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G20机制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梅波 胡建梅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6,81,共5页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目前已日臻成熟。理论层面,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以及收益分析构成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博弈论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福利问题。实践层面,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经历了从七...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目前已日臻成熟。理论层面,国际经济相互依存理论以及收益分析构成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博弈论分析了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福利问题。实践层面,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经历了从七国/八国集团(G 7/G 8)到二十国集团(G 20)的演变过程。2010年是G 20的建章立制年,G 20机制化是当前国内外讨论的热点。本文在梳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回顾G 7/G 8及G 20的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G 20机制化方案五个方面的内容,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参与G 20的战略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国/八国集团 二十国集团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机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减排方案对宏观经济及碳排放的影响——基于贸易自由化背景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彭水军 余丽丽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2,共12页
近年来,有关贸易与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利用GTAP-E模型对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不同减排方案的宏观经济和碳排放影响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附件Ⅰ减排"和"全球合作性减排"的总量管制模式是以牺牲... 近年来,有关贸易与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利用GTAP-E模型对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不同减排方案的宏观经济和碳排放影响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附件Ⅰ减排"和"全球合作性减排"的总量管制模式是以牺牲经济增长和消费者福利为代价的,而作为灵活机制的"全球碳排放交易",对全球总量减排效果最为明显,同时对全球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小。对中国而言,较之其他减排方案,"全球碳排放交易"将促使附件Ⅰ国家将减排压力、资源配置损失向中国转移,导致中国碳排放量增加的同时贸易条件恶化、经济总量明显下降。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参与"全球合作性减排"对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自由化 减排方案 碳泄漏 GTAP-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金融危机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梅波 陈燕鸿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共7页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并向纵深发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举措空前频繁。主要发达国家就接管受困金融机构、应对广泛的流动性短缺以及实体经济复苏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协调;IMF也开展了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不断扩散并向纵深发展,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举措空前频繁。主要发达国家就接管受困金融机构、应对广泛的流动性短缺以及实体经济复苏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政策协调;IMF也开展了对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危机救援;发展中国家在此次政策协调中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作为应急之策,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市场信心,延缓了金融危机蔓延。但是其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也说明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策协调 金融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收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梅波 胡建梅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5,共5页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研究范式,以其坚实的微观基础为研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数理模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分析经历了两代模型。笔者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研究范式,以其坚实的微观基础为研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数理模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分析经历了两代模型。笔者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CCD模型,利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潜在收益的衡量指标,构建中国多部门VAR模型,测算了面临劳动生产率冲击时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潜在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生产率冲击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内贸易与规模经济的关系检验:中国的例子 被引量:5
5
作者 林彬乐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8-21,共4页
在国际贸易新理论中,以垄断竞争为条件的克鲁格曼模型解释了规模经济是构成产业内贸易的原因,然而关于两者的一些实证检验结果却显示两者之间相关性极弱甚至负相关,为了解开这个疑问,本文根据我国1980-2001年有关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 在国际贸易新理论中,以垄断竞争为条件的克鲁格曼模型解释了规模经济是构成产业内贸易的原因,然而关于两者的一些实证检验结果却显示两者之间相关性极弱甚至负相关,为了解开这个疑问,本文根据我国1980-2001年有关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协整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然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理论上所预期的结论———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规模经济 协整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协同与国际价值——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所作的国际价值还原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建忠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9-105,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对于国际价值理论的发展缺乏新的建树,其原因是研究者们缺少深入的国际价值形态演化与“国际价值具体”的对应还原分析。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所做的研究表明,这一时期世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理论界对于国际价值理论的发展缺乏新的建树,其原因是研究者们缺少深入的国际价值形态演化与“国际价值具体”的对应还原分析。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所做的研究表明,这一时期世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通过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来实现,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协同性,对于国际价值形成和实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调整战略与政策,促进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最关键的是加快实现技术与制度形态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学 制度变迁 国际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社团的精品化发展道路——福建省十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
