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黄、东海水母暴发机理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
孙松
于志刚
李超伦
黄邦钦
庄志猛
魏皓
孙晓霞
|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4
|
|
|
2
|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在环境中多环芳烃源解析方面的应用 |
孙海峰
张勇
解静芳
|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6
|
|
|
3
|
在污染责任主体认定中环境中多环芳烃源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 |
郭帅
朱亚先
黄齐
张勇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4
|
2012年三沙湾米氏凯伦藻赤潮的生态特征及成因分析 |
丁光茂
张树峰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
5
|
2020年夏季青岛近海及毗邻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
潘筱倩
张志浩
许增超
叶振江
庄昀筠
刘光兴
陈洪举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6
|
海洋初级生产力与输出生产力的时滞效应研究进展 |
鲍敏
肖武鹏
黄邦钦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7
|
弱光层异养过程对海洋储碳的影响:进展、挑战和展望 |
徐超
柳欣
黄毅彬
肖武鹏
黄邦钦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8
|
海洋生物固氮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史大林
胡晓华
温作柱
洪海征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
9
|
秋茄红树林湿地土壤呼吸昼夜变化及其温度敏感性 |
卢昌义
金亮
叶勇
叶功富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
10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食品人工合成色素的现场快速筛查中的应用 |
陈启振
曾勇明
林惠真
陈宏炬
田中群
刘国坤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
11
|
重金属Cd、Pb对褐菖鲉肝脏组织中HSPs基因表达的影响 |
陈晔
陈荣
莫正平
|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12
|
高灵敏度原子荧光光谱系统应用于砷、硒形态分析的研究 |
张硕
弓振斌
|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
13
|
利用发光细菌测试方法评价菲和芘生物降解过程的毒性变化 |
吴芳
张振轩
何欣欣
朱亚先
张勇
|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14
|
对发光二极管光度检测器的研制及其在水样溶解态活性磷测定中的应用 |
芦敏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15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西地那非类药物的快速检测 |
王红梅
李玲玲
陈海滨
曾勇明
陈宏炬
陈启振
林惠真
田中群
刘国坤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7
|
|
|
16
|
两株溶藻弧菌噬菌体的生理特性和基因组研究 |
钟宛宣
杨芸兰
李祥付
徐杰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6
|
|
|
17
|
空间位阻对溶解态甲基菲生物降解的影响 |
杜兰
张振轩
朱亚先
张勇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8
|
铜绿微囊藻胞内DOM光降解及其对芘结合能力的影响 |
杨承虎
刘洋之
朱亚先
张勇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9
|
褐菖鲉肝HSC70基因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建立及在石油污染剂量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
莫正平
陈荣
黄火清
左正宏
|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20
|
海水中痕量重金属的薄膜扩散梯度技术原位富集 |
冯丽凤
刘宝敏
袁东星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