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峡两岸高校境外研究生招生考试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亮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对大陆与台湾高校面向境外华人的研究生招考方式分别加以考察和比较,发现两岸差异和共性并存:均有为境外华人专门设置的招生渠道,都实行高校联合招生;大陆招生多采用函报的方式,而台湾则普遍实行网上报名;大陆招考途径虽较为多元,但录... 对大陆与台湾高校面向境外华人的研究生招考方式分别加以考察和比较,发现两岸差异和共性并存:均有为境外华人专门设置的招生渠道,都实行高校联合招生;大陆招生多采用函报的方式,而台湾则普遍实行网上报名;大陆招考途径虽较为多元,但录取标准以入学考试成绩为主,而台湾则普遍采用材料申请的方式,录取结果取决于对多样化申请材料的综合衡量。认为台湾招考经验对大陆面向港澳台研究生招考改革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台湾地区 境外华人 研究生招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高考的复原与探新——兼论77、78级大学生的构成与际遇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海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3,共10页
恢复高考是一个过程。恢复高考的高层决策,充分反映出邓小平作为一个英明领导人过人的胆识、智慧和谋略。邓小平之所以会力主公布高考分数,与他以国家社稷为重、以人民为重的领袖风范和反对“走后门”的高风亮节与勇气有关。恢复高考沿... 恢复高考是一个过程。恢复高考的高层决策,充分反映出邓小平作为一个英明领导人过人的胆识、智慧和谋略。邓小平之所以会力主公布高考分数,与他以国家社稷为重、以人民为重的领袖风范和反对“走后门”的高风亮节与勇气有关。恢复高考沿用或复原了“文革”前以考试选拔大学生、直接招收应届高中生、重视政审和体检、重点大学优先录取的办法,也有冬季考试春季入学、各省命题标准不一、地市评卷和初选、放宽政审条件、临时扩大招生、招收走读生等创新与变革的部分。77、78级大学生的构成有来源复杂多样、成绩差别较大、女生比例较低、热衷基础学科等特点。77、78级大学生群体曾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在风云际会的年代叱咤风云,深度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大国崛起的进程,在中国当代史上已经是一个“现象级”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高考 邓小平 77级大学生 78级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高考与新三级大学生的使命及作为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8,共10页
在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1977年恢复高考是最重要的事件。1979年高考也有时间固定、政审放宽等新举措。新三级大学生的文化水平、基本素质和所作所为,体现出恢复高考的意义和价值。新三级大学生总数95万多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极度精英... 在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1977年恢复高考是最重要的事件。1979年高考也有时间固定、政审放宽等新举措。新三级大学生的文化水平、基本素质和所作所为,体现出恢复高考的意义和价值。新三级大学生总数95万多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极度精英教育群体。79级大学生多数为应届高中毕业生且年龄较小,但也有不少与77、78级大学生相同的特征,有着共同或近似的精神特质,因此被视为同一个大的教育群体。国家和社会给予新三级大学生巨大的机会,他们肩负国家的重托与人民的期望,负有为国效劳、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后来,新三级大学生也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待,报效国家的愿望和意识也特别强烈。已经逐步淡出的新三级大学生群体,被深刻地打上恢复高考的时代烙印,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三级大学生 恢复高考 79级大学生 使命 作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制度满意度的东西部差异研究——基于高中生高考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海峰 唐琴 韦骅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共11页
根据2022年开展的“高考改革问卷调查”数据,选取东、西部地区“3+1+2”高考选科模式的15187份高中生有效问卷,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的基本情况,探究地区差异及影响其高考制度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东... 根据2022年开展的“高考改革问卷调查”数据,选取东、西部地区“3+1+2”高考选科模式的15187份高中生有效问卷,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的基本情况,探究地区差异及影响其高考制度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东、西部地区高中生均对高考制度持基本满意态度,其中西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高于东部地区高中生。第二,“高考改革公平性”“高考选科制度”以及“高中综合素质评价”3个核心解释变量对东、西部高中生的高考制度满意度均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影响东、西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存在差异,东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受“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影响最大;而西部地区高中生对高考制度的满意度受“高考选科制度”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高考制度满意度 东西部差异 高考公平 高考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举家族研究:科举学的一个增长点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海峰 韦骅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7,共6页
家族史研究的繁荣为科举家族研究专题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科举学的出现为科举家族研究专题的形成提供了研究环境和理论支撑。目前科举家族研究的热点主要为科举家族的定义、科举家族的时空分布、科举家族的形成原因、科举家族的在地影响... 家族史研究的繁荣为科举家族研究专题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科举学的出现为科举家族研究专题的形成提供了研究环境和理论支撑。目前科举家族研究的热点主要为科举家族的定义、科举家族的时空分布、科举家族的形成原因、科举家族的在地影响和科举家族个案研究等。科举家族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但也存在研究区域不平衡、研究热点不均衡以及科举家族比较研究稀少等问题。由于科举家族涉及全国多数地区,且研究内容丰富多彩,科举家族后人及当地民众和政府对此问题都特别重视,因此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将成为科举学中一个发展迅速的学术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家族 科举学 进士 科举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耳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因、策略与特色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滢 黄巨臣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7,共8页