7
作者 钟毅恒 《经济前沿》 2006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团 厦门大学 发展论坛 福建省 精品化 道路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州大学 华侨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需求测试在服务贸易中的可行性分析
8
作者 吴幼华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17,共5页
无效管制阻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国内管制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引发了GATS各成员激烈讨论,其中的一个焦点是是否可以参考商品贸易,将经济需求测试应用到服务贸易中。笔者认为目前把经济需求测试引入到服务贸易仍面临着一系列的困... 无效管制阻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国内管制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关系引发了GATS各成员激烈讨论,其中的一个焦点是是否可以参考商品贸易,将经济需求测试应用到服务贸易中。笔者认为目前把经济需求测试引入到服务贸易仍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因此把经济需求测试纳入服务贸易中的可行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国内管制 经济需求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生产网络中国际贸易的碳排放区域转移效应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彭水军 余丽丽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70,共13页
本文基于GTAP数据库构建一个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04-2011年附件I国家与非附件I国家间贸易中的转移排放,并重点考察中国对外贸易转移排放的变化趋势、国别(区域)流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间附件I国... 本文基于GTAP数据库构建一个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测算和分析了2004-2011年附件I国家与非附件I国家间贸易中的转移排放,并重点考察中国对外贸易转移排放的变化趋势、国别(区域)流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研究期间附件I国家对非附件I国家存在大量转移碳排放,而中国成为附件I国家转出排放的主要目的国,占比高达49.4%-54.7%。(2)2004-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导致大规模的碳排放"净转入",而其中约62%-75%来自于美、欧、日三大发达经济体。(3)进一步对中国净转入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后发现,中国对美国、能源净出口国的贸易顺差效应是其净转入排放的最主要原因,而对于其他贸易伙伴,中国净转入排放主要是中国较高的污染贸易条件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贸易排放转移 污染贸易条件 GTAP-MRI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下的新中间商经济模式研 被引量:12
10
作者 姚立新 蔡斌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3,共5页
电子商务下的新中间商是指在电子信息网络上建立的起着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作用的一个系统 ,它通过因特网来实现传统中间商的所有功能 ,并具备一些传统中间商所没有的新功能。新中间商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 电子商务下的新中间商是指在电子信息网络上建立的起着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作用的一个系统 ,它通过因特网来实现传统中间商的所有功能 ,并具备一些传统中间商所没有的新功能。新中间商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和物流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信息网络技术、数据采掘和知识发现技术是新中间商存在的基础 ,“关于信息的信息 (Meta -information)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新中间商 交易成本 交易模式 经济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成本与国际贸易:亚洲华商网络与ICT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蒙英华 黄建忠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5,共9页
信息成本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交易成本,而社会网络和信息通讯技术可以减少这一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生。结果表明,在这两类因素中,分布在亚洲的华商网络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信息通讯技术改善所作的贡献,并... 信息成本是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交易成本,而社会网络和信息通讯技术可以减少这一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生。结果表明,在这两类因素中,分布在亚洲的华商网络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要远远大于信息通讯技术改善所作的贡献,并且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与相互抑制的交互作用。文章表明,信息通讯技术网络的改善会明显抑制亚洲华商网络对中国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但同时对亚洲华商网络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效应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华商网络 信息通讯技术(ICT) 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溥 戴亦一 +2 位作者 林枫 张明志 孙建国 《东南学术》 2001年第1期68-73,共6页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 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效率 国际竞争力 贸易自由化 外资利用 宏观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技术、技术升级与经济增长——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梅波 陈同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106,共7页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或对新技术的采用,以获得经济的长期增长。要使经济增长遵循最优路径,则取决于所采用的技术是否适合该采用国的要素禀赋,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水平是否随着采用国要素禀赋的演进而不断升级。拉美和东亚国... 一个国家可以通过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或对新技术的采用,以获得经济的长期增长。要使经济增长遵循最优路径,则取决于所采用的技术是否适合该采用国的要素禀赋,以及所采用的技术水平是否随着采用国要素禀赋的演进而不断升级。拉美和东亚国家在相同经济基础下经过30多年发展后的不同经济绩效,很好地证明了适宜技术和技术升级对经济最优增长的重要性。对于中国而言,其经济的后续健康、快速发展,有赖于通过自主创新之一途径对原有适宜技术的动态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技术 经济增长 技术升级 内生增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资本流入与空间集聚:基于经济自由程度差异的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武力超 翟光宇 陈熙龙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3-81,126,共9页
