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在微机电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曾毅波 蒋书森 +2 位作者 黄彩虹 张玉龙 张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41-1246,共6页
研究了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LSCM)在微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综述了该项应用的优势。LSCM的高分辨率和光强调节功能,使其可用于大角度测量;与图像处理系统相结合,便于微结构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全自动样片台沿X轴和Y轴的自动扫描实现了图像... 研究了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LSCM)在微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综述了该项应用的优势。LSCM的高分辨率和光强调节功能,使其可用于大角度测量;与图像处理系统相结合,便于微结构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全自动样片台沿X轴和Y轴的自动扫描实现了图像的拼接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运用LSCM测量的斜面最大角度至少可以达到50°;在悬臂梁的形貌分析中,可获得清晰的三维形貌,同时通过二维定量分析精确测得其形变为3.145μm;在100×物镜下,运用拼接功能获得384μm×288μm的视场面积,解决了高放大倍数下,在单帧显微图像中无法获取所观测对象全貌的问题。LSCM在微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弥补了其它形貌分析设备测量功能上的不足,提升了微机电系统的测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 微机电系统 角度测量 形貌分析 图形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电系统中的矩形通道内微气泡控制生长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涛 杨朝初 +3 位作者 毕勤成 张玉龙 谷丹丹 张春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4-60,共7页
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硅加工工艺,设计、加工出了6种不同规格的实验用微气泡控制生长MEMS器件;构建了MEMS器件中微气泡控制生长实验系统并完成了实验,讨论了热负荷、微加热元宽度、微通道截面参数、工质流速及物性参数等对微气泡生长的... 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硅加工工艺,设计、加工出了6种不同规格的实验用微气泡控制生长MEMS器件;构建了MEMS器件中微气泡控制生长实验系统并完成了实验,讨论了热负荷、微加热元宽度、微通道截面参数、工质流速及物性参数等对微气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实验条件下,加热电压幅值越高,微气泡生长速率越快;加热脉冲宽度仅对微气泡形成后的进一步生长有影响;加热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微加热元宽度越大,气泡成核所需的时间越短、微气泡生长速率越快;微通道宽度一定且高宽比大于1的条件下,高宽比越小,后期微气泡生长速率越慢;微流体的流速越高,微气泡生长始点越晚、生长速率也越低。相同实验条件下,R113、FC-72、去离子水三者中,R113中微气泡生长始点最靠前、生长速率最快,去离子水中微气泡生长最靠后、生长速率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微流体相变 微气泡生长 微小有限空间 矩形微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CVD法生长氮化硅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吴清鑫 陈光红 +1 位作者 于映 罗仲梓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3-705,710,共4页
采用了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在聚酰亚胺(polyimide,PI)牺牲层上生长氮化硅薄膜,讨论沉积温度、射频功率、反应气体流量比等工艺参数对氮化硅薄膜的生长速率、氮硅比、残余应... 采用了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las-ma-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PECVD)在聚酰亚胺(polyimide,PI)牺牲层上生长氮化硅薄膜,讨论沉积温度、射频功率、反应气体流量比等工艺参数对氮化硅薄膜的生长速率、氮硅比、残余应力等性能的影响,得到适合制作接触式射频MEMS开关中悬梁的氮化硅薄膜的最佳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CVD 氮化硅 聚酰亚胺 残余应力 射频MEMS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斩波技术的CMOS运算放大器失调电压的消除设计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孙桃 林凡 +1 位作者 郭东辉 李静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0-64,共5页
实现传感器系统的高分辨率,要求其内部运算放大器具有低失调电压和低噪声的性能,为此介绍了一种可减少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和低频噪声的斩波技术,并基于该技术进行温度传感器中CMOS运算放大电路失调电压的消除设计,最后通过SPICE仿真... 实现传感器系统的高分辨率,要求其内部运算放大器具有低失调电压和低噪声的性能,为此介绍了一种可减少运算放大器的失调电压和低频噪声的斩波技术,并基于该技术进行温度传感器中CMOS运算放大电路失调电压的消除设计,最后通过SPICE仿真分析来权衡电路各参数的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斩波技术 CMOS 运算放大器 失调电压 消除设计 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刻蚀技术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郑志霞 冯勇建 张春权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8期365-368,共4页
