度、眼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最佳矫正视力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PDR CSME+组SFCT为(328.24±101.92)μm,NPDR CSME-组为(235.31±66.98)μm,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56,P=0.000)。NPDR患眼CRT与SFCT呈正相关关系(r=0.473,P=0.000)。结论NPDR伴有CSME时,SFCT显著增厚,并且SFCT的增厚与CSME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7
2
作者 杨玉辉 郑卫星 +4 位作者 黄明方 曹小织 章文莉 刘东林 罗助荣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7期390-393,共4页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早期疗效及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7月入我院心内科诊断为ACS的患者199例,其中服用替格瑞洛患者96例,服用氯吡格雷患者103例。替格瑞洛组给予180 mg负荷剂量口服...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早期疗效及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2年9月~2013年7月入我院心内科诊断为ACS的患者199例,其中服用替格瑞洛患者96例,服用氯吡格雷患者103例。替格瑞洛组给予180 mg负荷剂量口服,后90 mg每日2次维持。氯吡格雷组给予300/600 mg口服,后服用氯吡格雷维持剂量75 mg每日1次,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比较两组的基础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服药10天、30天、90天的不良事件,并对两组90天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格瑞洛组心血管死亡(1%:1.9%)、心肌梗死(0%:1%)、卒中(0%:1.9%)、支架内血栓(0%:1%)、再发心绞痛(2.1%:4.9%)少于氯吡格雷组,呼吸困难(2.1%:0%)、次要出血(3.1%:1.0%)和轻微出血(5.2%:2.9%)多于氯吡格雷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和低于氯吡格雷组(3.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两组均无主要出血。替格瑞洛组次要出血和轻微出血总和高于氯吡格雷组(8.3%: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 替格瑞洛在中国患者中的早期疗效与PLATO(血小板抑制和患者预后研究)研究结果 基本一致,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血管事件 早期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抗VEGF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小红 王云鹏 陈梅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92-696,共5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世界新发致盲因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子,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抗VEGF药物成为新生血管性及血管性眼底疾病的重要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世界新发致盲因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子,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抗VEGF药物成为新生血管性及血管性眼底疾病的重要治疗药物,本文就VEGF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理进程中的作用及抗VEGF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RANIBIZUMAB BEVACIZU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和PEDF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小红 王云鹏 陈梅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一种以眼内新生血管形成为特征的糖尿病并发症。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当今世界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色...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是一种以眼内新生血管形成为特征的糖尿病并发症。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当今世界主要致盲原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作为眼内新生血管形成最主要的细胞因子,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VEGF和PEDF在PDR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生长因子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等重症并发症的治疗护理体会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卫华 俞建芬 +7 位作者 李明 陈碧霞 陈建 庄永泽 王丽萍 俞国庆 李俊霞 张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906-908,共3页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常并发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血栓栓塞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2],如不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进一步严重的后果,如慢性肾衰竭、肺栓塞、败血症等,危重时甚...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常并发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血栓栓塞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1,2],如不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进一步严重的后果,如慢性肾衰竭、肺栓塞、败血症等,危重时甚至导致死亡等;而随着人们对其严重后果的重视和采取及时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干预,预后明显改善。现整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PNS患者,观察其并发症情况,总结其治疗和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重症并发症 急性肾衰竭 护理干预 肾病综合征合 治疗 血栓栓塞症 严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与黄斑区视网膜微循环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滕娟 余海跃 +2 位作者 陈志萍 陈梅珠 王云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52-956,共5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有或无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DM)患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和黄斑区血流密度(macular vascular density,MVD)...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有或无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DM)患者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和黄斑区血流密度(macular vascular density,MV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研究。确诊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DM患者60例60眼纳入本研究,每例患者均根据尿中白蛋白的含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30例)与微量白蛋白尿组(30例),同时取健康人30人30眼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应用OCTA对黄斑区视网膜行3 mm×3 mm范围的模式扫描,获得浅层视网膜、深层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层3个层面的MVD图,同时测量黄斑FAZ面积和MVD指标。