本文将FDI和城市人口空间集聚问题相联系,将FDI对城市人口集聚的影响落实到传导机制的研究中来,着重探讨FDI对城市人口集聚和城市规模的促进作用,以及这一传导机制与不同国家经济自由程度的关系。我们使用1980-2011年139个国家的数据进... 本文将FDI和城市人口空间集聚问题相联系,将FDI对城市人口集聚的影响落实到传导机制的研究中来,着重探讨FDI对城市人口集聚和城市规模的促进作用,以及这一传导机制与不同国家经济自由程度的关系。我们使用1980-2011年139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这种传导机制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且这种显著性受制于各国的经济自由程度。这对于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结构、改善城市发展环境、提高城市发展潜力及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空间集聚 外商直接投资 经济自由程度 GMM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工业部门关税保护的动因结构、效应和优化——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建忠 王俊霖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7-106,共10页
在关税减让方面,我国已经从2001年14.77%的平均水平降到了2005年底的9.9%①,实际上超前完成了入世承诺的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入世过渡期工业部门关税从水平向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关税变动的复杂利益驱动结构效应的研究及其经验研究,厘清... 在关税减让方面,我国已经从2001年14.77%的平均水平降到了2005年底的9.9%①,实际上超前完成了入世承诺的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入世过渡期工业部门关税从水平向结构改革的过程中,关税变动的复杂利益驱动结构效应的研究及其经验研究,厘清了关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并对进一步的关税结构优化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期 工业 关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双重背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升级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明森 陈爱贞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目前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不但面临国内其他地方产业集群间的竞争,而且其发展也越来越受制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本文分析表明,海西区产业集群升级存在双重背离现象,即过程升级较快而产品升级较慢,导致海西区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 目前地方产业集群发展不但面临国内其他地方产业集群间的竞争,而且其发展也越来越受制于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本文分析表明,海西区产业集群升级存在双重背离现象,即过程升级较快而产品升级较慢,导致海西区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缺乏竞争优势;链条升级较快而功能升级较慢,导致海西区产业集群面临被压制在价值链低端的危险。进一步分析海西区产业集聚因素演变及其对产业集群升级的影响表明,在国内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整个地区的产业集群竞争实力是影响地方产业集群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动力、能力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推动海西区产业集群升级其实就是促进产业集聚过程中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区 产业集群 集群升级 影响因素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耗竭与经济可持续增长:基于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彭水军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7年第4期119-124,共6页
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基于水平创新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讨了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耗竭、内生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和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分别求出了均衡解、均衡解存在性条件... 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基于水平创新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讨了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耗竭、内生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对模型的社会最优均衡分析和竞争性市场均衡分析,分别求出了均衡解、均衡解存在性条件以及在人口增长和资源约束下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的条件,并证明了分权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均衡解往往是非帕累托最优的,进一步分析了导致市场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及其政策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耗竭 内生技术进步 人口增长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基于温州、泉州和东莞三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甘澍 毛恩荣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0-85,共6页
本文利用2007年至2009年的月度数据,根据外贸出口、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等6项指标的月度同比增长率变化,通过综合评分法对温州、泉州和东莞三地区受危机影响的持续时间、影响程度、回暖程度进行比较,探讨其经济稳定性和抗风... 本文利用2007年至2009年的月度数据,根据外贸出口、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等6项指标的月度同比增长率变化,通过综合评分法对温州、泉州和东莞三地区受危机影响的持续时间、影响程度、回暖程度进行比较,探讨其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探讨与思考如何调整与转变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区域经济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资本的流入是否总是促进经济增长 被引量:5
19
作者 武力超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60,共8页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官方发展援助以及劳工汇款的国际资本流动逐年增加,但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把这三者放到一个框架下考察它们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本文使用134个发展中国家1980-2010年数据和面板三阶段最小二乘法(EC3SLS)弥补该领域研... 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官方发展援助以及劳工汇款的国际资本流动逐年增加,但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把这三者放到一个框架下考察它们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本文使用134个发展中国家1980-2010年数据和面板三阶段最小二乘法(EC3SLS)弥补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入政府治理指标研究不同地区政府治理水平的差异是否会对国外资本流入本国的经济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FDI和劳工汇款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有更好的政府治理环境时,这一正向影响有所加强。ODA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其本身而言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反映了ODA援助目标的有效性问题,但是当政府效能较高的情况下,ODA的经济效应会有不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官方发展援助 劳工汇款 经济增长 政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中的澳大利亚经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嵩寿 许梅恋 《南洋问题研究》 2001年第3期24-29,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澳大利亚经济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经济持续稳步的增长。21世纪初,尽管世界经济可能趋向于低速增长,但澳大利亚经济将能保持在年增长率3.5%左右,出口增长率约6%,可望保持在接近90年代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趋势 出口增长率 亚洲金融危机 澳大利亚 发展水平 保持 趋向 年增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