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毫米波射电天文所(Institut de Radioastronomie Millimétrique,IRAM)30 m射电望远镜在1.3–4.0 mm波段的分子谱线成图,结合70–870μm连续谱数据以及绿岸射电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GBT)对NH_(3)(J,K)=(1,1)和(2,2)谱...利用毫米波射电天文所(Institut de Radioastronomie Millimétrique,IRAM)30 m射电望远镜在1.3–4.0 mm波段的分子谱线成图,结合70–870μm连续谱数据以及绿岸射电望远镜(Green Bank Telescope,GBT)对NH_(3)(J,K)=(1,1)和(2,2)谱线的成图(J为总角动量量子数,而K描述角动量在分子主轴方向的分量),对G 011.0970-0.1093纤维状分子云末端的一对比邻云团进行了观测.尽管在870μm波段下它们都表现出与连续谱流量峰值成协,但在70μm波段下,它们呈现出明亮与暗弱的对照特性.对这两个云团进行对比分析发现:(1)该极早期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气体尘埃温度高度耦合;(2)70μm明亮云团的气体尘埃温度从中心(约17 K)到包层边缘呈递减趋势,这预示着云团内部可能已经有原恒星形成;70μm暗弱云团中心较边缘更冷(约11K)更致密(约5×10^(22)cm^(-2)),且氢分子柱密度与尘埃温度存在强反相关,故外部辐射可能主导该云团加热;(3)在pc尺度上,气态C^(18)O的耗损率f_(D)(C^(18)O)与HCO^(+)的氘化率存在强正相关,且气态C^(18)O在冷且致密的DCO^(+)主导云团耗损f_(D)(C^(18)O)高达7;(4)在气体尘埃温度从10 K到20 K,氢分子柱密度从10^(22)cm^(-2)到10^(23)cm^(-2)的变化环境里,HCO^(+)、N_(2)H^(+)、HNC在更.为致密冷暗的环境氘化率增丰明显,HCN则在稍温暖且70μm明亮的环境氘化率增丰更大,而NH3氘化率在此环境中没有明显变化.这些不同分子氘化增丰的差异性可能源自其气体尘埃反应路径的差异性.展开更多
[目的]为提升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semitranspar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ST-PSCs)的光利用效率,探究在确保透光性的同时,减轻活性层厚度变薄带来的影响.[方法]采用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diisopropyl azodicarboxylate,DIAD)诱导钙...[目的]为提升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semitranspar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ST-PSCs)的光利用效率,探究在确保透光性的同时,减轻活性层厚度变薄带来的影响.[方法]采用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diisopropyl azodicarboxylate,DIAD)诱导钙钛矿前驱体PbI2的取向生长,对制备的PbI2薄膜进行形貌和光谱表征,并对相应器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生成的钙钛矿具备取向生长的特点,为电荷提供了在不同晶体间高速传输的通道,改善了半透明器件中因活性层厚度不足或岛状晶体生成导致的横向传输受阻,ST-PSCs器件的平均能量转换效率由14.20%上升到14.74%.同时,器件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更高的透过率,因而光利用效率从1.94%提升至2.61%.[结论]本研究针对ST-PSCs中活性层的光电性能要求,提出了有效的形貌优化与调控方法并阐明其作用机制,该方法同时提升了ST-PSCs的能量转换效率与光利用效率.展开更多
有机光伏器件(organic photovoltaics,OPVs)相比较于晶硅电池,具有彩色轻柔、半透明和低成本大面积制造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氧化锌(ZnO)由于在电子输运、环境友好和低温溶液加工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OPVs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有机光伏器件(organic photovoltaics,OPVs)相比较于晶硅电池,具有彩色轻柔、半透明和低成本大面积制造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氧化锌(ZnO)由于在电子输运、环境友好和低温溶液加工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OPVs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的关键材料之一。但是,ZnO纳米颗粒通常有大量的表面缺陷而影响其载流子传输性,其电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通过混合溶液法利用不同浓度硼酸与氧化锌溶液直接混合涂覆成膜,调节与优化两者混合比例,研究硼掺杂ZnO作为ETL(B-ZnO)对OPVs光电性能的影响。当掺杂比例为8%时,B-ZnO基OPVs在一个标准太阳光下的最高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8.76%,相比于ZnO基器件(8.10%)提升了8.2%。这归因于硼酸的掺杂使ZnO ETL获得了更好的表面形貌和更优的电学性质,减少了界面缺陷态密度和增加了器件的内建电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OPVs性能。该研究为便捷的ZnO元素掺杂在高效OPVs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为提升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semitranspar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ST-PSCs)的光利用效率,探究在确保透光性的同时,减轻活性层厚度变薄带来的影响.[方法]采用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diisopropyl azodicarboxylate,DIAD)诱导钙钛矿前驱体PbI2的取向生长,对制备的PbI2薄膜进行形貌和光谱表征,并对相应器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生成的钙钛矿具备取向生长的特点,为电荷提供了在不同晶体间高速传输的通道,改善了半透明器件中因活性层厚度不足或岛状晶体生成导致的横向传输受阻,ST-PSCs器件的平均能量转换效率由14.20%上升到14.74%.同时,器件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获得了更高的透过率,因而光利用效率从1.94%提升至2.61%.[结论]本研究针对ST-PSCs中活性层的光电性能要求,提出了有效的形貌优化与调控方法并阐明其作用机制,该方法同时提升了ST-PSCs的能量转换效率与光利用效率.
文摘有机光伏器件(organic photovoltaics,OPVs)相比较于晶硅电池,具有彩色轻柔、半透明和低成本大面积制造等优点而被广泛关注。氧化锌(ZnO)由于在电子输运、环境友好和低温溶液加工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OPVs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的关键材料之一。但是,ZnO纳米颗粒通常有大量的表面缺陷而影响其载流子传输性,其电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通过混合溶液法利用不同浓度硼酸与氧化锌溶液直接混合涂覆成膜,调节与优化两者混合比例,研究硼掺杂ZnO作为ETL(B-ZnO)对OPVs光电性能的影响。当掺杂比例为8%时,B-ZnO基OPVs在一个标准太阳光下的最高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8.76%,相比于ZnO基器件(8.10%)提升了8.2%。这归因于硼酸的掺杂使ZnO ETL获得了更好的表面形貌和更优的电学性质,减少了界面缺陷态密度和增加了器件的内建电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OPVs性能。该研究为便捷的ZnO元素掺杂在高效OPVs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