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靖和溪南亚热带雨林林隙内树种更新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小龙 李振基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9-595,共7页
通过对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中林隙和非林隙林分的研究调查 ,初步分析了主要树种在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树种在林隙内的空间分布与数量和生长状况的关系 .由于受光照条件和林隙边缘植物的影响 ,决定林隙区域内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通过对南靖南亚热带雨林中林隙和非林隙林分的研究调查 ,初步分析了主要树种在林隙内外的数量特征、树种在林隙内的空间分布与数量和生长状况的关系 .由于受光照条件和林隙边缘植物的影响 ,决定林隙区域内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 ,植物种群数量分布等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靖 溪南 亚热带雨林 林隙内树种 幼苗更新 空间分布 数量特征 植物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植物入侵的化感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31
2
作者 陈圣宾 李振基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69-74,共6页
在最近的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外来植物入侵的频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对其入侵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几种假说从不同的侧面解释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本文在综述前人工作基础上,从化感作用的角度解释外来植物入侵,... 在最近的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外来植物入侵的频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所以对其入侵机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几种假说从不同的侧面解释外来植物的成功入侵。本文在综述前人工作基础上,从化感作用的角度解释外来植物入侵,并给出解释模式。由于本土动植物对某些外来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比较敏感,外来植物可以利用它的“化学武器”与本土植物竞争,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和病源菌的感染,从而在与本土物种的相互干扰中占据优势,实现成功入侵。进一步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探讨了化感作用作为外来植物入侵的机制给我们的启示,并对今后这方面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武器假说 外来植物入侵 化感作用 入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木荷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振基 宋爱琴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木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水培还是沙培、避光还是光照下,木荷种子萌发率、幼苗高度都是随PEG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都在PEG浓度为20%时达到最低;幼苗的相对含水量没有随PEG浓度的增加依次递减;... 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水分胁迫对木荷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水培还是沙培、避光还是光照下,木荷种子萌发率、幼苗高度都是随PEG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都在PEG浓度为20%时达到最低;幼苗的相对含水量没有随PEG浓度的增加依次递减;水培自然光照下的萌发率>沙培恢复光照的萌发率>沙培避光的萌发率。由此说明避光能抑制木荷种子萌发,特别是在干旱、避光的情况下木荷种子受抑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木荷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