介绍感应耦合等离子(ICP)的刻蚀原理,研究以SF6为刻蚀气体,不同的电极功率、气体流量、反应室压强、反应室温度、样片开槽宽度等工艺参数对Si和SiO2的刻蚀速率和选择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RF1功率和SF6流量,可以提高刻蚀速率和选择... 介绍感应耦合等离子(ICP)的刻蚀原理,研究以SF6为刻蚀气体,不同的电极功率、气体流量、反应室压强、反应室温度、样片开槽宽度等工艺参数对Si和SiO2的刻蚀速率和选择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RF1功率和SF6流量,可以提高刻蚀速率和选择比,提高RF2功率虽能提高刻蚀速率但降低选择比,反应室压强上升到1.2Pa时,刻蚀速率达最大值,刻蚀温度为零度时,Si的刻蚀速率最大,开槽宽度对刻蚀速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 干法刻蚀 选择比 微电子机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薄膜力学性能的研究及其在射频MEMS开关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于映 吴清鑫 罗仲梓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B期1967-1969,共3页
氮化硅薄膜具有致密的结构、高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可用于MEMS器件中作为结构部件.本文采用PECVD法制备氮化硅薄膜,对氮化硅薄膜的杨氏模量和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沉积温度、反应气体流量比对薄膜杨氏模量和硬度的影响.应用氮化硅... 氮化硅薄膜具有致密的结构、高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可用于MEMS器件中作为结构部件.本文采用PECVD法制备氮化硅薄膜,对氮化硅薄膜的杨氏模量和硬度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沉积温度、反应气体流量比对薄膜杨氏模量和硬度的影响.应用氮化硅薄膜作为悬梁,制作了射频MEMS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薄膜 杨氏模量 MEMS 射频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式串联射频MEMS开关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于映 罗仲梓 翁心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6-308,共3页
本文采用MEMS工艺制作接触式串联射频开关 ,射频开关采用双端固定的悬臂梁结构 ,悬梁为PECVD制作的SiN薄膜 ,溅射Au制作共平面波导 ,聚酰亚胺作为牺牲层 ,运用等离子体刻蚀法释放牺牲层。研究了悬梁、共平面波导以及电极的制作工艺 ,并... 本文采用MEMS工艺制作接触式串联射频开关 ,射频开关采用双端固定的悬臂梁结构 ,悬梁为PECVD制作的SiN薄膜 ,溅射Au制作共平面波导 ,聚酰亚胺作为牺牲层 ,运用等离子体刻蚀法释放牺牲层。研究了悬梁、共平面波导以及电极的制作工艺 ,并分析了牺牲层的制作和刻蚀工艺对开关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平面波导 牺牲层 刻蚀工艺 射频开关 MEMS开关 接触式 PECVD 串联 开关结构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制备五氧化二钒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志栓 吴孙桃 +1 位作者 李静 郭东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5-287,共3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氧化钒薄膜样品,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做了退火处理,并对退火前后样品做了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试与分析,旨在得出制备良好的V2O5 薄膜的条件。
关键词 射频磁控溅射 氧化钒薄膜 XRD XPS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技术的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 被引量:7
9
作者 程未 曾晓鹭 +1 位作者 卞剑涛 冯勇建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5-77,共3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制作的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及工艺。为了准确地把握这种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力学和电学特性,仔细地建立了它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它的动态特性———模态。并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和计算了... 给出了一种基于MEMS技术制作的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及工艺。为了准确地把握这种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力学和电学特性,仔细地建立了它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它的动态特性———模态。并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和计算了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加速度与电容信号的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并结合实测参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一种详细的有效的基于MEMS技术的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以及加工工艺流程。基于MEMS技术制作的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和工作范围大的特点。根据这套方法,可以比较方便地设计并加工不同测量要求的加速度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有限元分析 加工工艺 MEMS技术 微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氧化钒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志栓 李静 +2 位作者 吴孙桃 郭东辉 徐富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的衬底温度和溅射功率下制备了氧化钒薄膜样品,并在纯氩气环境下作了退火处理,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图像,对样品进行研究.XRD分析显示退火前样品为非晶态,...