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大气PM_(10)中正构烷烃的污染特征与来源分析
1
作者 2003级全体本科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99-102,123,共5页
2006年10月中旬在厦门市岛内5个站点(A.上李水库、B.狐尾山气象站、C.金山小学、D.安兜小学、E.科技中学)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对大气PM10及其负载的正构烷烃进行了污染特征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市大气PM10的质量浓度仅达到国家大气... 2006年10月中旬在厦门市岛内5个站点(A.上李水库、B.狐尾山气象站、C.金山小学、D.安兜小学、E.科技中学)采集了大气PM10样品.对大气PM10及其负载的正构烷烃进行了污染特征和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市大气PM10的质量浓度仅达到国家大气质量二、三级标准;各站点大气PM10中正构烷烃的相关指标分析显示,其污染来源以人为源输入为主,与城市机动车尾气、生活油烟的排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正构烷烃 污染 来源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膜生物反应器降解较高浓度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丁原红 洪华生 熊小京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30,共3页
采用一体式浸没膜生物反应器,在连续、曝气和100mg/L氨氮的条件下驯化活性污泥,发现驯化污泥对氨氮的硝化去除率可稳定在30%~50%,同时对有机物的降解率也都在80%以上;通过对比发现污泥的硝化和有机物降解作用之间有着相互抑制的关系。... 采用一体式浸没膜生物反应器,在连续、曝气和100mg/L氨氮的条件下驯化活性污泥,发现驯化污泥对氨氮的硝化去除率可稳定在30%~50%,同时对有机物的降解率也都在80%以上;通过对比发现污泥的硝化和有机物降解作用之间有着相互抑制的关系。对比实验也证明,硝化过程产生的大量H+将降低体系的pH,使其稳定在5.4左右。而从3个月的运行实验看,KUBOTA的平板膜有着很好的耐污染性能,且清洗措施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膜生物反应器 降解 活性污泥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筼筜湖大型海藻群落的几种钩虾亚目端足类的种群产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新庆 黄凌风 +3 位作者 贾晓燕 傅迅毅 徐向伟 黄邦钦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141,共8页
于2007年12月到2008年5月在厦门筼筜湖采集端足类样品,分析了筼筜湖大型海藻群落中端足类的种群结构并估算其种群产量。结果显示,生活在筼筜湖大型海藻群落的端足类生活史短暂,上野蜾蠃蜚(Corophium uenoi)、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 于2007年12月到2008年5月在厦门筼筜湖采集端足类样品,分析了筼筜湖大型海藻群落中端足类的种群结构并估算其种群产量。结果显示,生活在筼筜湖大型海藻群落的端足类生活史短暂,上野蜾蠃蜚(Corophium uenoi)、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和强壮藻钩虾(Ampithoe valida)的股群生产时限分别为30,120和90d。在各月采集的样品中,筼筜湖端足类具有雌体个体占优势,抱卵雌体和幼体数量比例高的种群结构特征。筼筜湖端足类种群生产力很高,每6个月上野蜾蠃蜚、强壮藻钩虾和日本大螯蜚的种群产量分别为101.91,29.17和9.49g/m2(干重),半年周转率分别为12.34,8.34和4.93。推测大型海藻群落中丰富的食物资源和端足类自身的生活史策略是筼筜湖端足类种群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此外,种群内个体的迁移也可能导致某些端足类(如强壮藻钩虾)种群生产力的高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足类 种群产量 周转率 大型海藻 筼筜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植物地面反射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翁强 卢昌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9,共6页
结合使用野外便携式光谱仪对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红树植物的叶冠表观光谱的测量结果,系统分析比较了红树植物叶冠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并在一个潮间带底质遥感信息处理平台上对研究地点进行基于表观光谱特征... 结合使用野外便携式光谱仪对九龙江口红树林保护区白骨壤、秋茄、桐花树3种红树植物的叶冠表观光谱的测量结果,系统分析比较了红树植物叶冠反射光谱特征及其差异;并在一个潮间带底质遥感信息处理平台上对研究地点进行基于表观光谱特征的白骨壤和秋茄的SPOT卫星遥感图像分类;最后讨论了红树光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叶冠光谱反射 光谱特征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浸没MBR的流程控制
5
作者 丁原红 洪华生 +1 位作者 熊小京 马应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8-541,共4页
为维持一体式浸没膜生物反应器的稳定运行,采用由继电器、电磁阀和液位控制器等元件所构成自动控制装置,利用液面下降速率的快慢表征膜污染的状况,以液位控制器为核心,将MBR的进水、出水、液控、曝气和反冲5个系统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为维持一体式浸没膜生物反应器的稳定运行,采用由继电器、电磁阀和液位控制器等元件所构成自动控制装置,利用液面下降速率的快慢表征膜污染的状况,以液位控制器为核心,将MBR的进水、出水、液控、曝气和反冲5个系统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进水、出水和曝气分别为由时间继电器控制的周期性运行,定时开关各种泵类的运行,使各种泵都有足够的时间散热和停息。2个月的运行实验表明:MBR在该自控装置调控下运行时,反应体系中基本的物化参数,如混合液体积(L)和膜出水通量(m^3/m^2·d)等参数随时间的波动基本符合生化反应所需要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浸没膜生物反应器 流程控制 MBR 继电器 电磁阀 液位控制器 污水处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