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运动员流动现象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徐延辉 秦海霞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4,共5页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训练体制角度探讨辽宁省运动员外流的原因。分析运动员的流动意识与途径,人才流动对运动员自身、流出地、流入地等的影响。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应是既能满足运动员...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训练体制角度探讨辽宁省运动员外流的原因。分析运动员的流动意识与途径,人才流动对运动员自身、流出地、流入地等的影响。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应是既能满足运动员“经济人”需求,同时又能实现其“社会人”的愿望。提出建立有偿转让机制、实现体育人才市场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运动员 人才流动 市场化 经济社会学 有偿转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意识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厦门市的调查为例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静雅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6,64,共7页
本文以福建省厦门市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性别意识的构成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性在对待女性的压制态度和倾斜态度上存在相当大的性别差异,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经济收入和婚姻关系等都对性别意识的不同方... 本文以福建省厦门市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性别意识的构成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性在对待女性的压制态度和倾斜态度上存在相当大的性别差异,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经济收入和婚姻关系等都对性别意识的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构建和谐的性别关系,不仅需要增强文化和性别意识教育,在发挥女性主体意识的同时,也要让男性更充分地认识和肯定女性的价值,此外,还要进一步发挥公共决策在维护妇女权益和实现男女平等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性别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越轨社会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8
3
作者 欧阳马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7-83,共7页
西方越轨社会学的发展 ,经历了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开创阶段、以默顿为代表的正统越轨社会学阶段和以标签学派为代表的新越轨社会学阶段 ,研究对象也从违规行为转变为社会定义和标签。依据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逻辑结构 ,可以将西方越轨... 西方越轨社会学的发展 ,经历了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开创阶段、以默顿为代表的正统越轨社会学阶段和以标签学派为代表的新越轨社会学阶段 ,研究对象也从违规行为转变为社会定义和标签。依据研究对象、理论内容和逻辑结构 ,可以将西方越轨社会学划分为结构功能、社会解组、亚文化群、社会控制、标签、日常生活方法、冲突等七大流派。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中上阶级违规问题、单位违规问题、跨学派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等将成为重要研究领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越轨社会学 犯罪 社会控制学派 冲突学派 越轨现象 结构功能学派 芝加哥社会解组学派 亚文化群学派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化、体系化和基础化:郑杭生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品格 被引量:1
4
作者 胡荣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0,F0003,共2页
关键词 社会学研究 郑杭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理论品格 本土化 基础化 体系化 中国社会学 学术历程 学术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百年发展与互动
5
作者 朱冬亮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2-99,共8页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学科间形成一种特殊的互动发展关系。一方面,社会学采借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参与观察法和比较法,并注重对小型社区的定性研究;另一方面,原本以异文化为研究旨趣的人类学则回归本土,介入...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学科间形成一种特殊的互动发展关系。一方面,社会学采借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田野参与观察法和比较法,并注重对小型社区的定性研究;另一方面,原本以异文化为研究旨趣的人类学则回归本土,介入了对汉民族社区特别是乡村社会的研究,二者之间因之形成一种相互交叉的局面。可以预见,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科互动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从而推动这两门学科的本土化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 人类学 学科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农民工精神健康的社会因素分析 被引量:72
6
作者 胡荣 陈斯诗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5-157,共23页
本项研究运用定量数据从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迁移压力和社会资本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民工精神健康的社会因素。研究发现:(1)相对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产生的影响远大于绝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2)农民工群体的迁移过程面... 本项研究运用定量数据从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迁移压力和社会资本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民工精神健康的社会因素。研究发现:(1)相对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工的精神健康产生的影响远大于绝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2)农民工群体的迁移过程面临的压力,例如被排斥、不公平待遇等会对他们的精神健康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3)相较于其他群体,社会资本和精神健康的关系在农民工群体中的表现更为复杂。有的社会资本对精神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信任和网络密度;而有的社会资本则对精神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精神健康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任、政治参与和公众的政治效能感 被引量:51
7
作者 胡荣 沈珊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33,246,共11页
政治效能感作为重要的政治态度变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基于2010年CGSS的调查数据,研究社会信任和政治参与对公众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社会信任的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两个因子对公众的外在效能感有显著影响... 政治效能感作为重要的政治态度变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基于2010年CGSS的调查数据,研究社会信任和政治参与对公众政治效能感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社会信任的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两个因子对公众的外在效能感有显著影响;而政治参与中的社区参与对内外效能感均具有显著意义,且基层选举对外在效能感具有积极影响,维权抗争则与内在效能感相联系。此外,个人特质和媒介接触情况等因素对公众的政治效能感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参与 社会信任 内在效能感 外在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打工青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社会工作的介入 以深圳市宝安区外来打工青年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文霞 朱冬亮 邓鑫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4年第9期40-50,共11页
