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湾物理学暨有关科技研究与发展概况
1
作者 林秀华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2期280-283,279,共5页
简要介绍台湾物理学发展史、研究现状,包括体制、组织机构,研究单位与人员结构,学术研究领域、重点方向及其所采取的规划、措施;此外对台湾物理学发展趋势也作了评述.
关键词 台湾 物理学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8
2
作者 何素贞 李书平 吴晨旭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9-881,共3页
主要论述了运用Oscar 2.3.1集群管理软件设计和搭建基于LinuxRedhat9.0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过程,并以支持集群并行计算的VASP包为例,通过对8个原子的立方结构C超原胞、64个原子的立方结构C超原胞和18个原子的六方结构ZnO超原胞的自... 主要论述了运用Oscar 2.3.1集群管理软件设计和搭建基于LinuxRedhat9.0的高性能计算集群系统的过程,并以支持集群并行计算的VASP包为例,通过对8个原子的立方结构C超原胞、64个原子的立方结构C超原胞和18个原子的六方结构ZnO超原胞的自洽计算,验证集群系统在计算性能上的优越性,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集群性能的方案,以满足大型的科学计算和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集群 REDHAT9.0 科学计算 集群系统 计算性能 并行计算 软件设计 原子 自洽 VA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材料体系的第一原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梓忠 黄美纯 +2 位作者 张志鹏 李开航 庄宝煌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0-266,共7页
对复杂材料体系进行量子力学的从头计算一直是材料和物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第一原理赝势法 ,我们对以下一些复杂的体系进行了研究 ,包括 :1)计算了铝中锂 ,硅 ,镁等重要杂质的形成能 ,说明了这些杂质形成替位的可... 对复杂材料体系进行量子力学的从头计算一直是材料和物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第一原理赝势法 ,我们对以下一些复杂的体系进行了研究 ,包括 :1)计算了铝中锂 ,硅 ,镁等重要杂质的形成能 ,说明了这些杂质形成替位的可能性 ;2 )研究了过渡金属 W,Mo和 Nb(0 0 1)表面在外加电场下的表面基态结构的改变 .发现了 W(0 0 1)和 Mo(0 0 1)表面的基态结构随着电场的增强而相变 ,而 Nb(0 0 1)表面的结构却不会改变 ;3)从第一原理的角度研究了由 Al12 X(X=C,Si,Ge)原子集团构成晶体的可能性 ,指出通过 Al12 X集团立方密堆积的方法来构造半导体是不合适的 ;4 )计算了一系列过渡金属在 Al(0 0 1)表面上的吸附 ,发现 Pt,Au吸附时的“反常”功函数变化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材料体系 第一原理 点缺陷 表面基态结构 吸附 集团固体 量子力学 从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热变换器的基本优化关系及其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国星 严子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3-36,共4页
提出不可逆热变换器循环模型,导出其泵热率与泵热系数间的优化关系,并将它应用于太阳能热泵系统,确定了系统的总性能系数及太阳能集热器的最佳工作温度.
关键词 热变换器 不可逆性 优化关系 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卡诺热机的最佳效率与供热率间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严子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5-28,共4页
在内可逆卡热效机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循环中除了传热以外的其它不可逆性,建立不可逆卡诺热机模型。由此导出不可逆卡诺热机的最佳效率与供热率间的关系,以及一些新的性能界限。
关键词 卡诺热机 不可逆 供热率 热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同时测量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和自扩散系数的快速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郑绍宽 陈忠 +1 位作者 陈志伟 廖新丽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提出一种可同时直接测量高极化核自旋体系分子间 n阶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 T2 ,n 和自扩散系数 Dn的一维核磁共振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单组份单峰的高极化核自旋体系 ,分子间 n(n≥ 1)阶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 T2 ,n 和自扩散系... 提出一种可同时直接测量高极化核自旋体系分子间 n阶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 T2 ,n 和自扩散系数 Dn的一维核磁共振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单组份单峰的高极化核自旋体系 ,分子间 n(n≥ 1)阶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 T2 ,n 和自扩散系数 Dn 分别具有如下关系 :T2 ,n ≈ T2 ,1/ n和 Dn ≈n D1,这里 T2 ,1和 D1分别为该峰的单量子相干横向弛豫时间和自扩散系数 .这些结果有助于揭示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横向弛豫和自扩散的性质和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 横向弛豫时间 自扩散系数 高极化核自旋体系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T^(-1)时三热源制冷机等效联合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国星 严子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7-240,共4页
证明了热传递规律q∝△(1/T)时,内可逆三热源制冷循环仍可视为一个内可逆卡诺热机驱动一个内可逆卡诺制冷机的等效联合循环,从而进一步揭示了三热源循环与二热源循环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讨论了联合循环的优化性能。
关键词 内可逆 三热源循环 联合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锑合金镀层缺陷与可焊性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士冰 刘赞今 +1 位作者 方江陵 周绍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1-54,共4页
应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法研究 Sn-Sb合金镀层中Sb含量对镀层缺陷的影响,考察缺陷类型和浓度与可焊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镀层的可焊性主要取决于空位团的大小和浓度,当Sb含量为0.25wt%时,空位团浓度最小,可焊性最佳。
