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滩-社区系统健康韧性评价——以深圳市大鹏半岛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暄皓 梁佳丽 +2 位作者 黄昕 向枝远 李杨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8794-8806,共13页
沙滩既是海岸带旅游活动热点区,也是应对陆海交互影响以及人为气候变化的最前沿。如何将韧性和健康理念融入到海岸带发展建设规划,建立自免疫、自适应、自修复的区域健康韧性发展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定位于深圳大鹏半岛的沙滩-... 沙滩既是海岸带旅游活动热点区,也是应对陆海交互影响以及人为气候变化的最前沿。如何将韧性和健康理念融入到海岸带发展建设规划,建立自免疫、自适应、自修复的区域健康韧性发展机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定位于深圳大鹏半岛的沙滩-社区系统,从社会-生态系统的应对力和适应力出发,构建健康韧性评估框架。结果显示:(1)大鹏沙滩-社区复合系统中,社会子系统健康韧性水平(0.38±0.16,均值±标准差)低于生态子系统(0.65±0.10);(2)依据沙滩管理分类,I类沙滩的社会(0.53±0.16)、生态子系统(0.67±0.08)健康韧性均最高,沙滩浴场类复合系统的健康韧性大于围合管理类和封闭管理类,而开放管理类沙滩耦合系统的健康韧性在社会、生态子系统间差异明显,其生态子系统得分最低而社会子系统得分偏高;(3)沙滩-社区复合系统健康韧性差异的主控因子包括紧急避难场所覆盖率(19.4%,贡献度)、沙滩整洁度(16.5%)、公共卫生设施覆盖率(16.1%),提升此类健康指标是提升沙滩-社区系统健康韧性的关键。本研究揭示了大鹏半岛的沙滩-社区系统存在自然资源分散、健康基础设施服务供给质量差异显著等问题,为大鹏半岛可持续发展和沙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科学评估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 韧性 沙滩 社区 大鹏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化视角下的土地经济—生态价值转化与实现——以深圳市大鹏新区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柔柔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6-35,共10页
探索用地经济和生态价值的转化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利益平衡,是土地利用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城镇化时期的新任务。本文立足货币化视角,运用GDP-GEP双测算方法,对深圳市大鹏新区的用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进行货币化量化评估... 探索用地经济和生态价值的转化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利益平衡,是土地利用在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城镇化时期的新任务。本文立足货币化视角,运用GDP-GEP双测算方法,对深圳市大鹏新区的用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进行货币化量化评估,并结合用地转移矩阵揭示2013-2019年土地利用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定量转化关系。研究认为GDP-GEP双测算以价值货币化形式实现了用地经济和生态价值的可比性,基于用地经济和生态价值的转化特征,可从用地价值总量管理和畅通价值转化渠道两方面实现新型城镇化时期下用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的平衡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价值货币化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价值转化 大鹏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流域地貌单元水系生态安全分类治理——基于流域生态学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小如 贾宇轩 +2 位作者 黄友谊 詹丽娜 潘爱丰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41,共7页
流域生态学倡导从多类型的流域地貌单元对水系进行生态治理和系统维护。针对近年来多发的流域性生态风险、水系治理过度与治理缺位并存等问题,提出分类治理的路径方法。基于地貌起伏度将浙江省山区流域地貌单元分为高起伏度山区、中起... 流域生态学倡导从多类型的流域地貌单元对水系进行生态治理和系统维护。针对近年来多发的流域性生态风险、水系治理过度与治理缺位并存等问题,提出分类治理的路径方法。基于地貌起伏度将浙江省山区流域地貌单元分为高起伏度山区、中起伏度山区、低山丘陵区三种类型。通过山区自然地貌类型与水系生态安全风险的关系梳理、及其与水岸建设交互特征的定量分析,揭示不同自然地貌类型下山区水系生态安全格局的特征规律,提出各类流域地貌单元水系生态安全的管控要点。高起伏度山区水系生态安全治理应从“河流坡底-河岸植被-森林系统”的垂直维度强化育水回水和生态涵养。中起伏度山区水系治理宜通过全周期的山洪风险防治和水系下垫面的生态修复进行拓容蓄洪和疏水排涝。低山丘陵区水系应通过“产-汇-滤”全链条的增滤减排,自然径流结构的完善优化,促进因势淘污和占补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生态学 山区 生态安全 治理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权力”动态匹配:尺度跃迁视野下珠三角地方政区空间治理模式与变革展望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柔柔 洪世键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57,205,206,共19页
【问题】基于尺度跃迁理论,地方政区是空间和权力尺度关系的耦合,地方政区治理要实现"空间—权力"动态匹配。基于此,地方政区实现"空间—权力"尺度匹配的空间治理模式有何表现?导致治理模式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新型... 【问题】基于尺度跃迁理论,地方政区是空间和权力尺度关系的耦合,地方政区治理要实现"空间—权力"动态匹配。基于此,地方政区实现"空间—权力"尺度匹配的空间治理模式有何表现?导致治理模式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的发展导向对地方政区空间治理提出何种新的要求?【方法】以珠三角地方政区为例,通过尺度跃迁理论对地方政区空间治理模式进行剖析。首先,以"空间—权力"两个尺度要素的关系,构建出尺度跃迁理论与治理实践之间的逻辑联系。接着,通过分析珠三角地方政区治理案例,总结在"空间—权力"配置之下不同的尺度跃迁路径及其中的差异原因。【发现】地方政区空间治理行为中的行政区划调整和行政制度创新分别代表"空间—权力"配置差异下的刚性与弹性两种尺度跃迁模式。模式选择与城市的发展路径,及其所处的城镇化阶段和区域格局息息相关。在新时期下,地方政区空间治理的实践方向逐渐发生转变,这体现了治理思维从刚性"空间管治"向弹性"制度设计"的深化。【结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珠三角地方政区空间治理行为应朝着尺度的整合、尺度的共享以及权力尺度的规划转化这三个方面进行变革优化,从整体上提升区域公共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跃迁 空间治理 行政区划调整 行政体制创新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