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对照组的黄斑FAZ面积分别为(0.34±0.02)mm 2、(0.39±0.02)mm 2、(0.29±0.03)mm 2,三组间黄斑FAZ面积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的浅层视网膜MVD为(49.63±2.61)%、(47.60±2.63)%,深层视网膜MVD为(50.48±2.61)%、(49.50±2.49)%,脉络膜毛细血管层MVD为(53.85±2.03)%、(53.10±1.98)%,与对照组相应的MVD[(51.02±2.08)%、(53.48±2.32)%、(56.56±2.1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浅层视网膜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深层视网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层M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M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尿白蛋白含量与DM患者浅层视网膜MVD变化均有相关性(r=0.934、0.896、0.717,均为P<0.05)。结论未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DM患者可表现为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在DM早期,尿中微量白蛋白含量变化与视网膜微循环改变有关。视网膜微循环检查可作为评估2型DM患者早期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 视网膜微循环 糖尿病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基础上原发性肝癌的时间密度曲线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心华 钟群 +3 位作者 赵春雷 钱根年 陈自谦 张雪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应用MSCT的时间密度曲线(TDC)研究发生于肝硬化基础的肝癌的达峰时间(TTP)及峰值高度(PV)的变化,揭示癌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病例32例,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时间密度曲线及分别得到TTP及PV,应... 目的:应用MSCT的时间密度曲线(TDC)研究发生于肝硬化基础的肝癌的达峰时间(TTP)及峰值高度(PV)的变化,揭示癌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肝炎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病例32例,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观察时间密度曲线及分别得到TTP及PV,应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实质与肝癌的TDC形态不同,两者之间TTP及PV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肝癌强化早而强化程度低于肝脏实质。结论:通过肝硬化及肝癌TDC形态学及其指标TTP与PV明确提示它们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时间密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近况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明 彭卫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根据三碳键结构的氧化程度、是否成环、B环的链接位点等特点,可分为黄酮及类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是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根据三碳键结构的氧化程度、是否成环、B环的链接位点等特点,可分为黄酮及类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异黄酮及异黄烷酮、查儿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存在植物的花、茎、叶、果实等部位中,大部分与糖结合形成糖苷,小部分以游离苷的形式存在。近年来研究发现,黄葵总黄酮、银杏黄酮苷、大豆异黄酮等多种黄酮具有降低尿蛋白、减轻肾脏病理改变、保护肾功能等特殊功效,本文就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治疗肾脏病的作用机制及应用近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肾脏病理改变 应用 治疗 大豆异黄酮 二氢黄酮 银杏黄酮苷 黄酮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逝世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许蜂蜂 王华翔 +4 位作者 蓝海斌 杨芳 蔡秋程 刘建勇 江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9-733,共5页
目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影响患者预后。文中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探讨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 目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发生率高,影响患者预后。文中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探讨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原福州总医院)86例行肝移植供、受体资料。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对肝移植受体术前及术中情况进行配比配对,在17项供体相关变量中分析影响EAD的危险因素。结果 79例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供体体重指数、热缺血时间及冷缺血不同诊断结果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供体血清钠、谷丙转氨酶及热缺血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供体血清钠及热缺血时间可准确预测术后早期肝功能不全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2.7 mmol/L和8 min。结论供体血清钠、谷丙转氨酶及热缺血时间是肝移植术后EAD的独立危险因素。供体血清钠及热缺血时间对评估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器官捐献 肝移植 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 危险因素 倾向评分配比法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治和疗效评估指标研究近况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陈凌舟 许敏敏 彭卫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2期173-176,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ltis,AAV)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中、老年人多见,累及肾脏即为ANCA相...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vasculiltis,AAV)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系统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中、老年人多见,累及肾脏即为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AAGN),免疫抑制剂为主要治疗药物,易导致严重感染等副作用,故须准确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和病情变化来决定治疗方案及疗程。现就目前研究评估疾病活动及疗效的指标如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计分、肾脏病理类型、ANCA、C-反应蛋白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 血管炎 肾脏病理 小血管壁 CYTOPLASMIC 主要治疗药物 新月体 肾小球肾炎 内皮细胞 纤维素样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centis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被引量:4
11