关键词 锡-锑合金 镀层 缺陷 可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电子邮件自动传呼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立峰 郭东辉 +1 位作者 刘瑞堂 吴伯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2-55,共4页
基于普通电子邮件服务系统的基础,介绍一种新的电子邮件传呼系统.该系统在不影响原来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效能的情况下,利用在线信息检测和Clients/Server技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以异步工作方式与电话传呼系统联结... 基于普通电子邮件服务系统的基础,介绍一种新的电子邮件传呼系统.该系统在不影响原来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效能的情况下,利用在线信息检测和Clients/Server技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以异步工作方式与电话传呼系统联结,实现电子邮件自动传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邮件 客户器 自动传呼系统 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自动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祖荣 肖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介绍了一套微波自动测量系统简易标量网络分析仪系统的软件设计.该软件系统采用VC编程下的Windows用户界面,操作方便,交互性好,并结合几个测试功能模块,如数据采集模块,拟合模块等,实现了驻波比、晶体检波律、介质介电常数及传输系数等... 介绍了一套微波自动测量系统简易标量网络分析仪系统的软件设计.该软件系统采用VC编程下的Windows用户界面,操作方便,交互性好,并结合几个测试功能模块,如数据采集模块,拟合模块等,实现了驻波比、晶体检波律、介质介电常数及传输系数等微波参数的自动测量,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自动测量系统 软件设计 标量网络分析仪系统 VISUAL C++ 驻波比 晶体检波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Q-V系统研究掺稀土ZnS薄膜电致发光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振湘 孙书农 刘瑞堂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91-395,共5页
Q-V特性测试系统及亮度测试系统对ZnS:RE及ZnS:REF_3 器件进行传输电荷密度、器件阈值电压、器件各层电容、输入电功率密度及发光亮度等参数的测量,通过实验公式对各项参数定量计算,作出特性曲线,并对结果作了讨论。
关键词 Q-V系统 稀土 薄膜 电致发光 Z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aP/Au-Sb/Au-Zn体系的接触界面
12
作者 林秀华 江炳熙 徐富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4-38,共5页
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Au-Zn/Au-Sb与p-GaP接触体系的界面结构及其组分随着A_r^+溅射刻蚀深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合金温度下由于GaP和Au-Zn/Au-Sb层之间金属-半导体互扩散生成Au-Ga反应层,GaSb化合物并含有Zn的原子,Zn... 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Au-Zn/Au-Sb与p-GaP接触体系的界面结构及其组分随着A_r^+溅射刻蚀深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合金温度下由于GaP和Au-Zn/Au-Sb层之间金属-半导体互扩散生成Au-Ga反应层,GaSb化合物并含有Zn的原子,Zn内扩散使界面形成一个较高掺杂浓度的再生长层,可改善M-S欧姆接触性质,此外,界面上还有碳、氧杂质的沾污,有效地清除半导体表面氧化层对于制好欧姆电极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界面 半导体 p-GaP化合物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R谱仪微机化数据系统的研究
13
作者 陈忠 夏德昊 +1 位作者 陈贤镕 曾广侃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7-40,共4页
研制了一套由 Appl Ⅱ plus微机系统、12位 A/D和 D/A板及光电隔离等接口电路组成的EPR谱仪的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由6502汇编和BASIC语言混编而成的软件系统采用了程序覆盖技术。该系统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价格低廉、易于... 研制了一套由 Appl Ⅱ plus微机系统、12位 A/D和 D/A板及光电隔离等接口电路组成的EPR谱仪的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由6502汇编和BASIC语言混编而成的软件系统采用了程序覆盖技术。该系统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价格低廉、易于操作等优点,并且显著提高了原仪器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R谱仪 微机 接口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OAS法测量厦门地区大气中NO_2的浓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红鹃 陈波 +1 位作者 周海光 郑玉臣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6-550,共5页
利用太阳作为光源,以美国国家天文台所测量的太阳光谱为参考光谱,应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厦门东渡气象站和厦门大学对太阳进行跟踪测量,并对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方法反演大气中痕量气体浓度,并将最小二乘法应用... 利用太阳作为光源,以美国国家天文台所测量的太阳光谱为参考光谱,应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厦门东渡气象站和厦门大学对太阳进行跟踪测量,并对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方法反演大气中痕量气体浓度,并将最小二乘法应用于数据反演中,成功地得到大气中NO2的垂直柱浓度;利用光学遥测方法得到了厦门地区上空NO2含量及其变化,经过分析与讨论,我们计算的结果与环境监测部门采用气象常规方法测量的数据基本一致,证实了利用该方法可以较好地监测城市上空大气的污染情况,对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光学遥测提供了有效的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地区 NO2 大气 AS法 DO 环境监测部门 分光光度计 国家天文台 最小二乘法 气体浓度 光学吸收 光谱数据 跟踪测量 厦门大学 太阳光谱 数据反演 光学遥测 有害气体 污染情况 常规方法 O2含量 遥测方法 谱方法 气象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OFDM-UWB通信系统接收机载波同步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雪芹 李开航 邹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6,共3页
