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工智能应用于科幻电影视效工程的系统研究 |
黄鸣奋
张艾弓
刘晓春
|
《现代电影技术》
|
2025 |
0 |
|
2
|
中国电影的东南亚场域叙事与美学探索 |
陈希雅
罗幸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嬗变轨迹·文化症候·未来面向:国产小妞电影的文化审视 |
李昂
王竣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25 |
0 |
|
4
|
能动与受动:科幻电影评价的媒体性标准 |
黄鸣奋
|
《艺术学研究》
|
2024 |
0 |
|
5
|
魏书钧电影的文化风格:迷影、反身与凝视 |
徐宁
张仕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从国产科幻电影看中国形象的塑造与文化自信的体现 |
黄鸣奋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工游融合:科幻电影的元宇宙模式 |
黄鸣奋
|
《传媒论坛》
|
2024 |
0 |
|
8
|
时空架构、具身展演与身份认同:国产电影中非遗影像的文化记忆建构 |
李天
王楠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9
|
现实映射、拟态策略与价值表征:科幻电影中的国际危机想象 |
许哲敏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0
|
“跨国合拍”的哈萨克斯坦电影研究 |
王亚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绘画性的延伸——中国戏曲电影的形式美学探析 |
闫然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中国伴生纪录电影的叙事策略与传播方式 |
万光明
罗幸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电影《银翼杀手》的主体性问题分析 |
金琳
|
《剧影月报》
|
2024 |
0 |
|
14
|
美好表现:科幻电影评价的艺术性标准 |
黄鸣奋
|
《艺术学研究》
|
2023 |
1
|
|
15
|
比较视野下的玄幻电影与科幻电影 |
黄鸣奋
|
《福建艺术》
|
2023 |
1
|
|
16
|
乡村科幻:比较视野下的电影新品 |
黄鸣奋
|
《百家评论》
|
2022 |
4
|
|
17
|
机甲:科幻电影中的人机共同体想象 |
黄鸣奋
|
《百家评论》
|
2021 |
3
|
|
18
|
“缺位·操演·流动”:《好东西》的女性主义情动叙事张力 |
罗幸
陈希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科幻电影评价思想性标准的多维考察 |
黄鸣奋
|
《艺术学研究》
|
2022 |
0 |
|
20
|
“想象世界”的内与外:幻想类电影的想象力消费实践 |
李卉
|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
202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