作者 傅维娜 陈梅珠 王云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24例24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10 g·L-1Lucentis 0.05 m...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局部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24例24眼,予以玻璃体内注射10 g·L-1Lucentis 0.05 mL 1次,7d后行局部视网膜光凝。观察联合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P1波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13±0.10,治疗后1个月为0.29±0.21,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13眼(54.2%)最佳矫正视力提高3行。联合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585±154)μm,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为(383±173)μm(P<0.01)。联合治疗后1环、2环、3环P1波振幅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玻璃体内注射后3眼出现结膜下出血,1眼白内障加重。结论玻璃体内注射Lucentis联合视网膜局部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可快速降低CMT,提高视力,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LUCENTIS 多焦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对其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滕娟 王云鹏 陈梅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对其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影响。方法将经内分泌科医师确诊的2型DM患者30例(60眼)纳入本研究,选取眼底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轻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对其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影响。方法将经内分泌科医师确诊的2型DM患者30例(60眼)纳入本研究,选取眼底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轻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眼,每例患者均根据尿中白蛋白量的不同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15例)与微量白蛋白尿组(15例)。应用EDI-SDOCT检测受检者双眼黄斑中心凹下及鼻侧、颞侧、上方和下方各1 mm、2 mm及3 mm处共13个位点的CT。分析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及其各位点CT值变化以及尿白蛋白量、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年龄、眼轴长度、眼压与SFCT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SFCT为(352.43±53.17)μm,与微量白蛋白尿组SFCT(267.27±56.60)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7,P<0.05);两组间距中心凹2 mm处的鼻侧CT(t=3.624,P=0.254)、两组间距中心凹3 mm处的鼻侧CT(t=-0.770,P=0.4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其他各位点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SFCT与尿白蛋白量、眼轴长度有相关性(β_1=-0.628,P=0.000;β_6=-40.741,P=0.000),而与眼压(P=0.114)、糖化血红蛋白(P=0.353)、糖尿病病程(P=0.726)、年龄(P=0.095)均无相关性。结论 DM患者伴微量白蛋白尿者CT变薄,尤其是在黄斑中心凹下、颞侧、上方及下方区域CT变薄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脉络膜厚度 微量白蛋白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附3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佟智超 朱凌峰 +2 位作者 赵兴旺 邓震 谭建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重复肾切除联合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3年8月,采用后腹腔镜重复肾切除联合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3例。术前均经影...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重复肾切除联合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2月~2013年8月,采用后腹腔镜重复肾切除联合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3例。术前均经影像学确诊。结果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41、127、97min。术中出血量82、95、52m1。术后住院时间7、8、7d。随访时间2、8、17个月,彩超及ECT提示正常半肾功能良好,原有腹痛、尿路刺激征、尿失禁等症状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重复肾切除联合经腹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不完全型重复肾畸形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重复肾 半肾输尿管切除术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祥榕 滕娟 +3 位作者 陈小红 王云鹏 郑宏华 陈梅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35-2038,共4页
目的:研究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不同分期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变化,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CT及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 目的:研究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不同分期的黄斑区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变化,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CT及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发展的关系,评价深度增强成像的光相干断层扫描(enhanced depth imag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OCT)在早期DR中脉络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DM患者55例85眼,按2014年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分期标准将DM组分为无DR(NDR)组19例28眼,轻、中度NPDR组16例27眼,重度NPDR组20例30眼,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受试者24例35眼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之间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CT值的差异。采用SPSS18.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四组中位BCVA(LogMAR)变化:对照组为0. 00,NDR组为0. 10,轻中度NPDR组为0. 15,重度NPDR组为0. 3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随着DR病变程度的加重,BCVA越来越差。不同分期NPDR中黄斑区CT变化:对照组、NDR组、轻中度NPDR组、重度NPDR组中心凹下、T1、T3、N1、N3、S1、S3、I1、I3各对应位点CT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3. 975、3. 365、3. 991、4. 290、6. 208、5. 079、3. 234、2. 907、3. 843,均P<0. 05),不同分期NPDR患眼中,轻中度NPDR黄斑区CT变薄,薄于正常人群,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CT却增厚。结论:不同分期NPDR患眼中,轻中度NPDR黄斑区CT变薄,薄于正常人群,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CT却增厚。提示DM患者眼底病变中不仅视网膜血管发生病变,脉络膜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CT的变化在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推测在DR发生之前可能已有CT的变化,这对DM患者脉络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眼内组织对内毒素特异敏感的原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伟明 陈涛 +4 位作者 龙盘 危冬昱 安晶 陈梅珠 张作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9-51,共3页