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外来打工青年为个案,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外来打工青年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特点及其局限性。以此为出发点,设想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引入社会支持网络当中,从个人、小组及社区层面展开,以加强现有支持网... 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外来打工青年为个案,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外来打工青年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特点及其局限性。以此为出发点,设想将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引入社会支持网络当中,从个人、小组及社区层面展开,以加强现有支持网络的作用,弥补网络缺失或不足引起的种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业务工青年 社会支持网络 社会工作 家庭支持系统 亲友支持系统 职业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建构 被引量:34
9
作者 胡荣 胡康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8-103,共6页
根据2005年1月在厦门市问卷调查的数据,本文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社会交往的构成与影响因素。测量居民社会交往的变量可以分为社交团体参与、非正式交往和社区团体参与三个因子。因子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对城市居... 根据2005年1月在厦门市问卷调查的数据,本文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社会交往的构成与影响因素。测量居民社会交往的变量可以分为社交团体参与、非正式交往和社区团体参与三个因子。因子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况对城市居民的社交团体和社区团体的参与程度有显著性的影响。横向关系的社团对于社会资本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居民的社团参与还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交往 社团参与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城市居民对外来农民工的社会距离 被引量:34
10
作者 胡荣 王晓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1-106,共6页
根据"中国八城市社会网络与求职经历调查"的数据,本文分析了城市居民的社会资本以及其对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社会距离的影响。在社会资本的三个因素中,网络密度与社会距离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人们交往圈子中亲属所占的比例越大,... 根据"中国八城市社会网络与求职经历调查"的数据,本文分析了城市居民的社会资本以及其对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社会距离的影响。在社会资本的三个因素中,网络密度与社会距离是呈正相关的,也就是人们交往圈子中亲属所占的比例越大,那么其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就越远;网络多元性对社会距离具有负向影响,即一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越多,那么其与外来人口的社会距离越近。信任有助于减小社会距离,普遍信任因子和特殊信任因子都对因变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个人对他人的信任度越高,尤其是对社会中不稳定关系的信任度越高,那么其感觉到与外地人的社会距离越近。不过,社团参与对于社会距离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资本 社会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尚消费的符号意义与社会阶层建构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荣 陈斯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114,共5页
根据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时尚消费的符号意义及影响时尚消费方式的因素。因子分析表明,餐馆聚餐、名店购物、坐出租车或私家车、名牌高档耐用品、艺术装饰品,这5种消费方式可以抽取时尚消费因子。回... 根据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时尚消费的符号意义及影响时尚消费方式的因素。因子分析表明,餐馆聚餐、名店购物、坐出租车或私家车、名牌高档耐用品、艺术装饰品,这5种消费方式可以抽取时尚消费因子。回归分析发现,社会阶层对"时尚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者认为,人们正是通过对消费方式的选择,建构自我认同的社会阶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尚消费 社会阶层 符号意义 消费因子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农村居民的政府信任 被引量:26
12
作者 胡荣 池上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75,共14页
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农村居民对政府的信任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对不同层级的政府信任存在差异性,其作用效应是有边界的,不论是社团参与还是社会信任,其对于基层政府信任都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对于高层政府信任均... 社会资本、政府绩效与农村居民对政府的信任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对不同层级的政府信任存在差异性,其作用效应是有边界的,不论是社团参与还是社会信任,其对于基层政府信任都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但对于高层政府信任均没有显著影响。政府绩效能够有效增进农村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政府绩效比社会资本更能解释农村居民的政府信任。有效促进农村居民政府信任的方法显然是改进政府绩效,当然也不能忽视社会资本的长期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政府绩效 政府信任 农村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任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徐延辉 史敏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关系着城市的繁荣与稳定,对于这个问题学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尚未发现从社会信任角度进行研究。本研究从社会信任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社会信任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将提取的因子对社会融入的三个维度即社会参与维度... 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关系着城市的繁荣与稳定,对于这个问题学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尚未发现从社会信任角度进行研究。本研究从社会信任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社会信任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将提取的因子对社会融入的三个维度即社会参与维度、权利平等维度和身份认同维度分别进行OLS多元回归,探讨社会信任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治信任因子对权利平等维度和地域认同具有正向影响;市场信任因子对身份认同具有正向影响;普通信任因子对社会参与具有正向影响;而基于家人、朋友和邻居的人际信任因子对社会融入的三个维度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影响。文章据此提出从社会信任角度提高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外来人口 社会信任 社会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在辽宁省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延辉 张美生 陈阳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共5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社会调查相结合的社会学方法,考察社会资本在辽宁省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运动员事业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独特的作用方式是:社会资本以运动员的人力资本为基础并在人力资本的基础上发挥作用。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运动员 社会关系 辽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本土框架和理论依据——一项本土专业服务场域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童敏 史天琪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9,共8页