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不同的衬底温度和溅射功率下制备了氧化钒薄膜样品,并在纯氩气环境下作了退火处理,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图像,对样品进行研究.XRD分析显示退火前样品为非晶态,退火后为结晶态,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图像做了验证.对比退火后样品的 XRD图谱显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可以通过增大溅射功率或降低衬底温度,来提高退火后薄膜样品的结晶程度,并增强 V2O5(001)晶面的取向性;通过对比退火前样品的XPS谱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通过升高衬底温度或减小溅射功率,可以提高薄膜样品中高价钒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钒薄膜 衬底温度 射频磁控溅射方法 氩气环境 XPS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取向性 制备 并用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电路版图(layout)设计方法与实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未 冯勇建 杨涵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
首先在理论上介绍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方法的详细步骤以及设计规则的特点。并结合一个运算放大器的版图设计实例详细讲解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基本步骤技巧与准则。
关键词 集成电路 版图设计 MOS 面积 设计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空纳米间隔电极对的制备并应用于单分子电学性质测量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扬 田景华 +2 位作者 罗仲梓 吴孙桃 田中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78-282,286,共6页
将普通光刻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相结合,在微芯片上制备得到了机械可控断裂结法(MCBJ)所需的悬空纳米间隔金属电极对,并分别用热氧化二氧化硅和聚酰亚胺(PI)作为牺牲层使得电极对悬空,明显提高了可控断裂的实验成功率,并延长了微芯片使用寿... 将普通光刻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相结合,在微芯片上制备得到了机械可控断裂结法(MCBJ)所需的悬空纳米间隔金属电极对,并分别用热氧化二氧化硅和聚酰亚胺(PI)作为牺牲层使得电极对悬空,明显提高了可控断裂的实验成功率,并延长了微芯片使用寿命。利用分子自组装和MCBJ方法成功构筑了金属/分子/金属结,并实施了对巯基苯胺(BDT)单分子的电学性质测量,得到了BDF的电导值和I-V特性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子学 机械可控裂结法 单分子电导 牺牲层 微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物溶液腐蚀后硅表面形态的STM与XPS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静 吴孙桃 +1 位作者 叶建辉 LI S F Y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1-595,共5页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了Si(111)在几种不同比例的NH4F HCl溶液中被腐蚀后的表面形态及洁净度.通过分析表面的STM图像与XPS谱图,表明在较高pH值的NH4F HCl溶液中被腐蚀的Si(111)表面粗糙度较小,且...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技术(STM)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研究了Si(111)在几种不同比例的NH4F HCl溶液中被腐蚀后的表面形态及洁净度.通过分析表面的STM图像与XPS谱图,表明在较高pH值的NH4F HCl溶液中被腐蚀的Si(111)表面粗糙度较小,且表面洁净度及化学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工艺 湿法腐蚀 氟化物溶液 表面形态 洁净度 STM XPS 表面粗糙度 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微小型化铷原子钟的MEMS Rb-85滤光泡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航 王盛贵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9-663,共5页
研究并提出一种分析设计Rb气泡原子钟微型Rb-85滤光泡的方法。从量子物理出发,通过为Rb灯的发射光谱引入Lorentzian线形函数,得到一个滤光泡内的光强与入射光强的关系式,其中包含了跃迁系数,频移,谱线宽度等参数,通过研究确定这些参数... 研究并提出一种分析设计Rb气泡原子钟微型Rb-85滤光泡的方法。从量子物理出发,通过为Rb灯的发射光谱引入Lorentzian线形函数,得到一个滤光泡内的光强与入射光强的关系式,其中包含了跃迁系数,频移,谱线宽度等参数,通过研究确定这些参数并最终建立一个具有高吸收效率的滤光泡的理论模型。基于这种方法,我们设计了MEMS滤光泡,Rb-87灯射出的光谱经过该滤光泡后,90%多的α线被吸收,而β线则只衰减不到3%,因此,MEMS滤光泡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小体积与功耗,其滤光效果也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物理 Rb-85滤光泡 MEMS Rb原子钟 线宽 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Au溅射薄膜的剥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映 赵晨 +1 位作者 罗仲梓 翁心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12-114,共3页
本文采用氯苯浸泡法对(0.2~2.0)μm的Al、Au溅射薄膜进行剥离,分析了光刻胶厚度和薄膜厚度与剥离图形的关系,对剥离过程中氯苯浸泡工艺以及溅射工艺对剥离图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在2.0μm厚的Al和Au溅射薄膜上剥离出8.0 μm的缝隙.