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endotoxin-induced uveitis,EIU)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相关的人类内源性葡萄膜炎的常用模型。然而在全身注射内毒素诱导的大鼠EIU中,尽管眼内组织表现出明显炎症,但在其它器官组织观察不到明显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大... 内毒素诱导的葡萄膜炎(endotoxin-induced uveitis,EIU)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相关的人类内源性葡萄膜炎的常用模型。然而在全身注射内毒素诱导的大鼠EIU中,尽管眼内组织表现出明显炎症,但在其它器官组织观察不到明显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大鼠眼内组织选择性被内毒素感染的现象提示,其眼内组织对内毒素可能具有某种未知的特殊敏感性。本文就大鼠眼内组织对内毒素特异敏感的可能原因进行综述分析,以期能为临床治疗葡萄膜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葡萄膜炎 受体 固有组织巨噬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视网膜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郑宏华 雷雨 +4 位作者 陈小红 梅雪 叶倩 徐琳琳 陈梅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对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于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NPDR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降血糖,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降血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mo糖化血红蛋白、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的P100波幅值和P100潜伏期、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ull field electroretinogram,F-ERG)的震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总波幅值和明、暗适应3. 0的a波、b波的振幅变化。结果:治疗后6mo,试验组和对照组Ops总波幅值较治疗前均增加(均P<0. 01),试验组Ops总波幅较对照组高(P=0. 049)。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明、暗适应3. 0的b波振幅较对照组高(P=0. 001、0. 014);但是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暗适应3. 0的a波振幅无差异(P=0. 505、0. 441、0. 193)。治疗后试验组明、暗适应3. 0的b波振幅较治疗前增加(P<0. 01、P=0. 019),明、暗适应的a波振幅较治疗前增加,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130、0. 147)。结论:利拉鲁肽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轻、中度NPDR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功能,对DR的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类似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神经保护作用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邓亚平 程丹丹 +4 位作者 邱菁 王芳 廖素丹 胡琴 陈凤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相关渗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渗血预测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01例,根据是否发生留置针相关渗血事件分为对照组和渗...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相关渗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渗血预测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01例,根据是否发生留置针相关渗血事件分为对照组和渗血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渗血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在14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验证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心血管疾病患者留置针相关渗血发生率为51.5%.年龄≥65岁、血管条件Ⅱ~Ⅲ级、置管侧肢体频繁测血压、凝血异常为渗血的危险因素,软管外留为保护因素(P<0.05,P<0.01).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回归方程,该方程预测渗血事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5(95%CI 0.741~0.888,P<0.01),预测一致率为73.4%.结论 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存在高危渗血风险,以年龄、血管条件、凝血功能、置管侧肢体频繁测血压及软管外留构建的回归方程对预测留置针渗血事件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留置针 渗血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雷雨 郑宏华 +2 位作者 陈小红 梅雪 陈梅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6-659,共4页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的类似物(利拉鲁肽)治疗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NPD...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的类似物(利拉鲁肽)治疗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轻、中度NPDR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强化控制血糖,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降低血糖。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视网膜病变分期、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总波幅值。结果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是(284.98±28.54)μm、(278.84±27.9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及2组患者治疗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OPs总波幅治疗前后分别是(140.99±38.34)μV、(157.18±40.33)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OPs总波幅治疗前后分别是(140.80±38.60)μV、(133.76±43.29)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后试验组OPs总波幅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GLP-1类似物可以延缓轻、中度NPDR的进展,对其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类似物 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振荡电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厚度的相关研究进展
19
作者 滕娟 王云鹏 陈梅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0-1183,共4页
近年来,随着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的出现,关于糖尿病脉络膜病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脉络膜厚度及其影响因素方面。与传统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相比,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显示出更多优势,能够在体观察和随访糖... 近年来,随着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的出现,关于糖尿病脉络膜病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脉络膜厚度及其影响因素方面。与传统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相比,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显示出更多优势,能够在体观察和随访糖尿病患者脉络膜的细微结构改变,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随着深度增强成像技术分辨率的提高,在未来还可以对脉络膜细微结构的变化进行定性观察,从而加深对糖尿病眼底病变形成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脉络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雷雨 郑宏华 +2 位作者 陈小红 梅雪 陈梅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93-1196,共4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目前临床中主要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近来有研究发现GLP-1及其受体在人体视网膜中表达。现关于GLP-1及其类似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成为研究热点。本文...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目前临床中主要用于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近来有研究发现GLP-1及其受体在人体视网膜中表达。现关于GLP-1及其类似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GLP-1及其类似物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