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内标型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粒子的pH传感
1
作者
张铭中
关鹏程
+5 位作者
林嘉盛
许珊珊
张凡利
张月皎
李志勇
李剑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2,共6页
汗液是一种可无创测量的分析物,其pH值可作为诊断和监测各种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是一种快速、灵敏、无创、无标记的分析检测技术,但存在因信号波动导致的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文通过制备一种内标型花瓣状间隙...
汗液是一种可无创测量的分析物,其pH值可作为诊断和监测各种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是一种快速、灵敏、无创、无标记的分析检测技术,但存在因信号波动导致的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文通过制备一种内标型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标签(PGERT)纳米颗粒并构建pH传感器,实现了对人体汗液中pH值的精确实时分析。该传感器通过在间隙结构内部修饰4-巯基苯甲氰(4-MBN)分子获得内标拉曼信号,并基于外部花瓣状壳层表面修饰pH传感分子4-巯基苯甲酸(4-MBA)获得增强的探针信号,显著提高了检测稳定性和灵敏度。该研究先使用原位分析池建立了pH 5.0~8.0条件下的标准分析曲线,相关系数(r2)高达0.99。该传感器对4种不同pH值汗液(pH 5.0~7.0)的检测结果与标准pH计测试结果的误差率分别为(2.17±5.0)%、(4.62±1.1)%、(5.80±0.3)%、(3.68±1.0)%。结果表明,基于该内标型花瓣状间隙纳米拉曼标签的传感器可用于人体汗液的pH值监测,并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以及分析精确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标签(PGERT)
内标
PH检测
汗液
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冯美娟
雷云
+4 位作者
王昆
陈元仲
李光文
罗红斌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2-497,共6页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2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对靶序列的检测。该传感器可识别和定量检测PBS缓冲液中人工合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很好地区分互补序列、单碱基及多碱基错配序列,杂交电流值与目标链浓度在1.0×10-11~1.6×10-10 mol/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13 mol/L。同时,该新型传感器成功地用于无稀释人血清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有望用于临床实际样品的检测,进而实现临床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三明治”结构
发夹结构DNA探针
锁核酸
PML/RARΑ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2
3
作者
袁源
余冬平
廖立新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2期1805-1807,1810,共4页
目的探讨高效、简便、经济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模型的建立培养方式。方法选择一位伤后5个月的5岁骨科患者,取得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证实术前未进行任何药物治疗,取其伤后红色的稍高出周边皮肤的瘢痕处小块组织,将组织分为A组和B组,其...
目的探讨高效、简便、经济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模型的建立培养方式。方法选择一位伤后5个月的5岁骨科患者,取得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证实术前未进行任何药物治疗,取其伤后红色的稍高出周边皮肤的瘢痕处小块组织,将组织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采用组织块培养法,B组在组织块培养法的基础上使用0.25%胰蛋白酶和0.02%依地酸4 oC消化的改进组织块培养法。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细胞的培养时间,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形态以及人成纤维细胞百分比。结果B组获得细胞的培养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细胞的组织对比A组而言,贴壁更早更紧且不易漂浮,细胞核更大更明显。B组的细胞百分比和干细胞含量均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采用改进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模式简单高效,能够比常规组织块更快地培育细胞,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
培养
人成纤维细胞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内标型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粒子的pH传感
1
作者
张铭中
关鹏程
林嘉盛
许珊珊
张凡利
张月皎
李志勇
李剑锋
机构
中国计量
大学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厦门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厦门大学
材料学院
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厦门大学
能源学院
嘉庚创新实验室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2,共6页
基金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35022022YJ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720220139,20720220117)。
文摘
汗液是一种可无创测量的分析物,其pH值可作为诊断和监测各种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SERS)是一种快速、灵敏、无创、无标记的分析检测技术,但存在因信号波动导致的稳定性差等问题。该文通过制备一种内标型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标签(PGERT)纳米颗粒并构建pH传感器,实现了对人体汗液中pH值的精确实时分析。该传感器通过在间隙结构内部修饰4-巯基苯甲氰(4-MBN)分子获得内标拉曼信号,并基于外部花瓣状壳层表面修饰pH传感分子4-巯基苯甲酸(4-MBA)获得增强的探针信号,显著提高了检测稳定性和灵敏度。该研究先使用原位分析池建立了pH 5.0~8.0条件下的标准分析曲线,相关系数(r2)高达0.99。该传感器对4种不同pH值汗液(pH 5.0~7.0)的检测结果与标准pH计测试结果的误差率分别为(2.17±5.0)%、(4.62±1.1)%、(5.80±0.3)%、(3.68±1.0)%。结果表明,基于该内标型花瓣状间隙纳米拉曼标签的传感器可用于人体汗液的pH值监测,并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以及分析精确的优点。
关键词
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标签(PGERT)
内标
PH检测
汗液
SERS
Keywords
petal-like gap-enhanced Raman tags(PGERT)
internal standard
pH detection
sweat
SERS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TP212.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
3
2
作者
冯美娟
雷云
王昆
陈元仲
李光文
罗红斌
林新华
机构
福建医科
大学
药学院药物分析系
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福建医科
大学
福建协和
医院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2-497,共6页
基金
863计划资助项目(2008AA02Z433)
福建省高校产学研科技重点项目(2010Y4003)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805006,2097502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J05019)
文摘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2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对靶序列的检测。该传感器可识别和定量检测PBS缓冲液中人工合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很好地区分互补序列、单碱基及多碱基错配序列,杂交电流值与目标链浓度在1.0×10-11~1.6×10-10 mol/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13 mol/L。同时,该新型传感器成功地用于无稀释人血清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有望用于临床实际样品的检测,进而实现临床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三明治”结构
发夹结构DNA探针
锁核酸
PML/RARΑ融合基因
Keywords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sandwich structure
hairpin DNA probe
locked nucleic acid
PML/RARα fusion gene
分类号
O657.72 [理学—分析化学]
TQ413.21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
2
3
作者
袁源
余冬平
廖立新
机构
南昌市第三
医院
南昌
大学
第三
附属
医院
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出处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2期1805-1807,1810,共4页
基金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项目(20177046)
文摘
目的探讨高效、简便、经济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模型的建立培养方式。方法选择一位伤后5个月的5岁骨科患者,取得本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证实术前未进行任何药物治疗,取其伤后红色的稍高出周边皮肤的瘢痕处小块组织,将组织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采用组织块培养法,B组在组织块培养法的基础上使用0.25%胰蛋白酶和0.02%依地酸4 oC消化的改进组织块培养法。比较两种方法获得细胞的培养时间,细胞的生长情况和形态以及人成纤维细胞百分比。结果B组获得细胞的培养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细胞的组织对比A组而言,贴壁更早更紧且不易漂浮,细胞核更大更明显。B组的细胞百分比和干细胞含量均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采用改进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模式简单高效,能够比常规组织块更快地培育细胞,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
体外
培养
人成纤维细胞
模型
Keywords
Vitro
Cultivate
Human Fibroblasts
Model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内标型花瓣状间隙增强拉曼粒子的pH传感
张铭中
关鹏程
林嘉盛
许珊珊
张凡利
张月皎
李志勇
李剑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研制
冯美娟
雷云
王昆
陈元仲
李光文
罗红斌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模型的建立
袁源
余冬平
廖立新
《现代医院》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