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单中心真实世界数据 被引量:6
1
作者 曾含嫣 林志娟 +3 位作者 李志峰 刘龙 邓漫漫 徐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3-767,共5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达雷妥尤单抗应用对干细胞采集和植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达雷妥尤单...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达雷妥尤单抗应用对干细胞采集和植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达雷妥尤单抗治疗且可评估疗效的RRMM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纳入的43例RRMM患者均采用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包括Dd、DVd、DRd、Dkd、DId、Dara-DECP,中位随访时间10.1(2.1-36.6)个月,最佳总缓解率(ORR)为74.4%,最佳完全缓解率(CR)为25.6%,1年总生存率(OS)为84.5%。最常见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18.6%),最常见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输注相关反应(IRRs,20.9%)和感染(7.0%)。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髓外浸润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04)。使用达雷妥尤单抗对干细胞采集及移植后干细胞重建没有影响。结论:达雷妥尤单抗治疗RRMM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达雷妥尤单抗 疗效 干细胞采集和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标型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粒子的pH传感
2
作者 张铭中 关鹏程 +5 位作者 林嘉盛 许珊珊 张凡利 张月皎 李志勇 李剑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2,共6页
汗液是一种可无创测量的分析物,其pH值可作为诊断和监测各种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是一种快速、灵敏、无创、无标记的分析检测技术,但存在因信号波动导致的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文通过制备一种内标型花瓣状间隙... 汗液是一种可无创测量的分析物,其pH值可作为诊断和监测各种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是一种快速、灵敏、无创、无标记的分析检测技术,但存在因信号波动导致的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文通过制备一种内标型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标签(PGERT)纳米颗粒并构建pH传感器,实现了对人体汗液中pH值的精确实时分析。该传感器通过在间隙结构内部修饰4-巯基苯甲氰(4-MBN)分子获得内标拉曼信号,并基于外部花瓣状壳层表面修饰pH传感分子4-巯基苯甲酸(4-MBA)获得增强的探针信号,显著提高了检测稳定性和灵敏度。该研究先使用原位分析池建立了pH 5.0~8.0条件下的标准分析曲线,相关系数(r2)高达0.99。该传感器对4种不同pH值汗液(pH 5.0~7.0)的检测结果与标准pH计测试结果的误差率分别为(2.17±5.0)%、(4.62±1.1)%、(5.80±0.3)%、(3.68±1.0)%。结果表明,基于该内标型花瓣状间隙纳米拉曼标签的传感器可用于人体汗液的pH值监测,并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以及分析精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标签(PGERT) 内标 PH检测 汗液 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缺氧应激可能通过EMT增强乳腺癌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坚 何咏竟 +1 位作者 汪思应 胡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31-1836,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应激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缺氧组(1%O_2、5%CO_2和94%N_2)和正常对照组(常氧)进行培养。利用MTT法、CCK-8实验、细胞直接计数法及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对MC...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应激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缺氧组(1%O_2、5%CO_2和94%N_2)和正常对照组(常氧)进行培养。利用MTT法、CCK-8实验、细胞直接计数法及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对MCF-7细胞活力、增殖及侵袭和迁移能力进行检测;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及Matrigel 3D培养技术检测MCF-7细胞非锚定生长能力及极性改变情况;利用MCF-7细胞构建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检测慢性缺氧应激对体内肿瘤生长及肺转移的影响;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MCF-7细胞形态改变;Western blot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和磷酸化的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在缺氧环境下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E-钙黏连蛋白(E-cadherin)、N-钙黏连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MMP-9等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慢性缺氧组MCF-7细胞活力、增殖能力及侵袭迁移能力增强,细胞非锚定生长能力提高且在3D培养系统更容易发生极性改变,呈现侵袭样生长,体内生长及转移能力增强;除了HIF-1被缺氧诱导表达升高外,GSK-3β呈现活化趋势,且上皮样标志物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而间充质样标志物N-cadherin、vimentin、MMP-3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慢性缺氧应激促进了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且其机制可能与E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缺氧 肿瘤转移 肿瘤微环境 上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美娟 雷云 +4 位作者 王昆 陈元仲 李光文 罗红斌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2-497,共6页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2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对靶序列的检测。该传感器可识别和定量检测PBS缓冲液中人工合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很好地区分互补序列、单碱基及多碱基错配序列,杂交电流值与目标链浓度在1.0×10-11~1.6×10-10 mol/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13 mol/L。同时,该新型传感器成功地用于无稀释人血清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有望用于临床实际样品的检测,进而实现临床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三明治”结构 发夹结构DNA探针 锁核酸 PML/RARΑ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的智能甲醛监测软件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余燕娟 高翔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0,112,共6页
目前工厂对生产过程中甲醛计量的监测仍存在较大空白,对此设计符合工厂环境的多点甲醛监测装备,并基于此开发了远程控制软件,即智能甲醛监测软件。该软件基于VC++的开发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运用SQLite数据库及PlotLab可视化设计... 目前工厂对生产过程中甲醛计量的监测仍存在较大空白,对此设计符合工厂环境的多点甲醛监测装备,并基于此开发了远程控制软件,即智能甲醛监测软件。该软件基于VC++的开发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C++语言,运用SQLite数据库及PlotLab可视化设计完成编程。软件最终实现网络化、智能化监控,具备可拓展性、移植能力强等特点,通过测试显示,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监测 VC C++ SQLITE Plo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