随着世界各国间综合实力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土耳其政府基于土耳其特殊的文化传统、经济结构以及政治制度等背景,适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振兴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学体系的远景式规划、保障性法规、... 随着世界各国间综合实力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土耳其政府基于土耳其特殊的文化传统、经济结构以及政治制度等背景,适时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振兴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学体系的远景式规划、保障性法规、目标性政策等,包括《土耳其愿景规划2023》《土耳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条例》《"100/2000"计划》《美乌拉那交换生计划》等。这些政策法规和目标计划涉及土耳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多个层面,主要包括构建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拓展经费来源渠道、创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强学术人才及教师队伍建设。由此形成了鲜明的"土耳其大学发展模式"特色,其中不乏有启示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有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体系 动因 策略 特色 土耳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耳其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最新改革探究
7
作者 刘海峰 杨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152-161,共10页
土耳其与中国一样实行全国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最新一次改革于2018年启动。此次土耳其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改革选考科目、加权赋分办法、考试大纲、招生政策、残疾学生考试便利措施等,旨在解决土耳其人才知识结构... 土耳其与中国一样实行全国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最新一次改革于2018年启动。此次土耳其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改革选考科目、加权赋分办法、考试大纲、招生政策、残疾学生考试便利措施等,旨在解决土耳其人才知识结构失衡、中等教育"唯分数"现象严重、残疾学生高等教育起点公平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土耳其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经过两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建立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多层次人才选拔制度,区分不同规格人才;全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逐步克服"唯分数"痼疾;以综合选考科目结合加权赋分办法,选拔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重视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补偿政策,维护高等教育起点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土耳其 高考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四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16年12月20日至21日,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办,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承办的“第十四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越南、中... 2016年12月20日至21日,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办,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承办的“第十四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越南、中国台湾、香港和大陆的近110位科举研究专家共聚一堂,对科举制与科举学研究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综述 专业委员会 厦门大学 陈列馆 博物馆 文化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托邦”“次劣原则”与科举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兴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3-101,共9页
"乌托邦"代表了人类一种固有的心理倾向,它源于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更体现了人们超越自我、止于至善的追求。同样,一部科举考试史也可以被看作一场关于选官任能的"乌托邦"试验史。自唐代以来,为了达致"公... "乌托邦"代表了人类一种固有的心理倾向,它源于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更体现了人们超越自我、止于至善的追求。同样,一部科举考试史也可以被看作一场关于选官任能的"乌托邦"试验史。自唐代以来,为了达致"公平选才"的社会理想,围绕着"经义、诗赋、策论三者孰优孰劣",科举制度既遭遇激烈的思想交锋,更经历了实践上的摇摆与反复。"科举乌托邦"启迪我们,正如需要在"乌托邦精神"与"乌托邦主义"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一样,考试制度常常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冲突、妥协的结果。科举虽有诸多弊端,算不上是"最好"的选择,但却避免了"最坏"的结果。借由科举史上相关史实,可发现科举制度、科举评价中的"次劣原则"彰显了古人在此问题上的制度理性与现实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乌托邦 次劣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数学科目改革何去何从———从文理不分走向“文理略分”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海峰 唐琴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共9页
新高考数学不分文理并非新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省市曾采取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的方式,但皆以失败而告终,其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旧”高考数学文理分科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具有文理分科的制度基础,二是高校各专... 新高考数学不分文理并非新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省市曾采取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的方式,但皆以失败而告终,其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旧”高考数学文理分科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具有文理分科的制度基础,二是高校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同,三是具有引导中学数学教学的现实需要。当前新高考数学不分文理所遇困境与以往较为相似,凸显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多样化与可选择性是新高考数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既可破解现实困境又符合时代需求。根据新高考数学实行的环境,近期可仿照类似数学文理分科的思路,将新高考数学科目试卷略分为数学(1)与数学(2)两种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高考数学科目 文理分科 不分文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改进 被引量:60
