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电化学法制备金、银纳米颗粒与碳量子点的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雨彭雪 王若愚 +3 位作者 秦晓茹 张卿 陈强 钟晓霞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8-2954,共17页
通过高电压击穿气体可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形成对外大致呈电中性的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同时荷能粒子引发的各种过程会在等离子体中产生种类丰富的反应性物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具有非平衡特性,因此在低气体温度下可保持高反应活性... 通过高电压击穿气体可产生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形成对外大致呈电中性的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同时荷能粒子引发的各种过程会在等离子体中产生种类丰富的反应性物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具有非平衡特性,因此在低气体温度下可保持高反应活性.当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与溶液接触时,可形成等离子体电化学系统.在等离子体−液体界面存在电荷和物质转移,可引发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电化学过程,从而使得等离子体电化学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纳米材料合成即是其众多应用之一.当前,已有大量的研究利用等离子体电化学法合成纳米材料,也存在相关的综述文章,但缺乏聚焦于金、银纳米颗粒与碳量子点相关的综述,因此我们在此综述了近年来采用等离子体电化学方法制备金、银纳米颗粒与碳量子点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等离子体电化学方法,接着考察了制备金、银纳米颗粒与碳量子点的实验结果及其应用的进展,最后讨论了当前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化学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 金、银纳米颗粒 碳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网络结构的对抗图像分类模型
2
作者 巫煜文 蔡艺军 +1 位作者 卓建亮 涂梅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9-669,共11页
[目的]对抗样本的出现,导致深度神经网络以高置信度输出错误结果,为了提高深度神经网络的安全性,需对对抗样本进行区分.[方法]基于残差网络结构提出一种用于正确分类对抗攻击样本的分类模型,命名为RC-Net.RC-Net分类模型包含残差网络特... [目的]对抗样本的出现,导致深度神经网络以高置信度输出错误结果,为了提高深度神经网络的安全性,需对对抗样本进行区分.[方法]基于残差网络结构提出一种用于正确分类对抗攻击样本的分类模型,命名为RC-Net.RC-Net分类模型包含残差网络特征提取模块和分类模块.使用对抗训练方式对RC-Net分类模型进行迭代训练,改进当前流行的三种对抗攻击方法,对Mini-ImageNet数据集进行对抗处理,生成相应对抗样本.随后,用处理过的样本攻击EfficientNet分类模型和RC-Net分类模型,并对攻击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从攻击结果上可以得知,本文所提出的RC-Net分类模型在Mini-ImageNet对抗样本上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结论]对深度神经网络进行对抗训练,可有效增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攻击 图像分类器 残差网络 对抗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压力岩石物理模型及其在页岩孔隙压力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郭静怡 李敏 +1 位作者 庄明伟 孙跃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0-372,共13页
针对现有基于声波速度的经验公式进行地层压力预测时影响因素复杂的问题,应用弹性岩石物理模型来定量分析研究速度-压力关系的各种控制因素,提出孔构参数(γ)与压差之间的解析关系,并揭示压力对岩石体积模量和纵波速度等弹性性质的主控... 针对现有基于声波速度的经验公式进行地层压力预测时影响因素复杂的问题,应用弹性岩石物理模型来定量分析研究速度-压力关系的各种控制因素,提出孔构参数(γ)与压差之间的解析关系,并揭示压力对岩石体积模量和纵波速度等弹性性质的主控作用,进而准确预测孔隙压力。含气页岩中微裂缝及断裂发育时,异常高压下(高γ值)细小裂缝及扁平孔隙张开,岩石体积模量远低于其在静水压力下(低γ值)平均孔隙结构偏圆时的状态。结合岩心、测井及地震数据,利用此岩石物理压力关系刻画四川盆地丁山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孔隙压力三维空间分布变化,压力系数与含气量呈正相关,该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岩石物理压力关系的分析和方法的提出对非常规和常规油气田的勘探、生产和钻井安全都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压力 压力系数 声波速度 体积模量 孔隙结构 页岩气 上奥陶统五峰组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解液化生物质的发展及展望
4
作者 黄紫薇 席登科 +1 位作者 张先徽 杨思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4-1115,共12页
生物质能源具有储量丰富、可再生、碳中性等特点,有望成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解决化石能源使用所带来的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等问题。通过电能/等离子体能将生物质能转化为化学能是实现碳移除和负排放重要途径,其中电能-等离子体-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源具有储量丰富、可再生、碳中性等特点,有望成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解决化石能源使用所带来的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等问题。通过电能/等离子体能将生物质能转化为化学能是实现碳移除和负排放重要途径,其中电能-等离子体-生物质能-化学能之间的闭环转化(零损耗)显得尤为重要。将低价值、可再生、生物质能转化为更高价值的形式(化学能),为燃料和化学品生产提供了可行的机会,在生物质能转化为化学能过程中实现了碳中和与零排放,为未来生物质能在技术、环境和经济上投入应用铺平道路。系统阐述了等离子体电解液化生物质的原理以及产物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等离子体电解液化的缺点,提出相应的策略,为未来的研究和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生物质能源 液化 生物燃料 化学品 碳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