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种海洋单胞藻生化组成的环境因子效应研究 |
李文权
黄贤芒
陈清花
郑爱榕
王宪
蔡阿根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4
|
|
2
|
二氧化碳海洋倾废的研究进展 |
石谦
郭卫东
韩宇超
胡明辉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3
|
两种海洋底栖硅藻的培养条件研究 |
郭峰
朱凌俊
柯才焕
周时强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6
|
|
4
|
北冰洋海冰和海水变异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 |
王桂忠
何剑锋
蔡明红
李少菁
戴聪杰
|
《极地研究》
CAS
CSCD
|
2005 |
11
|
|
5
|
厦门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天然放射系不平衡研究 |
陈锦芳
刘广山
黄奕普
|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6
|
海洋微藻多糖微波提取法研究 |
刘四光
李文权
邓永智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7
|
环境样品中^(90)Sr的分析方法及其在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 |
陈锦芳
刘广山
|
《台湾海峡》
CAS
CSCD
|
2003 |
12
|
|
8
|
海洋蛋白质荧光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
夏恩琴
郭卫东
胡明辉
|
《台湾海峡》
CAS
CSCD
|
2004 |
5
|
|
9
|
海洋胶体中的氮、磷和铁对微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
程远月
郑爱榕
李文权
陈祖峰
陈丁
赖晶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10
|
厦门港球型侧腕水母(Pleurobrachia globosa)的摄食研究 |
陈丽华
陈钢
李少菁
郭东晖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4
|
|
11
|
温度对四种海洋微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李文权
李芊
廖启斌
陈清花
|
《台湾海峡》
CAS
CSCD
|
2003 |
28
|
|
12
|
海洋微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
廖启斌
李文权
陈清花
郑爱榕
|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13
|
南沙渚碧礁生态系营养关系的稳定碳同位素研究 |
郭卫东
杨逸萍
吴林兴
王汉奎
胡明辉
|
《台湾海峡》
CAS
CSCD
|
2002 |
14
|
|
14
|
海洋动植物引种与海洋生态保护 |
杨圣云
吴荔生
陈明茹
周秋麟
|
《台湾海峡》
CAS
CSCD
|
2001 |
17
|
|
15
|
初夏黄海中部和北部海洋鞭毛虫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黄凌风
郭丰
黄邦钦
肖天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6
|
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法测定海洋胶体中的水解氨基酸 |
刘春兰
郑爱榕
林祥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7
|
海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机理与资源评价概述 |
孙美琴
徐茂泉
许文彬
雷怀彦
|
《台湾海峡》
CAS
CSCD
|
2004 |
3
|
|
18
|
厦门火烧屿裸露岩石的铀放射系不平衡 |
刘广山
徐茂泉
黄奕普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9
|
厦门港中华哲水蚤碳氮收支的研究 |
李少菁
郭东晖
陈峰
林元烧
陈钢
|
《台湾海峡》
CAS
CSCD
|
2003 |
2
|
|
20
|
南海中尺度涡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个例研究 |
刘广平
胡建宇
|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