11
作者 刘海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5,共7页
新高考是中国高考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其成效与问题都相当明显。积极作用有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高中办学多样化、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等,也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现学习负担问题、选科赋分问题、弃考物理问题... 新高考是中国高考史上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其成效与问题都相当明显。积极作用有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高中办学多样化、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等,也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显现学习负担问题、选科赋分问题、弃考物理问题、操作复杂问题等。"3+1+2"可以说是对文理分科与"3+3"的一种折中,是兼顾统一性与多样化的方案,可以说是高考改革的江苏贡献。选择物理和历史为必选科目是由物理和历史的学科特点以及基础地位所决定的。"3+1+2"科目组合方案,是对以往"3+文综/理综"模式的部分回归。这种回归不是倒退,而是"3+3"方案经过实践检验之后的一种合理化回归,是8省市不约而同地择善而从,是目前综合比较各种得失利弊、权衡各种可能后的较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 高考改革 科目改革 改进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数学文理分科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海峰 唐琴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7-77,共11页
在梳理高考制度建立以来数学科目与文理分科演变历史的基础上分析高考数学文理分科的利弊,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导致命题难易程度不易把握,因而不利于理工科人才打下更好的数学基础与未来深造,也影响部分高水平大学文科专业人才的选拔与... 在梳理高考制度建立以来数学科目与文理分科演变历史的基础上分析高考数学文理分科的利弊,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导致命题难易程度不易把握,因而不利于理工科人才打下更好的数学基础与未来深造,也影响部分高水平大学文科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考察多个国家高考数学的情况,高考数学多有若干种类型。虽然高考数学分文理存在一些弊端,但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人才选拔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来看,高考数学文理分科还是利大于弊。权衡利弊得失,高考数学科目应给考生和高校不同专业更多选择,即在采用"3+1+2"科目组合的省市区中,数学科目根据难度不同分为数学(1)、数学(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 数学科目 文理分科 历史考察 新高考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贡院的保存与演变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81,共9页
清代苏皖分闱动议的失败,不仅使江南贡院的规模达到顶峰,也成就了世界专用考场之最,而且留下了一个难得的两省合闱的样本,为我们了解这种合闱体制提供了珍贵的素材。民国时期关于各直省处置和保存贡院的记载和争论,以江南贡院为最多,为... 清代苏皖分闱动议的失败,不仅使江南贡院的规模达到顶峰,也成就了世界专用考场之最,而且留下了一个难得的两省合闱的样本,为我们了解这种合闱体制提供了珍贵的素材。民国时期关于各直省处置和保存贡院的记载和争论,以江南贡院为最多,为今人了解后科举时代贡院的消亡和保存留下了最详实的样本。各省对贡院的保存,以南京和江苏省的官员和民众最为用心。江南贡院成为各直省贡院记载最详细的贡院,江南贡院明远楼今天已成为科举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贡院 科举 号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乾隆朝科举改革:动因、举措及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海峰 毛鹏程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72,共12页
乾隆朝是清代进行最多科举改革的时期。为了扭转士子功利的求学考试心态与应对科场日益严峻的舞弊积习,在国力强盛与社会安定、王朝存续时段长、执政者强烈的革新意志与果敢坚毅的个性品质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以皇帝为代表的决策者对乡... 乾隆朝是清代进行最多科举改革的时期。为了扭转士子功利的求学考试心态与应对科场日益严峻的舞弊积习,在国力强盛与社会安定、王朝存续时段长、执政者强烈的革新意志与果敢坚毅的个性品质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以皇帝为代表的决策者对乡试中额、会试时间、乡会试题型、考试内容等进行规模不一、程度不同、较成体系的改革,使乡会试三场考试之制最终定型,一直沿用至清末,产生了深远影响。总体来看,乾隆朝多数改革举措成效显著,减轻了士子考试压力,增加了考试的客观性、可比性与公平性,促进了清诗的繁荣发展;但改制亦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增加了士子学习与备考的负担,减少了考试的特色性、专业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乾隆朝 科举改革 乡试 会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15
作者 蔡正道 刘海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128,共3页
2016年5月28-29日,由北京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主办,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的"第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教育部... 2016年5月28-29日,由北京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联合主办,北京东城区第一图书馆承办的"第十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暨南大学、台湾东吴大学、日本学习院大学、日本中央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数十家高校、科研单位、文化单位及出版社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齐聚京师,共襄盛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黄文化研究 台湾成功大学 教育部考试中心 暨南大学 学习院 北京东城区 东吴大学 中国传统文化 北京联合大学 文化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