近十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经由体制外逐渐走进体制内,与体制的融合成为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而融合的最基础专业服务场域就是社区。文章针对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居委会动态关联的分析发现:(1)居委会承担着管... 近十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经由体制外逐渐走进体制内,与体制的融合成为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而融合的最基础专业服务场域就是社区。文章针对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居委会动态关联的分析发现:(1)居委会承担着管理和服务双重角色,采取综合管理服务方式,与追求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存在不同的服务逻辑;(2)借助项目综合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居委会的综合管理服务融合起来。两种常见的融合方式,一是注重社区整体能力提升的社区社会工作;二是关注专项服务延伸的社区的社会工作;(3)本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是"双主体(社会工作者和居委会)"的项目综合社会工作服务的场景服务逻辑,有别于西方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注重在实际生活场景中开展的综合社会工作服务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区居委会 场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能力视域下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延辉 罗艳萍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5,共8页
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既有利于增进其自身的福利,也有助于城市社区的治理及整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通过分析深圳市与厦门市问卷调查数据,我们发现社区能力建设能增加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参与,实现其权利平等,增进其城市认同,... 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既有利于增进其自身的福利,也有助于城市社区的治理及整个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通过分析深圳市与厦门市问卷调查数据,我们发现社区能力建设能增加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参与,实现其权利平等,增进其城市认同,明显促进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因此,要解决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就应从加强社区组织能力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创新社区管理理论、培育社区精英、构建社区网络等多方面加强社区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能力 城市外来人口 社会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管理还是健康管理——健康照顾社会工作实践的批判与反思 被引量:9
17
作者 童敏 刘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5,共8页
一百年来,健康照顾社会工作(health care social work)一直以疾病管理为主导,但是注重患者自身经验的健康管理的呼声却一直没有停止过。通过对医学人类学、第二代女性主义和身体社会学的文献梳理发现,疾病与经验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 一百年来,健康照顾社会工作(health care social work)一直以疾病管理为主导,但是注重患者自身经验的健康管理的呼声却一直没有停止过。通过对医学人类学、第二代女性主义和身体社会学的文献梳理发现,疾病与经验两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医学的疾病治疗就是一种建立在疾病管理上的"专家"经验,对这种"专家"经验的过分依赖必然导致对患者自身健康经验的忽视,从而出现用疾病管理替代健康管理的现象。这一发现将有利于社会工作者重新审视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的基本定位,找回患者自身所拥有的健康经验,把健康归还给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照顾社会工作 疾病管理 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的社会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徐延辉 陈磊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87,共10页
社会质量概念起源于欧洲,它的提出旨在促进社会政策的改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自社会质量概念传入亚洲以来,亚洲学者进行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对欧洲的社会质量理论架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社会质量理论是研究社会发展模式的最新理论之... 社会质量概念起源于欧洲,它的提出旨在促进社会政策的改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自社会质量概念传入亚洲以来,亚洲学者进行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对欧洲的社会质量理论架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社会质量理论是研究社会发展模式的最新理论之一,国内学者对于社会质量理论进行引介的较多,对于社会质量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的比较少。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数据,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赋权、社会创新以及社区建设六个方面,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质量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这个指标体系对深圳市和厦门市的社会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质量 社会创新 社会赋权 社会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问题视角到问题解决视角——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再审视 被引量:47
19
作者 童敏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优势视角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之后,就得到强烈反响,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工作发展的主导原则。然而有关优势视角理论基础的研究至今寥寥无几。优势视角对问题视角开展了深刻反思,把优势概念带入了社会工作,假设人人都有优势。但是优势视角的... 优势视角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之后,就得到强烈反响,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工作发展的主导原则。然而有关优势视角理论基础的研究至今寥寥无几。优势视角对问题视角开展了深刻反思,把优势概念带入了社会工作,假设人人都有优势。但是优势视角的理论基础源于人本主义,根植于西方启蒙运动推崇的基本理念,它本身不仅无法避免强势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理性的盛行,而且忽视了人的生活总是面临某种问题这一事实。问题解决视角正好弥补了优势视角这一不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上,注重运用问题和优势相结合的平衡服务。更为重要的是,问题解决视角将解决问题与学习放弃和放下结合起来,拓展了西方社会工作的观察视角,并且为西方社会工作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问题视角 优势视角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居民社会资本构成的差异 被引量:17
20
作者 胡荣 胡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70,共7页
根据厦门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在福建省安溪县城、厦门城区及同安农村三地的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中国城乡居民的社会资本构成情况与差异,可以发现,中国城乡居民的社会资本构成差异十分显著。首先,农村居民的团体活动参与程度及社团参与数量... 根据厦门大学社会学系2006年在福建省安溪县城、厦门城区及同安农村三地的问卷调查资料,分析中国城乡居民的社会资本构成情况与差异,可以发现,中国城乡居民的社会资本构成差异十分显著。首先,农村居民的团体活动参与程度及社团参与数量均低于城市和城镇居民,这主要是由城乡之间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差距造成的。其次,从城乡居民在对他人信任程度的差异上看,农村居民对亲属密友、一般熟人朋友的信任度相对高于城市和城镇居民,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社会特征所致。再者,城乡居民在互惠规范方面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归结为农村社区与城市及城镇社区之间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居民 社会资本 城乡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