关键词 溅射薄膜 剥离 氯苯浸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钒薄膜作为锂离子微电池阴极膜的磁控溅射技术的制备(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静 李志栓 吴孙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301-1304,共4页
研究了用磁控溅射系统来制备氧化钒薄膜,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出可用作锂离子微电池阴极膜的非晶态五氧化二钒(-αV2O5)薄膜。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与X射线光电子谱(XPS)来表征薄膜的晶向及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氧气以及氩气的流... 研究了用磁控溅射系统来制备氧化钒薄膜,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出可用作锂离子微电池阴极膜的非晶态五氧化二钒(-αV2O5)薄膜。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与X射线光电子谱(XPS)来表征薄膜的晶向及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氧气以及氩气的流量、基片的温度和溅射功率,可以制备出高纯度的α-V2O5薄膜。而且,半电池体系V2O5/LiPF6/Li被构造用于表征在锂电池中作为阴极膜的五氧化二钒(-αV2O5)的电学性质。在此电池系统经过10个循环放电后,薄膜放电电容趋于稳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V2O5 阴极膜 射频磁控溅射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梁接触式RF MEMS开关的关键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清鑫 陈光红 +1 位作者 于映 罗仲梓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8-120,共3页
采用厚度为2μm的Au制作成共平面波导(CPW)、聚酰亚胺作为牺牲层、PECVD法淀积Si3N4薄膜作为悬臂梁,制作成悬臂梁接触式RF MEMS开关。着重对开关的关键工艺-CPV的Au剥离工艺和悬臂梁制作工艺进行研究,讨论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 采用厚度为2μm的Au制作成共平面波导(CPW)、聚酰亚胺作为牺牲层、PECVD法淀积Si3N4薄膜作为悬臂梁,制作成悬臂梁接触式RF MEMS开关。着重对开关的关键工艺-CPV的Au剥离工艺和悬臂梁制作工艺进行研究,讨论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通过实验获得较佳的工艺参数,并制作出驱动电压为12-20V的悬臂梁接触式RF MEMS开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MEMS开关 剥离 悬臂梁 制作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微型传感器的直流升压电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航 武敬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363-364,375,共3页
在分析了升压型开关稳压电源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以Max8715芯片为核心搭建用于微型传感器的直流升压电路的过程,并解决了搭建过程中所遇到的电路带载能力差、效率与稳定度低、纹波大等问题,最后给出了电路性能的相关测试结果,... 在分析了升压型开关稳压电源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以Max8715芯片为核心搭建用于微型传感器的直流升压电路的过程,并解决了搭建过程中所遇到的电路带载能力差、效率与稳定度低、纹波大等问题,最后给出了电路性能的相关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电路满足微传感器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升压电路 开关电源 Max8715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超市”: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慧霞 《现代大学教育》 2003年第3期75-77,共3页
大学英语教学效率较低是长期困绕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问题。大学英语课堂冷清与英语培训市场的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通过原因分析 ,提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建立英语“超市”以及关于“超市”的一些运作设想。
关键词 大学 英语 教学效率 教学改革 教学计划 培训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硅加工的压电式微加速度计的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慧 李伟红 郭航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0,共4页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采用体硅微制造工艺制造的压电式微加速度计,其中体硅加工的硅质量块由悬臂梁支撑且悬臂梁部分区域沉积ZnO压电薄膜。通过对压电悬臂梁建立一维解析模型,研究了影响加速度计灵敏度的结构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采用体硅微制造工艺制造的压电式微加速度计,其中体硅加工的硅质量块由悬臂梁支撑且悬臂梁部分区域沉积ZnO压电薄膜。通过对压电悬臂梁建立一维解析模型,研究了影响加速度计灵敏度的结构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软件ANSYS设计了实际的微加速度计,并对六种不同的微加速度计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结构微加速度计的工作频率范围及灵敏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体硅微加工工艺 压电式微加速度计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