在OFDM通信系统基带接收机设计中必须严格保证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但是实际情况中,多普勒频移或收发频率的不完全同步,常导致载波频率偏差,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基于IEEE 802.11a协议标准中的长训练符号和短训练符号,在MB-OFDM-UWB通... 在OFDM通信系统基带接收机设计中必须严格保证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但是实际情况中,多普勒频移或收发频率的不完全同步,常导致载波频率偏差,破坏子载波间的正交性。基于IEEE 802.11a协议标准中的长训练符号和短训练符号,在MB-OFDM-UWB通信系统中提出一种载波同步的时域方法,即利用短训练符号的重复周期性,采用二次最大似然算法对数据符号进行载波频偏校正。以上方案利用FPGA编程实现,并下载到目标板中,使用Chip Scope在线测试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同步 频偏 FPGA 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OFDM-UWB定位系统中交织器与解交织器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涛 李开航 +1 位作者 庄锦清 薛佳梅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3期56-59,共4页
考虑到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在高精度定位中需要极低的误码率,而实际通信中比特差错经常成串发生,为此在MB OFDM UWB通信中采用一种交织技术将连续误码分散成非连续误码,这样信道的突发错误在时间上得以扩散,使得此类误码大为降低,在接收... 考虑到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在高精度定位中需要极低的误码率,而实际通信中比特差错经常成串发生,为此在MB OFDM UWB通信中采用一种交织技术将连续误码分散成非连续误码,这样信道的突发错误在时间上得以扩散,使得此类误码大为降低,在接收端利用解交织器完成反交织。以上方案利用FPGA编程实现,并下载到目标板中,使用ChipScope在线测试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织技术 FPGA UWB ChipSco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F透明导电薄膜及其物理特性
17
作者 胡启富 林秀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25-528,共4页
本文中报道优质SnO_2:F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薄膜透射率和电导(方块电阻)的测量分析,研究薄膜特性与工艺条件的关系,探讨最佳工艺条件和薄膜形成规律。提出一种SnO_2:F 晶体缺陷结构模型,可以较好解释电导随 F掺杂浓度的变化... 本文中报道优质SnO_2:F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薄膜透射率和电导(方块电阻)的测量分析,研究薄膜特性与工艺条件的关系,探讨最佳工艺条件和薄膜形成规律。提出一种SnO_2:F 晶体缺陷结构模型,可以较好解释电导随 F掺杂浓度的变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F 导电 薄膜 物理特性 透明
全文增补中
高极化自旋体系纵向弛豫时间的测量
18
作者 王冬 林雁勤 +1 位作者 廖新丽 陈志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0,共6页
在高极化自旋体系中由于强辐射阻尼效应的影响,常规的纵向弛豫时间(T1)测量方法不再适用或需修改.本文提出了高极化自旋体系T1的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测量方法.通过相干脉冲梯度场抑制演化期的辐射阻尼效应,利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信号的性质... 在高极化自旋体系中由于强辐射阻尼效应的影响,常规的纵向弛豫时间(T1)测量方法不再适用或需修改.本文提出了高极化自旋体系T1的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测量方法.通过相干脉冲梯度场抑制演化期的辐射阻尼效应,利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信号的性质消除检测期的辐射阻尼效应,在绝对值谱模式下对谱峰峰高拟合,准确计算出T1.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比较了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法与饱和恢复法对辐射阻尼效应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方法能有效地抑制辐射阻尼效应,准确测量高极化自旋体系纵向弛豫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纵向弛豫时间 分子间多量子相干 饱和恢复法 辐射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纳米金属丝体系电导率的蒙特卡罗模拟
19
作者 张婷 HOLGER Merlitz +1 位作者 林海 吴晨旭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2-486,共5页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纳米金属丝悬浮于弱导电介质中时体系的电导率.由于该导电体系与扩散体系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可将导电体系转化为扩散体系,利用扩散模型模拟体系的扩散运动,以便分析单粒子系统和多粒子系统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模拟... 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纳米金属丝悬浮于弱导电介质中时体系的电导率.由于该导电体系与扩散体系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可将导电体系转化为扩散体系,利用扩散模型模拟体系的扩散运动,以便分析单粒子系统和多粒子系统扩散系数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在分布于介质中的金属丝之间无相互接触的条件下,悬浮金属丝体系电导率随金属丝导电性的增加呈现常数、线形增长、常数的变化规律;金属丝浓度很低时,电导率呈常数的范围略小于理论预测;金属丝浓度很高时体系发生渗流,电导率仅与金属丝电导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系数 随机行走 纳米金属丝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陶瓷介电性能自动测试系统
20
作者 陈锐 肖芬 +1 位作者 黄振宇 熊兆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371-1373,共3页
介绍了平行板介质谐振器法测试微波介质陶瓷的基本原理,建立一套基于该方法的自动测试系统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使用表明该自动测试系统稳定、重复性好、测试效率高.测试系统的建立为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测试手段.
关键词 微波陶瓷 自动测试 介质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